刍议“相对”是理解摩擦力的核心

    吴庆华

    

    

    【摘要】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所谓“相对运动方向”,即是把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作为参考系,研究对象相对该参考系运动的方向。

    【关键词】“相对”?摩擦力?核心

    一、例题分析

    举例1: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和B两块木板,当B木块被F拉力向右拉动时两个木块就均匀的做直线加速运动,并且相对滑动,那么A和B木块在受力的时候两个木块之间的摩擦力方向是什么样的呢?

    解析:(1)分析A木块的受力。假设A和B之间是光滑运动的,因为B被F拉力向右拉动,再加上速度很快,A相对于B来说会向左滑动,由此可见A受B的施加力的影响向右水平的滑动,从而产生摩擦力FBA。(2)分析B木块受力。假设A和B之间是光滑的,因为B受到F拉力向右滑动,且速度非常快,那么B就会受A的影响向右滑动,由此可见,B受到A的压力也向左均匀的滑动,从而产生摩擦力FAB。

    举例2:A和B两个木块均匀的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质量是m,B的质量是M,当B木块受到F拉力的作用向右水平拉动的时候两个木塊一起匀速直线运动,并且都是均匀滑动的,通过分析A和B两个木块的受力并求两个木块之间的摩擦力方向。

    解析:(1)分析A的受力。加入A和B之间是光滑的,因为B被拉力F向右拉动,且速度很大,那么A相对于B是向左滑动的,也就是说A以B为参照物的时候是向左滑动的,那么A在受到B的压力的时候水平方向会向右产生静摩擦力FBA。(2)分析B的受力:如果A和B之间是光滑的,那么B就会受到拉力的影响向右滑动,且速度很大,B以A为参照物是向右滑动的,由此可见,B受到A的压力而产生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FAB。

    二、易误点分析

    易错点一:误认为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举例分析:通过上述例1的分析可知,A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是向右滑动的,但是A选择以B为参照物就是向左运动的,也就是说或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因此,A受到来自于B的滑动摩擦力FBA会向右运动,换言之,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是相同。以B为基准选择地面为参照物,B以A为参照物是向右运动的,B受到A的向左拉动力就会产生摩擦力FAB,也就是说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通过上述例2的分析可知,A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同时A和B之间又是光滑的,那么A以B为参照物就是向左滑动的方向,因此A在受到B的静摩擦以后会向右滑动,也就是说静摩擦力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是一样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同时A和B之间是光滑的,那么B以A为参照物是向右滑动的方向,B受到A的静摩擦力FAB,也就是说静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错因分析:摩擦力的方向不但与运动的方向是一样的,还可以与运动的方向呈相反的趋势。

    正确描述:摩擦力的方向不但可以与运动方向一样,还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实际上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趋势是相反的。

    易错点二:错误的以为静止的物体只有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只有在滑动的时候才能产生摩擦力。

    举例分析:上述例2可知,虽然A和B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向右运动,但是A和B之间是相对静止的,因此A和B之间的摩擦力属于静摩擦力,也就是说运动的物体也存在静摩擦力。

    错因分析:静摩擦力是由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产生的摩擦力,也就是说两个物体之间是相对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滑动摩擦力的产生也是基于两个相对物体而言的,也就是说两个物体之间都是相对运动的状态。但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两者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

    正确描述:静止的物体不但能够产生摩擦力,还存在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既存在滑动摩擦力,还有静摩擦力。

    归根结底,日常生活中的“动与静”与高中物理学中摩擦力的“动与静”是不同的,因此也就出现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假象,因为概念相似,所以学生不能清楚的分辨。但是教师在讲授物理知识的时候可以深入分析问题点,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有助于学生灵活的掌握摩擦力相关的知识,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