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进展及教育启示

    薛明伦

    

    〔摘要〕时间管理倾向是指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人格倾向。本文通过综述以往学者对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总结了其概念、结构及研究进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建议,希望对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青少年;时间管理;研究进展;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7-0008-03

    近年来,时间管理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日益成为管理学、行为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当今社会经济急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时间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分配和调整时间,进而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心理学家指出,应该加强培养青少年时间管理的能力,因为时间管理在个人成长和成功的道路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高的青少年,在学业成绩、心理健康、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都显著好于时间管理倾向低的青少年。这说明,具有高时间管理倾向的青少年更容易走向成功。

    一、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和结构

    黄希庭、张志杰(2001)首次提出“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人格倾向。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时间管理倾向的三维结构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是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部分构成。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包括时间对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的稳定态度和观念。时间价值感常充满情感,驱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行动,对个体驾驭时间具有导向作用,是个体时间管理的基础。时间监控观是个体运用时间的能力和观念,它体现在一系列的外显活动中,如在计划安排、目标设置、时间分配、结果检查等系列监控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及主观评估。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及能力的估计,它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分别是价值观、自我监控和自我效能在个体运用时间上的心理和行为机制,即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征。

    二、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进展

    (一)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成绩、成就动机及学习动机

    Zimmer和Weinstein(1994)的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对青少年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黎兵和杨嘉乐(2004)的研究发现,初中生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上得分的高低与其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即时间管理倾向高的学生比时间管理倾向低的学生的学业成绩要好。张志杰和黄希庭等(2001)的研究支持了上述结论,但研究表明,时间监控观对学业成绩影响显著,而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这可能是因为,学业成绩不仅受时间管理倾向这一单一因素的影响,它还可能受动机、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杨静(2010)的研究发现,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其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得分越高的初中生,其成就动机就越高。张倩等(2011)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研究中,所得结果与上述结论一致。张凯(2010)和冯现刚等(2011)的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动机部分维度(内生动机)显著正相关,即时间管理倾向高的学生学习动机更强。这说明拥有更高的时间管理能力、掌握更多的时间管理策略的个体,更善于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的学生学习动机更强。

    (二)时间管理倾向与A型人格、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自信及自尊

    张锋等(2005)的研究发现,A型人格、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的相关,且都可以作为时间管理倾向的预测指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A型人格的人具有较强的时间紧迫感,他们更善于管理和利用时间,因此时间管理倾向较高。自我价值感对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自我价值感越高,时间管理倾向越高。内控的人具有较强的自我信念,能够积极地管理和利用时间,因此时间管理倾向高;外控的人往往缺乏自我信念,不能主动地管理和利用时间,因此时间管理倾向低。

    薄建柱等(2011)的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信心呈显著正相关。高自信水平的大学生有着正面的自我观念,能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监控,因此时间管理倾向较高;低自信水平的大学生没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不能合理地分配和调整时间,因此时间管理倾向较低。张敏等(2011)的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自尊和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时间效能感较强,对时间的管理和利用充满自信,因此时间管理倾向高。高自尊水平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和信念,能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并主动采取策略管理时间,具有较高的时间管理倾向。

    (三)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压力、焦虑及抑郁

    马红霞等(2011)的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王凯旋(2009)的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与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即具有良好时间管理倾向的学生,利用、分配和调整时间的计划性、效率性越高,越容易获得成功,从而达到对自己生活的满意标准。范翠英等(2012)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时间效能感与积极情感和情感平衡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这与张志杰等(2001)的研究结果一致。

    邓凌等(2005)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与学生的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56,P﹤0.001),与主观时间压力呈负相关(r=0.13,P﹤0.05),主观时间压力与抑郁呈正相关(r=0.13,P﹤0.05)。也就是说,时间管理倾向越高的学生,抑郁程度越低,其主观时间压力感也越低。王润华(2011)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焦虑呈负相关,焦虑和压力呈正相关。这说明,时间管理倾向越高的个体,掌握更多的时间管理策略,更善于利用和分配时间以应付各种压力,因此焦虑水平也较低。

    (四)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学习适应性及社会适应能力

    赵维燕等(2012)的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时间管理倾向评估的总分及各维度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总分及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时间管理倾向高的学生,善于管理时间,在面对应激事件时,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时间管理倾向低的学生,在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上得分较低,不善于管理时间,在行动上不愿付出努力,往往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赵均等(2009)的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与学习适应性总分及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即越善于管理时间的中学生,学习适应性越强。刘建平等(2009)的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与社会适应能力呈正相关。这说明,时间管理倾向高的学生,更倾向于主动管理时间,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社会适应性较好。时间管理倾向低的学生,生活方式比较被动,往往会错失很多机会,长此以往,容易引发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导致社会适应不良。

    三、教育启示

    时间对于人们来说平凡而又珍贵,容易被人忽视而又令人追悔莫及,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所有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无一不对时间珍爱有加。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掌握知识的关键时期。在这段获取大量知识、不断完善自我的黄金岁月里,怎样才能提高青少年时间管理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水平、适应能力呢?

    (一)家庭方面

    要提高青少年时间管理的能力,首要的是提高他们时间管理的意识。这就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时间管理意识的培养上,父母的言行起着导向作用。因为我们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做很多事情都是出于习惯,有时候根本不考虑为什么做一件事情,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做了某件事。在这样的状态下做事,是没有效率可言的。但是如果从小就有时间管理的意识,并养成管理时间的习惯,做起事来就会显得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因此,父母应该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将时间管理的理念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青少年脱离家庭后最为重要的接受教育的场所。在学校里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教会学生如何更有效率地获取知识,这就需要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进行培养。

    1.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

    首先,学校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使他们能合理安排并有效利用好时间。其次,要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最后,还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所以教师要经常对学生实现目标的情况进行阶段性的点评,并把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不断推动学生学习的进步。

    2.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主要是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首先,要立足学生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兴趣,每个人的生物节奏也不同,因此制定计划也应因人而异,张弛结合。其次,应遵循科学的学习规律。有的学科侧重抽象思维,应以笔头训练为主;有的学科侧重形象思维,需要不断地朗读、记忆。学习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每天的学习内容、作业难度和作业量不相同,学生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也不同,因此在遵循计划的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科学、灵活地安排时间。

    3.提高学生的时间利用率

    首先,教师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提高参与课堂的效率。其次,要教给学生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最初遗忘得最多最快,因此学习新知识后要注意及时复习。在安排学习时间上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在自己较弱的学科上应多分配些时间,而对于自己的强势学科则可较少分配时间,同时还应注意劳逸结合。

    心理专家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把任务分为四类:重要且紧急的任务,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紧急但不重要的任务,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任务。教师要指导学生争分夺秒地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任务,因为这类任务属当务之急。在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任务后应尽快着手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这类任务要花大量的时间,因为它们很重要。在确保重要任务都完成后再去处理紧急但不重要的任务,不紧急不重要的任务待到时间充裕时再完成即可。

    (三)青少年自身的努力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较为迅速的时期,也是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中发挥特殊作用的时期。因此,要提高青少年的时间管理能力,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水平,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管理时间,而不是被动完成任务。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和帮助,家长和教师的有些方法可能是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的,并不一定具有个别适用性,作为学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从而科学、灵活地把握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2]Zimmer B J, Weinstein C E. Self-regulating academic study time:A strategy approach[M]. In: Schunk D H, Zimmer B J, eds. Self-regulating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sues and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New Jersey: Lawrence Erlaum, 1994:181-189.

    [3]黎兵,杨嘉乐.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效能感、学习归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4,24(4):67-71.

    [4]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邓麟.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6):649-764.

    [5]张锋,毕重增,陈本友,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和A 型人格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6): 6-9.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开封,475001)

    编辑 / 杨 怡 终校 / 于 洪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