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研究

郦炬
[摘 要]在高校后勤社会化和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大学生“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现象日益突出,导致高校行政班级和团支部的功能呈现弱化趋势,班级作用弱化,集体意识淡化。学生公寓则逐渐成为学生生活作息和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发展成为除“第一课堂”外的重要育人场所。可以以高校学生公寓特点及班团组织功能趋于弱化的现象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的意义,从完善后后勤基础建设、提升思想教育工作内涵和加强大学生自治等三方面寻找育人的新平台,探索建立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青年学生;社区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1-0180-02
一、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改革的背景
长期以来,行政班级和团支部是我国高校实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最基本单位和载体,在学年制模式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和教学改革进入深水期,高校传统行政班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将学生公寓这一新平台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有效对接,是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点探索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高校学生公寓具有人员居住区域和使用时间集中、人口密度大、一定时间内人员结构较稳定、内部管理有序等特点。通过比较研究发现,这与社区管理理论中的全体利益、组织和教育、系统管理等原则有较多共性。社区管理理论相对成熟,这有助于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建设借鉴吸收。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将学生公寓划分为若干个社区,成立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等组织,可逐步破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育人平台跟不上形势发展所需的难题。
二、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作为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改革举措,既能贴近大学生实际,通过完善平台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能力,帮助青年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激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力,推动创新发展,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次深度转型,有效破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的传统行政班级教育管理功能弱化的难题。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通过实行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模式,充分重视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给他们提供一个有别于传统组织模式的平台,学生可以在参与日常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身能力,弥补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能力。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内青年大学生不同专业、年级和班级混合居住的特征,以校园文化活动、实践和网络媒介等为载体,可实现高低年级之间的传帮带,促进学生之间专业知识的文理交融,实现高校学生公寓文化育人的特有功能。
(二)有利于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改革创新
在传统模式下,高校主要以行政班级和团支部为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当前这一平台的功能因为高校内部改革进入深水期而出现功能跟不上形势发展所需的现象,如因循守旧,工作就容易进入死胡同,不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是一种积极的尝试。高校主动实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范畴从传统班级团支部延伸到学生公寓内,并在青年大学生中逐渐形成以公寓社区为主的集体意识将深入群体,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受益面,构建多条渠道、多重覆盖、多元影响下的立体网络,不断增强高校育人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三)有利于推动平安校园与和谐校园建设
推动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改革,使学生公寓进一步成为大学生生活作息、实践锻炼和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整体规划和完善公寓内的硬件、软件设施,通过将学生公寓社区这一平台做成一个实体,制定科学管理制度来规范青年大学生的言行、设计适合青年大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学生公寓内信息渠道的多元建设,这不仅是对作为主体的青年大学生的尊重,更是做好平安校园和和谐校园建设工作的前提。
三、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的途径
在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实践过程中,高校一方面可以借鉴现有社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既要重视整体统筹规划,又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是公寓内绝对的主体、公寓内部人口同质化程度高、文化育人是公寓建设的重要功能这三大特点,有序推进公寓社区化管理。另一方面要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在完善生活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搭建平台,通过整合党、团、学等组织的有效资源,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学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宣讲咨询和文化建设等,同时教育引导学生自治组织健康学科发展,助其丰富实现自我管理的途径,提升其自我服务的意识,最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一)统筹全局两手抓,完善后勤基础建设,抓好三支队伍,保障生活服务质量
学生公寓社区化建设中,安全稳定和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是前提。这需要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统筹下,明确指导思想,设计顶层规划,协调好与公寓社区化建设相关的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工作,形成新合力。在硬件设施方面做到统筹得当,不断提升水准——在每个社区内,合理划分休息、学习、活动、服务等功能区,简化工作流程,在公寓内开启“一站式”服务窗口、同时开通公寓办公网站。这就要求为青年大学生提供舒适整洁、功能齐全的居住空间,增加阅览室、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室、谈心谈话室等配套设施;完善公寓居住区外部环境,设立会客室、活动场所、小型超市和后勤服务窗口等。在软件建设方面,要做到抓好三支队伍:第一是授权后勤主管部门抓好旨在提供基础生活服务和安全保障的后勤管理队伍,第二是授权学生工作部门抓好旨在拟定规章制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学生事务和开展文化建设为主要职责的公寓专职辅导员队伍,第三是授权团委抓好旨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职责的大学生自治管理队伍。三支队伍既各司其职,有各自的办公场所,及时处理各自分管事务,又相互协助,每月定期开展工作研讨例会,切实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共同建设管理好学生公寓社区工作。
(二)以研究引领学生为中心,提升思想教育工作
在推动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过程中,由学生工作部门主管的社区辅导员队伍发挥关键作用。该队伍在人员组成上要求以专职辅导员为主、兼职辅导员为辅;工作内容以处理发生在社区内学生事务为主,主要包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学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宣讲咨询和文化建设等,并形成相应的学生个人档案,以学期为单位送达学生所在的二级学院,以便形成完整的学生档案;工作方式要求发生在社区内发生的事务,以社区辅导员处理为主,二级学院协助处理。要区别于当前大部分高校在学生公寓内实行的“以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后勤工作部门为牵头单位、以二级学院为具体落实单位的管理模式”,有效避免社区辅导员在处理公寓内部学生工作和二级学院学生工作事务中两难的困境。因此,能否组建一支职责明确、专业化程度高的社区辅导员队伍,对于高校能否深入推动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影响重大。需要高校统筹好社区辅导员队伍的多方面内容,包括从队伍的隶属、选拔到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从办公环境到培训、考评等。在实践中以每个学生公寓社区为单位,成立学生公寓社区管理分委员会,设社区主任和委员若干名,统筹安排和协调本社区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建设,根据每个学生公寓社区的特色,下设相应的德育纪实考评办公室、文化建设站和协调中心;具体到每幢学生公寓楼,通过安排专职社区辅导员入住担任楼长等形式,深入细致地提升公寓内部工作成效。
(三)以人为本,以加强学生自治为重点,抓好三个载体建设,做好大学生“三自”工作
大学生作为社区内的绝对主体,其整体文化水平和素质较高,所以有助于高校深入推动实现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学校成立学生公寓自治委员会,在学生公寓社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将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在实践中,在为学生公寓自治委员会提供开展工作和活动场所的基础上,一方面强化学生自我管理队伍建设——重点加强社区主任助理、楼长助理、层长和寝室长等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教育青年大学生在制度约束和规范下,完善大学生自我管理载体——成立舆情调研中心、安全纪检中心、卫生督查中心等;完善大学生自我服务载体——成立勤工助学中心、就业帮扶中心、职业规划中心、心理朋辈辅导中心、学生事务受理站、生活便利服务站等;完善大学生自我教育载体——党团组织工作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不断提升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以文化活动为导向,不断提升公寓内学生的整体内涵,如通过建立文化展厅、特色阅览室、流动书架、举办“公寓建设与学生发展”等座谈,以公寓楼等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特色寝室评比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展示自我。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E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 / gongbao / content / 2003 / content_62548.htm.
[2] 皇甫贤昌.高校公寓文化育人的途径与方法研究——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3(4):172-173.
[责任编辑:刘凤华]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