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精力献给首都城市建设事业

高晓燕
许京骐,1919年生,浙江瑞安市人,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高级工程师。194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46年在清华大学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任清华大学地下党教职员支部书记。1949年任北京市高校教育工会党组书记、秘书长,兼北京大学工学院秘书,1950年后历任北京市建设局副局长兼党组书记、道路工程局副局长,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总工程师,市科协秘书长、党组书记,市政协委员。1978年后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顾问,人大代表。
当你走在宽阔平整的长安街,当你伫立在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当你体验着现代生活优越的市政设施,当你驾驶着汽车登上西山的盘山公路…… 你也许想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政设施的发展与这样一位老人有关—他就是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院长,今年已经92岁高龄的许京骐先生。20世纪40年代,许京骐投身革命,从事地下党工作。解放后的几十年里,他一直致力于北京的城市建设事业,为北京市的城市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参与了天安门广场前两次改造扩建工程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许京骐正值风华正茂。1950年元旦,许京骐开始担任北京市建设局副局长兼党组书记的职务。刚刚到任不久,他就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为了筹备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国庆,天安门广场需要改造和扩建。接到市政府的指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克服困难带领建设局的同志们修建了金水桥北侧木结构的贵宾观礼台,后来因为这个观礼台不够,又在金水桥南侧修建了两个砖结构的观礼台,用于国庆阅兵。
在共和国诞生的最初几年里,天安门广场也不断地进行了清整。1952年,拆除了阻碍游行活动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重修了长安街。1954年11月至1955年5月,拆除了广场中部的东西红墙,扩展了广场南部,天安门会场区的地面线路改为地下电缆。对于地下市政管线的铺装,他记忆犹新,当时要将雨水、污水、电信、电力、煤气、热力等9种管线全部铺装到地下,而且在交叉路口还有互相穿越,难度非常大。为此,他召集管线综合组的所有设计人员,带着自己的图纸,现场开会,讨论综合方案,找不到解决方案就不散会。经过艰苦的设计和施工,最终完成了天安门以及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四周道路的地下管线的铺装任务。
1959年国庆10周年大庆前夕,许京骐又接到了紧急任务,为了保证游行队伍中坦克等军用车的顺利通过,他们对长安街和广场进行了重新铺筑。据许院长回忆,当时有上千名石匠在天安门广场日夜赶工,进行铺筑工作,场面蔚为壮观。改造后的天安门广场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其中,铺筑水泥板块20公项,周围路面30万平方米。广场中心干道上铺砌由桔黄、蓝青色花岗石组成的“人”字型路面,长达390米,宽80米,共用花岗石石料3.12万平方米。中心干道可同时通过120列游行队伍,宽阔的广场可容纳100万人游行集会。天安门广场改造以其优良的工程质量获得了国家建设部颁发的我国建筑业最高奖—中国建筑工程特别鲁班奖。
他为北京市政设施建设打下了基础
从1950年到1978年,许京骐经历了北京市城市建设的初期阶段,他带领建设局、道路工程局和市政设计院的同志们为北京市的市政设施建设打下了基础,经过近30年的工作,北京市的道路交通和市政设施逐渐展露出新面貌,人民生产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20世纪60年代,结合东郊工业区工厂提高冷却水水质的要求,设计院的技术人员在许京骐的带领下,在当时仅有两个小工厂工业用水的设计任务中,自行研发、采用了当时在美国、日本流行,而在国内还是空白的机械加速澄清、虹吸过滤新技术,从而建立了具有市政设计院特色的地面水常规净水工艺。70年代前,设计院一共设计了7个地下水水厂,形成以二环、三环干管为骨干的环形管网。为北京市城镇居民用水和大型工业区的工业用水提供了保障。道路专业方面,他们响应党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 的号召,从平原公路设计开始转向山区公路设计,在完成一大批山区干线公路设计的同时,还锻炼出一支过硬的山区公路设计队伍,积累了公路选线、防止公路水毁、正确掌握公路线形技术标准等丰富的经验。水利专业方面,60年代设计院又接到市委农村工作部的紧急任务,在许京骐的带领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东直门灌渠,以及十三陵水库和怀柔水库等一大批水库、灌溉工程。
回顾建国60年以来的北京市城市建设的发展,许老感慨万千,他说:“建国后,首都市政建设飞跃发展,设计形势与任务的变化,要求我们不断地开拓新的设计领域。前30年,主要是打基础的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基础设计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北京城市的面貌也就此焕然一新了。”
他为北京城市建设培养了几千名建筑人才
1978年,许京骐调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担任院长,从事学校的党政和教学领导工作。8年中,他致力于改造充实老专业,发展新专业,开展多种形式办学,为首都城市建设培养了几千名专业人才。
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制定了教学计划、发展规划;加强了实验室建设,扩建校舍,大规模延聘师资,开办了建筑学系、城建电气与机械系等新系,调整市政工程系和建筑工程系,成立城市建设工程系,并且筹办管理工程系;开办了城建供电与自动化专业、测量专业、燃气专业等新专业;恢复夜大学;建立怀柔分院;举办工民建专业自学考试;招收硕士研究生;在外省市招收委培生。这些工作使学校在短时间内走入了正轨,至1984年,教学规模发展很快,已达到学院发展规模2,000人的水平。许院长细致深入、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受到人们的尊敬,当选为西城区人大代表。
当时学院培养出的人才如今已成为北京市城建系统的顶梁柱。每当谈起他们,许院长都会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对于这些优秀学生,90岁的许院长还能一个个记住他们的名字。他说:“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迅速成长,现在已是城建战线上的中流砥柱,不少学生已是城建战线上施工、设计、规划、管理、教学单位的负责人或业务骨干,成为单位不可或缺的力量。”
许院长还热心公益事业,他深切关心贫困山区的大学生,关心打工群体的孩子教育问题,关注特殊群体的学生需求。离休后,他曾资助一名贫困农村大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家庭情况。他深感中国城乡教育存在着很大差距,贫困的孩子求学难,需要全社会的关怀。2004年在他85岁高龄之际,和夫人一起毅然决定,捐出自己的一套价值65万元住房,在学校设立“许京骐—方烨奖学金”。2007年,许京骐夫妇一起又向南都公益基金会捐助10万元,以去世儿子的名字命名,设立了“许左群爱心基金”,用于奖励“有爱心”的优秀农民工家庭学生和关爱学生、注重德育、作出成绩的优秀教师。他那宽阔的胸怀、无私的奉献,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离休老干部的高尚品德,值得学习和敬佩。
许京骐同志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奋斗一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为生他、养他的城市—北京,贡献了毕生精力。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常 晶]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