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杨少卿
[摘 要]非师范专业已经成为地方师范院校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师范院校未来发展新的生长点。目前,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建设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师资力量短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为提高非师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地方师范院校应创新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1-0061-04
地方师范院校的品牌专业是师范专业,培养基础教育师资是地方师范院校长期以来的首要任务,也是师范院校的立足之本。但是,随着基础教育规模整体萎缩、师资基本饱和、教师资格证政策调整以及高校十多年的持续扩招,地方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本文所指非师范专业为不以基础教育教师为培养目标的专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在地方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数量已超过师范专业数,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数也超过了师范专业的学生数。非师范专业已经成为地方师范院校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师范院校未来发展新的生长点。因此,加强和重视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成为新时代地方师范院校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的由来和类型
20世纪90年代以前,地方师范院校开办的师范专业基本是对应基础教育各学科的,包括汉语言文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大多属于文学(艺术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的设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在师范院校中也相继开办。1995年,原国家教委出台了 《关于高等师范院校设置非师范本科专业的几点意见》(教高厅[1995]11号),允许师范院校开办非师范专业。从此,地方师范院校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展了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一些非师范专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允许综合性大学等其他高校的毕业生参与教师岗位的竞争,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已经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师范院校的政策优势面临着巨大挑战,生存危机逐渐显现。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社会责任,师范院校大力建设和发展非师范应用型专业理所当然、势在必行、无可厚非。目前,地方师范院校本科专业少则四五十个,多则七八十个,其中,师范专业仅十多个而已。
目前,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大致有三类。一是与师范专业名称相同,也就是同一个专业兼有师范和非师范性质。这个类型的专业主要有2012年教育部调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地方师范院校先是开办师范专业,后由于基础教育对信息技术课的专业教师需求量较少,而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才陆续开办非师范专业。二是非师范专业是从原有的师范专业中衍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主要有在原来的理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工学学科,如生物技术非师范专业是从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中衍生和发展起来的,应用化学非师范专业是从化学师范专业中衍生和发展起来的,电子信息工程非师范专业是从物理学师范专业中衍生和发展起来的。此外,社会体育非师范专业是从体育教育师范专业中衍生和发展起来的,秘书学非师范专业是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商务英语非师范专业是从英语师范专业中衍生和发展起来的。上述几类非师范专业的设置完全符合原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师范院校设置非师范本科专业的几点意见》(教高厅[1995]11号)关于师范院校“增设非师范本科专业须以现有的师范专业为依托(有相同的专业基础)并能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延伸转化”的精神。三是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地方师范院校建设和发展了一批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门类的一些非师范专业。
二、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地方师范院校的优势学科主要为文学、理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等基础学科。对于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类人才的培养,师范院校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对于非师范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由于专业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底子薄、观念旧,其人才的培养质量还跟不上社会的要求。
(一)非师范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师范痕迹
上述第一种类型的非师范专业,专业名称虽然与师范专业完全相同,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定位、培养方向却迥然不同,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成与师范专业有较大的差异,这是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本质区别。目前,非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师范专业基本雷同,大多只是简单地删掉师范专业中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增加部分专业课程以替换。第二种类型的非师范工科专业由于脱胎于师范理科专业,其课程体系构成师范教育痕迹明显,课程安排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教学过程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学科理论课程完整而职业训练课程薄弱,实验实训环节等应用性教育不突出。
(二)非师范专业教师队伍难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富余教师转型困难重重
由于非师范专业发展迅猛,师资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跟不上学生规模的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地方师范院校在向综合化、多科性大学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师范专业学生数萎缩造成原有专业教师富余;另一方面,新办非师范专业学生数的迅速增长使其急需大批专业教师,其缺口在短时间内又难以填补。于是,许多院校将原有师范专业教师转型,使其从事非师范专业教学成为解决教师短缺的主要途径。然而,富余教师转型并不是依靠行政命令,把部分原师范专业的教师划转到非师范专业中担任教学任务这么简单。富余教师由于受年龄精力、学术研究领域、思维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大多不愿意转到非师范专业中担任教学任务。况且,这部分教师尚未做好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所以,这种转型大多数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转型,即表面的、非实质的转型。
2.引进高水平教师任重道远
引进教师是高校加强新办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快捷途径。为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引进新办专业的高水平教师,促进新专业的发展,高校在招聘人才时都会开出比较丰厚的条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校引进了一批学科带头人或专业负责人,满足了新专业开办之初对专业师资的基本需求,促进了新专业的发展。这对于地处中心城市的本科院校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大多数地处二、三线城市的地方师范院校,由于地缘劣势、学术环境与资本条件相对困难,很难引进到高水平教师。因此,引进高水平教师之路任重道远。
3.新进青年教师实践经验严重缺乏
随着十多年来高校学生规模的迅速扩大,新进青年教师数量也在快速增长着。青年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新进青年教师大多是高水平大学应届毕业的博士、硕士,学历高、理论水平高、学科基础扎实,但专业实践经验严重缺乏,缺少工程实践背景、企业生产经历,可以说是直接从学生身份转向教师身份,从一个学校走向另一个学校。
(三)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非师范专业来说,相比其他教学环节,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相对比较薄弱。一是 “重理论,轻实践”、“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传统教育思想依然存在,加之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作量计算等有关制度的导向作用,大部分教师都将主要精力放在报项目、写论文上,而不愿意花时间带领学生进驻企业见习、实习或到企业生产一线挂职、调研。二是学校自身不太重视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专职实验教师受制于政策因素,不能申报教师资格,只是作为教辅人员存在,主要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设备维护,这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师的积极性。三是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已是高教界的共识。高校对此很有热情,但企业反应平淡。校企合作,知易行难。要做到校企合作知行合一,唯有让企业获利,体现合作双赢。这不仅需要高校在经济利益上让利于企业,还需政府在税收、贷款等方面对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
三、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
(一)科学制订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
地方师范院校应准确定位非师范专业学生未来的社会角色。人才培养目标应瞄准区域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岗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从传统的偏向理论研究的研究型人才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转变。因此,师范院校应积极邀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围绕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坚持一个核心、三个统筹,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的有机联系;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发展,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融合,缩短就业的适应期”。[1]
(二)完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健全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从象牙塔中走出来,紧紧依托行业企业建立产教密切结合、深度合作的运行机制,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应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在课程选择与教材编写、教学内容优化、实践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和技术开发等方面争取企业的支持,使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构建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应聘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课程主讲教师或生产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模拟企业生产车间,建立和完善课程实验实训中心,让学生提前体验熟悉企业氛围。企业对人才培养高度参与,提前介入,实现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深度融合;学生接受企业相关课程的培训、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校企共建一体化教学平台,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相融合,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最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2]的一体化融合。以此增强地方师范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解决难题,提升地方企业的科技含量和地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切实破解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矛盾。
2.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非师范专业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技术逻辑为根据,而不是以知识逻辑为根据。应按照应用型实用性的理念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将行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中,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以往偏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转向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变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为重能力培养,变重教师讲为重学生练,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要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全面带动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3.深化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非师范专业应建立健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标准和符合应用型而非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式。应根据不同课程类型的性质和特点,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评判标准,推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变末端考核为过程考核,变封闭考核为开放考核,变纸质考试为面试、现场操作,变学校考核为校企共同考核。以考核方式的改革推动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变,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推动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提倡和鼓励应用型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如音乐表演专业以个人(小组)演唱会代替;美术学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产品设计专业以个人(小组)作品展览代替,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参加数学建模获得好成绩的作品代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以参加电子设计比赛或机器人大赛获得好成绩的作品代替,法学专业以参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案例分析代替等。
4.探索贯通高职本科联合办学的高等职业教育新机制
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通过“三二分段”和“2+2”形式协同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近年来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教育类别,而不能只停留在专科层次。校校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集合两校的优质办学资源,既能发挥本科院校在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方面的优势,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文化修养与深厚的学科素养;又能发挥高职院校在专业实践教育方面的优势,让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校校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应树立“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既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和理论修养,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工作实践中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教师资格证书和其他职业资格证书,又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能力的教师。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双师型”教师完成的,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资格认定与聘任等制度亟待建立。学校应通过内培和外聘,努力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能讲会干、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新形势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对师资的要求。
1.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一是引进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高职称教师,二是引进高水平大学毕业的博士和硕士。在21世纪之初,东南沿海省市的地方师范院校凭借优势确实能够吸引到内陆高校的高职称教师,但是随着内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之各高校对高职称教师的重视,引进兄弟院校高职称教师变得特别困难。因此,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侧重点应放在高水平大学毕业的博士和硕士上,而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企业生产经验的博士和硕士更应该优先引进。
2.促进富余教师的转型
加快原有师范专业富余教师转型是师范院校新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普遍做法,也是快速解决师资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人事部门应该制定专门的非师范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鼓励富余教师走出去,采用委托培养、短期研修、访学等方式,脱产到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企业进修深造,学习新办专业知识与技能,攻读新办专业学位,从而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专业教学能力,具备执教新办专业的知识与能力。
3.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青年教师多是刚从一个学校毕业就到另一个学校工作,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弱。师范院校应采取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一是学校应制订青年教师实践计划,鼓励青年教师根据自身专业方向自主选择到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进修。二是安排青年教师带领学生到大学生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习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三是要求青年教师带着科研课题到合作企业生产一线开展研究,进行专业实践,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四是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或职称。教师进修或带队到实践基地实习、开展科研合作,能够获得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时代发展同步,通过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缩小课堂知识与实践要求的差距,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搭建实践教学育人平台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完全依靠校内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是很难的。高校必须与企业协同,全方位进行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之路。地方师范院校应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构建实践教学育人平台。一是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的实验实训课程体系,提高综合性、设计性、探索性实验课程的比例,优化课程结构,建设旨在培养学生职业技术的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二是与企业共建大学生校内外实践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自带设备、项目以及经验丰富的导师入驻校园,形成“学校搭台、企业入驻、产教融合”的实训模式。鼓励和支持院系在企业建设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基地开展操作训练、顶岗生产、企业管理、市场调研、毕业设计等学习和工作。三是与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学校依托优势学科,积极与企业、行业开展协同创新,共建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人才培养、项目研发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机制。
2.建立实践教学优先的评价机制
建立实践教学优先的评价机制是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措施。培养人才是高校四大功能之首,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应优先考虑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应适当减少科研论文、课题项目的要求,增加教师对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度的权重,考察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效果。同时,对于教师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升以及工作量、薪酬等,学校应向参与实践教学的教师倾斜,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开办非师范专业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是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增强综合实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地方师范院校应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坚持师范与非师范并举,两条腿走路,确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办学思路,提高对非师范专业的重视程度,在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向非师范专业倾斜,促进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介晓磊.破解地方本科高校发展难题 探索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4-04-14.
[2]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
[责任编辑:刘凤华]
[摘 要]非师范专业已经成为地方师范院校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师范院校未来发展新的生长点。目前,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建设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师资力量短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为提高非师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地方师范院校应创新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1-0061-04
地方师范院校的品牌专业是师范专业,培养基础教育师资是地方师范院校长期以来的首要任务,也是师范院校的立足之本。但是,随着基础教育规模整体萎缩、师资基本饱和、教师资格证政策调整以及高校十多年的持续扩招,地方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本文所指非师范专业为不以基础教育教师为培养目标的专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在地方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数量已超过师范专业数,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数也超过了师范专业的学生数。非师范专业已经成为地方师范院校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师范院校未来发展新的生长点。因此,加强和重视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成为新时代地方师范院校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的由来和类型
20世纪90年代以前,地方师范院校开办的师范专业基本是对应基础教育各学科的,包括汉语言文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大多属于文学(艺术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的设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在师范院校中也相继开办。1995年,原国家教委出台了 《关于高等师范院校设置非师范本科专业的几点意见》(教高厅[1995]11号),允许师范院校开办非师范专业。从此,地方师范院校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展了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一些非师范专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允许综合性大学等其他高校的毕业生参与教师岗位的竞争,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已经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师范院校的政策优势面临着巨大挑战,生存危机逐渐显现。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社会责任,师范院校大力建设和发展非师范应用型专业理所当然、势在必行、无可厚非。目前,地方师范院校本科专业少则四五十个,多则七八十个,其中,师范专业仅十多个而已。
目前,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大致有三类。一是与师范专业名称相同,也就是同一个专业兼有师范和非师范性质。这个类型的专业主要有2012年教育部调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地方师范院校先是开办师范专业,后由于基础教育对信息技术课的专业教师需求量较少,而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才陆续开办非师范专业。二是非师范专业是从原有的师范专业中衍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主要有在原来的理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工学学科,如生物技术非师范专业是从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中衍生和发展起来的,应用化学非师范专业是从化学师范专业中衍生和发展起来的,电子信息工程非师范专业是从物理学师范专业中衍生和发展起来的。此外,社会体育非师范专业是从体育教育师范专业中衍生和发展起来的,秘书学非师范专业是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商务英语非师范专业是从英语师范专业中衍生和发展起来的。上述几类非师范专业的设置完全符合原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师范院校设置非师范本科专业的几点意见》(教高厅[1995]11号)关于师范院校“增设非师范本科专业须以现有的师范专业为依托(有相同的专业基础)并能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延伸转化”的精神。三是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地方师范院校建设和发展了一批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门类的一些非师范专业。
二、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地方师范院校的优势学科主要为文学、理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等基础学科。对于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类人才的培养,师范院校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对于非师范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由于专业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底子薄、观念旧,其人才的培养质量还跟不上社会的要求。
(一)非师范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师范痕迹
上述第一种类型的非师范专业,专业名称虽然与师范专业完全相同,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定位、培养方向却迥然不同,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成与师范专业有较大的差异,这是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本质区别。目前,非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师范专业基本雷同,大多只是简单地删掉师范专业中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增加部分专业课程以替换。第二种类型的非师范工科专业由于脱胎于师范理科专业,其课程体系构成师范教育痕迹明显,课程安排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教学过程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学科理论课程完整而职业训练课程薄弱,实验实训环节等应用性教育不突出。
(二)非师范专业教师队伍难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富余教师转型困难重重
由于非师范专业发展迅猛,师资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跟不上学生规模的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地方师范院校在向综合化、多科性大学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师范专业学生数萎缩造成原有专业教师富余;另一方面,新办非师范专业学生数的迅速增长使其急需大批专业教师,其缺口在短时间内又难以填补。于是,许多院校将原有师范专业教师转型,使其从事非师范专业教学成为解决教师短缺的主要途径。然而,富余教师转型并不是依靠行政命令,把部分原师范专业的教师划转到非师范专业中担任教学任务这么简单。富余教师由于受年龄精力、学术研究领域、思维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大多不愿意转到非师范专业中担任教学任务。况且,这部分教师尚未做好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所以,这种转型大多数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转型,即表面的、非实质的转型。
2.引进高水平教师任重道远
引进教师是高校加强新办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快捷途径。为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引进新办专业的高水平教师,促进新专业的发展,高校在招聘人才时都会开出比较丰厚的条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校引进了一批学科带头人或专业负责人,满足了新专业开办之初对专业师资的基本需求,促进了新专业的发展。这对于地处中心城市的本科院校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大多数地处二、三线城市的地方师范院校,由于地缘劣势、学术环境与资本条件相对困难,很难引进到高水平教师。因此,引进高水平教师之路任重道远。
3.新进青年教师实践经验严重缺乏
随着十多年来高校学生规模的迅速扩大,新进青年教师数量也在快速增长着。青年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新进青年教师大多是高水平大学应届毕业的博士、硕士,学历高、理论水平高、学科基础扎实,但专业实践经验严重缺乏,缺少工程实践背景、企业生产经历,可以说是直接从学生身份转向教师身份,从一个学校走向另一个学校。
(三)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非师范专业来说,相比其他教学环节,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相对比较薄弱。一是 “重理论,轻实践”、“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传统教育思想依然存在,加之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作量计算等有关制度的导向作用,大部分教师都将主要精力放在报项目、写论文上,而不愿意花时间带领学生进驻企业见习、实习或到企业生产一线挂职、调研。二是学校自身不太重视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专职实验教师受制于政策因素,不能申报教师资格,只是作为教辅人员存在,主要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设备维护,这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师的积极性。三是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已是高教界的共识。高校对此很有热情,但企业反应平淡。校企合作,知易行难。要做到校企合作知行合一,唯有让企业获利,体现合作双赢。这不仅需要高校在经济利益上让利于企业,还需政府在税收、贷款等方面对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
三、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
(一)科学制订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
地方师范院校应准确定位非师范专业学生未来的社会角色。人才培养目标应瞄准区域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岗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从传统的偏向理论研究的研究型人才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转变。因此,师范院校应积极邀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围绕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坚持一个核心、三个统筹,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的有机联系;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发展,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融合,缩短就业的适应期”。[1]
(二)完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健全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从象牙塔中走出来,紧紧依托行业企业建立产教密切结合、深度合作的运行机制,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应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在课程选择与教材编写、教学内容优化、实践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和技术开发等方面争取企业的支持,使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构建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应聘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课程主讲教师或生产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模拟企业生产车间,建立和完善课程实验实训中心,让学生提前体验熟悉企业氛围。企业对人才培养高度参与,提前介入,实现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深度融合;学生接受企业相关课程的培训、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校企共建一体化教学平台,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相融合,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最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2]的一体化融合。以此增强地方师范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解决难题,提升地方企业的科技含量和地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切实破解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矛盾。
2.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非师范专业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技术逻辑为根据,而不是以知识逻辑为根据。应按照应用型实用性的理念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将行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中,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以往偏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转向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变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为重能力培养,变重教师讲为重学生练,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要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全面带动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3.深化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非师范专业应建立健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标准和符合应用型而非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式。应根据不同课程类型的性质和特点,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评判标准,推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变末端考核为过程考核,变封闭考核为开放考核,变纸质考试为面试、现场操作,变学校考核为校企共同考核。以考核方式的改革推动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变,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推动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提倡和鼓励应用型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如音乐表演专业以个人(小组)演唱会代替;美术学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产品设计专业以个人(小组)作品展览代替,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参加数学建模获得好成绩的作品代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以参加电子设计比赛或机器人大赛获得好成绩的作品代替,法学专业以参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案例分析代替等。
4.探索贯通高职本科联合办学的高等职业教育新机制
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通过“三二分段”和“2+2”形式协同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近年来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教育类别,而不能只停留在专科层次。校校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集合两校的优质办学资源,既能发挥本科院校在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方面的优势,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文化修养与深厚的学科素养;又能发挥高职院校在专业实践教育方面的优势,让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校校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应树立“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既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和理论修养,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工作实践中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教师资格证书和其他职业资格证书,又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能力的教师。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双师型”教师完成的,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资格认定与聘任等制度亟待建立。学校应通过内培和外聘,努力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能讲会干、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新形势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对师资的要求。
1.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一是引进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高职称教师,二是引进高水平大学毕业的博士和硕士。在21世纪之初,东南沿海省市的地方师范院校凭借优势确实能够吸引到内陆高校的高职称教师,但是随着内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之各高校对高职称教师的重视,引进兄弟院校高职称教师变得特别困难。因此,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侧重点应放在高水平大学毕业的博士和硕士上,而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企业生产经验的博士和硕士更应该优先引进。
2.促进富余教师的转型
加快原有师范专业富余教师转型是师范院校新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普遍做法,也是快速解决师资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人事部门应该制定专门的非师范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鼓励富余教师走出去,采用委托培养、短期研修、访学等方式,脱产到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企业进修深造,学习新办专业知识与技能,攻读新办专业学位,从而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专业教学能力,具备执教新办专业的知识与能力。
3.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青年教师多是刚从一个学校毕业就到另一个学校工作,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弱。师范院校应采取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一是学校应制订青年教师实践计划,鼓励青年教师根据自身专业方向自主选择到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进修。二是安排青年教师带领学生到大学生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习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三是要求青年教师带着科研课题到合作企业生产一线开展研究,进行专业实践,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四是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或职称。教师进修或带队到实践基地实习、开展科研合作,能够获得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时代发展同步,通过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缩小课堂知识与实践要求的差距,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搭建实践教学育人平台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完全依靠校内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是很难的。高校必须与企业协同,全方位进行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之路。地方师范院校应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构建实践教学育人平台。一是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的实验实训课程体系,提高综合性、设计性、探索性实验课程的比例,优化课程结构,建设旨在培养学生职业技术的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二是与企业共建大学生校内外实践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自带设备、项目以及经验丰富的导师入驻校园,形成“学校搭台、企业入驻、产教融合”的实训模式。鼓励和支持院系在企业建设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基地开展操作训练、顶岗生产、企业管理、市场调研、毕业设计等学习和工作。三是与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学校依托优势学科,积极与企业、行业开展协同创新,共建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人才培养、项目研发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机制。
2.建立实践教学优先的评价机制
建立实践教学优先的评价机制是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措施。培养人才是高校四大功能之首,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应优先考虑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应适当减少科研论文、课题项目的要求,增加教师对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度的权重,考察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效果。同时,对于教师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升以及工作量、薪酬等,学校应向参与实践教学的教师倾斜,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开办非师范专业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是地方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增强综合实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地方师范院校应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坚持师范与非师范并举,两条腿走路,确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办学思路,提高对非师范专业的重视程度,在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向非师范专业倾斜,促进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介晓磊.破解地方本科高校发展难题 探索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4-04-14.
[2]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