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影响与建构研究

任会芬
摘要:新媒体既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话语权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出现了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对教育“一元化话语权”的解构、新媒体去中心化和去权威化对教育话语权的弱化、新媒体全民性和碎片化传播方式对教育话语权的消解、新媒体开放性和不均衡性加剧了中西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等问题。要从丰富话语内容、创新话语方式、实现教育双方话语共享、整合话语平台、净化话语环境等维度提升和建构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不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话语;话语权;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4.022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4-0105-05
一、新媒体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鉴于人们对新媒体、话语权、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等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上还存在着一些模糊,因而有必要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1.新媒体及在军队中的使用情况
新媒体是一个时间和技术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更新。当前,用以进行信息传播、接收、浏览、交流的新媒体主要包括:在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普及背景下以QQ、MSN、微信为首的即时通讯软件;移动App;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及各大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传播范围极广的社交公共平台;贴吧、论坛等在线交流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兴信息传播平台等。
新媒体在部队使用情况大体如下:一是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率较高。从2015年开始,我军允许军营内允许有条件使用智能手机。二是网络成为广大官兵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三是QQ、微信、易信即时通讯的使用率高,极大便利了官兵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四是微信公众号深受广大官兵欢迎。五是特殊身份决定了军人在使用新媒体上有诸多严格限制。为防止军事泄密,军队对官兵使用新媒体制定了许多规章和条令,如解放军严密防范网络泄密“十条禁令”。在军校,学员只允许在课余和周末使用职能手机。在基层部队,干部正课时间不允许使用;对于战士,则严格规范手机品牌和型号、严格管控手机使用时机和场所。在使用范围上,主要限于思想政治领域的学习,基本不涉及军事训练、军事任务等内容。
2.话语、话语权、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话语权
话语一词在汉语词典中多解释为说话,讲演和论述,包括说话人、受话人、说话内容、说话方式、语境等要素。话语研究始于语言学,主要是指能够完整表达某种思想或意思的文字或语言,后拓展到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领域。法国思想家福柯从政治学视角阐述了权力与话语之间的关系,认为“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以权力。”[1]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也认为,“语言关系总是符号权利的关系”[2]也就是说,语言不仅是沟通手段,更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工具或媒介,语言的使用体现了权力关系,折射出人们话说的权威性、社会地位和社会力量。另外,还有不少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丰富了话语理论。
话语权具有双重意蕴,包括话语权利与话语权力。视域不同,其外延不同。从民主政治角度看,话语权实质是公民所拥有的表达自己意愿和利益需求的权利和权力。从传播学角度看,话语权是指信息传播主体潜在的现实影响力。从社会意识形态看,话语权的主要功能在于传播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使被统治阶级成员接受它,作为一种基本的世界观和全社会共同思想基础。从思想宣传工作角度看,话语权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从新闻学角度看,话语权是指公众利用媒体对其所关心的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社会现象提出建議和发表意见的权利。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指教育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在特定的语境中,以广大官兵易于接受的话语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与思想引导工作,引导官兵坚定理想信念、坚决听党指挥、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和有效履行职能使命而使用的言语符合系统。具有显著特征:一是鲜明的党性。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在军队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工作,其话语必然要承载、体现党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政治意图,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是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我军历来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指导思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当然要为坚定官兵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服务,确保党从思想上牢牢掌握部队。三是鲜明的军事特色。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官兵,其话语只有贴近部队实际和官兵生活,符合官兵的话语习惯,体现军营文化和军事特点,才能赢得官兵认同。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要是指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权力和权利,是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客体的影响力。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建军之魂,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因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党赋予的,党拥有对其指导思想的话语创造权和最高阐释权。党在军队的政治机关和教育工作者,赋予并拥有了对教育内容再阐释的话语权,拥有选择什么样的话语方式进行教育的权利。当前,广大官兵的思想观念受到多元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只有教育者拥有了规范的话语权,才能把党的指导思想、政治准则和价值追求传播给广大官兵,才能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军人核心价值观、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等灌输给广大官兵,内化为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部队。
二、新媒体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对教育“一元化话语权”的解构
从传播方式看,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和平等性的显著特征。传统媒体如广播、报纸和电视都是将事先整理好的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受众被动接受信息,无法与传播者进行平等交流。新媒体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和用户间无障碍交流,受众可以选择性接受信息,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评论,还可以同传播者或接收者进行及时交流与反馈,使得传播者和接收者地位更趋平等,交互性更强。对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新媒体的双向互动性,增强了教育双方之间的平等互动交流,但也挑战和解构了一元化话语权。
传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凭借对知识和理论优先占有而掌握了教育的主导权、教育文本的解释权,对教育要“达到什么目标”“说什么”“怎么说”,对教育时间与地点选择上,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形成了“一元化”话语体系,由此而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固化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话语地位的不平等,易造成教育者的一言堂,而由于教育对象的话语权被剥夺而处于被动地位,无法与教育者产生共同话语,消解了受教育者的表达欲望与探索批判精神。另一方面,在一元化、权威化话语语境下,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和灌输,受教育者一般不会产生怀疑和质疑,从而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地位。新媒体极大拓展了官兵获取信息资源的机会和渠道,其平等性和交互性赋予了官兵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对教育者的话语不再是全盘接受,一元化话语地位被弱化,一元话语体系被解构。那么,如何创新话语体系,既能鼓励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又能维护教育者权威,是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2.新媒体去中心化和去权威化对教育话语权的弱化
传统媒体背景下,受众只能被动单纯地接受信息,不能影响信息传播者传播何种信息,信息传播者在整个信息传递链中占据绝对的中心地位,具有绝对权威。新媒体条件下,受众在信息传递链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信息传播者必须考虑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度,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变得扁平化,平等性提高。普通人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接受者,而逐渐向信息制造者与传播者等角色转变,话语权不再只掌握在传播者手中,权威的声音缺失了。新媒体去中心化和去权威化特征弱化了教育者的中心地位和话语权威性。
在传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党始终牢牢掌控着对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解释权,思想政治教育者则有着决定性的话语解说权,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享有绝对权威,其话语力量相比于受教育者占有绝对优势。新媒体背景下,官兵很容易获得比教育者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教育者知识体系的先进性优势逐步丧失,随着广大官兵主体性和参与意识的增强,他们敢于言说和表达自我,促成了教育双方的平等对话,在教育实践中共同分享话语权,弱化了教育者的权威性。同时,新媒体带来了信息大爆炸,面对那些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尤其是以各种面目出现的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对于分辨能力不强的部分官兵而言,易导致对科学理论的怀疑,削弱了教育内容的权威性。最后,传统媒体话语方式以文字为主,表达比较单一、规范、严肃,已不能适应官兵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新媒体则集文字、图像、语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于一体,表达比较多样、自由、活泼,受到官兵的喜爱。面对话语主体、内容和方式威权性的弱化,创新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的话语体系势在必行。
3.新媒体全民性和碎片化传播方式对教育话语权的消解
新媒体的全民性意味着话语的表达、信息的发布不再只是来自专业的官方渠道,个体都可能成为信息传播者、话语议题的设计者和自由评论者,民众的话语表达权得到极大提升。新媒体的碎片化是指信息传播缺乏全面性、完整性和连贯性,呈现零散化。随着智能手机、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使用,受信息发布者时间、条件及认知能力的局限,大多以“简、短、快”的叙事方式概括所要传播的内容,语言运用、语义表达上呈现出随意化、碎片化、情绪化特点。新媒体全民参与性和碎片化传播方式,加上缺乏规制和有效管理,尤其缺乏传统媒体“把关人”制度约束,发布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导致信息失真、谣言泛滥,误导社会舆论。
新媒体话语主体的全民性,提升了广大官兵的话语地位和话语表达权,有利于调动广大官兵学习的主动性,满足个性化需求。但话语权的下放,使我们面临如何处理好确保军队高度集中统一、安全稳定与尊重官兵话语表达权两者之间关系的难题。新媒体碎片化传播方式,对军队传统话语方式也提出了挑战:零碎的、感性肤浅的表达方式使得在教育中常用的抽象性深奥性的精英话语、理论话语、文件话语等传统话语形态面临困境;传统的我讲你听的灌输性、控制性话语,降低了官兵参与积极性;宏大性、严肃性的话语方式难以贴近官兵的实际生活和个性需求,导致话语隔阂;阅读内容与方式的零散性和浅层化,不利于培养官兵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因此,适应新媒体,实现话语方式的转换与创新势在必行。
4.新媒体开放性和不均衡性加剧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
新媒体的开放性,是指新媒体传播突破了国家、民族和地域的界限,形成一个紧密相连的开放世界,人们可以充分交流沟通,自由发表言论,共享世界各地信息。新媒体的不均衡性,是指媒体技术在国家间的不均衡发展,强化了西方在信息传播中的中心地位,形成了西方话语霸权,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国际话语权争夺。新媒体的开放性,使中西方意识形态话语交锋与冲突直接化,斗争与较量更加复杂尖锐。“当前国际上意识形态话语权争论的实质,就是少数西方国家依据其经济、文化强势地位,向发展中国家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的问题。”[3]这种推销与渗透挤压了他国意识形态话语的生存空间,使其边缘化或失语,最终危及国家稳定和安全。同时,通过新媒体大肆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论、西方宪政民主、意识形态终结论等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企图削弱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消解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地位。
军队是意识形态领域争夺和斗争的前沿阵地。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强势渗透,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潮的肆意传播,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广大官兵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消解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弱化了官兵的军魂意识,冲击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使军队面临“意识形态淡化”的趋向和“去意识形态化”的危險。如何利用新媒体,积极传播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旗帜鲜明地批驳西方敌对势力大肆鼓吹的“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各种错误政治思潮,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提升与构建新媒体时代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几个维度
1.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官兵,丰富话语内容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体官兵。因此,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首先要创新话语内容,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指出:“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4]要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理论科学性和现实针对性,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创新理论、方针和政策,在回答时代课题、解决现实问题中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话语内容的创新要贴近部队实际,贴近军营生活、贴近广大官兵。话语只有关注广大官兵需要、个性发展和利益需求;了解官兵的生活状态、把握官兵的思想脉搏、关注反映官兵的诉求、聚焦官兵关心的问题、解答官兵的困惑,才能消除话语隔阂,产生话语共鸣。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大容量性、快捷性,以图、文、音、画、影等生动而形象的表现形式,把学理、文本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转化成可为官兵接受的教育内容、材料和语言,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生动,用官兵愿意听的、听得懂的、听得进的话语讲清道理。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核心价值观、军队优良传统等以官兵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提升教育内容的话语魅力。
2.实现由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的转换,创新话语方式
在长期的思政教育实践中,形成了政治话语、文件话语、精英话语、理论话语等基本话语形态,话风上呈现出抽象化、枯燥化、形式化、官僚化的特征,影响了教育效果。创造既适应军队思政教育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强,又适应新媒体特征、符合广大官兵个性化需求的“接地气”的话语表达方式势在必行。当然,创新话语方式并不是完全丢弃传统的,而是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先进性与大众性的结合[5],使其在新语境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适应新媒体背景下话语形态和方式多样化趋势,实现传统话语向现代的转换,提高话语解释力和吸引力。一是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转换。作为教育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系统化、抽象化、严肃宏大的语言表述,与生动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有些脱节。实现两者转换,就是把抽象化的理论话语变为贴近生活、浅显易懂的生活话语,便于官兵理解接受、合理运用和有效沟通。二是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转换。[6]精英话语是领导管理层掌控话语领导权的话语形式,具有权威性、政策性和知识性等特征。在我国,党的创新理论往往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创造主体,通常以文本、会议文件、方针政策等形式呈现出来,如果直接灌输给不同知识和理解层次的官兵,必然造成共同话语的缺失。实现两者转换,就是将抽象的、程式化的少数人的话语转换为能被多数人理解掌握的形象生动、通俗化、日常性的话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灌输话语向交流话语转换。教育者在传统思政教育话语体系中处于权威地位,多使用单向度灌输性语言。新媒体的交互性、平等性,提升了受教育者的话语表达权,要求教育者多使用交流性、沟通性话语,通过双方互动交流达到思想共识。四是唯理性话语向情感话语转换。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性要求思政教育运用理论话语和理性表达方式,达到以理服人。但教育离不开情感因素,教育者传递的不仅仅是认知信息,还会注入情感因素,与官兵进行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情感话语具有感召性、激励性和亲和力,实现唯理性话语向情感话语转化,就是将积极的情感因素融注到教育话语中去,使教育更具有生动性、感染力和亲近感,实现主体间的有效交流与思想共鸣。
3.整合传统媒介和新媒体资源,拓展话语平台
话语平台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广大官兵交流的场域,也是话语权形成的场域。当前,新媒体及其理念,已经融入了广大官兵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融入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和方方面面。增强教育话语权,要整合新旧媒体资源,充分利用和积极拓宽话语平台。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开辟新话语平台。第一,要建好和用好全军政工网和部队局域网。通过网站、论坛、博客等形式构筑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台,开展在线学习交流、思想互动、文化娱乐、访谈答疑、互相讨论等活动,增强先进思想影响的覆盖面和时效性。第二,利用智能手机拓展教育新渠道。可开发利用手机报、手机刊、手机电视、手机网站以及思政教育客户端,引导官兵浏览党的创新理论、军事训练、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热点问题等板块,随时了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部队建设情况。第三,利用即时通讯技术开辟交流互动新空间。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的即时通讯传播载体,以视频、语音、文字等方式随时随地与官兵进行互动交流。第四,利用微信公众号创建教育新平台。创建面向广大官兵,集学习、教育、新闻、服务、交流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号,推荐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引导官兵主动浏览和讨论,在無形中接受教育。
4.转变理念,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享话语权
在传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处于中心地位,享有绝对话语权。受教育者话语表达权得不到保障,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由于双方缺乏互动交流和平等对话,易造成教育者对话语的垄断和受教育者话语的缺失,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效果。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双向性、互动性,虽然弱化了教育主体的权威性和话语权,但也为两方交流互动、共享话语权提供了可能,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首先,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化理念,尊重官兵的话语权,在教育中共同分享话语权。教育者真正的权威在于你讲的理论,你做的思想引导工作,能够走进官兵心里,武装进头脑里,内化为坚定信仰和价值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而不是用强势性灌输性话语控制官兵的言行。教育者要主动适应新媒体特性,跳出传统说教式、单向灌输式的话语方式,不断增强与官兵之间话语互动,在互动交流中达成思想共识。其次,教育双方应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形成平等交往关系,而非权威服从的关系。广大官兵是人格独立的个体,在教育中对教育内容具有理解、表达、解释和反思的权利。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其主体性,激发其主体参与意识,培养敢于言说和展现自我的勇气,在平等对话中达到话语共识。
5.正面引导和严格管控相结合,净化话语环境
优化话语环境,是强化教育话语权的前提条件。一方面,重视正面宣传教育,形成充满正能量的话语环境。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快捷性、立体性等优势,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核心价值观、国史党史军史、军队优良传统等各种数据库、红色网站、论坛、客户端等,理直气壮地宣传共產党好、社会主义好、人民军队好,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同各种错误思潮作坚决斗争,洁净话语环境。习近平强调:“要敢于向歪曲党史国史、丑化党的领袖、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思潮亮剑,以此来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并且对那些恶意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造谣生事的言论,一切报刊图书、讲台论坛、会议会场、电影电视、广播电台、舞台剧场等都不能为之提供空间,一切数字报刊、移动电视、手机媒体、手机短信、微信、博客、播客、微博客、论坛等新兴媒体都不能为之提供方便。”[7]军队对于网络上诋毁军队形象、歪曲军史、诬蔑英雄人物的言论,要及时发声,进行有理有力有据地批驳,坚决抵制其渗透影响。
参考文献
[1][法]福柯.话语的秩序[M].巴黎:Gallimard出版社,1971:20.
[2][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90.
[3]张骥,申文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163-168.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5]邱宁.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与创新[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Kttp://www.cssn.cn/zhx/zx_lgsf/201408/t20140813_1289716.shtml.
[6]许苏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J].东南大学学报,2014(2):5-9.
[7]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30819].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3-08/20/c_125211184.htm.
[责任编辑:庞达]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