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院校专业硕士招生机制改革的思考
张啸
[摘 要]当前,我国民族院校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对招生机制及培养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并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民族院校;专业硕士;招生;改革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侧重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其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20余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特别是2009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进专业硕士学位的发展,专业硕士招生专业发展和招生人数增长迅速,现已初步形成与学术型硕士平分秋色的局面。
这种情形也体现在民族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民族院校在教育对象、办学层次、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育方法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民族院校已成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单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2所民族类院校中已有13所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其中有11所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招生工作的实践中,民族院校的专业硕士招生工作既面对与其他高校相同的诸多问题,也有其自身的特征。
一、民族院校专业硕士招生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许多专业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偏少,甚至出现生源不足的情况
民族院校研究生招生普遍存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许多专业上线人数少于计划招生人数。对于起步较晚的专业硕士而言,这种情况显得尤为突出。根据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位于中西部地区的民族院校近年设置的专业硕士招生专业,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几乎均未能达到计划招生人数,有较大的缺额,需要大量的调剂生源。
(二)调剂生源相对充裕,但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国家分数线的限定,大量考生需要面临调剂报考志愿。招生调剂工作对广大考生而言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深造机遇,而对处于分数线二区省份的民族院校而言,也是一次选择生源的机会。
从近年的招生情况来看,民族院校的多数专业硕士招生专业调剂生源是比较充裕的,但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其主要表现为:一,生源的毕业院校多为三本或高职高专类院校,缺乏相关的教育背景;二,生源多为跨专业调剂,甚至原报考专业与申请调剂专业差距很大,以致无法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三)新生报到率相对偏低
由于研究生教育实现全面收费制,研究生的报到率开始出现一定比例的下降情况,这种情况在专业硕士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有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以已找到工作、无力支付学费、对本专业不感兴趣等理由在开学之际向招生院校提出退学、休学等要求。招生院校出于尊重考生意愿的考虑,一般会批准考生的相关要求,由此会出现部分专业新生报到率相对偏低的情况。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民族院校专业硕士招生工作存在问题的梳理和分析,我们不难找到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就地理位置而言,多数民族院校地处祖国中西部地区,社会知名度偏低。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出于对民族地域相关情况的考虑和历史原因,大多数民族院校都设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而这些地区属于中西部地区,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没有足够的区位优势。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和考生家长在选择学校时更多地考虑学校所在的城市区位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社会资源。就这一点而言,多数民族院校并不占优势。远离中心位置而带来的社会知名度偏低这一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一志愿考生的报考人数和调剂生源的质量。
其二,民族院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们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基础教育和普通本专科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同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仍然较为显著。经济的相对落后必然导致当地基础设施尤其是教育设施投入的不足,致使教育人才外流、教育方法落后等情况出现,从而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经济的相对落后也必然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教育观念的因循守旧。在广大民族院校所在的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均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在中西部地区的乡村仍存在因贫困等原因致使子女失学的现象,一些地区还存有“女娃不用上学”等落后思想。基础教育的薄弱会大大有损研招工作中的生源质量和第一志愿报考人数。
其三,同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硕士的就业优势不明显。近年来,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普通本专科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部分研究生的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这种状况不免使原本打算靠读研来缓解就业压力的考生感到失望。而刚兴起不久的专业硕士的市场认可度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有部分用人单位对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定位还缺乏必要的了解,以致不愿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使得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与普通本科生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的今天,专业硕士在就业方面的尴尬身份势必会影响到其报考人数和生源质量。
三、招生机制改革的相应措施
针对民族院校专业硕士招生工作的自身特点和存在问题,我们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尝试进行基于招生机制和培养方式两个方面的改革。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招生宣传工作,凸显专业硕士的培养特色和优势
随着宣传媒介的日益多样化和大众化,招生宣传也成为招生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现如今大多数专业硕士招生单位在进行招生宣传时,仍然习惯于单纯地按照培养单位编制的招生专业目录来宣传,将专业硕士掺杂在学术型硕士之中,这并不利于凸显招生单位专业硕士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特色等亮点内容。有些民族院校尝试在自己的网站上分别公布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招生专业目录,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广大民族院校可以借鉴这种分门别类的宣传方式,突出专业硕士的师资队伍、招生专业、就业前景、社会资源等培养优势,并大力借助专业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现代传媒手段进行立体化、形象化的直观宣传。这种宣传方式,能很好地提升招生院校和专业硕士的社会认知度,让广大考生及考生家长对专业硕士有全面、清楚的认知,从而扩展专业硕士第一志愿的报考人数和生源范围,达到招生宣传的目的。
(二)把好调剂关口,完善调剂流程,遴选优质生源
每年的招生调剂工作是在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之后、复试开始之前进行的,这既是广大落榜的第一志愿考生得以继续深造的机会,也是部分研招院校抢占优质生源的有利时机。对于大部分处于中西部地区的民族院校而言,调剂仍是在今后一定时期内的招生工作中获得充足生源、完成招生任务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想获得较为优质的生源,必须把好调剂关口、用好调剂这一有效法宝。招生调剂环节必须严格工作纪律、规范操作流程,坚持在研招部门的统一调度和监督下进行,充分尊重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的意愿,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用好调剂系统,及时更新发布相关专业的缺额信息,积极发现、选择理想的生源,做好与考生的联系沟通工作。
(三)改革招生复试的考核内容,注重实践技能考察
研招工作的复试环节历来受到广泛关注,国家也在不断强调复试环节的选拔作用。对于专业硕士招生工作而言,在复试环节中应充分考虑到专业硕士在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具体来说,复试环节应适当加大对考生实践技能的考察,在复试题目设置上要注重考察考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面试环节中要从知识体系、专业技能和从业经验等多方面综合衡量考生的培养价值,可适当安排具有相关从业背景的教师参与到选拔工作中。如在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工作的复试环节中,可以设置案例分析题以考察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面试环节中,可以参考公务员招录时的面试形式,以考察考生的知识广博程度和工作经历。
(四)大力推行双导师制,完善培养机制,增加专硕就业核心竞争力
双导师制是近年来大力推广的研究生培养新举措之一,旨在加大研究生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力度,全面与社会接轨。就专业硕士的培养来说,双导师制显得尤为重要。新兴的专业硕士同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硕士相比,差别之一就是前者更强调实践技能,这是专业硕士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为:一名研究生由两位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其中校内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该生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一名校外聘请的指导教师则侧重于该生在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在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中,实践技能方面的指导教师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角色不仅关乎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也关乎学校的办学声誉,间接影响专业硕士的招生工作。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研究生培养单位还没有足够重视研究生实践技能指导教师的地位,在遴选这部分导师时更多的是考虑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人脉关系,而忽视了其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指导能力。还有些研究生培养单位只是将双导师制作为招生宣传时的噱头,没有贯彻在日常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这些做法都会使双导师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在研究生尤其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技能指导教师必须肩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使命,要在日常授课、专业辅导、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撰写等诸多培养环节中全过程参与,不可出现“缺席”的情况。
(五)加强招生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生源推荐、交换机制
在实际的工作中,招生单位之间尤其是不同省市的招生单位之间,彼此的沟通联系还十分欠缺,这不利于招生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专业硕士尚处于兴起阶段,不同的院校开设的招生专业和招生要求差别较大,彼此不会形成竞争关系,却可以互通有无,甚至互换生源。由此,应尽快建立起招生单位间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座谈会、招生宣讲会等多种方式,互相介绍先进的招生经验、招生专业以及生源质量要求,达到彼此了解、增进互信的目的,真正架起招生单位间的友谊桥梁。有合适对方院校的生源可以及时加以推荐,这能既帮助考生找到理想学校,也能帮助兄弟院校完成招生工作。
(六)积极探索与生源单位的合作培养机制
除了招生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之外,招生单位与生源提供单位也可以寻求类似的合作机遇。对于专业硕士这种实践性较强的招生专业来说,招生单位与生源提供单位之间的合作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有部分院校已开始尝试这种与生源单位开展定向招生培养的方式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可以与地方政府部门开展合作,定向招录一部分通过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在职工作人员就读公共管理等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可根据这一部分考生的特殊性开设课程并适当调整培养方式。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有招生资格的院校可以主动探索这一招生方式,也许会走出一条新路来。
[ 参 考 文 献 ]
[1] 吴启迪.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提高质量 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
[2] 刘万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形势与对策探析[J].科技与管理,2012(4).
[3] 魏玮,雷彩虹,许方,姚菊明.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8).
[4] 赵喜臣,夏季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程与发展趋势[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2(1).
[5] 刘国瑜.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体现[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责任编辑:刘凤华]
[摘 要]当前,我国民族院校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对招生机制及培养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并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民族院校;专业硕士;招生;改革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侧重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其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20余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特别是2009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进专业硕士学位的发展,专业硕士招生专业发展和招生人数增长迅速,现已初步形成与学术型硕士平分秋色的局面。
这种情形也体现在民族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民族院校在教育对象、办学层次、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育方法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民族院校已成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单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2所民族类院校中已有13所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其中有11所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招生工作的实践中,民族院校的专业硕士招生工作既面对与其他高校相同的诸多问题,也有其自身的特征。
一、民族院校专业硕士招生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许多专业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偏少,甚至出现生源不足的情况
民族院校研究生招生普遍存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许多专业上线人数少于计划招生人数。对于起步较晚的专业硕士而言,这种情况显得尤为突出。根据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位于中西部地区的民族院校近年设置的专业硕士招生专业,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几乎均未能达到计划招生人数,有较大的缺额,需要大量的调剂生源。
(二)调剂生源相对充裕,但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国家分数线的限定,大量考生需要面临调剂报考志愿。招生调剂工作对广大考生而言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深造机遇,而对处于分数线二区省份的民族院校而言,也是一次选择生源的机会。
从近年的招生情况来看,民族院校的多数专业硕士招生专业调剂生源是比较充裕的,但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其主要表现为:一,生源的毕业院校多为三本或高职高专类院校,缺乏相关的教育背景;二,生源多为跨专业调剂,甚至原报考专业与申请调剂专业差距很大,以致无法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三)新生报到率相对偏低
由于研究生教育实现全面收费制,研究生的报到率开始出现一定比例的下降情况,这种情况在专业硕士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有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以已找到工作、无力支付学费、对本专业不感兴趣等理由在开学之际向招生院校提出退学、休学等要求。招生院校出于尊重考生意愿的考虑,一般会批准考生的相关要求,由此会出现部分专业新生报到率相对偏低的情况。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民族院校专业硕士招生工作存在问题的梳理和分析,我们不难找到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就地理位置而言,多数民族院校地处祖国中西部地区,社会知名度偏低。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出于对民族地域相关情况的考虑和历史原因,大多数民族院校都设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而这些地区属于中西部地区,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没有足够的区位优势。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和考生家长在选择学校时更多地考虑学校所在的城市区位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社会资源。就这一点而言,多数民族院校并不占优势。远离中心位置而带来的社会知名度偏低这一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一志愿考生的报考人数和调剂生源的质量。
其二,民族院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们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基础教育和普通本专科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同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仍然较为显著。经济的相对落后必然导致当地基础设施尤其是教育设施投入的不足,致使教育人才外流、教育方法落后等情况出现,从而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经济的相对落后也必然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教育观念的因循守旧。在广大民族院校所在的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均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在中西部地区的乡村仍存在因贫困等原因致使子女失学的现象,一些地区还存有“女娃不用上学”等落后思想。基础教育的薄弱会大大有损研招工作中的生源质量和第一志愿报考人数。
其三,同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硕士的就业优势不明显。近年来,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普通本专科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部分研究生的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这种状况不免使原本打算靠读研来缓解就业压力的考生感到失望。而刚兴起不久的专业硕士的市场认可度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有部分用人单位对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定位还缺乏必要的了解,以致不愿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使得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与普通本科生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的今天,专业硕士在就业方面的尴尬身份势必会影响到其报考人数和生源质量。
三、招生机制改革的相应措施
针对民族院校专业硕士招生工作的自身特点和存在问题,我们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尝试进行基于招生机制和培养方式两个方面的改革。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招生宣传工作,凸显专业硕士的培养特色和优势
随着宣传媒介的日益多样化和大众化,招生宣传也成为招生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现如今大多数专业硕士招生单位在进行招生宣传时,仍然习惯于单纯地按照培养单位编制的招生专业目录来宣传,将专业硕士掺杂在学术型硕士之中,这并不利于凸显招生单位专业硕士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特色等亮点内容。有些民族院校尝试在自己的网站上分别公布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招生专业目录,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广大民族院校可以借鉴这种分门别类的宣传方式,突出专业硕士的师资队伍、招生专业、就业前景、社会资源等培养优势,并大力借助专业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现代传媒手段进行立体化、形象化的直观宣传。这种宣传方式,能很好地提升招生院校和专业硕士的社会认知度,让广大考生及考生家长对专业硕士有全面、清楚的认知,从而扩展专业硕士第一志愿的报考人数和生源范围,达到招生宣传的目的。
(二)把好调剂关口,完善调剂流程,遴选优质生源
每年的招生调剂工作是在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之后、复试开始之前进行的,这既是广大落榜的第一志愿考生得以继续深造的机会,也是部分研招院校抢占优质生源的有利时机。对于大部分处于中西部地区的民族院校而言,调剂仍是在今后一定时期内的招生工作中获得充足生源、完成招生任务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想获得较为优质的生源,必须把好调剂关口、用好调剂这一有效法宝。招生调剂环节必须严格工作纪律、规范操作流程,坚持在研招部门的统一调度和监督下进行,充分尊重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的意愿,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用好调剂系统,及时更新发布相关专业的缺额信息,积极发现、选择理想的生源,做好与考生的联系沟通工作。
(三)改革招生复试的考核内容,注重实践技能考察
研招工作的复试环节历来受到广泛关注,国家也在不断强调复试环节的选拔作用。对于专业硕士招生工作而言,在复试环节中应充分考虑到专业硕士在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具体来说,复试环节应适当加大对考生实践技能的考察,在复试题目设置上要注重考察考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面试环节中要从知识体系、专业技能和从业经验等多方面综合衡量考生的培养价值,可适当安排具有相关从业背景的教师参与到选拔工作中。如在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工作的复试环节中,可以设置案例分析题以考察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面试环节中,可以参考公务员招录时的面试形式,以考察考生的知识广博程度和工作经历。
(四)大力推行双导师制,完善培养机制,增加专硕就业核心竞争力
双导师制是近年来大力推广的研究生培养新举措之一,旨在加大研究生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力度,全面与社会接轨。就专业硕士的培养来说,双导师制显得尤为重要。新兴的专业硕士同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硕士相比,差别之一就是前者更强调实践技能,这是专业硕士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为:一名研究生由两位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其中校内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该生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一名校外聘请的指导教师则侧重于该生在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在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中,实践技能方面的指导教师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角色不仅关乎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也关乎学校的办学声誉,间接影响专业硕士的招生工作。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研究生培养单位还没有足够重视研究生实践技能指导教师的地位,在遴选这部分导师时更多的是考虑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人脉关系,而忽视了其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指导能力。还有些研究生培养单位只是将双导师制作为招生宣传时的噱头,没有贯彻在日常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这些做法都会使双导师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在研究生尤其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技能指导教师必须肩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使命,要在日常授课、专业辅导、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撰写等诸多培养环节中全过程参与,不可出现“缺席”的情况。
(五)加强招生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生源推荐、交换机制
在实际的工作中,招生单位之间尤其是不同省市的招生单位之间,彼此的沟通联系还十分欠缺,这不利于招生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专业硕士尚处于兴起阶段,不同的院校开设的招生专业和招生要求差别较大,彼此不会形成竞争关系,却可以互通有无,甚至互换生源。由此,应尽快建立起招生单位间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座谈会、招生宣讲会等多种方式,互相介绍先进的招生经验、招生专业以及生源质量要求,达到彼此了解、增进互信的目的,真正架起招生单位间的友谊桥梁。有合适对方院校的生源可以及时加以推荐,这能既帮助考生找到理想学校,也能帮助兄弟院校完成招生工作。
(六)积极探索与生源单位的合作培养机制
除了招生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之外,招生单位与生源提供单位也可以寻求类似的合作机遇。对于专业硕士这种实践性较强的招生专业来说,招生单位与生源提供单位之间的合作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有部分院校已开始尝试这种与生源单位开展定向招生培养的方式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可以与地方政府部门开展合作,定向招录一部分通过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在职工作人员就读公共管理等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可根据这一部分考生的特殊性开设课程并适当调整培养方式。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有招生资格的院校可以主动探索这一招生方式,也许会走出一条新路来。
[ 参 考 文 献 ]
[1] 吴启迪.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提高质量 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
[2] 刘万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形势与对策探析[J].科技与管理,2012(4).
[3] 魏玮,雷彩虹,许方,姚菊明.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8).
[4] 赵喜臣,夏季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程与发展趋势[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2(1).
[5] 刘国瑜.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体现[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