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的探索与

袁志敏
[摘 要]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统教学法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动作轻情感”等弊端。以辽南高跷秧歌舞教学为例,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既要吸收传统教学法的长处,发挥教师的特长,又要顺应时代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深入生活、运用多媒体、教科研一体化等方式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辽南高跷秧歌;教学法;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 J722.2-4;G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1-0054-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提高,对各类艺术的要求也“精益求精”。在此情况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需要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不断深化、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教学法的长处与缺陷
在谈论任何教学法之前,我们都必须承认一个不争的事实: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的教学方法尽管存在着各种问题,但对其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是缺乏历史观、发展观的表现。正视传统教学法的长处,是为了更好地将其延续下去;改进和修正其缺陷,是为了使教学更加有效,培养出的人才更适应时代与社会需求。
传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理论教学,一般是口传心授,也就是教师在上面讲理论,学生在下面用心倾听。这种方式被很多人称为“灌输式”教学,或“填鸭式”教学。反对者说这种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这种教学法几乎被批得一无是处。但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客观评价一下这种教学法,其也是有长处的。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舞蹈理论基础,那么在实践中,也很难用精准的舞蹈语言指导学生的舞蹈动作;反之,学生如果缺乏理论知识,那么其对所学舞蹈的理解很容易流于表面的动作形式,而不能深刻理解舞蹈内涵,也就无法用肢体语言来展现舞蹈的精神特质。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种比较流行的也被很多教师所推崇的传统教学法——实践法,这一教学法过分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出真知是没错,但如果一切都只依靠实践,那么人类的知识就不需要积累和传承,只需要重复实践就可以了。有些教师也认为实践需要理论指导,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过分强调技巧训练。结果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对教师的动作一知半解,一旦让他们谈自己对舞蹈的见解,他们就不知所云了。
因此,对待传统教学法,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过分强调理论或者实践都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教学法的创新,需要我们既吸收传统教学法的长处,又要顺应时代发展,使教学既可以发挥教师的特长,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教学相长。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理论要通史与专史结合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既要有通史类的讲述,这样有利于学生梳理舞蹈的发展历史,把握中国舞蹈的整体特征;也要有专史的讲述,这能使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有深入的认识,进而深入挖掘探索自己所学习和喜爱的民族民间舞蹈。
以东北秧歌中的高跷秧歌舞教学为例,我们要让学生了解高跷秧歌的发展历史,了解其源流与演变,还要了解其基本特征。高跷秧歌属于汉族民间歌舞之一,一说由地秧歌(徒步在地上歌舞)发展演变而来,源于古代百戏中的技艺性表演。其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一般出现于传统庙会活动,或年节、节庆、农闲消遣等民间民俗活动中。唐朝以前称为长跷伎,宋代称为踩跷,清朝以后称作高跷。高跷秧歌是相对于地秧歌而言的,需双腿绑缚木跷,双足踏于木跷上起舞。根据表演角色要求,又可分为文跷和武跷两种。这是秧歌的通史。
我们再看辽南秧歌的专史。清后期,秧歌开始在辽南地区盛行。高跷秧歌在河北、山东的小鼓高跷、地秧歌的基础上,借鉴传统戏曲的某些因素,逐渐形成歌、舞、戏、杂技相结合的成熟的辽南高跷形态。其主要特征是辽南高跷的扭突出了腰的主导作用,踩跷形成抬短落长的风格技法,具有“稳中浪、浪中美、美中跷,俏中哏”的审美特色。逗哏是辽南高跷艺术的核心。相是辽南高跷的精髓。表演形式有街趟、架象、大场、小场等。
有了高跷的基本理论为起点,我们再理解或者把握辽南秧歌的历史与特征也就不是很难了,而且通过比较,对辽南秧歌的地方特色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问题不是出现在教学内容上,而是出现在教学方式上,同样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来讲,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同。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要“共性”与“个性”共存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过分强调某种民族舞蹈的个性特征,结果厚此薄彼,误导了学生。其实,无论是何种艺术样式,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舞蹈也是如此,在其产生之后,它也在随着时间、地域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改变,从而在各民族、各地域之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每个民族的舞蹈在定型后,也不是完全排斥其他的舞蹈内容及形式的,而是在保留自己的核心与独有的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其他舞蹈的精髓,从而使自己的舞蹈样式与内容更加丰富。
我们以辽南高跷为例。复州高跷属汉族民间舞蹈秧歌,因以复州城为活动中心而得名。复州高跷在保持辽南高跷特点的基础上,柔中有刚,展现出独特的“稳中浪”;基本扭法是走拖步、趟地式;风格特色主要表现有“稳、浪、俏、逗、唱、高、拖、戏扮妆”;场面火暴、舞蹈热烈、表演细腻、扮相丰富。流传于长海县小长山、广鹿等地的戏出子秧歌特点是唱时不舞,舞时不唱,用舞唱把人物迎上送下,用唱把秧歌推向高潮;有时舞唱结合,以唱为主,艺谚“扭是带子,唱是腰,捆条带子好看又‘苗条”,可概括其特点。[1]这些都说明辽南高跷在具备自己的地方特色之外,与其他地区的高跷也是一脉相承的。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要“情感”与“动作”兼顾
每一种艺术样式的核心都是“情感”,舞蹈动作是情感的载体与外化手段,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也不例外。《毛诗序·诗经·关雎》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2]以辽南高跷为例,复州高跷深受鲁、冀、豫等地民俗民风影响,鲜明反映出以汉族为主体的大连地区的人文风貌,以及当地老百姓朴实豁达、坚韧直率倔强的性格。这种性格决定了复州高跷秧歌舞步具有自己的风格特点,“拖、摆、晃,一闪动、一步一屈像松挺,动如风,立如钟。跷高可达一尺七八”。根据所扮人物特点,分别有“抖扇架”、“舞水袖”、“整冠”、“甩髯口”、“舞大刀花”、“亮相”、“下武场”、“脚柱”、“前后翻滚”等动作,场面火暴、舞蹈热烈、表演细腻、扮相丰富。[3]因此,舞蹈教师不仅要注重舞蹈的动作规范和多变舞姿的传授,更要让学生在举手投足之间去抒发舞蹈的“情”,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舞蹈精神融会贯通,将自己对舞蹈的理解与体验通过身体动作完美体现出来,从而使舞蹈动作更优美,更富有表现力、视觉冲击力,更能打动人心。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
(一)走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所属的民族生活
中国民族民间舞来源于民间,有完整的表现形式和独特艺术风格,反映了各族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和精神面貌,典型地、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群众生活习惯、风俗礼仪、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以及共同的审美情趣。如要想掌握辽南秧歌的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走进辽南大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门艺术”的氛围。如辽南高跷的形成和发展和辽南地区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生活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年节、庙会时不论城乡,大家都集资出会,既为求神保佑故土新居两地平安,也为聚集在一起共同娱乐,增进团结。于是辽南高跷秧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就脱颖而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消化理解其所学的理论知识,不仅更为轻松,而且很可能会激发出许多新的想法,进而对未来研究和创造舞蹈有极大的帮助。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可以适当应用多媒体教学法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学会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在理论课上,教师在讲到某一民族民间舞蹈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文字背后更多的内容,小到一个舞蹈动作的剖析,知道动作形态源于何处,从何而来;大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把握动作的情感依据和脉络,了解这个民族的心理和情感。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可以产学研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也呈现出只有与市场接轨才能生存和发展的趋势。所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也必须积极将教学成果融入市场,形成民族民间舞蹈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师不仅要着力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艺术人才,还要重视舞蹈的研究与创编,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创新,需要我们研究和发掘民间舞蹈的发展规律,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创新民间舞的教学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简明大连辞典》编委会编.简明大连辞典[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5.
[2] 张少康,卢永璘编选.先秦两汉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3] 秦岭主编.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刘凤华]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