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利工程建筑与环境一体化设计

【摘要】通过划子口闸整体规划设计,探讨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运用大环境概念设计来统筹各个专业之间设计思维,体现建筑环境整体设计统筹性、包容性及灵活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与环境;场所归属性 ;水利生态与旅游;地域性
【Abstract】By canoe port gates overall planning and design, to explore the water 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 the use of conceptual design environment to co-ordinate between the various professional design thinking, reflecting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co-ordination, inclusiveness and flexibility.
【Key words】Place attribution;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ourism;Regional
1. 项目概况
(1)滁河流域位于江淮之间,系长江下游左岸一级支流。滁河流域现有分洪道5条,从上游至下游分别为驷马山分洪道、朱家山河、马汊河分洪道、岳子河、划子口河。划子口河位于南京市六合区滁河右岸,龙袍与玉带两镇交界处,北起滁河南岸白庙,南至划子口,河长7.70Km,泄滁河洪水入长江。
(2)划子口河闸位于划子口河上,距入江口1.48Km处,是滁河红山窑水利枢纽配套工程之一。节制闸为3孔,每孔净宽6m,设计最大泄洪流量为174 m3/s,于1972年建成。根据《滁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划子口河在91.6洪水工况应分流300m3/s,现状划子口河闸不能满足分洪的要求,应拆除重建,使其设计最大泄洪流量增大到300m3/s,保证洪水顺利下泄,减轻流域的防洪压力。
2. 地域历史文化和现状
(1)龙袍镇位于六合县城南20公里,与闻名中外的南京栖霞山风景区隔江相望,北倚宁扬、宁连高速公路,东连仪征化纤,西与扬子石化和全国内河第一港毗邻,环抱长江、滁河“黄金水道”,列入规划的南京四桥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镇域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
(2)龙袍镇地名源于一则美丽的传说: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乘舟下江南,被长江两岸风景陶醉,这位才子皇帝遂脱下龙袍饮酒吟诗。忽然,一阵旋风将龙袍卷入江中。从此,龙袍飘落的地方长出一洲,后被称为“龙袍洲”。
3. 规划设计原则
3.1统筹考虑的原则。统筹考虑水道、水闸、桥梁等工程布局,统筹考虑管理功能区的功能划分、设置, 统筹考虑建筑物与环境的调水、节水、保水等功能统筹规划。
3.2和谐协调的原则。工程功能与景观设计、原有工程与新建工程、新建工程与地域环境、工程建筑与管理设施、建筑风格与地域特点等和谐协调。
3.3特色鲜明的原则。体现现代水利工程特色、传统的水利工程特色、调水沿线区域特色和工程建设历史文化特色,具有明星的辨别标识,既和谐协调,又特色鲜明。
3.4突出重点的原则。针对工程的自身特点,不求面面俱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3.5节约简朴的原则。不贪大求洋,坚持节约型规划,将工程功能和景观设计融为一体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天然建材的特性,实现规划起点高、设计方案新、工程投资少、土地资源省的目标。
3.6持续发展的原则。综合考虑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对不同工程建设的建筑与环境设计进行规划,做到统一规划,实施持续发展。
4. 规划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崇简约、和谐、实用、传承、先进的理念,体现调水、节水、保水、管水、用水的功能,发挥标识、纪实、提升、美化作用,实现功能、景观、环境的协调统一。
5. 功能组织
三大功能分区:水利生产区、管理服务区、特色景观区。水利生产区包括水闸等水利建、构筑物,水坝、护坡等水利设施以及水道、水下设施等,属于核心区域。管理服务区包括普通办公、专业性办公、仓库及生活、文化福利娱乐设施,为整个区域提供配套管理服务。特色景观区则通过设计景观建、构筑物与特色绿化结合,形成站区专署景观旅游区。
6. 空间布局
十字轴空间结构,纵轴以划子口闸为中心,穿越水利生产区,特色景观区。横轴以河道为中心.连接水利生产区、河道护坡、景观大提、延伸至上下游。
四大交通流线:车行主道、车行辅道、休闲景观步道、滨水景观步道。车行主道作为整个区域枢纽工程的参观游览环线的一部分,担负着划子口闸区段的交通疏导功能,起到联系对外交通的作用。车行辅道为站区内部车行道,是联系内部各功能分区的主要道路。休闲景观步道散布在绿化区内,以人行观景为主,与景区绿化设计同时完成。滨水景观步道结合站区驳岸、护坡的设计,突出站区滨水特色,观水看水,欣赏水利工程独特的水源景观。停车场设计在管理服务大楼的旁边,便于站区管理服务人员工作出行。
8. 绿化系统
四大绿化要素:广场绿化节点、特色绿化片区、道路绿化带、滨水绿化带,点线面的结合,丰富绿化系统的层次性和完整性。广场绿化节点,结合广场选点设计,突出绿化主题形成绿化核心。特色绿化区以精心选择的树种、草坪、花卉配置面状的绿化区域,忖托景观建、构筑物。道路绿化带,配置行道树、林荫道,形成线装绿化(划子口闸——鸟瞰图见图1)。
9. 建筑设计
9.1设计原则。简约原则,建筑与景观风格简明,不落俗套,给人亲水近水的感觉。
(1)和谐原则,建筑与景观要与地域、环境、民俗、民风相生相容,又要具有特色,雅俗共存。
(2)实用原则,所有的建筑与环境项目都是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均具有一定功能,建筑、环境与功能相生相依。
(3)传承原则,水利工程历史悠久,可以追溯久远,跨流域调水工程在古今中外均蕴含丰富的水利文化,建筑与环境要传承水利文化特色。
(4)先进原则,运用先进的水利技术、科技成果应用于工程,创新的成果又出于工程,要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手段展示工程建设与管理形象。
9.2设计目标。划子口闸连接滁河和长江,站房建筑设计既要体现水源工程的文化主题、体现时代特征又要反映建设地地域特点建筑要求尊重地域的历史与文化,把当地传统建筑最富特色的“语言”加以艺术化提炼,灵活运用于建筑设计之中,体现南方之秀、北方之雄的建筑之美,形成各具特色建筑形象。建筑造型要求简洁大方,建筑形象力求表现出水流动的运动感和速度感,赋予建筑面向未来的进取性格。
(1)划子口闸为更新型设计的站区,采用传统现代主义风格设计,建筑造型设计上强调特色和和谐,在材料的使用以冷色系列面砖、混凝土挑檐、灰色混凝土瓦、金属板为主以暖色玻璃为点缀。
(2)本建筑方案设计构思来自中国传统 “天人合一”的建筑观,重视人与自然的融合相亲的文化精神。
(3)闸形体造型上运用水平方向挑檐和坡屋面,极力削弱体型上的竖向感,使之时时回顾大地,仿佛对大自然有着无比的眷恋。屋面是传统四坡顶,高低错落,避免了造型的僵硬冷峻,也丰富天际轮廓线,使之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己就是天地的一部分;形体通过连续斜墙和弧形中间连廊相互呼应来寓意“水城墙”, 寓意水利人团结一致,就是一座永不倒的水上长城, 展现水利个性和水利人开拓创新的治水精神。今天通过水利人艰苦卓越的奋斗,我们能科学进行调水,为一方百姓造福。
(4)立面玻璃幕墙的运用使室内外空间流通渗透,追求与自然亲近,充分体现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崇敬之情,灰色面砖和白色涂料相互映忖,是自然文化得到最佳方式释放出来,继承了历史的感情,形成独特的立面视觉效果,与站区良好的生态绿化环境取得完美的呼应。
10. 环境设计
10.1设计原则。
(1)建立合理有效的景观分区体系,界定不同分区特质,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和不同的设计标准,已达成整体目标。
(2)发展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清晰设计语汇,不仅能表现其与众不同之处,同时能与环境和地方特色相关联。
(3)结合水利工程所塑造的空间形态和精神气质,将结构的景观融入整体环境体系之中。
(4)将坝区与城镇游憩空间相结合,为游客塑造一个充满活力和互动的游览场所,同时在环境中得到教育。
(5)彰显水利工程的宏大气度同时,尊重原有的自然环境与水道,使人工设施与自然风景结合成完美的整体景观环境。
10.2设计目标。传承水运文化,增加游赏价值,同时保证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健康发展。通过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开发策略提升土地的价值。建立不同层次的景观类型,反映不同的环境和工程条件。
10.3环境现状。自然条件良好、视野开阔, ,与闻名中外的南京栖霞山风景区隔江相望, 空间和自然环境等待整合。
10.4绿化设计。通过不同的绿化空间设计以及植物种类的配置达到统一的景观效果,具有一定的主题和意义:正统——生动、随意——休闲、现代——亲切、生态——野趣。绿化空间设计可以衍生为七个绿化种类:疏林区、疏林草坪、密林区、草坪、灌木带、花木、行道树。结合水利生产设施布置岸线,创造多层次的岸线绿化景观,通过护坡的设计,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绿化空间。绿色植物设计应以适当的常绿及落叶植物去配合营造出自然路径、公园及水生环境。 植物配置的原则。
(1)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
(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
(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10.5雕塑小品、亮化设计。统一设计能体系水利工程文化特征,兼具枢纽的地方特征。标志性和自然元素相融合,艺术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统一设置与部署,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通过观景平台、入口铭石、坐凳、垃圾箱、树池、栏杆、景观塔等小品设计来组织站区环境。以人体尺度为依据,强化照明形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结合多种设计形式,形成设计地段多姿多彩的夜景模式。照明灯具尽量隐藏,不影响白天自然景观。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3-27-139
[作者简介] 戴传厚(1975.4-),男,职称:工程师。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