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创生教学资源,进行遣词造句训练
丁峰
创生教学资源就是创造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它与教学机智密不可分,往往伴随着有教无类的新思维而诞生,出没于因材施教的新尝试和新方法之间。语文教师如果能巧妙利用各种创生教学资源,就能让遣词造句训练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趣。
一,机智创设特殊语境,标点符号能教活
标点符号是文字记录语言的辅助工具,是文章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在一篇习作中,逗号—直用到底,最后一句用句号的现象很是常见。学生对问号、感叹号的作用不明确,常常胡乱使用。在一次习作讲评课上,我出示了四组句子让学生加标点:
1.教室的后面有一片菜园地
2.教室的后面有一片菜园地吗
3.教室后面的菜园地真美啊
4.教室后面的菜园地美吗
学生完成以后,我让他们讨论用感叹号的句子和用问号的句子的规律,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正在这时,我发现成绩不太好的周润和李子在低头嬉闹,好似在掰手腕。我气不打一处来,快步走到他们身边。这两个家伙马上停下,准备迎接“电闪雷鸣”。我大声问:“你俩这干什么?”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停顿了一下忽地压低声音笑着说:“孩子们,此处用什么标点符号呢?”学生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全都怔住了。旋即,学生们大笑着喊:“问号。”“周润,你该怎样回答老师的问题呢?”我又提高了声音问。“我和李子在掰手腕。”“用什么标点符号?”学生们笑着响亮回答:“句号。”我故意用很生气的语调接着说:“这两个同学不认真听课,真是让老师生气!——用什么标点符号?”学生乐不可支:“感叹号!”
就这样,我通过短暂的停顿,变换提高声音的提问,带着强烈情感的训责,巧妙地创设了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具体可感的语境。这一创造生成的教学资源,使笔者轻松地完成该知识点的教学,学生活泼地掌握了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使用方法。等我再出示句子练习时,效果那是出奇的好。
二、留心撷取“现场直播”,细节描写易领会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常常告诉学生应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只要留心观察便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资源。随手撷取稍加发掘,这些“现场直播”便会让我们的习作教学化难为易。
学生习作写得干干巴巴,内容空洞无物,问题出在没有注意写好细节。一次习作课我刚讲到如何进行细节描写时,突然发现坐第一排的杨乐乐两只手在桌下做小动作,然后把一小块奶白色的东西飞快地塞进嘴里,应该是糖块儿。我看到后,没有批评他,而是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杨乐乐在课堂上吃糖。”学生们一看,马上静了下来。杨乐乐同学的小脸涨得通红,嘴巴抿得紧紧的,不知怎样做才好。
我指着黑板上这句话说:“这句话写得很通顺,—下子就把杨乐乐吃糖这件事给交代出来了。但没有把杨乐乐在课堂上怎样吃糖的细节写下来,所以不具体,那该怎样来写呢?”我顿了—.下,接着说,“请听:丁老师正在上习作课,只见杨乐乐同学身子一侧,将左手伸入兜内,摸索了几秒钟,用两根手指夹出一块糖来。他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右手将糖拿起,迅速放入嘴中,细细品尝起来,脸上还露出一副极满足的样子。”我的话刚说完,学生们“哇”的一声齐声赞叹,都拍起手来。我走到杨乐乐同学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谢谢你提供了这么好的素材,让这一次的习作课更精彩!”他低着头很不好意思。这节课剩余的时间,他都听得非常认真。我继续说:“刚才我以杨乐乐同学这个事情为例介绍了如何来写细节,怎么样把细节写好,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领悟,请大家写下来吧。”学生们兴趣盎然,没多一会儿就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三、有的放矢发掘“新”源,选词用字好练就
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不能漫天撒网,而应有的放矢,找准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发掘出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语言训练材料,依托这些“新”资源进行训练,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提升,会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学生在写人物的对话描写时,提示语中的“说”字用得最为频繁,常常会一个“说”字用到底。如何让学生避免写对话时重复使用“说”字呢?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2课)这篇课文时,我根据课文内容特别设计了以下的环节:
(出示课件1)
老屋说:“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一个小小的声音说:“等等,老屋!再过一个晚上,好吗?”
老屋说:“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小猫说:“喵喵,谢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这个片段我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了改写。学生自由读,并数一数这个语段中共有幾个“说”字。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对这段对话中的“说”字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交流,学生懂得了对话描写中反复用“说”这样的字眼,会让读的人感到重复、哕唆。
(出示课件2)
比较下面三组句子,用心读一读,你明白了什么?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它说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说。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
“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说,“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这三组句子,发现“说”这个字分别被“自言自语”“在它门前响起”“回答”这些文字替代了,随之明白了提示语除了“说”这个字以外,还可以用其他的语言文字来表述。
(出示课件3)
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说):“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第二天,天晴了。小猫从门上的破洞跳了出来:“喵喵,谢谢!”
第二天,天晴了。小猫从门上的破洞跳了出来(说):“喵喵,谢谢!”
学生通过品读,感悟到了在对话描写过程中,有人物神情、动作的描写时,“说”字是可以省略不写的。
接着我用多媒体出示一段妈妈指导孩子刷鞋的视频,要求写出其中的对话。此时学生们对“说”这个字的表述就非常丰富了'反复使用“说”字的现象再没有出现。
四、灵动另刨有效情境,经典语言变己有
教材中所入选的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都是我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材料。学习经典语言并能为己所用,这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语文教师应凭借一个个优质文本素材,在理解的基础上,灵动地创设另外一个鲜活的有效情境,让学生模仿、引用、改写,将经典语言内化,变为已有,这样的遣词造句训练学生兴趣盎然,且效果迥然。
在教学完古诗《望洞庭》(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时,我发现课文中的彩色插图与钓鱼岛图片颇是神似,就想何不以钓鱼岛为题进行一次改诗活动呢?我出示了四幅碧蓝大海中绿色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景观图,引导孩子们观赏,然后介绍:钓鱼岛,又叫钓鱼岛列岛,位于我国的东海,由8个岛礁组成,景色美丽,物产丰富。“这么美的海岛,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好不好?”孩子们新奇兴奋,但不知怎么入手。我说:“我们就学唐代的刘禹锡——月夜遥望钓鱼岛,把他的《望洞庭》改动—下,题目就叫《望钓鱼岛》,改好后的诗就署你自己的名,算你自己的。”孩子们一听可以自己作诗署名,欢呼雀跃。
“第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怎么改呢?”我问。“把‘湖改为‘海。”孩子们不假思索。“海光是海上极少出现的一种奇异现象,与这首诗的情境不符。”我表示不认可,“把‘湖光改为‘海景。”我还是觉得不妥。我意识到学生们没有很好地感受到诗中所展示的形象和画面。脱离整首诗的意境,仅仅为改字而改字,那将是苍白、生硬的。我引导学生再次观看课文中的插图,吟诵诗句,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湖光”是指湖面的波光,是一种光亮、颜色,而“湖光”和什么“两相和”呢?是“秋月”,所以这里的“月”,是月光,也就是“湖面的波光”与“秋天的月光”是“两相和”的。学生们已有所悟,回过头来改诗,我启发大家再想象:月下看海,海上无风,用什么词替换呢?小手又纷纷举起来,说出了“波光…‘水光”这两个词。我和孩子们一起结合诗的内容加以推敲,又借鉴苏轼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反复比较后,觉得用“水光”不仅很好地切合诗第二句的内容,而且更能展现海之大,更恰当些。
依照这样的边吟诵,边评析,边改写的方法,学生们把第二句中的“潭”改为“水”。把第三句中的“洞庭”替换为“钓岛”。
第四句“白银盘里一青螺”。有的学生说不用改了。我提醒“钓岛”是指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八个而不是一个。孩子們真是聪明,说出了“多、八、几、数”这几个字,我们一一填读,觉得用“几,最能表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形状和数量,生动形象,而且语感好,最恰当。
我和孩子们一起动笔,写下改后的诗:
望钓鱼岛
水光秋月两相和,
海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钓岛山水色,
白银盘里几青螺。
孩子们倾情朗诵,开心不已。课间活动时,还能听到从校园角落处传来孩子们吟诵这首诗的美妙童音。
创生教学资源为语言文字训练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传统的遣词造句课堂变得活泼而生动。语文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欢快,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