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研修推进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建设初探

    黄雪梅

    〔摘要〕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活动有助于教师的心灵成长。本文阐述了推进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建设的几项措施:从教师实际出发,确定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的区域研修策略;开展研修活动,互助中完善工作坊活动设计,共享中探索工作坊组织策略,碰撞中提升活动组织水平;提供平台,促进心理教师的成长,有效推进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建设。

    〔关键词〕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区域;研修

    〔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1-0019-03

    一、区域研修是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建设的选择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与需求

    近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人才竞争的加剧,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职业成为一种压力程度颇高的职业。一项对我市教师的压力调查表明:教师总体工作压力感处于中等略高水平。教师的工作压力源主要包括考试压力、教育教学改革、社会、职业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工作特点、家庭和身心特征等方面。这些压力,造成教师生理、心理、行为的改变,使教师出现各种心理不适和情绪问题,主要有:焦虑、紧张、抑郁、情绪低落、注意力不如以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效能,对学校心理环境的营造具有直接影响,是学校人际关系、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征,因为教师的人格表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促进教师的心理成长,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有助教师心理成长

    着眼于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的教师心理成长,能够较好地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针对教师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需求,采取团体辅导的方法、技巧开展短期心理培训,从而改变教师的工作理念,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提升教师合作竞争与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参加“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的培训,能潜移默化地雕琢教师的心灵,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促进教师之间人际交往,协调合作关系的发展,为教师提供调节情绪、释放自我的机会,从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我国不少地方都开展了工作坊研究,如上海七宝中学的杨敏毅老师等经过多年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这些经验与实例,为我们的工作坊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三)开展区域性合作研究,能有效推进工作坊建设

    目前我区专职心理教师配备还不足,有的学校尚未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许多心理教师在本校中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心理教师群体年轻,不少教师刚刚走出院校,平均教龄不足三年,经验较为欠缺。工作坊涉及的主题多,要让教师独立地承担各主题的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辅导任务,有一定的困难。而区域协作的方式,既可以使每位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两个主题工作坊,又能充分发挥工作坊的协作效能。根据我区心理教师群体这一特殊情况,我们成立了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协作组,选择采用区域研修方式,以推进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工作的开展。

    二、区域研修的实施策略

    我们充分挖掘本区资源,成立了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协作小组,协作组成员由我区中、小学十四位心理教师组成。其中六位教师为工作坊主持人,其他教师分别作为某个工作坊的助训师。协作组还聘请了省、市专家为顾问,指导工作坊工作。在工作坊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工作坊涉及的主题有教师心理减压、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新教师成长及潜能开发、色彩漫步——校园心理漫画、行为表达等。这些主题,涉及到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最易于碰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需求,解决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为使协作组工作有制可依,我们制定了《思明区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协作组工作规程》,对活动开展有关事项进行了规定。以六位教师的工作坊方案为蓝本,定期开展研讨。在工作坊主持人与助训师的带领下,对每个工作坊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仔细斟酌,同时通过一些具体的游戏活动,如相互倾诉、解决问题、戏剧表演等丰富的形式,让参与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分享共同的体验。研修的过程,也是对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应对能力等进行进一步考察的过程。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区域研修秉承“你需要大家,大家也需要你”的宗旨,活动中,教师深深感受到:参与者彼此是臂膀,彼此是眼睛,也彼此是镜子。大家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给予真诚的反馈,提出改进建议。

    对工作坊涉及的主题,我们采取逐步丰富、不断推进的策略。工作坊主持人可以就一个主题设计多种活动,也可开发其他主题的工作坊;其他参与的教师也可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发工作坊内容。

    三、有效研修,促进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建设

    (一)区域研修,互助中完善工作坊活动设计

    由于工作坊活动的设计是每位教师独立思考的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囿于自身的经验所限,往往找不到解决症结的方法。而区域研讨,协作组的教师集思广益,往往使设计者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如在“行动表达”工作坊中,设计者感到“表演游戏的分组方式”方法不够简洁,这时另外一位教师建议可以用“塔罗牌”来解决这一问题,并现场展示随身携带的“塔罗牌”。不少教师在这之前还没有见过“塔罗牌”,大家围绕“塔罗牌”还可以运用于哪些活动展开热烈的讨论,结果发现,塔罗牌除了可以运用于分组,还可以在确定表演内容等方面使用。一个小小的道具,可以解决不少的问题。在《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工作坊中,主持人设计了多元排队、人体拷贝、我说你画、最佳配图、找“领袖”、寻找变化等六个活动。经过研讨与实际演练,协作组成员提出可将找“领袖”改成热身活动;我说你画活动方式还可以改成“命题造型”,引导受训者讨论感受“经验的作用”;而寻找变化作为最后一个环节,结尾不够有力等。经过大家集思广益,《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工作坊更加完善了。协作组成员敞开心扉,资源共享,协作中提高工作坊的设计、组织水平。

    (二)经验共享,探索工作坊组织策略

    工作坊主持人将自己平时所积累的主持工作坊活动经验及注意事项毫无保留地与协作组成员分享。如彭波老师认为一个工作坊活动成功与否,热身活动的设计十分重要。“多元排队”经常作为工作坊的一个热身活动,但选择排队的方式,要考虑到受训团体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如陌生群体可用身高进行排队,熟悉群体可用体重进行排队。杨思佳老师将自己收集的放松音乐推荐给大家,建议大家食欲不佳时,可听听《花好月圆》《欢乐舞曲》;疲劳时,可听听《假日的海滩》《矫健的步伐》;心里感到空虚时,可听听《命运》;心绪不安时,可听听《塞上曲》《春江花月夜》《圆舞曲》;忧郁时,可听听《喜洋洋》《春天来了》《啊,莫愁》;睡眠时,可听听《二泉映月》《平湖秋月》《仲夏夜之梦》……

    经过不断探索,我们总结出了工作坊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把握的一些策略:

    1.作为指导者在设计不同主题工作坊的时候,必须对该主题的内涵、定位有一定的把握和内化,设计的活动必须围绕主题进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以减压为主题的工作坊,是定位通过活动减压还是学会减压方法需要明确,指导者本身对于减压的技巧方法需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并能够内化到自己的认知、行为模式中,才能在活动中给予有效的引导。

    2.要注重工作坊活动氛围的创设。应该根据工作坊的主题,确定工作坊的操作过程中应该以活动体验为主,还是以思考感悟为主。在工作坊过程当中应该有意识地设置兴奋点,让工作坊的进行富有节奏感。

    3.合理设置工作坊的第一个活动,这是全场最重要的铺垫。许多工作坊是以热身活动导入的,因此对热身活动也应精心设计。

    4.工作坊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时间的安排。什么样的活动是重点活动,应该给予时间上的重点保证;对一些次要活动,不能有效达到工作坊目的的,纵使它能非常好地调动场面,依然不能消耗太多的时间。

    5.工作坊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考虑在各种情况下的变通方案。比如,人数的多少,参与者能力与知识程度,参与者的年龄,参与者的固有人际关系,参与者的音乐绘画水平,以及道具的适当选择等。关于活动中是否需要制定规则,是否需要建立团队契约,视情况而定。如:围绕某一主题而设计了两天的活动,则可在活动开始根据需要建立团队契约;若一个主题只进行半天活动,则可略去此环节。

    (三)提供平台,让心理教师在实践中成长

    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活动的组织,对指导者个人具有较高的要求,也需要有多次的锻炼机会。协作组在研讨中,以讨论、模拟演练的方式进行。协作组成员对主持人的语言组织、体态及活动环节中讨论的问题、如何进行心理引导等提出许多具体建议,给主持人一个演练、思考的机会。同时,我们还通过各种途径,让学校、教师了解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这一新兴事物。如在骨干班主任、骨干教师培训中,把参与工作坊活动作为培训内容之一,使教师们认识到“心理成长工作坊”是一种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它将主题思想贯穿在精心设计的大量趣味性团体活动中,让每个参与者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并进而将学习到的方法、技巧及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在主题班队活动的设计中,巧妙融入工作坊活动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有的学校结合心理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工作坊活动。“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摆脱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让教师参与精心设计的、有较强针对性的游戏活动,由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效果显著,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

    (四)思维碰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水平

    “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是一种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它将主题思想贯穿在精心设计的大量趣味性团体活动中,让每个参与者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并进而将学习到的方法、技巧及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在工作坊研讨过程中,参与研讨的教师时常会有灵感的火花闪现,如在色彩漫步工作坊的“各色各样”环节中,协作组成员认为主持人的引导要求过于抽象(用画笔调出自己心里喜爱的那种具体的颜色,并涂抹在纸上;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喜爱该色的原因?是否有所象征?用肢体语言表达这种颜色;团体分享将之所含的生命的意义具体化),且用水彩画颜料调色时不易操作。一位教师提到,可以改进这个环节并用于教学中,让学生画水果等,再用动作表情表示,让其他学生猜。当学生猜不出时,再引导学生讨论体验“如何让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无形中,丰富了教师的活动内容设计,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参加工作坊协作组研讨的教师深有感受:“工作坊的协作研修形式和宽松的氛围,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静下心来进行思考,在不明白的时候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在和别人交换意见的时候可以激发出更深入的思维。进行研讨的同时我们也在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挖掘。工作坊里的体验活动,使我更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处事方法,同时也让我更了解我们这个团队的队友。”“工作坊区域研修,让我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改变工作理念、体验成长,吸取别人的工作经验,不断在活动中悄悄地进行自我完善。”

    开展区域研修的目的是为了互助共进、不断完善、更好推广工作坊这一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我们积极向各学校推介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这一活动形式,一些学校也组织教师进行活动体验。教师在心理成长工作坊中,看到别人也有和自己一样的问题和困扰,能够减轻自身的焦虑,获得心理平衡;看到别人获得了改善,能够点燃自己的信心,产生出积极的期待;认真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重新开始认识自我,从而达到自我成长。只有使更多教师认识、认可工作坊,并积极参与活动,才能使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不断焕发生命力。(稿件编号:090821001)

    参考文献:

    [1]陈虹.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6.

    [2]陈虹,李益倩,于洪.加强政府行为,完善评估机制,确立学科地位,以“真做”促实效——访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负责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半月刊).2009,(9):4~7.

    [3](美)莱希(Robert L.Leahy)著,张黎黎等译.认知治疗技术从业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268.

    [4]王华.城乡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比较研究.硕士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

    [5]杨亚玲.城乡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7(3):49~52

    [6]李喜宁.澳门地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硕士论文.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7]张海芹.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155~156

    [8]田荷梅,秦启文.中学教师幸福感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1(17):3270~3272

    [9]曹凤莲,桑生华.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刊),2008,(10)

    [10]冯建军.教师的幸福与幸福的教师 [J].中国德育,2008,3(11).

    [11]卢苓霞,王彦勋.幸福人假设及在管理领域的意义 [J] .经济管理,2007,(13).

    [12]陈学金,邓艳红.近年来国内教师幸福感的研究述评 [J].教育导刊, 2008,(11).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该校为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课题调研学校。361003。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