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马月

    课堂上常常看到孩子有素材,有想法,可是到写文章时就眉头紧皱,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有的甚至语句都不通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一个人的语汇积累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他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我们写好文章的重要方面,自己的所见所感如果要倾诉出来,需要丰富的输入才行,只有深刻的思维,而词汇贫乏,肯定很难写好文章。

    积累语言大家都知道,那么是不是只要积累就行呢?学生如果不能在习作中运用起来也不行,这样说来教会孩子们把积累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就十分必要了,语言积累和运用,两者能齐头并进,对学生的作文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归类语言,模仿运用——习作课上语言积累与运用的指明灯

    有些孩子平时书籍阅读得也不少,他们的语言积累也比较的有效,可是能够运用到自己习作中的词语 或者句子却很少。这是因为从i己忆词语再到运用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我们的习作课上需要这样的习作训练,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得到某—方面习作能力的提升。把一些相似或者相关的语言集合起来进行背诵积累,让孩子们试着模仿运用,成为习作课上语言积累与运用的指明灯。

    【案例一】

    一位老师利用三个表示声音的词语:呼噜、嗡嗡、啪,让四年级的学生们听完以后进行故事创作,一定要用好这三个拟声词,并且对故事进行了对比修改,教会学生写好故事中的声音、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老师还补充了一些拟声词,选取了一些用上拟声词写作的句子,如:

    1.老远就听见“哗啦哗啦”的流水声。

    2. 门外传来一阵“通通通通”的脚步声。

    3.我的脸“腾”地红到了耳根。

    4.他止不住的眼泪,“唰唰”地流淌。

    5.小狗“呜呜”着,一瘸一拐地跑了。

    接着让学生挑选一些拟声词,进行自己的句子创作,完成想象习作。

    【案例二】

    一位老师针对色彩进行训练,让高年级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表示色彩的词,比如表示绿色的词语有深绿、墨绿、祖母绿、嫩绿等。对于色彩的描述如果说不清楚时,可以学习课文中的语句:

    1.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

    2.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接着学生们学着使用这些词语和语句来写春天的景色。

    【评析】

    案例一中,结合听觉训练,教师引导学生们学着使用拟声词,并且选取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句子,还有平时生活中也会遇到的拟声词来作为范本,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的精彩;而且教师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些词语的积累,还让学生们用拟声词进行了句子的创作,从而学会了由词到句子的一种积累,再去使用时就会更加的自然。

    案例二中,鉴于描写色彩时学生常常会局限于一些简单的颜色,积累也比较的有限,教师的归类补充让学生们明确不一样的颜色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而且高年级的学生,写作应该有一种质的提升,教师对于无法说清楚的颜色,也给出了写作的范本,这些句子都来自学生比较熟悉的课文,他们模仿使用起来就比较容易。

    归类语言不是简单的归类,需要针对学生的学情,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归类了语言后,不能只是背一背、记一记就过去了'要教会学生區分,教会学生使用,给学生搭建一个写作的平台。有时候模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真正地会写,让学生的文章开始有了改变,而不是简单的词语堆砌,语言更加规范和生动,词语的使用更加准确和恰当,文章也会越来越精彩。

    二、名段荟萃,对比运用——习作课上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奠基石

    学生在有了一定的词语积累后,文章中有时候会习惯性使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词语,比如:写到眼睛就是“炯炯有神”,写到着急就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这时候,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语言和名家的语言进行对比,可以从中学会积累新的词汇和句子,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案例一】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部编版《火烧云》时,出示了一个学生写火烧云的片段,然后出示了萧红写的片段,让学生们进行对比。学生发现萧红的语句中颜色描写得更加具体,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她的语句中还使用了叠词、比喻来写色彩,除了写出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多,还写出了颜色变化之快。学生也发现习作少用成语,多用描写的语句会更好。

    【案例二】

    在教学如何写好“母爱”这个主题时,面对五年级的学生,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出示一些名家片段,让学生学习写法。如《爱如茉莉》中的细节描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教师出示了文中的片段:“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由这一段话,学生们学会了“定格细致的画面”描写方法。接下来是关注“真切传神的肖像”“平淡温暖的语言”“无声有情的行动”,在每个环节中,教师都出示了名家的片段,有《背影》中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片段,有丰子恺的《我的母亲》里描写的母亲眼睛里的光辉、口角的笑容等,学生从中体会感情,学习写法。出示学生的习作,以怎样才能写得打动人为标准,让学生来修改。

    【评析】

    积累是有限的,学生们遇到的词语也是比较少的,好句子的积累与记忆需要很长时间。案例一中,教师用学生的习作片段和名家的片段进行对比,使学生发现名家写作中运用的描述性语句较多,成语使用很少,这样的指导对于习作有很大的帮助。在案例二中,教师是先教习作方法,再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修改,学生在修改中,关注了自己用词不够精练、语言使用不够准确等问题,指导精选词语,提高作文的质量,而且学会把画面描写得更加细腻生动。这都是名家语言给予的启示。

    习作课上用名家片段和学生习作进行对比是提高学生习作质量很好的方法,让学生们能够在借鉴名家片段的同时,积累与运用好词好句。

    三、名篇赏析,内化运用——习作课上语言积累与运用的登高梯

    从词语、句子的积累,到片段的学习,进一步也离不开整篇文章的学习。一篇好文章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写法,关注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写法也是很有必要的,整篇习作的写法也是习作课上需要学习的,对于学生写好文章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指导。

    【案例】

    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5《我身边的小能人》时,一位老师第一节课先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身边的小能手分为文艺类和运动类。接着以《少年王勃》为例,从中归纳出写好身边文艺类小能人的写法:正面描写(动作流畅、语言自信、神态淡定)、侧面描写(同伴对比、观众评价、内心活动、直接引用和联想)。最后教师让学生阅读例文,从中总结运动类小能人的写法:不同类型的小能人,写法的侧重点也不同,文艺类侧重引用并联想,还有观众表现(侧面描写);运动类侧重写好流畅动作、自信语言、淡定神态(正面描写)。第二节课学生开始完成习作,师生评析。

    【评析】

    《少年王勃》的确是写能手的好文章,选择课内学生熟悉的文章,对于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教师关注了学情,身边小能手的分类也比较符合学生的现状,学生也比较好理解其中的写作方法。对于写作有困难的人有范文的帮助,写起来也会轻松很多。整篇文章的出示也是帮助学生构建整篇文章的概念,教师在平时的习作课上也要关注整篇文章写法的指导,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需要好好地指导,不能只关注主体部分的写法。

    语言材料的积累,运用语言材料,是我们积累“语言经验”的好途径。有效的课堂指导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学会写作,上文提到的方法只是笔者在实践中的总结,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进。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