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作文贯穿单元教学始终

    向守万

    当下的习作教学,许多语文书惯用的思路是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教学——先指导学生阅读一组课文,然后训练作文。按照这样的顺序安排教学,大约有先阅读吸收,再作文释放,先习法,再实践之意。可实际情况是到作文时,学生常常为写什么担忧,为如何写犯难。十来天的阅读并没有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也没有教会学生借鉴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

    我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本校四年级各班教学完一组写动物的课文后,安排一位老师上作文公开课,指导学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我校四年级共8个班,除l位教师献课外,其余7位老师及相关领导、教研人员观课。进入教室前5分钟,给所有观课人员提出要求:做一回学生,凡要求学生做的,和学生一起做,包括写作文。先集中做了20分钟写前指导交流,有讲授,有师“生”讨论,有范例展示,然后留60分钟时间写作文(连续两节课,不算课间休息时间)。

    四年级7位任课教师的作文情况是这样的:

    一位教师喜欢鸟,家里还养了—对画眉。所以,他就写了《画眉》,内容很丰富、很具体。但是,这位老师在全年級任课教师中是文笔较差的,他的作文有点像答题,一板一眼地回答着画眉的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多为叙述性语言,缺乏生动的描写,包括已教学的那一组写动物的课文中惯常用的拟人手法,这位老师也没有运用,其文章接近于说明文。

    另一位老师是本年级组的笔杆子,他从小在城里长大,大约没有侍弄过什么动物,只因为十多年前在农村工作过几年,见过牛,凭着记忆,他写了《水牛》,通篇文章文采飞扬。但直接写到水牛的,无非是静立、吃草、反刍等情态,其实差不多也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中写到过的那些,没有更多的描写,写了400多字,但大都是“渲染”、抒情性的文字,还有凑字数之嫌。

    其余5位老师的状况恰如许多学生,抓耳挠腮许久,最终写了两三百字,内容空洞,言之无物。

    随后的讨论会,虽然开宗明义讲了让大家作文不过是一次实验,写得好坏都不必介意,可老师们显然还没走出“不会”作文的尴尬,发言都带有自我辩解意味的:“平常教学生怎么写,可自己没写过,也没仔细思考过怎么写的问题,到自己写的时候才觉得,知行合一是一种需要锻炼的能力。”“我们过去确实没怎么注意动物,实在没有什么可写的。”“冷不丁让我们跟学生一起作文,没有思想准备,没有过多时间构思,一时确实不知道怎么写了。”“如果在开始教学本组课文时就让我准备跟学生一起作文,我还是有写好的自信的。”

    老师们的话让我想到:平常训练性质的作文,应当提供适当充足的时间。因为,以教师的见识和修为,60分钟尚且写不好一篇文章,何况学生。而且,平常训练的主要目的还在于学习,速度当不属首选;其次,各位教师刚刚教完一组写动物的课文,应当说对写动物的基本方法是了解的,可到自己作文时,却不知道如何运用阅读中接触到的方法,可见,懂得并不一定就会用。基于这些认识,我提出,单元作文随单元教学开始。

    教学一个单元,通常大约需要两周时间,如果开始一个单元的教学时即明确作文要求,开始准备作文素材、构思、起草等,作文时间不止于通常在课程表上安排的两课时,便显得比较充裕了。另一方面,不用怀疑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关注了表达方法,但是,是否用心琢磨用法,还真不一定。至于学生,有可能连表达方法的基本关注都不够,更不用说琢磨用法了如果随单元教学开始思考作文,带着写作的目的任务阅读,有望使他们比较用心地学习写作方法。

    单元作文开始于单元教学,完成于全部课文阅读后的作文课时间,并非调整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顺序,也不是让学生读一读作文要求就完事,而是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各自不同的任务。

    一、阅读教学前弄清作文要求

    在开始一组课文教学前,指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语后,不急着进入课文阅读,先让他们看看单元后作文要求,让学生首先弄清楚要写什么,比如一种动物、一处场景、一个人、一件事等。其次,要搞清本单元作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要求,其中,写清楚、内容具体和感情真实等自不必说,具体的题目还有具体要求,比如上面这个案例,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写出“喜欢”,写出这个动物的特点。同时,还可能提出写作顺序、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应用等方面的要求。 清楚了这些要求,在接下来的一两周里,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搜寻记忆仓库,或者有针对性地留心观察将要表达的对象,积攒作文素材;在接下来的一组课文阅读中,不仅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还会有意识地关注文章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许多语文教师抨击教材安排的单元作文束缚了学生表达,有语文名师因此设计了一系列让学生随性而发、因趣而写的作文练习,这样的批评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些探索也是有益的。但不可不面对的现实是师生都必须过作文考试关,过考试关就不得不自动接受某些“束缚”。而且,依据单元作文要求进行的读写结合训练带有相对强的精准性,所以,也不能否定其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积极影响。

    单元阅读开始前先弄清作文要求,就是要提前接受这种“束缚”。

    二、阅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写什么和怎么写

    小学生作文时,常常陷入“没什么可写”的焦虑中。在成人看来,小孩子凭着自己的天真、懵懂、好奇心、想象力,他们的生活中不缺趣事,应该是有写不完的事,可让他们写“趣事”时,偏偏就有不少孩子不知道写什么。

    带着“写什么”的问题读一篇篇课文,学生对作家的选材会更加关注,体会也更主动,由学习积累到迁移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而且,灵感很容易在阅读中被激发出来,顿悟也许就在一瞬间。

    当写什么确定后,“怎么写”的问题自然会摆在学生面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怎样表达这样的思想感情”将在学生内心循环激荡,而这也是我们教学的契机和指导的重点。比如,指导学生阅读冯骥才的《珍珠鸟》,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句的无边无际的感悟上,也不应局限于在课文中为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找证据。更应该关注的是作家怎样按照“起先、随后、渐渐……有一天”的顺序,把珍珠鸟由戒备到信赖及信赖不断累积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为了让学生将阅读所得及时迁移到写作中,让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的能力,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要择机进行由读到写的拓展练习。比如,为解决写童年生活的作文该“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这些课文时,当读到作家笔下的某些童年生活描写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讲讲自己的童年,讲讲自己童年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并学习作家的方法,及时写写片段。

    这些活动都要紧紧围绕阅读教学进行,不要把阅读课上成了作文课,但同时,又是为单元作文做了准备,也以实际应用促进了阅读理解。

    作文的要求随单元教学开始而提出,可让孩子的生活积蓄得以充分激活;文章酝酿贯穿于单元阅读全过程之中,能让释放积蓄的管道最大限度地开拓和疏通;而动笔写作集中在作文课上完成,兼顾速度和效益。所以,我主张单元习作随单元教学开始。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以小课题研究助推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编号:2016-30-004)阶段成果之一。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