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思考

    邢茜

    摘? ? 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课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为适应全新教育形式,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驱动下,高校在打造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思政课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全国教育大会与四中全会精神,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努力。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 文獻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10-0026-02

    习总书记在“318”讲话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关键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而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又在于全面贯彻党的基本教育方针,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习总书记谈到,学校办学应该坚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衡量办学好坏的重要标准。高校思政课是全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办好思政课关系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关乎能否打好意识形态保卫战

    思政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具有极强的政治属性,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部分。思政课内容丰富,涵盖诸多理论体系及政策观点,但归根结底是一门政治课。因此,思政课当然要进行教育改革,但无论改革的方向和方法是什么,都应该严守政治红线,毕竟它关乎我国能否打好意识形态保卫战。当今世界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种意识形态及价值观正不断影响着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生长的关键阶段,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比较容易受到异端思想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进而阻碍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方略。大学思政课是党和国家政策、观点、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它可以成为当代大学生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政课,是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大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保障。思政课必须成为当代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和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主阵地。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自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全国各高校都在以此为目标进行教育改革。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正是从人才角度出发重视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人才”一直是改革发展的核心要素。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正是回答了这样的问题。

    当今世界各国间的竞争更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我国能否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希望。然而,当今一些年轻人的头脑中存在诸多扭曲的思想意识,如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崇尚所谓“自由”的西方价值观念等等,这就导致了大量“人才”外流。一些优秀青年学生的人生理想便是移居海外生活,这导致祖国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培养出的年轻一代的人才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人才之大计。另外,一些人虽取得了不错的学术成绩,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但其目的仅限于对自身物质生活的无限追求,并没有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联系在一起,胸中缺乏家国情怀。这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问题。立德树人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仅要培养对社会主义事业有用之人,更要培养勇于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之人。因此,思政改革一定要厚植爱国情怀,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思政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近些年思政课的优势及地位才逐渐被重视起来。然而,就全国而言思政课在高校各学科领域当中发展缓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对有些大学生而言,思政课已然成了负担。各种因素导致各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教师能力水平与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各地区、各类高校水平也出现了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思政课教改首先应该扭转人们对思政理论课的错误认知,要正确客观地认识评价思政课。同时,由于各高校办学侧重点的不同,导致一些高校对思政课重视程度不够,严重影响学生正确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这就要求思政课教改工作一定要解决这种地区、学科中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使人们重新客观、正确认识思政课等问题。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加强思政教师理论水平

    思政课教学改革核心在人,而教师是育人之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18日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思政课教师有着独特的教育使命,它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人才的重任,培养具有高尚情操与历史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的重任;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尤其要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就全国而言,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思政课教师自身理论水平不过硬。那么,在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就要抓紧一切机会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其完整科学体系的极其重要的先决条件[2]。正如孙正聿所言:“马克思主义是最为有理的理论、最为讲理的理论、最为稳彻底的理论,因而是最能说服人的理论。”[3]

    (二)合理运用“雨课堂”等互联网+教学模式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全国范围内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国教师都在尝试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即“雨课堂”等互联网+教学模式。在特殊时期,教师“被迫”全面学习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此次疫情期间网络授课为思政教改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试验场。通过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可以提供给学生更便捷的学习渠道,学生可以通过在线选课,足不出户便可学习到全国各大院校的精品课程,加之教师的直播授课补充为学习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同时,互联网+模式使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掌握学生需求以及学习动态,以便思政教师依靠数据分析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为思政课教改提供了良机。

    (三)寻求时代热点与教学重点契合点

    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概括性、总结性、抽象性等特点,其内容理论性与政策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晦涩、难懂的印象。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劃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4]如何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兴趣是进行思政教改的又一难题。当代大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点,2019年起,全国大学生平均年龄已经步入“00后”阵营。对此,思政课教师更应依据当代大学生特点,找寻其思想活跃的兴趣点,关心他们的思想动向,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丰富思政课教学案例,力求找到思政课教学重点和学生日常生活兴趣点之间的贯通纽带。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反思

    自习总书记“3.18”讲话及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后,思政课的教学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全国各高校都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也在抓紧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而为提高学生获得感,增强思政课在学生认识中的地位,各高校在思政教改过程中容易忽视顶层设计,缺乏应对意识与全局考虑等问题,都应使我们在改革过程中时刻提高警惕,避免走向改革的误区。具体而言,我们应该警惕以下几种问题。

    首先,要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近年来,各高校思政课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其中不乏具有创造性的有效尝试。教学改革一定要丰富教学授课方式,但无论如何改,教学的内容不能动摇,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内容的丰富、理论的深入探究、形式服务于内容,如若过分追求形式新奇,为提升学生兴趣无所不用其极便会走向改革的误区。

    其次,要加强理论的政治属性,避免弱化课程内容的意识形态特性。一般说来,学术探讨可以没有边界,而思政课教学一定要保守政治红线。而且,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师讲授过程中的价值倾向也要符合意识形态建设要求。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丰富学生思想认识的同时,一定要提高学生鉴别扭曲价值观、错误思想等与主流意识形态不符的理论内容的能力,要时刻警惕西方所谓“自由思想”“普世价值”等消极思想。教学改革一定要传播马克思主义精神,做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拥护者。

    最后,要避免思政教改的碎片化,要提高学生理论系统意识。思政课内容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容易使授课内容碎片化、分割化、零乱化等等。马克思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更是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于其理论内涵的先进性、客观性,更要学习其系统性的方法。而思政课改革无论形式怎么丰富,其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是不可割裂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这种系统意识。综上,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容与形式间的辩证关系,做到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才能使思政课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N].光明日报,2019-03-19.

    [2]姚吉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体系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10).

    [3]孙正聿.读经典、悟原理,掌撑“看家本领”[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1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责任编辑? 包玉红]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