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聋哑儿童教育实践探讨

    徐德刚

    摘 要: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儿童的教育,而儿童教育也因各种人才培养战略与教育改革等情况,逐渐发生教育方式与体制上的改变。但相对于正常儿童的教育重视程度,人们对聋哑儿童这类特殊群体则比较忽视,这使得聋哑儿童教育水平受到了一定阻碍。对此,针对于聋哑儿童教育的风险,本文在详细阐述聋哑儿童人格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开展聋哑儿童教育进行了相关探讨,以对聋哑儿童教育改进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聋哑儿童 儿童教育 教育问题

    引言

    在儿童教育群体中,聋哑儿童所占的比例也比较高,这类儿童大部分是天生的生理残疾,也有一部分是后天疾病引发的,其与正常儿童相比,在听力和语言方面的缺陷,使得其接收教育的难度比较大,人格与心理都会比较出现问题。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现阶段聋哑儿童达到了将近三百万左右,由此数据可以看出,聋哑儿童教育群体的庞大,而若没有对聋哑儿童实现良好的教育,也难免会影响到社会稳定性与人才培养水平,因而重视对此类儿童的教育更是十分重要。为此,本文主要合理化探讨了聋哑儿童的教育。

    一、聋哑儿童的人格行为特点

    聋哑儿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其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外界信息的接收与学习,要比正常儿童难度高的多,因而致使其在接收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格行为特点比较突出化。根据调查资料统计显示,聋哑儿童的人格行为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而合理对聋哑儿童人格行为特点进行了解,也利于更好的对聋哑儿童进行相关教育。[1]

    1.自卑情绪

    虽然我国聋哑儿童的数量比较多,但聋哑儿童在实际生活中接触的人群,大部分为正常人群,而儿童作为天性爱玩的阶段,聋哑儿童在面临一些生活问题时,其生理上的缺陷,逐渐会使其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进而可能会使聋哑儿童对社会交际产生自卑情绪。其次,聋哑儿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其通过手语的交流方式,必然会给聋哑儿童带来异样的眼光,这种情况下,聋哑儿童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可能对自身缺陷更加的厌恶,这可能会导致聋哑儿童的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2]

    2.焦虑与抑郁

    先天具有缺陷生理残疾的儿童,在开始进入到社会生活后,其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不便,会让聋哑儿童对日常生活产生焦虑心理,特别是后天出现生理缺陷的儿童,其更是无法接受生理上的缺陷,这导致大部分聋哑儿童都具有一定的焦虑与抑郁心理。其次,聋哑儿童在接收教育时,由于学习难度比较大,聋哑儿童心理上往往不愿意落后,竞争心理太强,这导致一些学习水平比较低的聋哑儿童,可能在这种竞争氛围较强的学习环境下,容易出现焦虑与抑郁的心理,久而久之,影響到了聋哑儿童的心理健康。[3]

    3.不懂感恩与回报

    人们在进行情感交流时,多是通过语言的方式进行表达,但聋哑儿童因生理上的缺陷,使得聋哑儿童在情感交流方面,具有一定的交流难度,很少去主动与人进行情感交流。其次,聋哑儿童生理上的缺陷,使得大部分聋哑儿童的自尊心比较强,在面对一些陌生人的帮助时,聋哑儿童可能会觉得自尊心受损或产生自卑心理,因而可能会觉得社会对于其的帮助是一种歧视,从而使得其对于别人的帮助经常不知道感恩,这可能使聋哑儿童的情感表现方式比较冷漠。[4]

    4.对事物认知停留于表面

    正常儿童在对事物进行认知时,是通过看、说、听等方式进行了解的,而聋哑儿童由于听力和语言存有生理缺陷,使得聋哑儿童只能依靠看对事物进行认知。相对于听力和语言带来的感受,聋哑儿童对于外界的认知不够深入,对事物的认知只是停留于表面,这种情况,使得聋哑儿童对于各种事物与事件,想法不够正确或单纯,也更无法去分辨事物中蕴含的情感。

    二、有效开展聋哑儿童教育的措施

    1.实施多元化的心理教育

    对聋哑儿童开展有效的教育,首先需要确保聋哑儿童具备良好的学习心理,以使得其能够以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学习过程中的一切事物。为此,在对聋哑儿童进行教育前,家长与教师都需要注重于对聋哑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具体而言,家长作为聋哑儿童接触最多的人,家长需要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去引领聋哑儿童接收生活事物,并且可以适当通过书籍或发现聋哑儿童特长的方式,让聋哑儿童更多方面的接触社会,使得聋哑儿童的心理能够处于健康的水平。教师则需要根据聋哑儿童的学习表现,去对聋哑儿童的心理进行合理化引导,并邀请家长配合对儿童的心理教育,使得聋哑儿童的自卑、抑郁心理能够得到有效改善。[5]

    2.指导其模拟社会实际生活

    对聋哑儿童进行教育的目地,是为了培养聋哑儿童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让聋哑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中。因而聋哑儿童学校在对聋哑儿童开展教育时,不能采用全封锁式的教育方式,而是需要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变化,为聋哑儿童创建一定的生活场景,然后在根据聋哑儿童的生活场景表现情况,对聋哑儿童进行针对性的心理与生活方式改进,使得聋哑儿童的心理素质与生活能力能够显著增强,提升其知识学习与社会适应的能力。[6]

    3.采用特殊教育方式 提升聋哑儿童认知能力

    在对聋哑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需要根据聋哑儿童的生理特点,对聋哑儿童进行特殊方式的教育,如手语、看唇语、表情传递等方式,以提升聋哑的日常交流能力,让聋哑儿童能够最大程度的感受各种事物与情感。其次对于一些具有身体缺陷,如脑残、自闭等类的聋哑儿童,需要针对性的制定教育方式,进而有效增强聋哑儿童的认知能力,促使其有效接收相关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每年的聋哑儿童数量,以3万多的数量趋势进行增长,在这种群体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为确保社会稳定性与儿童受教育水平,重视于聋哑儿童的教育也愈发重要。为此,相关人员在进行聋哑儿童教育时,应当根据聋哑儿童的人格行为特点,在遵循聋哑儿童生理情况的基础上,对聋哑儿童进行合理化的教育,以使得聋哑儿童能够具备良好的社会交际心理与能力,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张爱菊.浅谈聋哑儿童健康教育[J].现代交际,2013,(4):16-18.

    [2]李晓波.言语过错方与聋哑儿童的语言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82-89.

    [3]魏然.浅谈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成长的重要性[J].中国音乐教育,2016,(12):67-68.

    [4]李风.聋哑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健康教育刍谈[J].课外语文,2018,(30):16-18.

    [5]孙旭.探析聋哑儿童的人格行为特点与特殊教育[J].赤字,2016,(18):82-89.

    [6]余俊.言语过程中与聋哑儿童的语言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6,(5):67-68.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