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滨水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如何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共生理论的滨水景观设计概念,并针对现阶段滨水设计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共生理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 TM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4-022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4.106
Abstract: How to design the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at pres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symbiosis theory,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waterfront design at present.
Key words: Symbiosis theory;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Countermeasures
1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概述
1.1 共生理论概述
共生是指不同种的动物通过相同的联系生活在一起,一般意义上来说,共生理论是指相应的共生单元指同一种环境下生存,形成的某种关系。共生的具体组成主要有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共生的环境是外部的要求,共生单元是共生单位,共生模式是共生的基本方式。
共生理论应用到规划设计中,主要有:共生体之间的共生需求。共生体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共生单位之间共同的生存目标,共生体之间产生的共生效应等。
1.2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中耀人的一部分,城市滨水景观主要为游人提供游憩与休闲的空间,在共生理论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最重要的是生态设计,城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圈,人类与各种动植物在此和谐共生,但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染较为严重,工业化发展较快,对动植物的栖息地造成了较大的侵占,使得城市中的动物数量逐年降低,生态环境的质量也逐年降低,为了建设生态型城市,资源指向性城市,我们将城市中原始的生态环境在滨水景观中得以还原,“靠水而居”这一生态观念被有效放大,人与动植物在滨水设计中和谐共生,另外,通过一些景观处理手法使滨水景观更加丰富多彩,最终完成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1]。
2 当今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村菜的问题
2.1 滨水设计缺乏理论指导
较好的景观设计,首先需有一套设计体系,中心立意,例如,在设计居住区景观使可考虑将各个空间根据交通串联起来,结合节点设计,最终定出总方案,在滨水设计中显然水是重点,在设计时也应充分挖掘水的特殊意义,通过水的连接,盘活整个设计。这是设计的具体思路,在当今滨水景观设计中,设计者没有对基地进行详细的调研,未对当地文化有深层次的挖掘,在设计中缺乏主题,缺少线索的指引,导致设计缺乏亮点。共生理论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理论,以生态设计为理论核心,但是现阶段的景观设计在具体的设计中会体现生态理论的内容,在整体设计上,并未使用一套完整的理论,共生的整体设计无法实现。景观设计较为零散,如,设计一处自然生态式的场地之后,又会有一段人工的广场,如此缺乏线索的指引,即缺乏整体的设计理念,导致设计的质量下降,设计缺乏理论引导。
2.2 相关设计人员缺乏创新意识
当今社会中,设计工作大多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具体设计时,往往思想较为保守,不想尝试新的设计内容,设计是双向的,高質量必然高投资,高投资必然高风险,部分设计单位为了得到稳定的利益,拒绝尝试较新颖的设计方式,仍然使用自身的设计方案,在设计时缺乏创新意识,另外,相关设计人员来自各个专业,但没有进行有效合理的工作分配,例如,有些景观设计人员来自于农学类专业,但并没有在植物种植方面对其重用,设计人员对相关的共生理论认识较差,在生态化设计的大背景下,国家极其重视对景观进行生态化设计,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与生态完美融合是现阶段景观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接连出台海绵城市的相关建设目标,景观共生理论的实践也是海绵城市建设实施的基础。但是相关设计人员对共生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融合共生理论进行相关的设计,更缺乏在共生理论基础上的创新设计,相关人员缺乏相关的创新意识是制约滨水景观发展的重要因素。
2.3 滨水设计缺乏有序的组织
滨水设计的进行需有序的组织,但在实际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流程,首先在前期的基地调研阶段,相关的设计者未进行全面的调研工作,对相关的水文,地形等方面调查较为粗糙,在具体的设计中,相关人员对景观东拼西凑,没有形成整体的主题,景观共生理念没有在设计中得以体现,设计的整体感较弱,滨水景观设计工作无法更好的进行。
2.4 滨水设计中模块化涉及严重
滨水景观设计中的模块化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地提高,为了提高设计的速度,减少设计成本,提高设计收益,部分设计单位使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在具体设计时,通过对自己单位曾经设计过的相关内容与网络上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最终确定一套设计方案,这种设计方式可明显提高设计速度和设计收益。但是设计的过程明显的缺乏,理念更是无从谈起,景观设计中模块化严重,导致景观设计的质量明显降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无法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景观的功能性荡然无存,严重影响了滨水景观设计的成果。
3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优化对策
3.1 基于共生理论进行滨水景观设计
共生理论的设计基础在于生态设计,生态设计的关键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对于滨水景观设计来说,生态设计主要包含水体的生态修复,当今阶段,水污染严重,城市的水系统严重受损,城市水不能使相关动物生存繁衍。进行水体的修复,首先完善城市地下水的循环系统,减少污水的排放,对于具体的治理方式,可以采用分段治理的方法,进行相关的设计。另外必须维持滨水景观生态系统的平衡,滨水景观不至是人的景观,也是自然动植物的景观,在设计时,可考虑引进野生动植物,鱼苗,鸟类等,对一些水生植物,如枫杨等进行引进,完善地下水系统,在保证水清澈的基础上加强水道的蓄水作用,与地下管道联系起来,体现海绵城市的设计要求。各种动植物在水边和谐相处,也是共生理念的体现。
完善海绵城市的设计体系,对国家的海绵城市建设标准仔细研读,理清地下的水处理系统,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利用,完善水资源设计责任体系,加强设计管理,将共生理念与海绵城市相关内容完美结合起来。
3.2 培养创新意识,进行创造性设计
设计的根本在于创新,设计是不能千篇一律的,每个设计都有自己的特点,就景观的地域性来说,北方的建设多为皇家园林风格,南方的设计则多为私家园林风格,各类设计风格迥异,景观的地域性差异较大,各类景观更加有各自的特点,滨水景观千千万,但不同的水体有着不同的景观处理方式,在具体的设计中,不能拘泥于一种设计方式或设计理念,必须敢于创新,找到新的设计方式.
基于共生的相关理念,我们也可进行创造性的景观设计,共生设计的根本在于人类与自然地和谐发展。基于相关的理论,我们可设计自然体驗区,喧嚣的城市导致人们缺乏对自然的体验。人类是动物进化演变后的结果,时间的沉淀铸就了人类,在设计时可考虑以时间为线索,从最原始的景观开始设计,逐步营造先进的城市景观,其中穿插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在理念的层次上完成相关的景观设计。
3.3 完善共生理论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流程
首先,对基地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生态设计是一项长久性的设计,其中需对现有的生态元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例如,对设计区的古树名木进行全面分析,对设计区的历史文化遗址进行记录,最终决定相关的拆除与保留,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还需进行生态文化的分析,研究基地的原始形态,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查找国内外生态设计的优秀案例,对其中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借鉴与模仿,吸取其中的精华部分加以利用[2]。
其次,必须有设计的主题,在进行设计时,相关工作必须围绕主题进行,如,具体设计时,水体或是一条设计的线索,整个设计沿水体进行,水就是设计的主题,是串联整个设计的线索,另外由于滨水设计多为带状设计,因此主要的通路或为现状的通路,在设计时,也可将道路最为串联全部景观的线索,对道路进行丰富的设计,保证两岸的景观具有较好的韵律感,道路可将景观的节点串联起来,在具体的设计中表现出开合变化,富有节奏感。
对于景观的节点处必须认真设计,例如,设计具有共生理念特点的生态体验区,在体验区内,人们可以感受到景观生态独特的魅力,具体设计首先加强流线引导,通过空间的微差变化吸引游人进入相关的体验区,在体验区内部利用原有的古树名木,通过其他植物或构筑物的指引,形成对景的景观效果,加强园内景观的渗透,巧妙利用临近景观进行借景设计,两景观的处理手法运用到实处,真正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效果,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充分挖掘与提取园内的原有历史文化元素,在具体设计时,融入相关的文化内容,例如,园区内有历史文化名人,历史文化故事等,在具体设计时,可通过设计雕塑,宣传栏等,对游园者进行历史文化科普,增加滨水设计中人文元素的注入,更好的体现共生的景观设计理念。
3.4 进行富有变化的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关键在于变化,滨水景观设计中虽然水型的变化有限,但可通过人为的设计,使水面具有曲折收放开合的特点,富有变化的水面设计得以实现,另外植物的设计也应富有变化性,如,在设计的具体过程中,将不同色彩的植物进行搭配组合,可体现空间的色彩美,将不同高度的植物组合,也可体现植物的错落感,同时对地形的设计也极为重要,可以设计主地形统领整个景观,周围通过微地形的变化实现有效的造景,结合植物,水系设计,基于共生理念,营造出完美的景观空间。
4 总结
共生理念的根本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共生理念背景下的景观设计必须是生态自然化的设计,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滨水景观设计出现了种种问题,共生理念下的优秀滨水景观设计更是少之又少,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基地的历史文化特点,对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有效的规划相应的流线,确定生态化的设计主题,融合景观的设计手法丰富景观空间,基于共生的理念,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滨水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罗茜.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路毅.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7.
[3]程晓陶. 城市型水灾害及其综合治水方略[J].灾害学. 2010,(S1):10-15.
[4]吕娟.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初探[J].中国水利. 2009,(05):54-55.
作者简介:孟建军(1974-),男,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及滨水景观研究设计。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