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模型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4.08.019

    【摘 要】界定了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模型及课程体系的概念,介绍了基于职业能力模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步骤,并结合广西青年干部学院青少年教育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详细阐述了如何构建基于职业能力模型的课程体系,为高职教育其他专业的课程体系编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路径。

    【关键词】职业能力; 模型; 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8-0068-05

    【收稿日期】2014-04-14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共青团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广西团校青少年教育与管理专业建设与实证研究”,编号为GQT-C2013026,主持人:郑阳梅

    【作者简介】郑阳梅(1978-),女(壮族),南宁人,硕士,高级讲师,教务主任,研究方向为信息化学习、共青团工作。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质上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而展开的。基于职业能力模型的课程体系不仅使得课程规划系统、清晰,而且当就业岗位的需求发生变化、对个人能力提出新要求时,可通过工作分析传递于能力建模阶段,建立相应的新体系,及时支撑学习方向的调整。

    一、概念界定

    (一)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任职资格;二是指在步入职场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三是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二)职业能力模型

    职业能力模型是指通过以演绎法为主的职业能力研究方法定义和描述某一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完成其本职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巧、品质和工作能力的模型化结果。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

    二、构建步骤

    (一)工作分析

    通过相关调研,全面清楚地了解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是职业能力建模的首要环节,可靠有效的职业能力模型必须紧密结合岗位特点。通过工作分析,划定就业岗位群,目的是减少盲目性、随意性,为职业能力建模打好基础,进而降低课程库的冗余度及课程体系建设的复杂度,力求在学习课程的提供上不会出现偏差。

    (二)能力建模

    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小组研究、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观察等方法建立职业能力模型。第一,所建立的职业能力模型应当是可被衡量或可通过学生的行为予以观察及指导的,否则无法为其设计学习课程,并评估其学习效果。第二,职业能力模型不仅应包含专业能力,还应包含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人个能力。第三,职业能力模型可包括岗位识别、能力分类以及能力分级等维度。

    (三)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课程体系建立的核心阶段。第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打破学科界限,体现整合的能力观。通过对就业岗位(群)进行分析、观察,确定知识和能力结构,并以此来设计、开发课程,强调课程与职业能力一一对应,确保职业能力系统的完整性和复合性。第二,教学内容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岗位分析和课程设计的理念。例如在模拟仿真的工作情境中组织教学,以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现场的问题应对能力。

    (四)体系建立

    要充分考虑理实一体化教学、知识、技能与素质、必修与选修等要素的合理配置,使职业素质课程新且管用,专业核心课程坚且实用,专业限选课程精且够用,专业任选课宽且有用,实践课程活且可用,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见图1)

    图1 基于职业能力模型的课程体系构建步骤

    图2 青少教专业的三维职业能力模型

    三、实践应用

    (一)工作分析——青少教专业的就业岗位群

    依据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导向,结合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再通过回收2006、2007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问卷、走访行业企业、查阅招聘信息等多种调研途径,得到本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幼儿园/小学教师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岗位群;二是基层共青团岗位群(主要包括中学团委岗位,区县、乡镇、街道、社区团委岗位,企事业单位团委岗位、农村基层团委岗位);三是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岗位群(主要包括民政、社区、志愿者等社会组织与自组织的青少年工作岗位);四是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培训岗位群(包括各级团组织、妇女组织、工会组织下属的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儿童活动中心、少儿图书馆、少年之家以及非公青少年校外教育企业组织的岗位)。

    (二)能力建模——青少教专业的三维职业能力模型

    不同的就业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有所侧重,因此,建构了一个青少教专业的三维职业能力模型,这三个维度分别为岗位识别、能力分类、能力分级。(见图2)

    (三)课程设计——青少教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与实践特色课程

    1.专业特色课程安排

    针对专业依托背景,在课程安排中开设共青团与少先队工作实务、青年学、青少年活动组织与策划、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青少年心理咨询、少先队鼓号、少儿舞蹈编排、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青少年沟通方法与技巧、手工制作、美术基础等课程,体现了专业特色。

    2.实践特色课程安排

    为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诉求,应加大实践环节内容的设计。一方面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内容。如青年活动组织与策划,该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结合,以实际动手操作内容为主的专业技能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可通过“主题策划”、“形式策划”、“竞赛类活动策划与实施——知识竞赛”、“综合性活动策划——游园活动策划”、“综合性活动的单元活动——游戏策划”、“大型活动的策划——活动立项和可行性报告的写作”、“大型活动的策划——大型活动的品牌塑造经营”、“大型活动的策划——招商简介”、“大型活动的策划——夏令营活动策划”、“大型活动的策划——会议策划与实施”等十个实训项目来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是加大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如少先队鼓号,可考虑与实训基地共同开设实践教学环节,即直接参与实训基地少先队鼓号队的建设。

    (四)体系建立——青少教专业的课程体系

    当前,我院青少教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公共课(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通识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实践课四个模块组成,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主干课程和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相结合、职业技能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相结合。

    1.公共课

    公共课好比课程体系的基石。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中体育课可培养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计算机课可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英语课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就业指导课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社会职业信息、认清就业形势,科学定位个人发展方向,同时掌握求职择业的技巧,提升职业竞争力与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见表1)

    2.通识课

    通识课的开设旨在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模块搭建平台。例如人文社会科学概说介绍了语言文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概况、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与历史事件等;艺术欣赏则讲解了音乐、舞蹈、雕塑、绘画、戏剧等常见艺术形式的基础知识与欣赏要点;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调适自身的身体、智力、情绪,提升学习效率和环境适应能力。(见表2)

    3.专业课

    专业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目标即为行业所要求的职业专门能力,譬如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青少年活动组织与策划、共青团与少先队工作实务、青少年心理咨询、教育学、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论、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少先队鼓号、少儿舞蹈编排、美术基础、手工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班主任工作技能、青少年沟通方法与技巧、写作基础与文学欣赏、普通话正音与测试、演讲与口才等课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能力、青少年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团队工作能力、青少年心理测评和心理辅导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考取教师资格证(小学/幼儿园)、社会工作师证(初级)、心理咨询师证(初级)、幼儿园园长证等。(见表3)

    4.实践课

    实践课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训,特别是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教育见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见表4)

    四、结束语

    基于职业能力模型构建的课程体系,以岗位需要为出发点,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点,系统完整地包括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需的不同课程,强有力地支撑学生就业能力的持续提升。实践证明,我院青少教专业毕业生是该课程体系的受益者,其具备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不断学习的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连年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李智. 如何调制组织能力提升的“营养套餐”[J].人力资源管理,2008,(1):50-53.

    [2]李福东,皮洪琴,曾旭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30):53-56.

    [3]唐红涛,彭涛.基于CBE模式的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J].人才,2013,(2):74-76.

    [4]周青政.基于学生职业能力模型的课程体系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1,(12):47-49.

    [5]蔡屹,何雪松.社会工作人才的三维能力模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7-22.

    (编辑/樊霄鹏)

    (四)体系建立——青少教专业的课程体系

    当前,我院青少教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公共课(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通识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实践课四个模块组成,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主干课程和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相结合、职业技能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相结合。

    1.公共课

    公共课好比课程体系的基石。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中体育课可培养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计算机课可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英语课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就业指导课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社会职业信息、认清就业形势,科学定位个人发展方向,同时掌握求职择业的技巧,提升职业竞争力与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见表1)

    2.通识课

    通识课的开设旨在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模块搭建平台。例如人文社会科学概说介绍了语言文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概况、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与历史事件等;艺术欣赏则讲解了音乐、舞蹈、雕塑、绘画、戏剧等常见艺术形式的基础知识与欣赏要点;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调适自身的身体、智力、情绪,提升学习效率和环境适应能力。(见表2)

    3.专业课

    专业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目标即为行业所要求的职业专门能力,譬如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青少年活动组织与策划、共青团与少先队工作实务、青少年心理咨询、教育学、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论、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少先队鼓号、少儿舞蹈编排、美术基础、手工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班主任工作技能、青少年沟通方法与技巧、写作基础与文学欣赏、普通话正音与测试、演讲与口才等课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能力、青少年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团队工作能力、青少年心理测评和心理辅导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考取教师资格证(小学/幼儿园)、社会工作师证(初级)、心理咨询师证(初级)、幼儿园园长证等。(见表3)

    4.实践课

    实践课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训,特别是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教育见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见表4)

    四、结束语

    基于职业能力模型构建的课程体系,以岗位需要为出发点,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点,系统完整地包括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需的不同课程,强有力地支撑学生就业能力的持续提升。实践证明,我院青少教专业毕业生是该课程体系的受益者,其具备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不断学习的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连年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李智. 如何调制组织能力提升的“营养套餐”[J].人力资源管理,2008,(1):50-53.

    [2]李福东,皮洪琴,曾旭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30):53-56.

    [3]唐红涛,彭涛.基于CBE模式的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J].人才,2013,(2):74-76.

    [4]周青政.基于学生职业能力模型的课程体系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1,(12):47-49.

    [5]蔡屹,何雪松.社会工作人才的三维能力模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7-22.

    (编辑/樊霄鹏)

    (四)体系建立——青少教专业的课程体系

    当前,我院青少教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公共课(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通识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实践课四个模块组成,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主干课程和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相结合、职业技能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相结合。

    1.公共课

    公共课好比课程体系的基石。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中体育课可培养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计算机课可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英语课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就业指导课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社会职业信息、认清就业形势,科学定位个人发展方向,同时掌握求职择业的技巧,提升职业竞争力与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见表1)

    2.通识课

    通识课的开设旨在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模块搭建平台。例如人文社会科学概说介绍了语言文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概况、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与历史事件等;艺术欣赏则讲解了音乐、舞蹈、雕塑、绘画、戏剧等常见艺术形式的基础知识与欣赏要点;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调适自身的身体、智力、情绪,提升学习效率和环境适应能力。(见表2)

    3.专业课

    专业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目标即为行业所要求的职业专门能力,譬如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青少年活动组织与策划、共青团与少先队工作实务、青少年心理咨询、教育学、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论、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少先队鼓号、少儿舞蹈编排、美术基础、手工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班主任工作技能、青少年沟通方法与技巧、写作基础与文学欣赏、普通话正音与测试、演讲与口才等课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能力、青少年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团队工作能力、青少年心理测评和心理辅导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考取教师资格证(小学/幼儿园)、社会工作师证(初级)、心理咨询师证(初级)、幼儿园园长证等。(见表3)

    4.实践课

    实践课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训,特别是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教育见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见表4)

    四、结束语

    基于职业能力模型构建的课程体系,以岗位需要为出发点,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点,系统完整地包括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需的不同课程,强有力地支撑学生就业能力的持续提升。实践证明,我院青少教专业毕业生是该课程体系的受益者,其具备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不断学习的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连年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李智. 如何调制组织能力提升的“营养套餐”[J].人力资源管理,2008,(1):50-53.

    [2]李福东,皮洪琴,曾旭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30):53-56.

    [3]唐红涛,彭涛.基于CBE模式的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J].人才,2013,(2):74-76.

    [4]周青政.基于学生职业能力模型的课程体系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1,(12):47-49.

    [5]蔡屹,何雪松.社会工作人才的三维能力模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7-22.

    (编辑/樊霄鹏)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