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四步曲
薛庆臣
【摘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分四步来解读古典诗词,即:抓住题目透视,抓住作者论世,抓住注释领会,抓住内容剖析。
【关键词】古诗鉴赏;题目;作者;注释;内容
古诗鉴赏难就难在诗句读不懂、抓不住要害上;就是一首较为熟悉的诗词,由于设题的角度不同,考生也不一定答得非常正确。其实,我们若能善于捕捉古诗词当中的相关信息,就能找到一把快速打开解读古诗词的钥匙,化难为易。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可以分四步来解读古典诗歌。
一、抓住题目透视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是诗歌的纲;纲举目张,我们可以通过题目这个窗户来透视诗歌的内容。有的题目能直接传达诗歌的主要信息,如《与夏十二登岳阳楼》(2005年高考福建卷)、《新晴野望》(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等,把时间、地点、事件传达得清清楚楚;有的题目能直接告诉体裁,是词还是诗;有的题目能直接告诉我们诗歌的中心内容,如《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2006年高考江苏卷)、《邯郸冬至夜思家》(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等,把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一下子告诉了我们;有的诗歌题目能直接告诉我们诗歌的类型,像《出关》(2007年高考山东卷)是边塞征战诗、《夜归》(2006年高考四川卷)是写景抒情诗、《鹧鸪天·送人》(2007年高考江苏卷)是送别诗。知道了诗歌的大致分类,就有利于我们鉴赏这首诗歌。如果不先看诗歌题目就读原诗,要读懂意思确实比较难。
二、抓住作者论世
学生刚接触诗歌,还需借助作者来理解诗歌,根据自己已经积累的作者的相关知识来解读诗歌,知人论世;所谓“世”是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从诗人生活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变迁中,透析诗歌中的隐含信息,能更好地鉴赏古代诗歌。如一看到杜甫,就能想到他的沉郁顿挫、语言精练传神、忧国忧民;一看到李白,就能想到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的古诗鉴赏题《新晴野望》作者是王维,他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山水田园之作,大多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情趣;他写景善于动静结合。了解了这些,再来鉴赏诗歌就简单多了。《新晴野望》前三联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写了一组风景镜头,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然而,这样一幅画,还只是静物写生,虽秀美,但有点空旷,缺乏活力。因而,作者最后写道:“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两句便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给原野平添了无限生意。如此,我们就能把问题回答的清楚了。可见从作者入手,了解作者的生平际遇、思想倾向、创作背景,对理解诗歌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抓住注释领会
在古诗鉴赏试题中,诗文下经常有注释出现。大家不要小看这些简单的注释,它们往往是诗中用典或时代背景的解释,它们能使我们柳暗花明、曲径通幽,它们是我们打开诗歌的一把金钥匙。
如《示长安君》(2007年高考湖南卷)诗后有一注释:“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从这个注释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写诗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际遇。这首诗是王安石使辽之前,写给其大妹长安君的,此时王安石已年届四十,仕途奔波多年,总觉大志未伸;作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从青年时代起就想干一番事业的政治家,到了不惑之年还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其悲怆的心情可以想见;可是,这种心情又不是可以随便对人吐露的,且不说别人不一定能理解,稍不小心还可能招致“诽谤朝廷”的罪名!只有在像长安君这样自小和自己手足情深的亲人面前,才能一吐为快。他与大妹自小情深,然而会少离多,可见相见不易,偶尔相见必然喜极而泣;湖海相隔之后短暂相逢,又要远赴万里尘沙之外的异域,不能不使人倍觉悲怆。明白了这两点,再来回答问题,应该说找到了捷径。颔联“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颈联:“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四、抓住内容剖析
鉴赏古诗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剖析诗歌内容,这要求考生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明确诗歌所写的内容、传达的信息、反映的社会现实,进而概括诗歌大意、把握诗歌主旨。
要把握剖析内容,首先要准确区分诗歌类型。我们经常接触的古代诗歌大体上可以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思乡送赠诗”。“写景抒情诗”是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来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新晴野望》(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咏物言志诗”是诗人通过对所咏之物的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如《红梅》(2004年高考北京卷)。“怀古咏史诗”是作者以历史典故为题材,借古讽今,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如《过华清宫》(2007年高考湖北卷)。“边塞征战诗”是通过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乐观豪迈的情感或抒发相思离愁的情感,如《出关》(2007年高考山东卷)、《凉州词》(2006年高考天津卷)。“思乡送赠诗”是诗人在他乡难免思乡写诗寄托情感,或因送别亲朋好友而写诗赠人,如《鹧鸪天·送人》(2007年高考江苏卷)。准确地区分古诗类型,能有效地帮助我们鉴赏古诗。
其次,要品读语言,把握诗眼。古人作诗非常讲究炼字,而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那个字就是诗眼。找出诗眼,思考作者的意图,挖掘其中的深意,就能把握诗歌的主旨。如《新晴野望》(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第三联的“明”“出”这两个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找准这两个字,揣摩明白这两个字的内涵,诗歌所描绘的一幅天然绝妙图就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再次,要根据起、承、转、合的诗词规律疏通句义,把握诗歌主旨。疏通句义就是在分析技巧、揣摩语言的基础上,翻译诗句,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为了更好地把握诗歌内容,考生还应根据古诗的章法来分析诗句。关于古诗词的篇章结构,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也有“章法”可循,这就是元代范椁说的“起、承、转、合”,创作诗词要扣紧这四环,鉴赏诗词也要扣紧这四环。“起”,即开始,一般是景物描写,托物起兴;“承”,即承上,就是继续描写景物;“转”,即转折,就是由景物描写转到人物心理的描写上;“合”,即收合,就是把诗歌的写作情感合到作者的主观情感上。譬如绝句,首句为“起”,次句为“承”,三句为“转”,末句为“合”。如李白的《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起句是景物描写;次句承接写景物,即承上句的“光”字;第三句宕开一层,转出诗人的举动;末句点题,合到作者思家的情感上,突出“思”字。律诗每首八句,第一、二句(起联)为“起”,三、四两句(颔联)为承,五、六两句(颈联)为“转”,七、八两句(结联)为“合”。
从近几年高考诗词鉴赏题来看,所选诗词大多符合“起、承、转、合”的规律,这样考生把握起诗歌的主旨来也就有章可循了,作者的情感就在“合”句上,也就是尾句上。仔细分析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命题的落脚点在“起”“承”句上,就是要考察描写了什么景物,或景物描写的方法、特点、作用等;如《海棠》(2007年高考重庆卷)第一问考察一、二联中景物海棠的特点,《葛溪驿》(2007年高考四川卷)考察的是首联描绘了什么画面;命题的落脚点在“转”句和“合”句上,命题人考的多数是诗人的情感等,如《出关》(2007年高考山东卷)通过考察第三联的艺术手法来考察作者的思乡之情,《夜归》(2006年高考四川卷)问最后一联蕴含了哪些情感。“起、承、转、合”的规律应该是剖析诗歌内容的重要方法,掌握了它,鉴赏诗歌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