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终结性评价试题的优化设计
候继仓 于云霞
学、教、评对课程建设而言应是一个整体,评价对教学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对信息技术等小学科来说,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有效教学的促进,甚至是正常开课的保障。本期解码,让我们走进一线,探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评价设计如何实施与优化。
● 初中信息技术终结性评价现状(以山东省为例)
1.考试情况及形式
自2003年起,山东省大部分地市均将信息技术列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并以分数或等级形式在高中招生中体现。考试形式均采取无纸化上机考试,机考形式有利于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并有效避免个别学校靠单纯背诵试题的方式应考,能全面准确考查初中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2.命题组织及考试内容
命题组织工作一般由市级教研部门或电教部门、基教科等组织。因暂无义务教育阶段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目前命题均依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山东省各地市现行考试内容汇总如下页表所示。
3.试题结构及题型
各地市试题结构均由客观题(选择、判断)和操作题组成。客观题以理论考查为主,兼有操作应用分析;操作题给出一个文件,根据需求来进行操作,以完善作品。目前试题多以基本应用考查为主,考查点为教材涉及且学生应用较多的知识点;操作题考查软件的具体应用,完善作品,使作品主题更鲜明,更具美感,体现技术的用途与价值。
● 初中信息技术终结性评价存在的问题
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不健全导致评价无据可依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已于2018年初颁布,信息技术学科大概念及学科核心素养初步确定,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对比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仍处在无国家课程标准、教材知识体系不统一、课程目标不清晰、地方各自为战的状态,因而终结性评价无统一标准,命题无章可依,质量难以保障。针对这种情况,省级教研部门有必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及评价做出规范,出台初中信息技术终结性评价指导纲要或评价标准,供各地市参照统一实施,实现教学的规范化和评价的标准化。
2.考查内容滞后于学科发展
部分命题组织人员不了解教学实情,导致考查内容出现滞后于学科发展、考非所学等问题,也存在考查与教材脱节、学新考旧等情况。例如,目前主流操作系统为Win10版本,办公软件为Office2013或WPS2016及以上版本,而部分考查软件仍停留在Win XP、Office2003等版本,国家大力提倡的人工智能、编程教育在各地市考试中涉及较少。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这些软件,与提高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要保证信息技术学科健康发展,积极发挥育人功能,由熟悉教学一线的教研人员组织命题工作是首要选择。
3.高利害考试限制了信息素养的考查
因终结性评价属于高利害考试,命题需要保证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体现公平公正。试题设计时需考虑试题表述及答案的准确性,因此客观题所占比重较大,操作题步骤表述多以具体的参数呈现,如“将文字设置为三号,首行缩进2字符”。在这种需求的限制下,试题难度降低,作品创作的开放性也受到限制,不利于信息素养的全面考查。
4.软件考查相对独立,缺乏作品整合的思想
从各地市近几年考题来看,操作题仍停留在使用单一软件完善作品上,缺乏对多软件交叉使用、作品整合的思想,无法对学生的综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考查。而在现实中,完成一件作品可能涉及多个软件的操作,当前流行的项目式教学,也是以项目实施为依托,整合多种软件,完成具体作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完成知识体验,培养信息素养。基于作品生成的多软件综合考查类操作题,能实现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考查,将成为终结性评价试题改革的一个亮点。
● 初中信息技术终结性评价试题的优化设计
1.试题类型
客观题是终结性评价中最常见的题型,能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保证试题的严谨性,但对过程性的信息素养考查较弱。命题人员在题目设计中可融入人性化、过程化的因素,同时可灵活使用选择、判断、连线、填空等多种题型。
命题人员在客观题和操作题中,可增加部分半客观题。半客观题介于客观题和主观题之间,其答案客观但不唯一。半客观试题既能有效地关注知识点,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例如,程序设计类的语句补充填空题,因代码语句可有多种书写方式,命题时需充分考虑各种可能,以保证试题的准确性;在操作题的考查中,因具体的操作步骤有多种,在涉及答案时,无需关注学生的具体操作,只考查作品完成结果即可。
2.试题内容及知识点
试题内容应根据教材和初中阶段学生需求及时调整,去除陈旧、使用较少的软件和知识点,改用使用频率高、具有典型性的软件。例如,图像的操作可选择考查Photoshop或者美图秀秀,Office辦公软件也可考查WPS的使用等。为全面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可将多知识点整合考查。
操作题中调整表述方式,也可体现从软件操作到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例如,在Word操作题里,在文章《春天》中插入图片的操作要求,可以表述为“在文档中插入与主题相关的配图”,素材提供春夏秋冬多个图片,让学生选择图像后再进行插入图像操作,这样试题既检测了软件操作,也考查了学生对文字信息到图像内容的判定。
3.程序设计类试题
随着国家对人工智能和编程教育的重视,各版本信息技术教材中均增加了篇幅较多的编程内容,为推进编程教育,终结性评价也将逐步添加程序设计考查。从目前的程序设计试题来看,题型多为选择、判断和填空题,受考试软件功能限制,未涉及真实编程环境下程序设计题。其中,选择类试题多从程序运行结果、程序代码阅读等方面进行考查。例如:
如图1、图2所示,小健用VB为正在读小学的妹妹设计了一个乘法运算出题检测程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程序运行时,单击“选题”按钮会清空文本框内容。
B.“入门”难度的题目是两个1位整数的乘法运算。
C.“进阶”难度的题目是两个2位整数的乘法运算。
D.无论选择哪种难度,验证时,答对题目的提示消息是一样的。
程序设计类试题难度较大,使用选择和判断题型可以降低难度。填空题多为程序语句补充或运行结果填写,此类试题需要学生对算法和代码非常熟悉,才能准确完成。程序语句的多种写法会导致答案不唯一,命题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保证答案准确全面。
4.综合类操作题
此类试题基于作品制作、软件整合的思想,借鉴项目式教学法,通过一个项目,涉及多个作品制作,作品制作又需多个软件配合完成,是信息综合应用能力的全面检测,也是信息素养较高层次的考查。例如,某试题以作品制作形式,分四个活动,分别考查了四种软件的具体应用,各活动相对独立,又交叉配合,对学生的信息操作能力有较高要求;试题操作表述明确,但对操作参数的限制较少,给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又能体现出终结性评价的严密性。
山东省经过10多年初中信息技术终结性评价实践,信息技术教学逐渐普及,学科重视程度提高,课程开设得到保障,设施配备基本达标。而完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使之更有效地发挥教学评价的正向引导作用,能促进教师加强教研,促使学生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