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看特色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
王 玲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严重打击实体经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已进入衰退,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应对危机,不仅要靠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方针,更要靠我国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素质的优秀创新人才。所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政府、企业,特别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带来的压力和变化
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影响虽不大,但使我国实体经济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也将使全球经济形势和影响力格局发生变化。
1.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我国的压力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指出,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将面临“各方面的突出压力”: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第二,我国产品外部需求急剧减少、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第三,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第四,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加迫切的压力。
2.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变化
此次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过去之后,受各自经济体制和增长模式不同影响,全球各大经济体实力将互有消长,全球经济形势将产生以下变化:
第一,经济全球化进程将发生变化。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之后幸存的跨国公司将会借此机会加快在全球的企业兼并。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资本也将走出国门,参与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大国资本将掀起新一轮跨国投资热。这种全球的企业兼并和相互投资将会有利于促进各国经济的相互融合,也大大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经历衰退过后,各方将总结前段全球化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过去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与国之间及一国内部贫富悬殊的状况,这一切都有助于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第二,贸易增长模式将发生变化。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后,贸易保护主义会上升。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将会通过各种标准、准入制度设置壁垒。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过分依赖外贸出口拉动经济状况将不可持续,定会通过扩大内需以求改变;美国人习惯的借款过度消费观念将会转变;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生产,美国消费,贸易结余回流美国市场的模式将难以为继。
第三,金融和货币影响力格局将发生变化。美元影响力下降,美元独霸世界的格局被打破,代之以欧元、日元在全球的影响力将上升。人民币在我国金融改革之后也将会逐步走出国门,成为国际主要流通和存储硬通货。届时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将形成美元为主,欧元、日元、人民币并驾齐驱的新格局。另外,金融、资本和货币市场实行国际机构统一监管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3.创新人才是关键
上述压力和变化给中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场危机中,如果我国经济受的损失小且复苏早,将是扩大我国影响力的绝好机会。但必须看到,当前我们面临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经历过的复杂局势。如何“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善于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是未来20年中国发展必须面对的常态。为妥善应对这场危机,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善于创新,以全新的发展思路抓住机会,加快发展。在这场应对危机的挑战中,无论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其关键是创新人才。这是当前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核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赢得发展,必须注重自主创新。”可见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国家需要人才创新已成为当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特色型大学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
二、特色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
自1998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一批部委办的行业大学并入教育部统一管理后,特色型大学建设问题就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的热点话题。今天我们在探索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建设特色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时,必须转变观念,勇于创新。
1.特色型大学必须超越特色
当前,特色型大学面临的共同特点是:学科门类少,专业设置窄,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应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强,就业竞争力不足。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伴随宽带、无线、智能网络快速发展,超级计算、虚拟现实,网络金融、网络制造和网络增值服务产业的突飞猛进,人类将突破语言文字的障碍,发展网络教育与学习、研发制造、贸易服务等新模式。他大大改变了全世界各国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产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在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生活、生产、消费方式和产业结构多元的趋势下,特色型高校的学科必须具有多样性与多元特色,而不是单一特色。教育部部长周济曾经指出:“多样化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在新的历史起点,如果我们过于强调原有意义上的单一特色,将会使特色学科陷入误区,失去创造力和生命力。
2.特色型大学学科趋势将逐步综合化
特色型大学学科趋向综合化是指在特色或优势学科带动下,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互动。
特色型大学以特色学科立校,特色学科自然是龙头与核心学科。对外经贸大学的特色学科是以国际贸易为核心,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应用语言文学以及信息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支撑,构成具有学校学科特色的学科群。分析我校现有的学科现状,单独拿出哪一个学科都很难在与全国一流高校同类学科竞争中占有优势,但当我们打破学科壁垒与分割,跨学科、跨院系整合学科资源,集成学科优势,推进特色学科与支撑学科的相互渗透,我们的学科优势就显示了其生命力。在这一点上,学校的国际贸易学和国际经济法两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同类学科名列前茅就是成功范例。
综合化不是综合型。特色学科的综合化发展,首先是保持其优势学科的龙头地位,形成特色鲜明的品牌学科。其次是深化龙头学科与支撑学科的有机互动,以特色学科拉动支撑学科,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提升特色学科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竞争实力。
3.特色型大学应与所在地区和行业建立战略联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北京市、商务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是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关系。一方面,学校肩负着为北京市和商务部等部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业及国有进出口贸易公司和企业培养行业优秀人才的任务,担负着为北京市和行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解决、战略科研攻关、科研课题承接的任务;学校教授、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直接为北京市及行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学生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社区文化建设带来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北京市、各部委和企业为学校提供项目、课题、资金支持,以及大学生就业机会和实习实践基地,这种互利关系对特色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是强有力的支持。学校与地区及行业之间是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即利益相关、互利互惠,学科创新带动地区与行业经济创新;地区与行业发展支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这种战略联盟具有全局和长远性,双方之间关系越密切、越长远,对双方越有利。最近,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讲话中提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科学理念,对推动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为特色型大学与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联盟奠定了重要的发展基础。
综上所述,多元特色、综合特色、系统特色正是超越原有意义的特色型大学,超越特色的特色型大学培养的学生具有创新人才的特点:他们知识面广,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创新型人才具有捕捉学术信息和危机的职业敏锐性,善于把握科技前沿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有跨学科、跨行业、跨职业的管理能力,具备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整合信息和资源,把知识、信息转化为产品并占有市场的能力。这样的创新人才不仅能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中国未来40年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骨干和中坚,而且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英人才。
三、关于特色型大学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要实现特色型大学超越特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教师是关键。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当前,教师队伍建设是特色型大学建设的战略重点。
1.明确学科建设目标,搭建教师事业发展平台
明确学科建设的战略重点和推进步骤,整合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特色,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与结构,促进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支撑,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经贸特色的学科群,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建设布局。学校着眼于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着眼于学科建设目标,着眼于优化学科布局,强化学科特色优势对人才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行动方案,为教师事业发展打通快速通道。学校申报“中国开放型经济”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构建“学科特区”,整合现有学科研究平台,建立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中心等若干跨院系、跨学科的高水平研究中心,并引进国外研究中心,多方拓展教师事业发展空间。
2.建立人才选拔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
学校以申报“中国开放型经济”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契机,围绕平台建设方案确定的研究项目遴选首席教授,引进高水平成熟学者,探索“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学科队伍汇聚模式;结合学科特色,选择少数突破口,组建“学科特区”,从管理运行机制、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以承接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为牵引,培育孵化高层次人才,创造高水平成果。学校瞄准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标准与待遇》、《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方案》,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引进竞争机制,制定遴选办法,成立专门机构,实行学科带头人动态遴选,推动高层次人才持续产生。“十一五”期间,学校依托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研项目,争取培养和造就具有战略思维的学科领军人物,形成能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并被社会公认的优秀创新团队。
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立足于校内人才选拔和培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和需要,结合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任务,建立适应学校发展目标和个人全面发展需要的人才培训机制;结合“211工程”三期启动和申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以特色学科为龙头,推进学科群建设,投入专项经费用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梯队建设,瞄准国家、部委组织实施的重大人才计划项目,对有突出学术贡献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学校制定青年教师专项培养计划,设立青年教师专项培养基金,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根据办学定位、办学传统和学术资源,对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教师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学术信息资源共享。
4.政府、行业与高校互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特色型大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特色型高校发展与国家、主管部门、所在地区政府及行业的发展相互依存,之间的良性互动将有助于各方发展,互惠共赢。
建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国立高校实行分类管理。一是对特色型高校采取有别于综合型大学的学科标准、评估体系、拨款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大优惠政策的倾斜和资金投入;二是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教育创新体制改革”等方面,对特色型高校实施特殊政策,投入专项经费支持;三是针对特色型高校学科门类少、研究生人数多的特点,允许特色型高校成立研究生院,科学制定特色型高校研究生院管理体制和评估体系;四是支持特色型高校以国际科学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排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推进特色学科群建设。
建议地方政府和行业紧紧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提出经济体系自主创新目标、任务及人才需求。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站在产业链条的前端,以重大课题、重大项目为抓手,整合特色型高校学科和人才资源,创造一流的创新成果。
建议地方政府和行业发挥地区和行业、产业资源优势,打破地方、行业壁垒,支持特色型高校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为特色型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建议地方政府和行业积极支持特色型高校参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研究和服务,加大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研发资金投入,为特色型高校师生教学科研、科技成果转化、实习实践和就业提供机会。■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桂兰]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严重打击实体经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已进入衰退,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应对危机,不仅要靠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方针,更要靠我国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素质的优秀创新人才。所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政府、企业,特别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带来的压力和变化
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影响虽不大,但使我国实体经济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也将使全球经济形势和影响力格局发生变化。
1.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我国的压力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指出,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将面临“各方面的突出压力”: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第二,我国产品外部需求急剧减少、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第三,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第四,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加迫切的压力。
2.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变化
此次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过去之后,受各自经济体制和增长模式不同影响,全球各大经济体实力将互有消长,全球经济形势将产生以下变化:
第一,经济全球化进程将发生变化。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之后幸存的跨国公司将会借此机会加快在全球的企业兼并。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资本也将走出国门,参与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大国资本将掀起新一轮跨国投资热。这种全球的企业兼并和相互投资将会有利于促进各国经济的相互融合,也大大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经历衰退过后,各方将总结前段全球化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过去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与国之间及一国内部贫富悬殊的状况,这一切都有助于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第二,贸易增长模式将发生变化。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后,贸易保护主义会上升。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将会通过各种标准、准入制度设置壁垒。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过分依赖外贸出口拉动经济状况将不可持续,定会通过扩大内需以求改变;美国人习惯的借款过度消费观念将会转变;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生产,美国消费,贸易结余回流美国市场的模式将难以为继。
第三,金融和货币影响力格局将发生变化。美元影响力下降,美元独霸世界的格局被打破,代之以欧元、日元在全球的影响力将上升。人民币在我国金融改革之后也将会逐步走出国门,成为国际主要流通和存储硬通货。届时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将形成美元为主,欧元、日元、人民币并驾齐驱的新格局。另外,金融、资本和货币市场实行国际机构统一监管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3.创新人才是关键
上述压力和变化给中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场危机中,如果我国经济受的损失小且复苏早,将是扩大我国影响力的绝好机会。但必须看到,当前我们面临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经历过的复杂局势。如何“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善于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是未来20年中国发展必须面对的常态。为妥善应对这场危机,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善于创新,以全新的发展思路抓住机会,加快发展。在这场应对危机的挑战中,无论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其关键是创新人才。这是当前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核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赢得发展,必须注重自主创新。”可见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国家需要人才创新已成为当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特色型大学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
二、特色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
自1998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一批部委办的行业大学并入教育部统一管理后,特色型大学建设问题就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的热点话题。今天我们在探索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建设特色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时,必须转变观念,勇于创新。
1.特色型大学必须超越特色
当前,特色型大学面临的共同特点是:学科门类少,专业设置窄,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应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强,就业竞争力不足。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伴随宽带、无线、智能网络快速发展,超级计算、虚拟现实,网络金融、网络制造和网络增值服务产业的突飞猛进,人类将突破语言文字的障碍,发展网络教育与学习、研发制造、贸易服务等新模式。他大大改变了全世界各国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产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在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生活、生产、消费方式和产业结构多元的趋势下,特色型高校的学科必须具有多样性与多元特色,而不是单一特色。教育部部长周济曾经指出:“多样化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在新的历史起点,如果我们过于强调原有意义上的单一特色,将会使特色学科陷入误区,失去创造力和生命力。
2.特色型大学学科趋势将逐步综合化
特色型大学学科趋向综合化是指在特色或优势学科带动下,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互动。
特色型大学以特色学科立校,特色学科自然是龙头与核心学科。对外经贸大学的特色学科是以国际贸易为核心,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应用语言文学以及信息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支撑,构成具有学校学科特色的学科群。分析我校现有的学科现状,单独拿出哪一个学科都很难在与全国一流高校同类学科竞争中占有优势,但当我们打破学科壁垒与分割,跨学科、跨院系整合学科资源,集成学科优势,推进特色学科与支撑学科的相互渗透,我们的学科优势就显示了其生命力。在这一点上,学校的国际贸易学和国际经济法两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同类学科名列前茅就是成功范例。
综合化不是综合型。特色学科的综合化发展,首先是保持其优势学科的龙头地位,形成特色鲜明的品牌学科。其次是深化龙头学科与支撑学科的有机互动,以特色学科拉动支撑学科,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提升特色学科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竞争实力。
3.特色型大学应与所在地区和行业建立战略联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北京市、商务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是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关系。一方面,学校肩负着为北京市和商务部等部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业及国有进出口贸易公司和企业培养行业优秀人才的任务,担负着为北京市和行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解决、战略科研攻关、科研课题承接的任务;学校教授、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直接为北京市及行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学生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社区文化建设带来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北京市、各部委和企业为学校提供项目、课题、资金支持,以及大学生就业机会和实习实践基地,这种互利关系对特色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是强有力的支持。学校与地区及行业之间是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即利益相关、互利互惠,学科创新带动地区与行业经济创新;地区与行业发展支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这种战略联盟具有全局和长远性,双方之间关系越密切、越长远,对双方越有利。最近,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讲话中提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科学理念,对推动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为特色型大学与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联盟奠定了重要的发展基础。
综上所述,多元特色、综合特色、系统特色正是超越原有意义的特色型大学,超越特色的特色型大学培养的学生具有创新人才的特点:他们知识面广,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创新型人才具有捕捉学术信息和危机的职业敏锐性,善于把握科技前沿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有跨学科、跨行业、跨职业的管理能力,具备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整合信息和资源,把知识、信息转化为产品并占有市场的能力。这样的创新人才不仅能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中国未来40年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骨干和中坚,而且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英人才。
三、关于特色型大学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要实现特色型大学超越特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教师是关键。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当前,教师队伍建设是特色型大学建设的战略重点。
1.明确学科建设目标,搭建教师事业发展平台
明确学科建设的战略重点和推进步骤,整合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特色,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与结构,促进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支撑,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经贸特色的学科群,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建设布局。学校着眼于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着眼于学科建设目标,着眼于优化学科布局,强化学科特色优势对人才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行动方案,为教师事业发展打通快速通道。学校申报“中国开放型经济”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构建“学科特区”,整合现有学科研究平台,建立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中心等若干跨院系、跨学科的高水平研究中心,并引进国外研究中心,多方拓展教师事业发展空间。
2.建立人才选拔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
学校以申报“中国开放型经济”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契机,围绕平台建设方案确定的研究项目遴选首席教授,引进高水平成熟学者,探索“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学科队伍汇聚模式;结合学科特色,选择少数突破口,组建“学科特区”,从管理运行机制、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以承接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为牵引,培育孵化高层次人才,创造高水平成果。学校瞄准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标准与待遇》、《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方案》,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引进竞争机制,制定遴选办法,成立专门机构,实行学科带头人动态遴选,推动高层次人才持续产生。“十一五”期间,学校依托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研项目,争取培养和造就具有战略思维的学科领军人物,形成能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并被社会公认的优秀创新团队。
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立足于校内人才选拔和培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和需要,结合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任务,建立适应学校发展目标和个人全面发展需要的人才培训机制;结合“211工程”三期启动和申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以特色学科为龙头,推进学科群建设,投入专项经费用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梯队建设,瞄准国家、部委组织实施的重大人才计划项目,对有突出学术贡献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学校制定青年教师专项培养计划,设立青年教师专项培养基金,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根据办学定位、办学传统和学术资源,对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教师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学术信息资源共享。
4.政府、行业与高校互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特色型大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特色型高校发展与国家、主管部门、所在地区政府及行业的发展相互依存,之间的良性互动将有助于各方发展,互惠共赢。
建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国立高校实行分类管理。一是对特色型高校采取有别于综合型大学的学科标准、评估体系、拨款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大优惠政策的倾斜和资金投入;二是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教育创新体制改革”等方面,对特色型高校实施特殊政策,投入专项经费支持;三是针对特色型高校学科门类少、研究生人数多的特点,允许特色型高校成立研究生院,科学制定特色型高校研究生院管理体制和评估体系;四是支持特色型高校以国际科学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排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推进特色学科群建设。
建议地方政府和行业紧紧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提出经济体系自主创新目标、任务及人才需求。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站在产业链条的前端,以重大课题、重大项目为抓手,整合特色型高校学科和人才资源,创造一流的创新成果。
建议地方政府和行业发挥地区和行业、产业资源优势,打破地方、行业壁垒,支持特色型高校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为特色型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建议地方政府和行业积极支持特色型高校参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研究和服务,加大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研发资金投入,为特色型高校师生教学科研、科技成果转化、实习实践和就业提供机会。■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