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生态审美蕴含
内容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从生态审美的角度重新审视《红楼梦》,发现大观园作为作者创造的理想栖居地,不管是其建构特点还是生活在其中的红楼众儿女的生存状态,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的体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审美意识。
关键词:大观园 自然 审美 和谐
生态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出现虽然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但纵观我国古代典籍,其中却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审美智慧。《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细读文本不难发现,其中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审美意识,大观园作为红楼众儿女的主要生活场所,其真正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一种生态审美化的存在。
一.“天人合一”——大观园的建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倡万事万物都应顺应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理念体现在建筑中就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园林艺术。在《红楼梦》中,大观园是曹雪芹为红楼众儿女精心设计的理想生活场所,作为古典园林艺术的优秀代表,大观园的建构以“天然”为核心,把“自然之理”作为建造准则,园中亭台楼阁的设置常常与自然地势和花草树木相辅相成,使大观园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深刻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观念。
与建筑实体不同,《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用文字塑造的想象世界,它的面貌是借书中人物之眼、之耳呈现的,在第十七回“会芳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中,贾政带领众清客为大观园题匾额对联,大观园算是第一次真正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不妨追随贾政一行脚步来一览园中景色。众人进入园门,初入园门便有翠嶂掩映,而翠嶂之后又别有洞天,这一隐一现、一藏一露体现的正是大自然本身的无序性和复杂性,而翠嶂以后的嶙峋怪石又尽显大自然的造化之趣。紧接着,由小径进入石洞来便是沁芳闸,“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中。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沼,石桥跨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在这里人居建筑皆因地势环境而建,取法自然,不管是雕楼绣瓦还是桥栏亭阁皆与清溪、山坳、白石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尽显自然之美。
二.“物我一体”——人与自然的深度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来有“比德”的传统,就是将山水花草等自然景物与人的精神道德情操相联系。大观园中也常常以植物花草等自然景物来比附人物的性格特点,潇湘馆的竹子,怡紅院的芭蕉,衡芜院的香草等无不与居住其中的人物的精神气质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林黛玉前世本是一颗绛珠仙草,因受神瑛侍者(贾宝玉)的灌溉得以存活,誓要用一生的眼泪来报恩。“潇湘”含有眼泪之意,因此以“潇湘馆”来命名林黛玉居所,暗合林黛玉命运。《红楼梦》中众人物的精神气质与其所居环境的完美契合,是将人与自然万物平等对待,体现的正是中国哲学中“物我一体”的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共生的审美理念。是在自然万物中去探寻人的生命本性,在人与自然的高度协调中达到人的身心内蕴的最大发展。
三.“诗意栖居”——一种生态审美化的生活
“诗意地栖居”一词源于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歌《在可爱的蓝色中》,后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阐释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意指“人要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曾繁仁先生将“诗意的栖居”视为一种生态审美化的生活,认为生态美学即是“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走向人的诗意的栖居”。《红楼梦》中众儿女在大观园中的日常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这如诗如画一样的生活体现的正是一种与自然、他人和自身和谐共处的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
诗化的自然景观与人物的精神面貌相互契合,人性之美和自然生态之美和谐的融合统一,而大观园中众儿女正是在这种自然生态的熏陶下游戏、作诗,将生活过成了画,过成了诗,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栖居。
四.结语
总之,重新审视《红楼梦》,我们会发现里面蕴含有丰富的生态审美意识,在大观园里,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谐共生,真正实现了一种诗意审美的生存状态。从大观园中汲取生存智慧,感受古人的诗意生活,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也许能为我们“如何生存”提供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作者介绍:卜令芳,济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