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
张海燕
设计背景
区域游戏结束后,小杰开始收拾美工区的材料,他把胶棒、剪刀、纸等胡乱地塞入盒子里。妹妹看到后说:“你做事不要马马虎虎的。”一旁的果果说:“妹妹,你说的是成语吗?”小杰一听忙问:“什么是成语呀?”果果说:“就是妹妹说的‘马马虎虎呀!”孩子们的谈话引起了我的兴趣。进入大班,孩子们在交流时经常会有意无意地使用成语。于是,我在阅读区有选择地投放了一些经典的成语故事绘本,让幼儿逐渐对成语故事产生兴趣。但是,由于成语故事发生的背景多在古代,且内容情节耐人寻味,往往隐含着比较深刻的寓意,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不易准确理解故事的内涵,很难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因此,我通过集体阅读的方式,带领幼儿走进成语故事的世界,了解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经典的成语故事,体会成语故事中积极的教育内涵,感受作品积极的情绪情感。
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当看到这本新改编的富有创意的图画书《掩耳盗铃》时,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该书的图画运用了版画的绘画技法,粗犷的刀刻线条,浓淡相宜的色彩效果,似乎没有到位的有疏漏的版面,仿佛让人间到了古老的油墨气息,整本书呈现出一种古朴的质感。转念一想,《掩耳盗铃》讲的不就是两千多年前的事情吗?再看绘本的正文设计,让人颇感作者的巧妙构思,文中将小偷想尽办法偷钟的形态刻画得非常传神,这也给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启发,在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时,可以先让幼儿猜一猜小偷会想出什么办法,然后再观察绘本画面,以增进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加深其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绘本中还有一个独具匠心之处——“小精灵”形象设计,也就是绘本中无处不在的黑猫。从第2页小偷翻墙入院开始,到小偷被蜂拥而至的人们抓住,小偷的所作所为都没有逃过“小精灵”的眼睛,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和细节刻画,更加凸显了小偷的愚蠢和滑稽,烘托出自欺欺人的故事主题。
活动设计(第一次)
活动内容:大班成语绘本阅读活动“掩耳盗铃”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掩耳盗铃》,感知成语故事的情节与内容。
2.仔细观察绘本,发现图画中的细节,讨论交流,初步理解成语故事的含义。
3.对成语故事有兴趣,能体会故事主人翁行为的愚蠢可笑。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本绘本;与绘本内容相对应的幻灯片一套。
活动过程:
1.观察绘本封面,引出阅读内容。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什么?知道书的名字叫什么吗?对了,书名就叫《掩耳盗铃》。掩耳盗铃是一个成语.这本书讲的是发生在古代的一个故事。
2.自主阅读绘本,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幼儿完整阅读绘本,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幼儿相互交流绘本内容。
教师:你们看懂了吗?绘本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7
3.集体阅读绘本,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播放幻灯片,逐页阅读绘本文字内容,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小偷想偷什么?他想了哪些办法偷钟?最终用了什么办法?
教師:钟声传得那么远,那么响,可是小偷为什么会笑呢?(观察小偷的表情)小偷最后成功把钟偷走了吗?他怎么样了?
4.寻找绘本秘密,进一步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
教师:这本书里藏着一个小秘密,请你们仔细观察绘本,认真找一找。找到秘密了吗?(有一只小黑猫一直在看着小偷)
教师:小偷想偷大钟,自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自始至终都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他。
最后,教师引导幼儿共同讨论:为什么小偷用布塞住耳朵听不到声音了,可还是会被抓住呢?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活动反思:
教师观察到幼儿在阅读区对“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图画书很感兴趣,也有许多问题,因此开展了集体阅读教学活动。在集体阅读中,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体会其寓意。可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并不积极,没有想象中的主动表达,也没有热烈有效的师幼互动。究其原因,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没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已有阅读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例如:有的幼儿对“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有所了解,但对一些细节刻画不够清晰;有的幼儿对成语故事所发生的背景环境了解不够,对“什么是春秋时期”“小偷的头发和穿的衣服都好奇怪”等产生疑惑。活动中,教师更多的是让幼儿阅读和理解故事内容情节,没能及时对幼儿的问题给予有效回应。殊不知,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幼儿理解成语故事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本次集体阅读教学并没有满足幼儿的需求,也没能达成活动目标。
教师在充分了解幼儿阅读经验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集体阅读活动。教师紧紧围绕图画书,关注画面的细致观察和细节思考,以猜测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故事,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活动设计(第二次)
活动内容:大班成语绘本阅读活动“掩耳盗铃”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掩耳盗铃》,感知成语故事中小偷掩耳盗铃被抓的情节与内容。
2.仔细观察绘本,发现图画中的细节,初步理解成语故事的含义。
3.通过专注阅读和积极讨论,体会故事主人翁愚蠢可笑的行为。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本绘本;与绘本内容相对应的幻灯片一套;乐器锣一面。
活动过程:
1.观察绘本第1-2页,引发第一次猜测和讨论。
教师利用幻灯片播放绘本第1-2页,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教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画面,你们有什么问题或疑问吗?
幼儿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及问题。
教师:这是一个院墙,这里是大门。这个人在什么地方?这是怎么回事?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幼儿:这个人为什么不走大门,而是趴在那边呢?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运用绘本的版画表现方式和故事所发生的年代,引导幼儿关注画面重点内容,展开讨论,激发其阅
读兴趣,引出阅读内容。
2.阅读绘本第2-8页,引发第二次猜测和讨论。
(1)教师阅读绘本第2-3页内容,让幼儿知道画面所讲述的背景。
(2)师幼共同阅读绘本第4-5页。
教师:他悄悄地走进院子,看见了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学一学小偷走路的样子,同时学习词语“蹑手蹑脚”。
教师:这个大钟看上去怎么样?花纹图案怎么样?(学习词语“图案精美”)这个人没有走大门,却去翻院墙,他悄悄地走进院子,看见这口图案精美的大钟,他想干什么呢?他是谁呢?
教师:对了,他是小偷,他想把这口大钟搬到自己家里去。 设计意图:活动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这个人是小偷,而是让幼儿通 过观察和模仿画面主人公的行为,猜测其身份。
(3)师幼共同阅读绘本第6-7页。
教师:小偷在干什么?他推动大钟了吗?小偷的表情动作是怎么样的?
教师:(手指小偷脸上的汗)这两点是什么?说明这个钟是怎么样的?(学习词语“又大又重”、
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小偷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小偷想得到大钟的追切心情,为后面的想象与猜测做铺垫。
(4)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教师:这个钟又大又重,你们觉得他会用什么办法把钟搬走呢?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幼儿猜测小偷可能会使用的办法,激发幼儿通过阅读寻找答案的愿望,增强其自主阅读的目的性。
(5)幼儿自主观察绘本第8页,了解小偷的想法。
教师:小偷竭尽全力想到了哪些办法呢?
教师鼓励幼儿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小偷的想法。
设计意图:教师关注幼儿的语言学 习,鼓励其运用语言进行表述。
3.阅读绘本第9页至结束,初步了解故事发生的内容。
幼儿自主阅读绘本,交流故事内容与情节。
教师:小偷究竟会用什么办法把大钟搬回家呢?他成功了吗?请你们从第9页开始阅读绘本至结束,然后说一说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幼儿带着问题从书中寻找答案,使自主阅读更有实效。然后,教师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幼儿进行集体交流。如此,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自主阅读情况有所了解,从而使后面的集体阅读更加有的放矢。
4.师幼共同观看幻灯片,感知、讨论并理解绘本内容。
教师:小偷用了什么办法搬钟呢?有没有如愿以偿呢?我们一起来阅读绘本。
此时,配班老师突然敲响锣:咣!
设计意图:敲锣的设计,让幼儿出其不意地感受到钟声的巨响,体会小偷做贼心虚和害怕的心情。
教师:你从哪里看出小偷吓了一跳?他慌慌张张地张开双臂想干什么?为什么要捂住大钟呢7
教师:(手指15页的声音线条)他不由自主地做了一个什么动作?钟声被捂住了吗?
教师:小偷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呢?请看小偷的表情,他为什么会笑?(学习词语“得意”)
教师:小偷拿大锤做了什么?他得逞了吗?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针对 每一幅画面的内容和表现特点,设计了相应的问题,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细 节,尤其是小偷的动作、表情、神态,以及画面中的声音线条。教师以问题讨论的
方式帮助幼儿准确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偷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
5.集体完整阅读绘本,理解绘本内容。
教师:这本书的名字就叫《掩耳盗铃》,我们一起来完整阅读绘本吧。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绘本,重点阅读第8页。同时,教师引导幼儿手指15页钟声的线条,模仿钟声“咣—一”。
设计意图:绘本中有许多表示声音的线条,尤其是15页中由长及短、由粗到细的线条,幼儿难以理解,教师采用手指与声音模仿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线条表示 声音由近及远、由强到弱的变化,进一步凸显了小偷的自以为是和滑稽可笑。
6.寻找绘本的秘密。
教师:这本书里藏著一个小秘密,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然后找一找.你们发现绘本中的秘密了吗?小偷想偷大钟,自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自始至终都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他。
教师和幼儿一起逐页观察画面,寻找小黑猫。
设计意图:小黑猫是这本书的经典设计,每一幅画面中的不同位置都出现了小黑猫,进一步烘托了小偷自欺欺人
的故事主题。
7.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
教师:《掩耳盗铃》是一个成语故事,你们觉得故事中的小偷……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留白的方式引导幼儿表达自身想法,加深幼儿对成语 故事内涵的理解。
活动感悟
本次阅读活动中,教师运用体验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和理解成语故事。在细致的观察和热烈的讨论中,师幼共同轻松读完了绘本。明明是一个非常熟悉的故事,再次与幼儿一起阅读时,仍然会觉得趣味横生,津津乐道。孩子们在阅读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个小偷真笨,他太蠢了,和我爸爸喝醉酒后有点像。”“他为什么要偷东西呢?”……在孩子们的讨论过程中,成语故事的内容和寓意已经很好地传达出来了,这既是图画书的魅力,也是体验式阅读的魅力。
在本次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经验。首先,教师在设计成语绘本阅读活动时,一定要分析所选择的绘本的特点,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与绘本的表现风格、故事内容、角色装扮等方面建立起链接,探寻幼儿的经验所无法企及的部分,帮助幼儿流畅阅读。其次,在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与幼儿是共同的阅读者,相互之间保持一种平等对话的状态,既有学习也有交流。教师要积极营造一个舒适、宽松、平等的阅读氛围,在交流中关注幼儿阅读经验的生长。最后,阅读课堂是相互交流的,教师作为引导者,起着阅读引领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更多地考虑幼儿可能会出现的不同情况,积极给予有效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