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校学前班课程实施的实践与尝试

    周丽莉

    摘 要:2004年9月,南京盲校在美国帕金斯盲校和中央教科所彭霞光研究员的指导和支持下,开设了盲校学前班,接受3-6岁视障儿童进行学前教育,至今已有10年。其间,我们陆续送出80名左右的视障毕业生。

    关键词:盲校学前班; 视障儿童; 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1.4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1-121-001

    一、缺陷补偿,普特融合的教育课程

    盲校开设的学前班课程中,由于我们的学生受到视力的限制,在各个活动中,无法用眼睛进行学习,所以我们教师对孩子进行盲缺陷补偿,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活动中,体验活动的快乐,如在艺术活动绘画中,我们给孩子制作了不一样的绘画工具,在绘画纸的四周夹上边框,这样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就不会画到纸张的外面了,同时也体验到绘画的乐趣,又如在语言活动看图讲述中,教师将图画上的小动物用不一样形象的实物标记出来,帮助孩子来区分,这样,即使是全盲的孩子在用双手进行触摸时,也能分清图画上的人物,可以进行“摸图讲述了”。还有在律动活动中,我们的全盲孩子看不到老师的动作,也无法模仿,所以我们老师就让孩子把双手放在老师的手臂或者双腿上,来感受老师手臂和腿部动作的变化,从而“模仿”出动作,有时我们也邀请低视力学生,一对一的辅导全盲同学,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同学间的友谊,也是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的一种方式。

    二、丰富多样,多种融合的教育形式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化学习。

    1.发挥集体教育功能,提高教育的效率

    集体活动是集中全班幼儿一起整体学习的形式。通过集体的分享与讨论,引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动机,并帮助幼儿建立及整合一定的经验与概念,以便在小组或个别活动中继续延伸。例如在主题活动“秋天里”,我们组织了集體远足活动——秋天的树叶,孩子们发现公园里的路上、草地上都飘满了落叶,低视孩子们还发现有的树叶是绿色的,而有的树叶却变黄了,孩子们很激动,远足活动结束以后,孩子们的情绪还是非常兴奋,当老师问到:“我们去远足活动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的时候,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老师,我发现树叶变黄了。”“老师,我发现有的叶子有点黄,也有点绿。”“老师,我知道秋天来了。”“老师、老师……”孩子们高兴地说着自己的发现,当孩子们诉说着自己发现的同时,也有孩子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有的孩子问:“有的树上的树叶为什么还是绿的?有的树叶为什么会变黄的?”“有的树上有果子,有的为什么没有?”“叶子的形状为什么不一样……”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知道秋天来了。集体活动使孩子们分享了他人的经验,并引发了新的问题,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秋天的兴趣。除分享交流活动适合采用集体活动形式以外,还有类似于以听、感受为主的音乐活动、文学作品欣赏等,比较适合用集体的方式进行,因为这类活动既需要有集体活动氛围,又不会因为人数多而受到影响。

    2.尊重幼儿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开展小组合作及个别化学习

    个别化学习是指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儿童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承认每一个儿童的思维状态,在一定的时段、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去解决各自面临的问题。比如在活动树叶贴画中,我们和孩子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并设计了问题情景“我想用树叶做什么”?考虑到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不同,获得的经验不同,继续探索的兴趣也不同,当老师提供了各种材料之后,孩子们所表现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在活动中,我请低视和全盲幼儿两两自由结伴,因为低视幼儿有视力,可以整体构图,而全盲幼儿则可以发挥想象拼贴内容以及帮助低视幼儿进行涂抹胶水等,这样既在探索中感受乐趣,又在创造中体验成功。在活动中,部分孩子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求,按自己的方式自主的进行探究,而更多的孩子是在合作、交谈、借鉴,相互学习和帮助中,提高了交往、合作、沟通的能力。

    3.创设活动区域,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要

    在生活技能活动中,我们教孩子学叠衣服,对于明眼孩子来说,叠衣服并不是件困难的事,但是对于有视力障碍的孩子来说,要想把一件衣服叠好,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只是靠集体活动中,老师教授的儿歌来叠衣服的话,那显然是不可能学会的,因此,在活动区中,我摆放了几件学生的外套,这样课间休息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进行练习,从而掌握叠衣服的技能。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根据他们的特殊性,将各种形式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交替结合、有机联系,满足视障幼儿完整学习的需要。

    三、多方参与,优势融合的教育途径

    1.与家庭的合作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我们要根据他们的特殊性,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并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如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们邀请孩子的妈妈到学校来和孩子一起包元宵,吃元宵,当孩子们把一颗颗元宵喂到自己妈妈嘴边的时候,她们情不自禁的掉下了眼泪,并且和我说:“周老师,我从来没想到我的孩子这么能干。”

    2.与社区的联合

    社区环境也是孩子学习与康复的好场所,对环境的适应是检验孩子社会性的根本标准。例如我们会经常邀请普园的孩子到我们学校来联欢,或者我们把孩子带到普园去参观,孩子之间交朋友,送礼物,做游戏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与正常孩子在一起的快乐。又如“六一”的时候,管辖区派出所的民警叔叔和阿姨也会带着礼物来看望我们,并且邀请我们去参观防暴大队,让孩子们了解他们心目中英雄都是怎样工作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们的孩子对身边的环境渐渐的熟悉起来,也渐渐的融入到大环境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特殊儿童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实践证明,及早介入教育对于特殊儿童身心健康的发育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更是他们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基础与保障。学前融合教育对于我们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是个更长远,更艰难的挑战。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