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王朝庄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在整体工作达到良好水平的基础上,从校情出发,在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发挥优势,所形成的自己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教育特征和风格风貌。因此,学校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打造而成的,是学校发展成果的不断延续和继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那么,学校如何实现特色发展、创建学校特色呢?这是我们几年来一直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问题。
2011年,鹤壁市教育局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选择鹤壁市淇滨中学、外国语中学、湘江小学为实验研究对象,对学校特色创建进行了研究。我们认为学校特色创建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选择正确的方向
学校特色创建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为此,创建学校特色就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做好三个方面的分析。
一是政策与规律的分析。首先,学校特色创建必须始终体现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就当前而言,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由此,必须明确学校的特色创建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改革与时俱进的体现,更是党和人民对教育的期盼。
其次,学校特色创建还需地方政府做保障以及校内外的广泛支持。鹤壁市淇滨中学1999年建校,是当时鹤壁新区的第一所市直学校,市委、市政府对该校建设十分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新区的居民也对这所学校寄予很大期望,这不仅给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良好机遇。建校之初,学校每学期仅有5000元的经费,第一年三个班仅招了50名学生。面对这样的境遇,学校领导班子没有气馁,而是大胆提出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的目标。他们精心打造教师队伍,推进人性化、精细化管理,在注重内部发展的同时,主动出击,寻求政府、社会的支持,采取引、贷、借、垫等多种方式筹措建校资金。经过15年努力,现在的学校不仅设施先进,环境幽雅,还先后荣获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河南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 “河南省教改工作先进单位”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最后,学校特色的创建与发展还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选择特色项目要依法而行,依规而做,顺势而为。在教学改革上,淇滨中学依据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教育规律,自2004年以来,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逐步摸索出了适合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的“分层递进课堂教学走班制”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尊重学生个性、组合教师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学习品质,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并实行动态走班,开展分层教学,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成为该校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
二是区位与生源的分析。创建学校特色要立足学校实际,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一是学校所在的地域实际。一所学校所在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创建学校特色,必须考虑地域因素,适应地域发展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如鹤壁市湘江小学,位于鹤壁新区的城乡接合部,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城中村,生源复杂,家长素质参差不齐。针对这一实际,该校大力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启动书香校园计划,让浓浓书香熏染孩子成长。该校先后荣获了“全国生命教育示范学校” “全国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其二是学校办学实际。学校特色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但决不能仅停留在这一层,而要能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内化为学校文化。因此,学校特色必须扎根于学校、生成于学校,并发展于学校。
三是教育资源的分析。学校特色创建依赖学校教育资源,做好学校教育资源分析,明确学校拥有的各类显性教育资源,挖掘学校的隐性教育资源,才能充分有效地整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扬长避短,使学校特色创建深入持久发展。如湘江小学十分注重对教育资源的发掘。他们利用鹤壁民间艺术家泥猴张这一资源,创建了鹤壁市第一所少儿艺术学院——泥猴张少儿艺术学院;他们整合学校现有的音乐、美术教师资源,成立了鹤壁市第一个校园艺术团——“太阳花艺术团”,为孩子们开辟出一方融艺术学习与心灵成长于一体的平台,学校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先进单位”。
二、要制定合理的方案
学校特色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各个方面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更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创建方案,进行详细周密的计划,做出科学的部署和安排,否则创建工作就会盲目而行、事倍功半。在制定特色创建方案时,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科学选择和定位。其一是从学校历史或办学传统中发现和提取有特点、有价值的因素,进行提炼,使之升华,形成学校特色。鹤壁市外国语中学是依托鹤壁市第二中学、在鹤壁新区建设的一所新学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鹤壁市第二中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因此,外国语中学的德育主题系列课程开发、“三自”教育德育模式的创立,都是在提炼、升华老校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二是分析、聚焦学校现有优势,将其提升、扩展为学校特色。学校现有的优势,往往体现在某个或某些方面,这就需要进一步挖掘其深层理念,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将其扩大到学校的各个方面,逐渐形成学校的文化与特色。其三是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内化为学校自己的特色。
二是把握好目标体系。学校特色建设光有口号和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具体内容和框架结构体系,这需要精心打造和构建。如淇滨中学构建的“三全三育”(三全,即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展开;三育,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德育模式,不仅制定构建目标,还通过设立学生校长助理、文明监督岗,建立学生自管会、学生社团、学生会组织等一些学生自我管理机构,对模式构建的每一过程、每个具体环节都进行了细化,确保了构建各项工作的落实。因此,在制定方案时一定要结合学校实际,把握好特色创建的目标体系,以免顾此失彼,造成特色创建的先天性不足。
三是把握好发展进程。特色创建是一个不断推进、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积淀过程,它具有较强的连续性、稳定性,因此必须常抓不懈,既不能幻想“一口吃个胖子”,也不能停滞不前。所以,学校特色创建必须依据学校现有基础、师生实际能力等,确定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有序推进。首先是找准结合点,特色创建要与日常工作、日常管理紧密结合,并体现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以及环境建设中,只有这样,才不会流于形式。其次是找准落脚点,特色创建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因此,特色创建应落脚到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上。再次是找准支撑点。支撑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有特色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在这里“大师”比“大楼”更重要。最后是找准生长点。学校特色建设既要体现稳定性,又要体现创新性;既要重视积累、积淀,又要结合时代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寻找新的发展点。
三、要打造高素质队伍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学校办学理念的贯彻、办学目标的实现,都要靠教师。可以说,有了教师的发展,才有学生的发展,才有学校的发展。从对淇滨中学、外国语中学、湘江小学三所学校的特色创建研究中可发现,三所学校都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如湘江小学85名教职工中,有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市级名师4人、骨干教师13人;淇滨中学129名教师中,有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1名,省市级优质课教师94名。这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校特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在特色创建中,学校应围绕办学理念,根据学校的办学需要,设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案,通过各种培训途径,打造出一支具有时代精神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并通过他们的努力,使学校的一些学科教学建设能够领先于其他同类学校。
四、校长要内涵丰富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打造学校特色,校长除需要搭好平台、营造氛围,引领师生并与师生一道努力外,还需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人。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他除了是一名思想者和学习者,更应成为一个实干家。校长不仅仅是学校特色创建的“举旗人”,更应是一名踏踏实实的实践者。校长通过学校规划,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和个人身上,同时还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是身体力行,深入教育教学一线,与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努力;第二件是蹲下身子,深入到师生和家长中间,广泛听取民意;第三件是集思广益,不断发现学校特色创建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科学的修正。
总之,学校特色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为受教育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过程。要达到这一目的,学校特色创建除做好以上工作外,还应该强调三个统一,即从办学思想的角度讲,强调学校特色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统一;从培养人的角度讲,强调特色育人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统一;从学校建设的角度讲,强调个性化与规范化的统一。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鹤壁市中小学办学特色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鹤壁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 编 流 水)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在整体工作达到良好水平的基础上,从校情出发,在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发挥优势,所形成的自己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教育特征和风格风貌。因此,学校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打造而成的,是学校发展成果的不断延续和继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那么,学校如何实现特色发展、创建学校特色呢?这是我们几年来一直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问题。
2011年,鹤壁市教育局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选择鹤壁市淇滨中学、外国语中学、湘江小学为实验研究对象,对学校特色创建进行了研究。我们认为学校特色创建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选择正确的方向
学校特色创建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为此,创建学校特色就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做好三个方面的分析。
一是政策与规律的分析。首先,学校特色创建必须始终体现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就当前而言,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由此,必须明确学校的特色创建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改革与时俱进的体现,更是党和人民对教育的期盼。
其次,学校特色创建还需地方政府做保障以及校内外的广泛支持。鹤壁市淇滨中学1999年建校,是当时鹤壁新区的第一所市直学校,市委、市政府对该校建设十分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新区的居民也对这所学校寄予很大期望,这不仅给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良好机遇。建校之初,学校每学期仅有5000元的经费,第一年三个班仅招了50名学生。面对这样的境遇,学校领导班子没有气馁,而是大胆提出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的目标。他们精心打造教师队伍,推进人性化、精细化管理,在注重内部发展的同时,主动出击,寻求政府、社会的支持,采取引、贷、借、垫等多种方式筹措建校资金。经过15年努力,现在的学校不仅设施先进,环境幽雅,还先后荣获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河南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 “河南省教改工作先进单位”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最后,学校特色的创建与发展还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选择特色项目要依法而行,依规而做,顺势而为。在教学改革上,淇滨中学依据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教育规律,自2004年以来,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逐步摸索出了适合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的“分层递进课堂教学走班制”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尊重学生个性、组合教师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学习品质,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并实行动态走班,开展分层教学,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成为该校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
二是区位与生源的分析。创建学校特色要立足学校实际,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一是学校所在的地域实际。一所学校所在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创建学校特色,必须考虑地域因素,适应地域发展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如鹤壁市湘江小学,位于鹤壁新区的城乡接合部,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城中村,生源复杂,家长素质参差不齐。针对这一实际,该校大力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启动书香校园计划,让浓浓书香熏染孩子成长。该校先后荣获了“全国生命教育示范学校” “全国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其二是学校办学实际。学校特色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但决不能仅停留在这一层,而要能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内化为学校文化。因此,学校特色必须扎根于学校、生成于学校,并发展于学校。
三是教育资源的分析。学校特色创建依赖学校教育资源,做好学校教育资源分析,明确学校拥有的各类显性教育资源,挖掘学校的隐性教育资源,才能充分有效地整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扬长避短,使学校特色创建深入持久发展。如湘江小学十分注重对教育资源的发掘。他们利用鹤壁民间艺术家泥猴张这一资源,创建了鹤壁市第一所少儿艺术学院——泥猴张少儿艺术学院;他们整合学校现有的音乐、美术教师资源,成立了鹤壁市第一个校园艺术团——“太阳花艺术团”,为孩子们开辟出一方融艺术学习与心灵成长于一体的平台,学校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先进单位”。
二、要制定合理的方案
学校特色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各个方面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更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创建方案,进行详细周密的计划,做出科学的部署和安排,否则创建工作就会盲目而行、事倍功半。在制定特色创建方案时,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科学选择和定位。其一是从学校历史或办学传统中发现和提取有特点、有价值的因素,进行提炼,使之升华,形成学校特色。鹤壁市外国语中学是依托鹤壁市第二中学、在鹤壁新区建设的一所新学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鹤壁市第二中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因此,外国语中学的德育主题系列课程开发、“三自”教育德育模式的创立,都是在提炼、升华老校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二是分析、聚焦学校现有优势,将其提升、扩展为学校特色。学校现有的优势,往往体现在某个或某些方面,这就需要进一步挖掘其深层理念,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将其扩大到学校的各个方面,逐渐形成学校的文化与特色。其三是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内化为学校自己的特色。
二是把握好目标体系。学校特色建设光有口号和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具体内容和框架结构体系,这需要精心打造和构建。如淇滨中学构建的“三全三育”(三全,即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展开;三育,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德育模式,不仅制定构建目标,还通过设立学生校长助理、文明监督岗,建立学生自管会、学生社团、学生会组织等一些学生自我管理机构,对模式构建的每一过程、每个具体环节都进行了细化,确保了构建各项工作的落实。因此,在制定方案时一定要结合学校实际,把握好特色创建的目标体系,以免顾此失彼,造成特色创建的先天性不足。
三是把握好发展进程。特色创建是一个不断推进、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积淀过程,它具有较强的连续性、稳定性,因此必须常抓不懈,既不能幻想“一口吃个胖子”,也不能停滞不前。所以,学校特色创建必须依据学校现有基础、师生实际能力等,确定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有序推进。首先是找准结合点,特色创建要与日常工作、日常管理紧密结合,并体现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以及环境建设中,只有这样,才不会流于形式。其次是找准落脚点,特色创建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因此,特色创建应落脚到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上。再次是找准支撑点。支撑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有特色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在这里“大师”比“大楼”更重要。最后是找准生长点。学校特色建设既要体现稳定性,又要体现创新性;既要重视积累、积淀,又要结合时代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寻找新的发展点。
三、要打造高素质队伍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学校办学理念的贯彻、办学目标的实现,都要靠教师。可以说,有了教师的发展,才有学生的发展,才有学校的发展。从对淇滨中学、外国语中学、湘江小学三所学校的特色创建研究中可发现,三所学校都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如湘江小学85名教职工中,有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市级名师4人、骨干教师13人;淇滨中学129名教师中,有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1名,省市级优质课教师94名。这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校特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在特色创建中,学校应围绕办学理念,根据学校的办学需要,设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案,通过各种培训途径,打造出一支具有时代精神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并通过他们的努力,使学校的一些学科教学建设能够领先于其他同类学校。
四、校长要内涵丰富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打造学校特色,校长除需要搭好平台、营造氛围,引领师生并与师生一道努力外,还需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人。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他除了是一名思想者和学习者,更应成为一个实干家。校长不仅仅是学校特色创建的“举旗人”,更应是一名踏踏实实的实践者。校长通过学校规划,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和个人身上,同时还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是身体力行,深入教育教学一线,与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努力;第二件是蹲下身子,深入到师生和家长中间,广泛听取民意;第三件是集思广益,不断发现学校特色创建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科学的修正。
总之,学校特色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为受教育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过程。要达到这一目的,学校特色创建除做好以上工作外,还应该强调三个统一,即从办学思想的角度讲,强调学校特色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统一;从培养人的角度讲,强调特色育人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统一;从学校建设的角度讲,强调个性化与规范化的统一。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鹤壁市中小学办学特色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鹤壁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 编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