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体解剖学“心脏”教学设计

    范红波 黄欣媛

    摘 要:本文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心脏”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在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教师引领作用,从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作业等多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质量,达成了教学目标。

    关键词:解剖学;心脏;教学设计

    心脏是维持生命活动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能自主进行节律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定向流动,是驱动全身血液循环的不眠不休的动力泵。心脏这一章节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涉及的内容和专业名词较多,概念也比较抽象,如何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需要任课教师悉心考量,认真做好教学设计。本文就所执教的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中“心脏”一章,就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思路、教学实施等方面如何进行设计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1 教材分析

    课程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窦肇华、吴建清主编的《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7版),为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根据“六位一体”的岗位服务需求进行内容编写,语言精炼,配有清晰的彩色图片,以及典型的临床案例。设置了学习目标、本章小结、练习题等,注重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紧密接轨执业考试内容,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本节“心”为第十五章心血管系统第二节内容,主要讲述心脏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知识点繁多,重难点也多,是心血管系统的基础,也为生理、病理、临床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入校接触医学知识不久,对人体结构和器官有较强的求知欲。在解剖学的前面章节中已经学习了基本组织、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等知识,有了一定的形态学学习方法基础,但是大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好,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生对移动互联网学习平台适应性很强,对信息化技术也能熟练运用。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

    掌握心的位置、外形、体表投影,以及心腔的形态和结构;理解心内注射部位及心瓣膜的功能;了解心壁的微细结构和心的传导系统。

    3.2 能力目标

    通过模型、3D body软件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绘制、案例引入、微课学习等方法,锻炼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联系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明白胸外心脏按压在急救中应用,锻炼临床应用能力。

    3.3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心脏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知道关爱和帮助有心脏疾病的病人,培养严谨细致、尽心尽力的医师职业道德。

    4 教学设计

    4.1 教学方法

    在介绍基本形态和结构时,以多媒体教学课件讲解为主,通过一张张心脏形态和结构解剖彩图,给学生直观印象;辅以心脏塑胶模型和猪心标本的立体示教,使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一步理解心脏的静态结构;再通过多媒体动画和黑板板书结合,展示出心内血流和心瓣膜开闭的关系,将课程的难点进行动态演示,突出“器官的形态是和其功能相适应”的理念,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在临床医学方面进行拓展,结合讲解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播放心血管介入手术的视频录像,使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专业认知。对于总体的教法组织安排,把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病例分析结合起来,做到有讲有练,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4.2 学习方法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情况,设置几个学习任务,计入考评的过程考核中,从而起到督促作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具体来说,学生在课前需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微助教”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在课堂上认真观察和触摸模型,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课后,通过3D body三维交互软件模拟心脏解剖,自主探究心脏结构,以及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思维导图绘制,归纳整理课程相关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把握重点,加深记忆。

    5 教学过程

    5.1 课前准备

    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在“微助教”平台上完成预习任务,主要是预习教学材料,观看心脏解剖微课,以及扫描二维码下载3D body软件并进行学习和操作,。通过微助教平台提供的师生互动与作业管理功能,掌握学生的课前学习状况,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设计教学。

    5.2 情景导入

    播放一段新闻视频,内容是一位中年男子在公园散步时突发心脏骤停,晕倒在地,正好路过的一名下班的护士及时对其进行心脏按压,为救护车到来争取了宝贵时间,挽救了这位男子的生命。提示心脏病的高发性和危险性,破除“老年人才会得心脏病”的误解,告知学生必须懂得心脏病预防和治疗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5.3 课程讲授

    (1)心的位置和毗邻。用俗语“偏心”做引子,提出问题:“心脏的位置在哪里?”让学生将手放到左侧胸膛感受心脏的搏动,课件展示心脏位置的图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尤其提醒学生注意心内注射的位置和心尖的体表投影这两个知识点。之后介绍真正的“偏心”——右位心的异常现象,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习兴趣。

    (2)心的外形。在大屏幕上展示心外形的图片,并拿出心脏塑胶模型,对照着讲解各个部分。再让学生观察讨论,在模型上指认出心的“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三沟”这些结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3)心腔结构。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介绍四个心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以及心室内的瓣膜。尤其是心瓣膜的结构和功能比较难理解,需要结合心内血流方向来讲解,有很强的逻辑性。首先大屏幕展示心腔结构图,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板图,归纳各腔的出入口,使学生对四腔心的结构更加容易理解。为给学生更直觀印象,再展示解剖好的猪心标本,让学生对照着辨认腔室结构,加深印象,重点提醒学生注意“左二右三”口诀,即是指心瓣膜的形态结构,在左房室口的是二尖瓣,右房室口为三尖瓣。心脏瓣膜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像“单向阀”一样控制心脏内血流不返流。为了形象地解释这一点,播放多媒体动画,演示出心室收缩与瓣膜开合对血流方向的控制关系,同时在黑板上板书出心内血流方向的流程图。举一反三,可联系临床病例,介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症的临床表现和发病原因,加深学生对瓣膜开闭控制血流机理的理解。

    (4)心壁结构及心间隔。在重点讲解了心腔结构之后,循序渐进进行心壁的多媒体课件授课。对照着模型和标本,引导学生观察腔壁的厚薄情况,引出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这三层的结构特点,特别提示心肌细胞和神经的分布,为心传导系的讲解做铺垫。

    (5)心传导系。以提问做引子:“在人的一生中,为什么心脏能够不停地节律性跳动,不眠不休?”引出心传导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给以解答: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的心传导系统能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维持心脏节律性搏动。再扩展介绍心电图检测的原理,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学生对心脏搏动的神经信号传导的理解。

    (6)心的血管。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之二,仍采用提问引导式教法,吸引学生兴趣。联系日常生活提问:“你一定听过冠心病、心脏搭桥手术之类的名词,知道它們具体是指什么吗?”答案是心脏的血管病变。心脏是控制全身血流的“泵”,那如心脏的血管就是给泵供电的“电线”,启发学生去探究心脏的血管。利用图片详细展示冠状动脉和静脉的分布。引导学生思考“电线故障如何排除”,结合临床实践,介绍能让血管显形的冠状动脉造影术,以及播放治疗冠心病的心脏支架和心脏搭桥手术的flash视频,让学生获得对心血管疾病的一些认知,为理论应用于实践打下基础。

    5.4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和任务

    再次展示图片和模型,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心脏外形、腔室结构和血流方向,辅以几个选择题和填空题来练习,加深对重点知识的印象。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使用3D body软件进一步熟悉心脏结构,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本章知识点的思维导图,上传到“微助教”作业中,下次课对各组作业进行点评。

    6 教学反思

    本章节教学内容涉及的概念和名词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概念的讲解更加注重和功能或临床以及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以及形成联想记忆。为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学能力。首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提前让学生熟悉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利用彩图、模型、标本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后,学生自己动手练习三维解剖软件和绘制思维导图,有效增强了记忆力,提高了思考、归纳能力,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1]。

    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利用丰富的标本、模型、演示动画、视频等教学材料展开多个角度的讲解化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将基础知识联系到生活和临床,使学生明确课程内容的重要性[2]。同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当予以点拨指导,总结延伸。总之,本课程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做引领,学生多参与,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心脏解剖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静,陈艳.“心脏解剖”信息化教学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6):79-80.

    [2]白元,陈少萍,秦永文,等.基于整合医学理念的心解剖教学设计构想[J].解剖学杂志,2015,38(02):247-249.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