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葛剑平
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诸如教育公平问题、就业问题、“教育腐败”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地影响到高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依靠国家体制改革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各类人才,成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核心动力。面对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发展趋势,尤其是面对现代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发展,这是笔者近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强大竞争优势
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目前已初步构筑起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规模高层次人力资源培养体系。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2,273所,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仅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就招生504.46万人,招收研究生36.48万人。西方媒体对此无不惊叹:中国已逐步成为人力资源大国,具有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和政要纷纷进行分析和研究,如著有《第三次浪潮》的当今国际著名社会思想家阿尔文·托夫勒,在他2006年著的《财富的革命》中,惊呼“中国赫然出现在世界上”。托夫勒认为,全世界都必须认识到真正发生在中国的事情(在那洪水般汹涌的经济和金融数据后面隐藏的中国),否则他们就很难明白即将发生的事情……中国所发生的事情将急剧地重新分配财富,并且震撼整个世界。
从战略高度,联动高等教育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可以预测,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仍然要靠每年增加数以百万计的“廉价”知识经济制造者,继续扮演世界加工厂的角色,并将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成为经济强国。这种态势已出现端倪,在深圳、广州、北京……尤其是上海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已有明显的体现。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大地上落户,已表明在新的一轮全球化知识经济竞争中,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已显现出强大的知识经济汇聚力和竞争力。
二、加强宣传,形成共识,创造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生态环境
高等教育的崛起是未来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浪潮迅猛发展,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创新和创业能力。21世纪头20年对中国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科学发展观也为中国带来新机遇。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我们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最大的挑战就是能否成功地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高等教育的崛起,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成就。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积极主动地宣传主旋律,尤其要深入和科学地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作用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在全社会形成发展高等教育的共识,要把发展高等教育确立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高校要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宣传方式和模式,充分认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准确传达信息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尤其是要避免浮躁和浮夸,如百万年薪聘院长、20万年薪聘教授、投入数亿元建设一流大学……这些很容易给社会传达一个错误的信息,引起负面效应。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目前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高等教育发展要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核心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之间的时空距离越来越紧密,使得现代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际上许多著名高校已成为该国高新技术发展的策源地和发动机。因此,在新世纪,我们已不能简单地将高等教育划归到国家社会发展领域,要将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发展联系起来,成为经济建设的核心领域。对此,高校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宣传模式,通过学校内外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向社会和政府传递正确的信息,加强宣传、形成共识,积极地为我国高等教育创造优先发展的生态环境。
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构建“学研产”结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重点
“学研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造就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我国的“学”、“研”、“产”定位分别是:高校为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研究院为科学创新中心,企业为技术创新中心。但是,这种“学研产”分割体制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形成需要高水平的研究实践和产业实践,需要得到社会的各种磨炼。目前,高校所提供的氛围、环境和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创新创业型人才成长的需要。因此,“学研产”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造就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校体制改革应从内部为重点转向“学研产”集成外延的创新之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重中之重的任务应是: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核心,探索“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积极进行体制创新,整合与优化资源,构建“学研产”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原始创新和企业培养适应性更强的人才。
政府主导,加强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推进改革进程。“学研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能确保与社会经济接轨的创新型人才迅速成长的连通体制。更重要的是要在体制上有所创新,这是保证“学研产”合作深入、协调、持续发展的推进动力。第一,政府要创造性地制定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疏通“学研产”结合通道。第二,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疏通高校与产业单位间的“学产”结合通道,建设以“学产”结合为重点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创业实训平台。对参与创业人才培养、接纳学生实习的单位,政府要通过提供专项津贴、建立基金、提供政策性无息贷款,以及评聘一批产业单位的骨干到高校兼职等方式,鼓励高校与企业的连通,强化有针对性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三,采取积极措施,疏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学研”结合通道,建设以“学研”结合为重点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训平台。鼓励重点院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复合应用型人才,加速培育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研发人才。第四,鼓励社会资源参与项目研究,以项目合作的方式激活“学研产”联动,形成“学研产”结合的长效机制。该机制旨在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核心,促进资源配置与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竞争力。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源通过投资、参股等多种合作方式,与高校共同组建以资产或技术为纽带的科技研发实体,面向社会、政府和企业,以市场机制承担各种委托与服务。第五,通过国内外联合培训,实施“高层次复合应用型教师培训计划”。高校要充分认识教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学研产”联合培训,或与国外联合培养,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培养和锻炼教师,使之能够成为同时具有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
四、体制与机制创新,构建支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
学科建设是高校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基石,是彰显特色与优势的根本,是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回顾30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路,还没有真正触及制约学科发展的核心弊端。主要表现为:高校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矛盾日益凸显,高校快速发展与学科畸形生长的态势日益突出,学科分散化和不均衡化趋势更加剧烈,且难以遏制。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制约了高校的发展。
构建现代高校学科建设运作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质上阐明了政治权力必须“公开、透明”。报告第一次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互相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打开了广阔空间。学校——学院——学科层级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术与权力、责任与利益,这一问题是建设现代学科体系的关键。
要加强对学科建设的领导决策,建设要务实,布局要合理,重点要突出。高校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实现学科结构的综合性。在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的同时,要着力建设一批重点学科,促进一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巩固一部分学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提升一部分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服务国家社会的能力,以此构建起国家、省市、学校3级重点学科体系,保持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要稳步推进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面向学科前沿重大问题和国家社会重大需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凝练方向、汇聚队伍,搭建一批学科建设高地。规划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要充分估计外部挑战,准确认识内部压力,齐心协力搞好学科建设,形成学校的研究特色和优势。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在“985工程”二期建设中,对相关的学科资源进行了重组、整合和提升,重点建设了“地球表层过程与综合减灾”等6个科技创新平台和“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等4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集中力量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家重大需求,提高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强杰出人才的选拔和培训,着力建设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一支与具有国际影响的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以重大项目、重点建设平台为支撑,培育一批以原创性研究为主并取得优秀成绩、能起示范作用、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优秀创新团队。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台《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决定》,每年拨出专项经费3,000万元,进一步支持国家、部市和校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着力打造以高层次人才为首席教授或首席科学家的50个左右高层次人才创新发展团队。每年拨出专项经费2,000万元,实施高层次学术人才支持计划。每年拨出专项经费500万元,实施重大贡献和突出业绩奖励计划。着力研究解决了教师最关心的考核问题,完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下放教师考核权,教师年度考核由院(系)实施,聘期考核由学校实施。
当前,高校面临如何使学校在一个学科合理布局、优势特色显著、支撑发展的平台上运行,如何突破学科之间的封闭性带来的交叉融合的障碍,如何建立一个资源集成、力量整合、开放与共享的大平台,让学术资源价值最大化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我们需要以全新的思维、态度、理念和管理方法,探索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学科建设运作体系。■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蔡桂兰]
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诸如教育公平问题、就业问题、“教育腐败”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地影响到高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依靠国家体制改革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各类人才,成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核心动力。面对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发展趋势,尤其是面对现代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发展,这是笔者近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强大竞争优势
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目前已初步构筑起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规模高层次人力资源培养体系。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2,273所,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仅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就招生504.46万人,招收研究生36.48万人。西方媒体对此无不惊叹:中国已逐步成为人力资源大国,具有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和政要纷纷进行分析和研究,如著有《第三次浪潮》的当今国际著名社会思想家阿尔文·托夫勒,在他2006年著的《财富的革命》中,惊呼“中国赫然出现在世界上”。托夫勒认为,全世界都必须认识到真正发生在中国的事情(在那洪水般汹涌的经济和金融数据后面隐藏的中国),否则他们就很难明白即将发生的事情……中国所发生的事情将急剧地重新分配财富,并且震撼整个世界。
从战略高度,联动高等教育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可以预测,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仍然要靠每年增加数以百万计的“廉价”知识经济制造者,继续扮演世界加工厂的角色,并将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成为经济强国。这种态势已出现端倪,在深圳、广州、北京……尤其是上海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已有明显的体现。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大地上落户,已表明在新的一轮全球化知识经济竞争中,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已显现出强大的知识经济汇聚力和竞争力。
二、加强宣传,形成共识,创造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生态环境
高等教育的崛起是未来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浪潮迅猛发展,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创新和创业能力。21世纪头20年对中国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科学发展观也为中国带来新机遇。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我们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最大的挑战就是能否成功地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高等教育的崛起,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成就。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积极主动地宣传主旋律,尤其要深入和科学地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作用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在全社会形成发展高等教育的共识,要把发展高等教育确立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高校要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宣传方式和模式,充分认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准确传达信息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尤其是要避免浮躁和浮夸,如百万年薪聘院长、20万年薪聘教授、投入数亿元建设一流大学……这些很容易给社会传达一个错误的信息,引起负面效应。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目前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高等教育发展要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核心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之间的时空距离越来越紧密,使得现代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际上许多著名高校已成为该国高新技术发展的策源地和发动机。因此,在新世纪,我们已不能简单地将高等教育划归到国家社会发展领域,要将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发展联系起来,成为经济建设的核心领域。对此,高校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宣传模式,通过学校内外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向社会和政府传递正确的信息,加强宣传、形成共识,积极地为我国高等教育创造优先发展的生态环境。
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构建“学研产”结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重点
“学研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造就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我国的“学”、“研”、“产”定位分别是:高校为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研究院为科学创新中心,企业为技术创新中心。但是,这种“学研产”分割体制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形成需要高水平的研究实践和产业实践,需要得到社会的各种磨炼。目前,高校所提供的氛围、环境和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创新创业型人才成长的需要。因此,“学研产”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造就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校体制改革应从内部为重点转向“学研产”集成外延的创新之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重中之重的任务应是: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核心,探索“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积极进行体制创新,整合与优化资源,构建“学研产”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原始创新和企业培养适应性更强的人才。
政府主导,加强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推进改革进程。“学研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能确保与社会经济接轨的创新型人才迅速成长的连通体制。更重要的是要在体制上有所创新,这是保证“学研产”合作深入、协调、持续发展的推进动力。第一,政府要创造性地制定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疏通“学研产”结合通道。第二,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疏通高校与产业单位间的“学产”结合通道,建设以“学产”结合为重点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创业实训平台。对参与创业人才培养、接纳学生实习的单位,政府要通过提供专项津贴、建立基金、提供政策性无息贷款,以及评聘一批产业单位的骨干到高校兼职等方式,鼓励高校与企业的连通,强化有针对性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三,采取积极措施,疏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学研”结合通道,建设以“学研”结合为重点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训平台。鼓励重点院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复合应用型人才,加速培育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研发人才。第四,鼓励社会资源参与项目研究,以项目合作的方式激活“学研产”联动,形成“学研产”结合的长效机制。该机制旨在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核心,促进资源配置与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竞争力。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源通过投资、参股等多种合作方式,与高校共同组建以资产或技术为纽带的科技研发实体,面向社会、政府和企业,以市场机制承担各种委托与服务。第五,通过国内外联合培训,实施“高层次复合应用型教师培训计划”。高校要充分认识教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学研产”联合培训,或与国外联合培养,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培养和锻炼教师,使之能够成为同时具有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
四、体制与机制创新,构建支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
学科建设是高校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基石,是彰显特色与优势的根本,是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回顾30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路,还没有真正触及制约学科发展的核心弊端。主要表现为:高校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矛盾日益凸显,高校快速发展与学科畸形生长的态势日益突出,学科分散化和不均衡化趋势更加剧烈,且难以遏制。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制约了高校的发展。
构建现代高校学科建设运作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质上阐明了政治权力必须“公开、透明”。报告第一次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互相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打开了广阔空间。学校——学院——学科层级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术与权力、责任与利益,这一问题是建设现代学科体系的关键。
要加强对学科建设的领导决策,建设要务实,布局要合理,重点要突出。高校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实现学科结构的综合性。在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的同时,要着力建设一批重点学科,促进一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巩固一部分学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提升一部分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服务国家社会的能力,以此构建起国家、省市、学校3级重点学科体系,保持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要稳步推进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面向学科前沿重大问题和国家社会重大需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凝练方向、汇聚队伍,搭建一批学科建设高地。规划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要充分估计外部挑战,准确认识内部压力,齐心协力搞好学科建设,形成学校的研究特色和优势。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在“985工程”二期建设中,对相关的学科资源进行了重组、整合和提升,重点建设了“地球表层过程与综合减灾”等6个科技创新平台和“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等4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集中力量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家重大需求,提高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强杰出人才的选拔和培训,着力建设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一支与具有国际影响的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以重大项目、重点建设平台为支撑,培育一批以原创性研究为主并取得优秀成绩、能起示范作用、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优秀创新团队。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台《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决定》,每年拨出专项经费3,000万元,进一步支持国家、部市和校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着力打造以高层次人才为首席教授或首席科学家的50个左右高层次人才创新发展团队。每年拨出专项经费2,000万元,实施高层次学术人才支持计划。每年拨出专项经费500万元,实施重大贡献和突出业绩奖励计划。着力研究解决了教师最关心的考核问题,完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下放教师考核权,教师年度考核由院(系)实施,聘期考核由学校实施。
当前,高校面临如何使学校在一个学科合理布局、优势特色显著、支撑发展的平台上运行,如何突破学科之间的封闭性带来的交叉融合的障碍,如何建立一个资源集成、力量整合、开放与共享的大平台,让学术资源价值最大化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我们需要以全新的思维、态度、理念和管理方法,探索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学科建设运作体系。■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