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南粤的“大医”王玲

    安 静

    唐朝药王孙思邈说过:“大医精诚。”确实,只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之人,方可称之为“大医”。在如今误诊误治之事时有耳闻、过度治疗比比皆是、医患冲突事件屡屡成为焦点的现实社会中,有“大医”存在吗?当你了解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学博士王玲的事迹后,也许会慨叹:这就是“大医”!王玲是一个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她几十年如一日,把真挚的爱奉献给每一位病人,以其高超的医术把无数病人从死神手中抢救出来,展示了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

    攀登医学高峰永不止步

    王玲1951年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16岁到部队当卫生员,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只有初中文化的她立志要做一个好医生。她勤学好问,工作之余总是孜孜不倦地看书学习。25岁考入大学,之后又接连读完了硕士、博士。在攻读硕、博学位期间,她既要负责繁重的临床工作,又要完成学业,所付出的艰辛非常人所能理解。为了掌握更多救死扶伤的真本领,王玲“玩命”地学,即使后来做了主任医师,成了院内的学术权威,攀登医学高峰的脚步也从未停止。她善于总结研究心得和实践经验,先后在国内外血液病学专业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她常说:解除不了病人的痛苦,就不是好医生。

    1971年,王玲在广州军区第165医院的烧伤科做护士。那时的医院科研设备还非常简陋,土法上马是常事。为试验一些中草药控制感染和镇痛的效果,王玲豁出去了。她先后十多次用剪刀在自己的大腿上剪出一个伤口,把草药敷在上面,亲身体验治疗效果。1976年,王玲随部队医疗队到了一家精神病院,看到当时普遍使用的电击疗法给精神病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心里十分难受。她知道有一种叫“洋金花”的中药镇定作用比较好,但用药量不好掌握,医生们都不敢用,她便决定以身试“药”。一个晚上,她悄悄服用了这种药。因药量过大,强烈的药物反应将她折磨了整整一夜,但她认为值得,因为这么一折腾,她对药性和用量都有了认识。1986年,一个临床实验需要正常人的骨髓作对照,她毫不犹豫地两次叫人抽取自己的骨髓。后来有人问她为什么会这么勇敢,她轻描淡写地说:“当时只是想完成课题,却没想到今天有了另外一个用处,就是许多患者因害怕骨穿会影响健康而不想做骨髓检查,我就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他们,抽一点骨髓对人体是没有害的。”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如果没有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博爱胸怀,谁能如此奋不顾身!

    长期的刻苦钻研和知识积累,使王玲具有了高超的医术和过人的胆识。1996年6月,一名被另一家医院断定只能活2个月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转来了血液科。凭着渊博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王玲大胆突破常规,对病人实施了大剂量化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硬是把病人从死神手中拽了回来,而且还较高质量地存活了3年多。2001年10月初,一个患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3岁女童出现在王玲面前时,已是奄奄一息。为抢救这条宝贵的小生命,王玲果断地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脐血移植法,终于使小女孩获救。这种采用不全相合无关供体的脐血移植治疗急性再障的做法,当时在国内还未有过成功先例的报道。众所周知,化疗往往会使病人痛苦得死去活来,但在王玲手下化疗过的病人,却觉得没有传说的那么可怕。他们并不知道,为了减轻化疗反应,王玲是怎样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在给每个病人化疗前,她都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反复去计算、斟酌、预防,做足了功课。

    她对病人比亲人还亲

    “医者父母心”。王玲给予病人的尊重、关爱和帮助总是那么真诚、周到,而且不分老少,无论尊卑。

    有一次,王玲的嫂子做手术,请她这个做医生的妹妹陪伴。没想到只过了一会儿,王玲就坐立不安了,原来她放心不下科室里的病人。交代过别人照看嫂子后,她赶紧回到了自己的科室。嫂子开头还有些怨言,怪她怎么对病人比对自己人还亲。后来想想,妹妹救治病人从来都是“拼命三郎”,守着自己,只能为一个人服务,而回到科室,是为很多人服务,慢慢也就想通了。

    王玲被病人“呼之则来”,家人已是见多不怪。有一次,王玲利用休息时间与家人坐火车去湛江探亲。在半路上,她接到科室打来的电话,说有一个病人出事了。同去的弟弟悄悄对母亲说:“行了,姐姐肯定要往回走。”果真,火车刚进站,王玲就立即买了车票往回赶。还有一次,好不容易挤出时间带着妈妈去桂林旅游,就在去机场的路上,得知有个重病号需要她处理,她二话不说立即返回,带妈妈去旅游的任务就匆匆忙忙交给了妹妹。

    王玲博士毕业不久,医院要她筹建血液科,同时负责儿科工作。而恰在此时,她的父亲重病住院,她便在父亲的病床前和自己的岗位上来回奔忙。“2年多时间里,几乎每天都是这样,直到她爸去世。干休所一些老人都非常羡慕我有这么孝顺的女儿。但她实在太忙了!”王玲80多岁的老母亲回忆说。因为王玲“实在太忙”而错过了组织家庭的最好时机,这成了老母亲心中的痛。有一次母亲生病住院,王玲陪伴在旁。凌晨2点多,医院打来电话叫她立即回去。王玲不忍心叫醒熟睡中的母亲,便悄悄离开。母亲一觉醒来发现女儿不见了,找又找不着,很是紧张了一回。“她每个周末回来,我总是担心她又会半夜三更突然要回医院。”老母亲心疼地说。

    强烈的工作责任心驱使着王玲忘我地工作,她把病人当作亲人,把病房当成了家。有一个大学生白血病到了晚期,在一天深夜病情突然恶化,他异常恐惧地叫唤:“我要见王主任!”值班医生考虑到王玲已忙了一天,也许刚睡下,就没去叫她。没多久,这个大学生离开了人世。后来王玲知道了这件事,非常难过,她立下规矩:“凡是危重病人,无论什么时间要见我都要通知我,我会尽量给予满足。要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到安心,减轻恐惧感。”为掌握每一个病人的情况,王玲每天亲自查房,下班前还要再巡视一遍才放心。有一次,王玲膝关节半月板受伤做了手术,术后仅第4天,她的病人就在自己的床前见到了坐着轮椅来查房的王玲。血液科的医生是这样说的:“我们科里有什么病人,病人情况怎么样,病人病情稍微有点变化,可能最先知道的不一定是主管医生,是她,因为科里面的每一个病人她都很关注。另外,像我们有些重病人,平时如果我们值班处理不了的,向她请示,她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处理)。”为了监测危重病人病情的变化,王玲可以三个星期不离开科室,饿了吃方便面,困了将就着在值班室躺一躺;为了帮助一个每天伙食费只敢用2元钱的病人增加营养,生活上比较“低能”的她,竟然也笨手笨脚地学习做饭、煲汤。

    十几年前,有一对来自江西九江的夫妻,为了治女儿的白血病变得一贫如洗。当时是主治医生的王玲默默送上400元,为他们解燃眉之急。这对夫妻最终还是决定放弃治疗,带着女儿回了家。王玲心中挂念着这个小病人,先后两次写信给她的父母,叮嘱他们用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试一试,一定不能放弃。经过长期的治

    疗,这个女孩的病奇迹般地好转,并考上了大学。有一位姓李的老人家,因病长期卧床导致顽固性便秘,用药也不见效,十分痛苦。王玲查房时看到了,二话不说,伸手帮他抠出大便。李大爷望着王玲,老泪纵横。他对人说:王主任比自己的女儿还亲啊!

    呵护病人心灵的“天使”

    面对病人,王玲永远展露出温暖的笑容。她深知,许多病人在身患重病的同时,心理问题也十分严重。呵护他们的心灵,往往对缓解病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她一有时间到病房去,和颜悦色地与病人谈心,答疑解惑,抒缓病人恐惧绝望的心情。有的人对她把休息时间几乎都花在与病人“谈天说地”上有些不解,王玲解释说:“有些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在和他们交流时笑得和蔼一点,把病情解释得清楚一点,回答疑问时耐心一点,病人有什么困难自己力所能及帮助一点,这些对我个人而言,只不过是多花点时间和精力而已,而对病人来说,换回的可能就是健康乃至生命。”作为科室主任,王玲对科室人员提出了一个“苛刻”的要求:花在病人心理治疗上的时间不能少于医疗时间的一半。她说:“我希望他们都快乐,因为快乐以后病人的病也容易好,病人体内会产生一种有益的细胞因子。”

    有一个叫陈文校的小白血病患者,因病变得焦躁不安。为了安抚他稚嫩的心灵,王玲一有时间就找他聊天。快过春节了,王玲悄悄打电话到电台为他点歌。当他听到电台送给他那首最喜爱的歌时,心里乐开了花。有个年轻的女患者拒绝化疗,王玲知道她是怕头发脱落变成秃子太难看,便找来一个已经康复并有一头浓密秀发的女子来到女患者面前“现身说法”。为了不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王玲嘱咐科室有关人员不要当着病人的面去催款,还叮嘱病人的亲属尽量不要让病人去操心钱的事。

    血液科的病人说:“我想天天都能看见她,看到她我会很高兴,感到很安全。”有人问一个3岁的白血病小患者:“你长大想当什么?”她说:“我要当王主任!”朴实、率真的话语,道出了病人们对王玲的依赖、信任和崇敬。因为他们真切地看到了王玲的“妙手仁心”,真切地感受到了她的笑容所带来的神奇的精神力量。而王玲,则把病人对自己的深情化为一种责任和动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她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治疗白血病,目前较好的办法是化疗和骨髓移植,然而成本高昂,所耗费用惊人。为减轻病人的负担,王玲处处为病人精打细算,坚持不开大处方,不滥做检查,能用国产药决不用进口药,让病人的钱都能用在刀刃上。她自己这样做,还要求科室的医生也这样做,结果,她所在的科室成为医院经济效益最差的科室之一。对此,她并不觉得遗憾和愧疚,反而觉得很坦然。因为在她的心中,病人的利益排在第一位。

    2004年2月,有一个名叫邱豪的5岁男孩白血病复发住进了血液科,经抢救后病情缓和。此时若抓紧做骨髓移植,治愈的希望极大。他有一个姐姐,完全具备移植所需的条件。但是,邱豪的父母是外来打工者,之前的治疗已花光了东挪东借的20多万元,一下子去哪里再筹钱呢?最佳移植时间稍纵即逝,王玲心急如焚。是等钱还是先做手术?衡量再三后,王玲毅然决定:做!其实她很明白,做这样一个决定,自己要承担多么大的责任和风险!她说:“患者父母可能不知道最佳治疗期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但作为一个医务人员,我不能不讲良知!”手术很成功,孩子获救了。王玲的义举感动了邱豪的父母及所有亲友,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很快就筹足了医疗费并归还给医院。

    血液科的护士说:“她很会为病人省钱。”有些药物,开一支小孩一次用不完,王玲便叮嘱护士要尽量把它保留起来下次用,这样病人的经济负担就可以降低、一点。“她很会帮病人省时间。”有些检查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发报告,需要一两天时间。为了尽早为病人上治疗,王玲经常是在检验标本送出去的当天,就亲自跑去检验室查看结果。“王玲主任对病人的极端负责还体现在高效率处理病人上,我们把王玲主任这种效率戏称‘超深圳速度。”为了替病人选择一个疗效最好又最省钱的方案,她经常不眠不休地在互联网上搜索、比对国内外治疗血液病的各种药物。“她经常为病人筹钱。”2002年,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高中生张志凌前来求医。这个孩子求生欲望特别强,为了筹措巨额治疗费,他独自向社会各界发出了100多封求救信,但收效甚微。王玲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忽然她想到了媒体。通过借助传媒的力量,张志凌在较短的时间内筹到了20多万,及时做了骨髓移植。还有个患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江西人,拖着病体四处借钱,但怎样都筹不够手术费用。王玲毅然捐了几万块钱给他,同时还帮他联系媒体筹钱,使这个病人顺利地做了移植手术,健康地活了下来。王玲生活简朴,家中陈设简陋“落伍”,但为贫困病人代垫医药费却从不犹豫。谁也记不清她为多少病人代交过医药费,谁也说不准她为病人捐了多少钱。其实,连王玲自己也不记得,因为这些事,她做了,却从不放在心上。

    王玲对科室医护人员要求很严格,无法容忍半点马虎或差错。一旦发现有粗心大意或敷衍了事的情况,她会非常严厉地批评。她制定的科室工作法则第一条就提出:“要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关心病人,而从不去想从对方获取什么。”在她的影响下,科室人员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不断增强,科室一次次获得单位及省市乃至全国的肯定,王玲本人亦先后被授予“全国劳模”、“白求恩奖章”、“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广东省巾帼十杰”等荣誉称号,2007年还光荣当选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廉洁自律的好榜样

    病人口口相传,使王玲的好名声不胫而走,慕名前来求诊的人络绎不绝。有一位老农民,带着患白血病的儿子从江西革命老区辗转找到了王玲。他听说大城市看病要送“红包”,便也硬塞了一个装有500元的“红包”给王玲。王玲婉言谢绝无效,为了安定老人的心,她假装收下,转身便将这500元充入该病人的住院押金里。治疗两个月后,病孩的病情稳定,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了,可是这时他们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而且还欠着医院800多元,老人急得团团转。王玲知道后,悄悄把自己的1000元塞到老人手里。

    感恩图报之心乃人之常情。有些病人康复后,为表达感激之情,会给送王玲“红包”或礼物,但总是遭到她的婉拒。

    身为血液科主任,王玲手中有一点“权”。无孔不入“医药代表”和器械推销商总是想方设法向她推销药品和器械,承诺可以给“好处费”,但她严肃地告诫他们:“请不要影响我们治疗病人的工作!”还在门外贴上“药械推销,谢绝入内”的八个大字。

    王玲说:“面对这些病人的‘红包或药品回扣,能伸得出手吗?这些钱是病人的救命钱!”

    “她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好医生,很朴实,也很高尚,”认识王玲多年的中国工程学院院土、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这样说,“理想应该就是她执著追求的原动力。”从护士、医师到主任医师、专家组组长,王玲一路走来,洒向人间都是爱,以无私的奉献和杰出的成就诠释了“大医精诚”的真谛。现已升任专家组组长的王玲,又挑起了新的重担,正全力以赴地攻克更多的医学难关,培养更多的年轻血液病专家,继续为自已的理想而奋斗。2008年广东评选“改革开放30周年感动广东20人”,王玲高票当选。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