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主问题”设计
王成山
【摘要】《灯下漫笔》散漫无拘、信笔写来,但并非漫无边际,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寄寓其中,启人心智,振聋发聩。教学此文宜抓住关键语句“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为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设计主问题,逐层深入地理解鲁迅其人,把握封建社会奴役百姓的本质。
【关键词】《灯下漫笔》;主问题;解读
现代学生对鲁迅文本的解读,对鲁迅先生深邃思想的理解,因时代的差异而感到困难重重。1956年巴金在《秋夜》中解读鲁迅先生的战斗激情和献身精神:“不要离开我们!”“我决不离开你们!”表明新时期仍然需要鲁迅精神,鲁迅先生永远指引我们前进。语文课上,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走进鲁迅,谛听鲁迅。“漫笔”是一种随手写来、没有一定形式的文章,往往是由一事引发思维,联想开去,天马行空,飞龙藏云。
《灯下漫笔》起笔写一件小事,钞票兑换现银,这是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大家都曾遇到过的小事。作者娓娓道来,说得轻松,读者也看的轻松,可是在故事的结尾处,作者却突然翻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结论:“我们极容易变为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句话可看作是本文“漫笔”的一次跳跃,由轻松而跃入沉重。文章的两大部分由此贯通联接,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不能等闲视之,应视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深层把握作者思想的抓手。教学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与解析过程中走入文本,真切感知作为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的一代伟人——鲁迅的博大胸襟和对历史乃至未来难以割舍的情结。
试想,作为一个人,谁愿意被他人呼来喝去,颐指气使,没有尊严,毫无地位,任凭宰割呢?可是鲁迅先生却说:“我们变为奴隶之后却万分喜欢。”把做奴隶当作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还“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盛世”,这不是有损尊严、有辱人格吗?应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它与前文及后文有怎样的联系呢?
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不就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乱一治”的怪圈中循环反复吗?文中大量的历史事实不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吗?请看中国百姓的“万姓胪欢”“皇恩浩荡”“天下太平”,就可知他们经历苦难挣扎后,终于迎来了“做稳了奴隶”的“盛世”的喜悦之情和满足之感。
百姓的麻木愚昧(即“万分喜欢”),是让人感到既“哀”且“怒”的,但践踏蹂躏百姓人性的封建专制暴政、封建愚昧主义不是更让人切齿痛恨吗?
这样的时代,经鲁迅先生一语点破——原来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老百姓始终未跳出奴隶的圈子。而反动的文人却硬要鼓吹精神文明的“高超”,说“咱们向来就很好的”,这不是粉饰太平、愚弄人民,又能是什么呢?
“现在入了哪一个时代”,“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无智愚贤不肖,或迁进租界,或避入教堂,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他们不满于现状,就大肆鼓吹标榜过去的“美政”,鼓惑民众,维护封建秩序。革命者也不满于现状,但无须反顾,无须“仍旧”,不必再回到古代去重复走老路,要探索前面的路,要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即民主、自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鲁迅先生站在时代的前列,振臂呐喊,振聋发聩,催人奋进。
现实(引子)——历史(观点)——现实(号召),层次清晰,条理井然,语言犀利,情理交融,一篇至情至理的美文、奇文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