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障儿童语文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

    摘 要:智障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与正常儿童大致相同,他们具有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和语言能力。造成智障儿童语言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认知和语言环境刺激的不足。而智障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更有加强社会交往能力,融入社会的迫切需求。文章立足于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从语文教学中探讨如何培养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智障儿童;语文教学;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1-0064-02

    引言

    智力障碍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樣调查显示,我国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其中智障儿童约占30%,而绝大部分智障儿童又伴随着沟通性障碍。很多智障儿童在学龄期大部分时间只接触到亲近的家人,使得他们语言学习的途径狭窄,缺少学习和使用语言的环境,这就决定了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成为智障儿童学习语言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和场所,语文教学中渗透认知及语言教学对于培养智障学生语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一、“三语”结合,按需供学

    “三语”教学即指口语教学、手语教学和书面语言教学。每一个智障儿童都会伴随不同程度其他类型的残疾,他们有着无法克服的先天缺陷,但所谓上帝关上一道门,总会再为你开一扇窗。三种语言教学方式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着重选择一种或几种进行强化教学。如在聋校的教学模式中,手语因其克服了听力上的限制而成为使用频率最高、交流最方便的语言。

    在培智课堂中,智障学生彼此间的主要交流主要还是运用口头语言,他们由于自身的感知觉能力差,很难形成抽象概念,理解及模仿能力弱,加之缺乏必要的生活交流经验等,往往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口头语言问题。为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让语文课堂更有针对性,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量身定做”教学目标。如在《看图说/写话》时,将学生按言语能力分成A、B、C三组,教授A组学生观察图上内容用复杂句说出并写出,B组学生说出简单句并写出重点字词;C组学生通过实物图片采用肢体语言“比”出字词。

    二、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大多注重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与生活化,这对提高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有很大的引导和帮助作用。然而这些丰富的生活教材能否完全在课堂上得以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受到很多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言的学习又必须是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下才能有效,因此,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很大的难题。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创设丰富、真实的课堂情景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但能快速有效地将真实的场景、生动的语音、鲜明的色彩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更能代替部分的教师活动,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意注意的时间更持久,提高注意的深度和广度。

    如在学习《龟兔赛跑》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动画效果展示森林中动物赛前的场景,带领学生进入龟兔赛跑的情景中,给学生戴上动物头饰,成为各种小动物身临其境地观看龟兔赛跑。可以看出,学生在“森林”中更能理解故事内容,激发了参与热情,更会不自觉地为乌龟喊“加油”,为兔子输了比赛而惋惜。

    三、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实际进行课堂语言训练时,形象的声音或图像能让学生产生记忆,同时很多关联词、连接词不仅能在朗读过程中让语句更加通顺,更能培养学生在朗读时的识记能力。例如,《睡前准备》第二段:“小明先刷牙,接着洗脸,然后洗脚,时钟敲了九下,小明躺在床上进入了梦乡。”首先,教师通过出示刷牙、洗脸、洗脚、睡觉的组图,让学生先从联系生活的形象的图画中在脑中建立形象记忆,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其次,将三个连接词“先”“接着”“然后”及表示时间的“时间敲了九下”作为重点朗读,在出示课文时标红并在朗读时加重语气,将睡前准备的四件事,即“刷牙”“洗脸”“洗脚”“睡觉”与时间连接词相对应,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感知。最后,反复的朗读是关键。基本的朗读三步骤过程中可以再穿插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或将强化物(零食、小红花等)作为奖励。

    四、营造氛围,培养自信

    由于智障儿童表现为广泛性发育障碍,因此智障儿童心理发育的迟缓对其语言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制约影响。营造一个和谐、宽松、安全的“世界”,让这些逐渐走入“自闭”的智障儿童自愿步入其中,不仅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言语水平,对其整个世界观的建构也能产生良性的影响。

    对于敏感的智障儿童来说,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和行为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能从教师鼓励的眼神中得到激励,如沐春风,畅所欲言;也会在教师不耐烦的口气中焦躁紧张,一言不发。在语文课堂上,朗读、提问等口语教学形式是有效提高语言能力的渠道,如何让不爱说的学生开口说,教师的语言艺术很重要。“老师喜欢听到你的声音,请你大声点好吗?”“你的声音像歌声一样美妙,跟大家分享下好吗?”等鼓励性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说话热情。

    五、课堂延伸,家校巩固

    对于住宿制的智障儿童,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与生活阿姨朝夕相处。因此,语文的语言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得到规范的训练,在课外时间语文教师也应该和生活阿姨积极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语言训练,创设有利的语言交流环境。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坚持科学性原则,善于抓住合理的教育时机,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进行目的明确的教育。首先家长要注意做到直观性的教育,为避免孩子因受不良行为的误导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家长在很多日常场合应该当场当时给予直观性的引导。如与孩子在一起时,孩子看到路上的行人随地扔垃圾,家长应该给予及时性的教育,亲自示范将垃圾扔入垃圾桶后教导孩子应该讲文明讲卫生,不应随地吐痰或扔垃圾。家长应该对孩子的模仿行为加以引导。

    六、交往尝试,融入生活

    第一,要教智障儿童会说或会表达在日常情境下的礼貌用语,如到学校时懂得向教师、阿姨、同学说“您\你好”,离开学校时说“再见”;做错事懂得说“对不起”“抱歉”;向人提出要求时要说“可以……吗?”等。教师要定期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与教师的礼貌教育保持一致并在家庭环境下强化。如要求学生在家里、外出时不许说脏话;接待客人时要问好并请客人入座、倒茶等。

    第二,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需要语言沟通、协作才能玩的环境。如幼儿园中的区角活动中的游戏区,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材料,引导学生自由选择伙伴、活动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积极参与,在游戏中与同伴协作完成观察、探索、操作等任务,逐渐培养学生交往的意识,提高与小伙伴交往的技能。

    结语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對于智力障碍儿童来说,他们更有着搭起这座与他人沟通交往的桥梁的迫切需求。因而,语文教学中更要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特殊的潜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想方设法地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自信心,让他们勇敢表达心声,具备更多的生存能力,实现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沟通的最终目的,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刘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慧丽,连翔.自闭症儿童语言干预的内容、反思与建议[J].现代特殊教育,2012(12):45-47.

    [3]高育红.增强培智语言康复分层训练效果的策略[J].学周刊,2019(4):48-49.

    [4]吴建武.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智障儿童合作能力的策略[J].中国教师,2012(5):67-69.

    [5]林海静.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J].林区教学, 2014(5):24-25.

    [6]郝建超.浅议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12(5):30-31.

    [7]张晓莲.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中华少年, 2018(20).

    [8]杨建敏.智障儿童语言能力的训练策略探讨[J].科学导报,2015(9):354.

    [9]李君兰.直观教学在智障儿童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革新,2016(8):77.

    [10]章勇.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J].现代特殊教育,2018(11):68-69.

    [11]杨琳.合理开展教学,培养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J].新课程(小学版),2017(9):167.

    [12]佟艳平.语文教学中培养智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4(3):52.

    作者简介:周温霞(1989—),女,福建厦门人,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特殊教育语文教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