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财经新闻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莫林虎
高校财经新闻教育在我国已有10多年的历史,且已初具规模,许多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探索还不是很成熟、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中经济、新闻两张皮,理论与实践脱节,新闻与经济都学得不够深入扎实的情况仍然存在,财经新闻人才短缺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发达国家在财经新闻教育方面大致分成3种模式:第一种是美国模式,其特点是既重视实务技能的培养,又重视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以及对未来记者职业规范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第二种是欧洲模式,以英国为代表。其特点是设立新闻专业的大学数量不多,而注重“学徒式”报馆新闻训练。第三种是日本模式,同欧洲模式一样,大学里也很少设置新闻专业,各媒体通过考试从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商学等学科专业中录用大学毕业生,再通过媒体的内部培训完成新闻教育环节。
我国的新闻教育模式,更接近于美国模式。从美国模式中,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多。
一、美国高校财经新闻教育的模式创新
在美国排名前10名的大学新闻学院中,有专门的财经新闻教育的主要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经济报道课程主要面向研究生开设,其设立宗旨是要使经济专业头脑与新闻人的素养融为一体。该课程时间跨度为一学年,每周两次课,每次两个小时。第一学期属于背景课程阶段,偏重经济知识的学习,如教会学生读企业年度报告,读上市公司提交给美国证监会的各种文件,使用热门的经济信息软件等;要求学生跟踪加州湾区的一家上市公司,了解该公司每个季度公布的财务状况以及有关的新闻,在课堂上定期交流。大量的阅读是这一学期的主要任务,主要阅读以公司为深度报道对象的书籍,以及报刊上的各类经济报道。《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福布斯》、《财富》等英美主流经济报刊被列为必读媒体。第二学期是高级课程阶段,偏重采访报道的实践操作。学生每周的作业是交一篇报道,选题自定。报道对象可以相对集中, 但报道形式要求多样化, 消息、事件报道、趋势报道、商业人物、企业经营状况等都需要有所体现。这类深度报道都是要到当地的媒体上发表的,因此学生都十分重视,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采访写作,采访费用则由学校或者媒体资助。
在师资方面,除了具有新闻从业经验的本校教师外,还聘请了很多顶尖媒体的资深编辑、名记者与本校教授共同授课。此外,学院还教学生一些实用的新闻采写技巧,如寻找信息来源、阅读和评判公司的财务报告和文件、与经济界人士交往及合作。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广的人脉关系,该课程每年春天都要组织学生去纽约旅行,接触《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彭博资讯》等媒体,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企业家协会、美林投资银行、纽约检察长办公室等机构参观学习,实地了解美国主流媒体的运作与华尔街的生活状态。这些学习内容,对于刚入门的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于1912年,是一所只有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生院,而且硕士学位教育只用一年时间完成。该院从2005年开始推行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为那些未来的新闻领军人物提供专业方面的教育,这就是他们的文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Arts,简称M.A.)项目。M.A.项目的申请人应该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或者相同档次的学院获得了新闻学硕士学位,或者是取得了足够的专业成就的新闻界人士。该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用于报道专业问题的全方位菜单,并且将非新闻的专业学术知识同训练记者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首届学生中,该项目共设有4个专业方向,其中一个就是商业和经济新闻。在教学时,主要由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新闻学院的教师共同担任。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除了M.A.项目以外,还有双硕士学位项目,这个项目则是与相关的其他学院合作开设的,即新闻学和工商管理双硕士学位项目。这些项目的研究生在两所学院各修满规定的学分并参加毕业考试,就能获得两个硕士学位。
二、对我国高校财经新闻教育的启示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创办财经(经济)新闻专业,到目前为止,全国开设新闻系的财经类院校不少于20家。这些高校的财经新闻专业大多是本科层次的,在本科四年中既要完成新闻专业的学习,又要掌握财经知识和理论,最后还要将财经知识和新闻专业进行有机融合,成为一名合格的财经新闻记者,这是有相当难度的。
从美国高校的情况看,他们的本科教育比较注重基本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合理。本科教育不以职业为取向,而是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基础。硕士研究生教育则是职业取向,注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通过切实有效地培养,使学生能较快适应某一职业的工作需求。这种培养理念在上述两所高校的财经新闻教育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笔者认为,美国高校的这种培养理念是比较合理的,比较符合教育规律。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在1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中,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本科教育本应当是素质教育定位的,现在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了职业取向的教育定位。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学校等都程度不同地把本科学生按照某一行业员工的标准去培养、去要求。这样一个格局,在短时间内恐怕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现在的问题是,作为本科层次的财经新闻专业,我们应如何在首先保证实现本科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完成财经新闻专业教育的任务。
根据美国高校财经新闻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高校财经新闻教育进行创新实验:
1.应保证新闻专业课程的完整性,保证实现本科素质教育功能
在课程设置上,要保证新闻专业课程的完整性,不能过多地安排经济类课程,要保证实现本科素质教育功能。
2.有条件的高校应通过辅修专业或第二学位的方式来解决财经理论知识问题
鉴于大部分开设财经新闻专业的高校都是经济类学校,都有较强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师资队伍,因此,要解决财经新闻专业学生的财经理论知识问题,目前比较可行且效果较好的方式是,通过经济、管理类院系开设辅修专业或第二学位的方式来解决。经济、管理类院系开设辅修专业或第二学位,其课程体系完整,学生能获得较为全面的相关专业知识教育,为财经新闻专业的学生未来从事财经新闻工作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如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从2004级开始实行本办法,目前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大多选修了辅修专业或第二学位,这些选修了辅修专业或第二学位的学生在实习、就业以及深造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3.建立财经新闻专业课程体系
财经新闻专业教育最终要达到“财经”与“新闻”的融合,二者融合的直观体现就是一个财经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的形成。这个财经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应当由一个课程群构成,这些课程应当是密切联系当下中外财经新闻实际,有广阔的视野和相当的专业深度,同时有相应的教材建设成果。在这方面,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财经新闻课程就有建树,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财经新闻概论”、“国际财经新闻”、“当代财经新闻实务”共3门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3门课程中,“财经新闻概论”、“国际财经新闻”是必修课,其中“国际财经新闻”是双语课程,阅读材料全部是英文财经媒体材料。这样设置,就是为了强化财经新闻专业的实务性、国际性,通过最新的国内外财经新闻作品向学生传递财经新闻理念和基本操作手法。任课教师还编写了《电视财经新闻》等教材。
4.注意财经新闻师资建设
财经新闻专业的师资,最好是既有新闻实践经历,又有经济学或管理学学科背景。这样的师资,才能真正实现财经新闻专业的学科融合。同时,这支师资队伍既要有校内的在编教师,也应当有一定量的财经新闻界资深人士作为校外师资。近几年来,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在校内外师资的建设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校内师资中,3名教师都有新闻、经济学学科背景,两名教师有从业经验;校外师资中,有来自《经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香港《信报》、台湾《商业周刊》、美国《商业周刊》中文版等国内外著名财经媒体的资深人士。引进校外师资,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财经新闻意识,坚定了新闻职业信念。
5.强化学生财经新闻实践意识,培养财经新闻操作能力
从美国经验看,财经新闻的专业性更强,需要有更大量的、更深度的新闻实践过程。在这方面,我国的财经新闻专业教育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财经媒体的分布也呈现出极度不平衡的状态。对于一些边远地区高校的财经新闻专业来说,实习单位和实习机会的获得就比较困难,这就需要这些高校财经新闻专业的领导和教师因地制宜,创造各种条件,强化学生财经新闻实践意识,培养财经新闻操作能力。如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依靠其地缘、人脉优势,近几年在北京建立了50多个新闻实践基地,基本解决了学生财经新闻操作能力培养问题。
美国财经新闻教育以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为主,他们的教育模式有职业导向性和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等特点,适应了美国社会和财经媒体的需要。我国的财经新闻教育以本科教育层次为主,既要完成本科素质教育的任务,也要完成职业教育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既要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又要大胆创新。我国各地高校财经新闻教育的创新探索,将成为未来建立中国财经新闻教育新模式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蔡桂兰]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