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9年高考已经结束,其中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一共分为8套,教育部统一命制了3套,其它省份自主命制了5套试题,这8套语文试题都具有质量高、难度合理的特点,分析这8套高考语文试题都坚持德育为魂,相应和时代的主题,充分展现了五四运动以来我国青年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突出了新中国七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入挖掘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内涵,高考语文试题以智育为基础,深化新时期高考试题内容改革,在落实考试评价体系上下功夫,和高中课程标准紧密链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在注重学生能力考查和应用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语文试题在音乐、美术、劳动教育上助力,对考试素材进行了有效选择,科学展现了全面育人的理念。

    一、坚持立德育人导向,加强语文考试的价值教育

    目前高考语文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落实立德育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是新时代教育的明确要求。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就立足于整个高考的评价体系,坚持立德育人的总体方向,针对性地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通过专家科学的命题,把家国情怀后植其中,把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时代精神渗透其中,用新时代的奋进之歌谱写高考语文试题。

    1.厚植家国情怀,培育追梦青年

    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一百年来我们国家的奋斗史就是无数青年的奋斗史,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充分展现了语文学科素养,把深厚的家国情怀融入其中,采用贴近社会现实和考生实际的方式,把爱国主义生动地呈现在试题之中,积极营造除了让富有时代特点和青春色彩的情境,充分彰显了育人的功能。例如今年的天津语文高考试卷就以“爱国情怀”为主题,遴选了方志敏、陶行知和黄大年三个人的材料,方志敏的材料表达了对祖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陶行知对个人和国家的责任;黄大年献身人类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整个试题主题鲜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爱国主义的内涵,引导学生去思考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关系,引导考生领悟理想信念对新时代继续奋斗的意义。

    2.营造奋斗情景,激励奋斗青年

    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代一代有志青年的不懈奋斗。在青少年的整个成长历程中注入不断拼搏的精神,坚定他们不断奋斗的脚步,强化他们不断拼搏的勇气,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普遍通过给考生讲述奋斗的故事,弘扬模范人物的奋斗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励考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者和接班人。其中全国II卷的语文试题“青春接力,强国有我”,就是从五四青年说起,到新时代青年的努力奋斗,再到民族复兴的中国青年的接力,使“奋斗”这一主线贯穿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程之中。试题通过呈现的材料和整个任务驱动,为考生营造出了一个真实的情境,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真切感知到了青年的奋斗和我国历史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感悟到了青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还从正面增强了考生的担当意识,激励考生在新时代努力奋斗。再如上海卷应用题中的“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就是鼓励青少年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江苏卷古诗词鉴赏中就通过精卫填海的故事赞扬哪些理想信念坚定的精神和埋头苦干的精神。这些题目的立意都是在营造奋斗的情境,都是在有意识地激发考生的奋斗激情。

    二、落实高考评价体系,深化语文考试内容改革

    2019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重在落实立德育人的任务,为选拔适应时代高素质的人才而服务,这些试题紧密衔接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落实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要求,在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上下足了功夫,在增强考生的见识、提升考生语文素养上挖空了心思,在凸显语文学科应用导向,突出试题的情境设计上花费了心思。不但凸显了高效选拔人才的功能,还凸显了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引领功能。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在增强考生见识上下足了功夫

    習近平同志在去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学识、增长见识的过程中,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2019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就是在选取语文素材上注重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实现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渗透,引导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增长见识。例如全国卷中有三道文言文阅读试题都选自《史记》,全国II卷论述类文本节选自论杜甫,全国I卷、全国II卷文学类试题分别选自鲁迅的《理水》和莫泊桑的《小步舞》,可谓经典荟萃,名家云集。全国II卷的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主要要求考生从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三个祖国发展的重要节点展开想象;全国II卷、全国III卷的材料分别选自港珠澳大桥和嫦娥四号飞抵月球背面的标志性事件,回忆过去,思考今天,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此外,语文命题的材料还有过我国的传统音乐、书画艺术的内容,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的载体优势,使我们的考生在回答试题的过程中领略祖国的文化盛典,铭记国家的革命历史,达到增强四个自信的目的。

    2.凸显试题应用,在提高考生关键能力上下功夫

    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强化考生关键能力的培养。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主要从全面考察学生的信息处理、逻辑处理以及审美鉴赏等方面的学科关键能力,展现考生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方面以及学以致用方面的能力。5套试题重点选择不但能体现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还和国家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民的日常生活等素材紧密相关,试题利用这些素材引导考生综合利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全国试题中,选取的材料广泛涉及港珠澳大桥、“一带一路”“嫦娥四号”等国家重点事件,还选择了世界乒乓球比赛、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等体育热点和传统音乐以及中国书画等文化热点的素材。这些素材的选择,有利于引导考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热点中理解语文、在国家大事中应用语文,在应用中感悟生活。在感悟中理解生活,在理解中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

    三、综合体现体育、美术和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上下足功夫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全面贯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在考察学生德育水平和智育水平的基础上,贯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挥的理念和相互融合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对体育、美术和劳动教育的引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激励学生身体力行上做足了文章。

    1.选取古今艺术精华,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彰显试题的育人功能

    语文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是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今年的云高考试题坚持了美育的导向,选取了一些艺术经典,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发挥了美育促进国家素质教育的功能,在引导考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涵养浩然正气以及升华人生的境界上做足了文章。例如2019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特别注重引导考生在艺术经典的熏陶中感受美、在艺术经典的熏陶中体验美。例如全国语文考高试卷中既有《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人物形象美,也有《阿房宫赋》中雄壮的建筑美,还有《赤壁赋》中婉转流畅的音乐美。在全国II卷中莫泊桑的《小步舞》以其“含而不露”的写作风格,充分塑造了舞蹈夫妇的完美形象,考生在这些美学作品中完全可以领略文学大师高超的观察力和艺术张力。

    2.弘扬热爱劳动精神,倡导学生热爱实践,在落实劳动育人上下功夫

    2019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立足于我国是一个热爱劳动的民族这一基础,在歌颂劳动价值,弘扬劳动精神上做足了文章。整套试题引导考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劳动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石的理念,劳动是美丽的,一切幸福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例如全国III卷选取的古代诗词阅读,就节选了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插田歌》,这首民歌描述了农民们在田间劳动的场景,通过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幅兴趣盎然的插田场景,充分表达了农民劳动时的喜悦之情。江苏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选取的《表妹》一文,通过一对表姐妹在小溪边洗衣服的场景,赞扬了劳动之美,引导考生思考快乐劳动的价值所在。

    3.关注体育热点,激发学生的体育精神,在健体励志上下功夫

    在发展中高素质人才方面体育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體育教育对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和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在引导学生梳理正确的体育馆、弘扬体育精神方面下足了功夫。在选择体育素材的时候注重蕴含体育人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感,很好地发挥了体育育人的功能。例如全国III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目就是借助第55届世界乒乓球比赛这一体育热点为载体,充分展示了我国乒乓球队员的骄人业绩,激发了刚健有力的体育精神,青年学子的爱国激情也被激发出来。全国III卷的阅读题目呼应了奥运精神,从志愿者的角度激发青少年热爱奥运、关注体育,增强了考生的参与意识和体育精神。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面贯彻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渗透了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重大历史节点密切结合,在推进高考语文内容改革上动了很大的心思,落实了高考立德育人的德育机制,全面探索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方法,为高中教育的下一步改革起到了指挥棒作用,对于引领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郭新芳,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