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执掌广东省委统战部

    陈剑安

    编者按:郑群同志为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粤赣湘边纵队支队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顺德县县长,韶关地委副书记,惠阳地委书记等职。2008年8月,《郑群戎马岁月忆述集》一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收到郑群的赠书后,回信称赞说,“您生在广东,长在广东,奋斗在广东,为广东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并指出“广东有光辉的革命历史,又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现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真诚地希望您和老同志继续关注广东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为了更详尽地披露郑群在执掌广东省委统战部期间鲜为人知的故事,现发表这篇访问录,以飨读者。

    记者(以下简称为记):郑老,您好。为纪念广东统一战线改革开放30年,想请您谈谈出任统战部部长时那些往事。

    郑群(以下简称为郑):说来话长,还是按时间顺序来谈方便些。我的前任张泊泉同志是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在统战部干了十多年,工作兢兢业业,但年事已高,压力又大,身体也拖得快顶不住了。就这样,省委让我来接手,算来我是跑第9棒的,我是说,我是第9任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

    记:那时统战工作真有那么大压力吗?

    郑:上任前我就知道压力不小。主管统战的省委副书记王德早就给我打招呼,说统战系统历来是运动的重灾区,矛盾积累了不少,老大难问题更多,让我去工作就是给我压担子。于是我在上任前立马去搞调查,就像中医“号脉”那样先了解疑难杂症,再对症下药。

    记:不知您是怎样“号脉”的。

    郑:就是走马灯似的考察了系统内的好些地方,首先去看了省委统战部机关。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免心里有些沉重。就说统战部,简陋得真太那个了,围墙陈旧斑驳,铁门满是锈迹,为我准备的办公室约18平方米,里面半为会客处,半为办公处,全部家当也就两张旧硬木沙发,一张旧书桌,一把旧木椅而已,远不可与许多贫困地方乡镇长办公室相比。我想,这八成是经费不足的原因。在省政协、民主党派省委会机关、省工商联,我更看得心里发毛:办公室不光破旧,而且挤得简直转不了身,民盟省委会就因为太挤,万般无奈地把电话装在了厕所里。最让我焦虑的还是人的精神面貌。在统战部就有人叹气,说“我们这地方关门三天也没人来问,哪能和人家组织部、宣传部比风光?”在党派机关也有人发牢骚,说“危楼的问题都没法解决,怨不得分来的大学生都闹着要走。”那时我就想,我们统战人“说话气不足,见人矮三分,开会往后坐,自动靠边站”,是自信不足、士气不高的反映,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就难以拓展新时期的全省统战工作。

    记:听统战部的同志介绍,您在“号脉”后很快“对症”开出了药单。

    郑:不是很快而是在上任的第一天就做了这件事。我在那天的大会上说,要工作不主动患的是“自动靠边站”的毛病,干劲上不来患的是“肌肉萎缩症”,要除去这两种病症,就必须加强学习,弘扬“接力”和“挤公共汽车”这两种精神。我们是在做承前启后的工作,如果跑不好自己接下的这一棒,将来在交“接力棒”时就要愧对时代,愧对江东父老。我们当然要力争各级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重视,这就像“挤公共汽车”一样,你不积极主动,不出大力、流大汗,就很难挤上车,所以不能总埋怨统战工作没地位,倒是要多想想自己主观能动性发挥得怎样,是不是能辩证地认识“有为有位”和“有位有为”的关系。

    记:您的诊断确实有独到之处,那么,是不是“药到病除”了呢?

    郑:没那么简单,还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提高思想认识是第一位的。那时,我花了不少精力准备了一个宣讲稿,少说也有两万多字,主要内容是新时期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接着就风风火火到各个地方宣讲,至于走了多少地方,讲了多少场次,现在很难说准,但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追求的是在全省范围内不留死角,来一个“全覆盖”。有次在台山宣讲,因为没有空调,热得像桑拿浴一样,但会场鸦雀无声,大家听得很认真。其他地方情况也差不多。这让我很兴奋,感到我们的统战队伍资质不错,潜能很大,于是更觉得自己当这个部长责任重大,总不能“一将无能累及三军”,对吧。那段时间支持我的领导同志很多,省政协主席郭荣昌同志就也用这个稿子在政协等方面讲,效果也好得很。实际上,事前事后变化很大,大家的怨气下去得很快,士气上来得很猛。看到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我当然信心大增,胸有成竹了。

    记:当时工作有哪些难点、重点?

    郑:依我看,改革开放30年来各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难点和重点。前10年的难点在于把握方针、拨乱反正,重点在于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我的那五年当然属于这一段。比如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就有不少难处。刚去统战部那阵,没想到门前冷落车马稀,没有多少人把统战部当娘家来申述冤抑。一打听,就明白了原委。有人告诉我,在饶彰风任上(第四任部长,任期1955年1月至1958年11月),统战部门庭若市,罗翼群、陈祖沛、郭翘然、红线女等名流都是常客,以后就不行了,主要原因是部里不能为人家解决什么问题。我还了解到,打倒“四人帮”不久部里也热闹过一阵,但反映的问题、提出的要求都很棘手,我们既无人事权又无财权,只有对那些问题干瞪眼,人家见我们这个庙不灵,也就不再来了。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我们就来了个“三管齐下”,也就是说,第一,强化信访工作,广泛征集意见;第二,联系有关部门,协调解决问题:第三,主动向上请战,争取上级政策。

    记:是怎么操作的?

    郑:第一,部里定了个规矩:凡来上访者,一律予以接待,不得借故拒绝:凡上访信函一律及时处理,不得无故拖办;还在大门口立一块欢迎信访的告示牌,以昭示统战部的诚信度,提高来访者的信任度。第二,派出王世民等精兵强将,加强与省市公安、检察等机关的联系,以便复查过去“铁定”但有可能出错的各类案件。第三,积极主动向省委反映问题,把该要的政策都要到手。那时谢非书记主管统战口,我也就成了谢非办公室里的常客,来了多半要伸手。有次我对谢非同志说:“我们统战系统是落实政策的大户,只有政策都到位了,整个工作才能全盘皆活。现在的问题是,仅靠统战部和有关单位的能力,还不能解决工资待遇、发还住房等经济问题。您看,省委能不能尽快给个方略,能不能从省财政那块大蛋糕上切下一块来解决‘还债的问题。”现在回忆起来,“三管齐下”,管管奏效,反响特好。

    记:具体情况怎样?

    郑:部里的那个规矩一定,来访的人员多到应接不暇,来访的信函也多到要用麻袋来对付,哪里还有什么“门前冷落车马稀”。至于协调有关单位,听一听王世民的就清楚了。他告诉我:“初去公安、检察机关,心里不踏实,担心‘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可人家觉悟不低,还夸奖我们统战部有胆识、有魄力,过去没人敢理的陈年积案也敢动。他们这么一说,我们就觉得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