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下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摘 要 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和信息化发展的迅速,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大规模接触和碰撞,为我们吸收各国先进文明成果创造了许多便利条件,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文化思潮借助其各种新媒体涌入我国,对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造成影响甚至冲击,特别是对于精神活跃,辨别能力较弱,社会经验缺乏,精神支撑尚不成熟的青少年而言,影响巨大。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某种程度上的文化霸权已经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固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本文认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青少年 创新 国民教育
作者简介:张亚哲,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331
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相互激荡,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愈加纷繁复杂、变化无穷。同时,我国的文化建设已明显落后于经济建设,人民在物质生活领域不断改善,作为文化建设精神支柱的传统文化教育领域却日渐荒芜。在各种文化进行交流、碰撞、融合的多元化背景下,一些青少年在价值观念、政治信念领域出现偏差甚至谬误。其主要表現为:
第一,传统文化的精华得不到充分的吸收,人们所吸收的糟粕大于本质。
第二,要么一味崇拜西方文化,不加甄别的内化西方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在政治层面上表现出怀疑甚至是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趋势;要么一味抵触西方文化,对于西方文化的轰炸都有一种恐惧感。
第三,在西方资本主义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以经济利益作为首要目标,注重经济收入较多的热门知识和技能培养而忽视融入社会所需的人文素养。
承载着为人民和国家奋斗的希望和未来的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担任着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伟大使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是关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命运决定性因素,而文化熏陶又是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培养中的关键。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世界文化激荡中更应当站稳脚跟,扎好根基。因此,如何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既积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自信,又自觉鉴别和抵制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腐朽糟粕,保持民族自豪感,应当成为当前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教育领域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在与创新相结合
中华文化历经风雨,源远流长,荡气回肠的文学艺术系统、余音袅袅的曲艺音乐系统,震撼人心的视觉文化系统、含义深刻的总体艺术传统、联系实际的生活艺术传统,是一个既浩如烟海又环环相扣的整体,一个既旗帜鲜明又内涵丰富的整体。同时,中华文化是一个自我完善与创新的体系,从这个体系出发,追本溯源,可以厘清很多基本因素。这些因素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它使中华文化不断修复、不断完善、不断更新。
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同时赋予它们与时俱进的新的时代含义,结合当下发现和发展的智慧,使它们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展现出时代风采,古为今用,古为新用。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在各国文化激荡交流的时代条件下,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要求下,积极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养分,结合其新的时代表征,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标准给予它新的时代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润滑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上的创新更是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稳定砝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新时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文化的创新和延续直接滋养着民族的创新和延续。欧洲文艺复兴、法国启蒙运动以及中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都用事实论证着这一真理性的原则。主体观念创新是传统文化创新的基础,只有解放思想,破除对传统文化的偏见,以新的眼光看待和发展传统文化,才能为传统文化创新提供土壤和源泉;科技文化创新为传统文化创新产生直接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发展科学技术,使人们对世界的客观认识更为真实,才能是传统文化创新飞速发展;文化本身创新是传统文化创新的助推器,文化自身会对国家和民族产生持久稳定、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文化自身能使传统文化创新从根源上产生变革;人文环境创新为传统文化创新制造温床,改变人与自然传统的相处方式,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和谐相处,给传统文化创新提供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
五千年长生不衰,中华民族有着使之保持生存功能的重要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经久不息,培养和孕育中华民族的气节的传统文化有着它“别具一格”的独特魅力,而继往开来,顺着时代的脉络向前发展,传统文化更需要有在新的背景下“别开生面”的昂扬生机。经过创新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其内涵融入到现实生活,转化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人们保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民族品性,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更快地完成现代化转型,这样才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更多的传承与发展。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在普及国民教育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对象,具有完整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青少年应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对象。建议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增设国学基础课程,学习书法,评讲“六书”,读历史名著,听经典戏曲,在三观养成的高中和大学阶段,增加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同时在基础课程中,尤其是文科课程,在讲授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使学生不只注重分数,更注重品行。这些举措可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接近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为青少年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综合性平台,使他们更加理解和认可我们的传统,领悟其中精神,养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思想,进而发扬优秀民族精神,弘扬优秀传统美德。
当下热播的文化节目可以增加解析环节,将目标指向感悟诗词的意境和哲理,深度领会作者的感情经历与当时的人文背景。要改变中小学以及高校上课只用多媒体仪器、老师不写、学生不记、用手机拍拍了事的教学方式,让传统的板书方式重回课堂,让学生跟随老师的言之所至,慢慢思考,抽丝剥茧,让学生做到耳听、眼看、手记,从根本上预防了提笔忘字的情况发生。课堂上板书可以使学生步调一致,共同成长。
在当下提倡传统文化教育的热潮下,一些打着传统文化幌子的“女德班”、“豫章书院”等类似教育机构,大行其道,向民众传播着相悖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糟粕文化,把糟粕传统文化标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行为是真正的反文化行为。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提高辨别力,不要让打着“传统”旗号的“古法教育”钻了空子。理性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吸精华,弃糟粕,立足当下,学有所教。
国民教育是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领域中激活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不竭源泉滋养现代人的心田,展现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三、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重在强化视觉文化发展
在各种文化意识形态交流碰撞的全球化时代,以手机、电脑为载体的新媒体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视觉传递获取信息,引发思考。中华文化中重要的艺术魁宝当属中国书画,在视觉文化日益加强的时代,要更加注重中國书画的传承与传播创新。
中华民族是一个书画大国,有千万年的历史。中国的象形文字有中国人的独特的视觉感。同时,中国的书画艺术,是世界学术界公认的东方文化翘楚,中华书学,画学,书论,画论,更是被文艺界争相学习研究。同为戏剧大师,汤显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却逊于莎士比亚,造成这种情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语言不通。而书画在传播过程中显得更为直观,语言的障碍被消除,交流更为直接明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书画,欣赏中国书画,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从而使国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生自豪。
在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与鉴定中国文化自信的道路中,书画艺术是极具观赏性、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传播媒介,将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让青少年在欣赏,领悟视觉文化的同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标志。我国传统文化是在半封闭的地缘环境、长期的小农自然经济、根深蒂固的封建宗法制度的环境下孕育的,必然有缺陷, 但传统文化的缺陷和惰性并不能抹杀我国传统文化主流精华部分的现实积极意义,它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对历代优秀人才有着巨大的教育价值。个人修养、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经济完善发展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义利观;政治文明、社会教化的稳定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民主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仁爱观。通过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视觉发展,加强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使其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向其致敬,对于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中国梦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视传统文化,向传统文化致敬,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更多的传承与发展,势在必行。通过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唤起他们内心善良正义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建设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青少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贡献不容小觑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春.西方文化对广西区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的调查分析.科技创新导报.2014(32).
[2]张宏辉.论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兼谈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s1).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青少年 创新 国民教育
作者简介:张亚哲,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331
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相互激荡,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愈加纷繁复杂、变化无穷。同时,我国的文化建设已明显落后于经济建设,人民在物质生活领域不断改善,作为文化建设精神支柱的传统文化教育领域却日渐荒芜。在各种文化进行交流、碰撞、融合的多元化背景下,一些青少年在价值观念、政治信念领域出现偏差甚至谬误。其主要表現为:
第一,传统文化的精华得不到充分的吸收,人们所吸收的糟粕大于本质。
第二,要么一味崇拜西方文化,不加甄别的内化西方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在政治层面上表现出怀疑甚至是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趋势;要么一味抵触西方文化,对于西方文化的轰炸都有一种恐惧感。
第三,在西方资本主义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以经济利益作为首要目标,注重经济收入较多的热门知识和技能培养而忽视融入社会所需的人文素养。
承载着为人民和国家奋斗的希望和未来的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担任着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伟大使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是关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命运决定性因素,而文化熏陶又是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培养中的关键。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世界文化激荡中更应当站稳脚跟,扎好根基。因此,如何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既积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自信,又自觉鉴别和抵制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腐朽糟粕,保持民族自豪感,应当成为当前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教育领域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在与创新相结合
中华文化历经风雨,源远流长,荡气回肠的文学艺术系统、余音袅袅的曲艺音乐系统,震撼人心的视觉文化系统、含义深刻的总体艺术传统、联系实际的生活艺术传统,是一个既浩如烟海又环环相扣的整体,一个既旗帜鲜明又内涵丰富的整体。同时,中华文化是一个自我完善与创新的体系,从这个体系出发,追本溯源,可以厘清很多基本因素。这些因素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它使中华文化不断修复、不断完善、不断更新。
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同时赋予它们与时俱进的新的时代含义,结合当下发现和发展的智慧,使它们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展现出时代风采,古为今用,古为新用。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在各国文化激荡交流的时代条件下,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要求下,积极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养分,结合其新的时代表征,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标准给予它新的时代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润滑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上的创新更是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稳定砝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新时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文化的创新和延续直接滋养着民族的创新和延续。欧洲文艺复兴、法国启蒙运动以及中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都用事实论证着这一真理性的原则。主体观念创新是传统文化创新的基础,只有解放思想,破除对传统文化的偏见,以新的眼光看待和发展传统文化,才能为传统文化创新提供土壤和源泉;科技文化创新为传统文化创新产生直接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发展科学技术,使人们对世界的客观认识更为真实,才能是传统文化创新飞速发展;文化本身创新是传统文化创新的助推器,文化自身会对国家和民族产生持久稳定、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文化自身能使传统文化创新从根源上产生变革;人文环境创新为传统文化创新制造温床,改变人与自然传统的相处方式,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和谐相处,给传统文化创新提供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
五千年长生不衰,中华民族有着使之保持生存功能的重要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经久不息,培养和孕育中华民族的气节的传统文化有着它“别具一格”的独特魅力,而继往开来,顺着时代的脉络向前发展,传统文化更需要有在新的背景下“别开生面”的昂扬生机。经过创新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其内涵融入到现实生活,转化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人们保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民族品性,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更快地完成现代化转型,这样才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更多的传承与发展。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在普及国民教育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对象,具有完整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青少年应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对象。建议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增设国学基础课程,学习书法,评讲“六书”,读历史名著,听经典戏曲,在三观养成的高中和大学阶段,增加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同时在基础课程中,尤其是文科课程,在讲授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使学生不只注重分数,更注重品行。这些举措可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接近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为青少年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综合性平台,使他们更加理解和认可我们的传统,领悟其中精神,养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思想,进而发扬优秀民族精神,弘扬优秀传统美德。
当下热播的文化节目可以增加解析环节,将目标指向感悟诗词的意境和哲理,深度领会作者的感情经历与当时的人文背景。要改变中小学以及高校上课只用多媒体仪器、老师不写、学生不记、用手机拍拍了事的教学方式,让传统的板书方式重回课堂,让学生跟随老师的言之所至,慢慢思考,抽丝剥茧,让学生做到耳听、眼看、手记,从根本上预防了提笔忘字的情况发生。课堂上板书可以使学生步调一致,共同成长。
在当下提倡传统文化教育的热潮下,一些打着传统文化幌子的“女德班”、“豫章书院”等类似教育机构,大行其道,向民众传播着相悖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糟粕文化,把糟粕传统文化标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行为是真正的反文化行为。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提高辨别力,不要让打着“传统”旗号的“古法教育”钻了空子。理性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吸精华,弃糟粕,立足当下,学有所教。
国民教育是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领域中激活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不竭源泉滋养现代人的心田,展现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三、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重在强化视觉文化发展
在各种文化意识形态交流碰撞的全球化时代,以手机、电脑为载体的新媒体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视觉传递获取信息,引发思考。中华文化中重要的艺术魁宝当属中国书画,在视觉文化日益加强的时代,要更加注重中國书画的传承与传播创新。
中华民族是一个书画大国,有千万年的历史。中国的象形文字有中国人的独特的视觉感。同时,中国的书画艺术,是世界学术界公认的东方文化翘楚,中华书学,画学,书论,画论,更是被文艺界争相学习研究。同为戏剧大师,汤显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却逊于莎士比亚,造成这种情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语言不通。而书画在传播过程中显得更为直观,语言的障碍被消除,交流更为直接明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书画,欣赏中国书画,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从而使国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生自豪。
在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与鉴定中国文化自信的道路中,书画艺术是极具观赏性、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传播媒介,将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让青少年在欣赏,领悟视觉文化的同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标志。我国传统文化是在半封闭的地缘环境、长期的小农自然经济、根深蒂固的封建宗法制度的环境下孕育的,必然有缺陷, 但传统文化的缺陷和惰性并不能抹杀我国传统文化主流精华部分的现实积极意义,它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对历代优秀人才有着巨大的教育价值。个人修养、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经济完善发展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义利观;政治文明、社会教化的稳定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民主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仁爱观。通过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视觉发展,加强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使其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向其致敬,对于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中国梦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视传统文化,向传统文化致敬,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更多的传承与发展,势在必行。通过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唤起他们内心善良正义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建设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青少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贡献不容小觑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春.西方文化对广西区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的调查分析.科技创新导报.2014(32).
[2]张宏辉.论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兼谈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