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勾践的成功之道

    曾银高

    【摘要】勾践的成功之道主要有两点:其一是优秀的精神品质,包括坚强的意志,忍辱负重的精神,勇当责任的精神,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其二是正确的治国方略,包括抚慰百姓、医治创伤,鼓励生育、发展人口,重视人才、礼遇贤士,减轻赋税、关注民生。

    【关键词】勾践;人物形象;成功之道;精神品质;治国方略

    课文《勾践灭吴》选自于我国历史著作《国语》,具有历史真实性。课文叙述的故事是:越王勾践被吴国战败,困守会稽山,他只好向吴国求和,被迫到吴国当马夫,几年后吴王放了他,他又回到越国,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使越国富足强大起来,终于灭了吴国。

    这个历史故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曾以此题材撰联自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可见其教育意义之显著。此文选在高一年级语文课中,高一年级正处于人生树立理想、培养意志的重要时期,语文老师如果能对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勾践的成功之道进行深入分析,那么无疑对学生的培养是很有裨益的。笔者在上这篇课文时曾组织学生讨论,现将几点看法归纳于下,与同行交流。

    第一,优秀的精神品质。

    勾践故事所以流传至今,其精神品质所具有的教化意义无疑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勾践的精神品质包括:

    其一,坚强的意志。勾践被吴国战败,退守会稽山时国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但他并不服输,仍然与谋士商量,向吴国求和,暂时保存了自己的国家。其二,忍辱负重的精神。勾践与吴国求得和解后,曾率众“卑事吴王夫差,其亲身为夫差前马”。对一个国王来说,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他却超乎常人地忍受下来了,甚至几年后感动了夫差,终于让他回国。其三,勇当责任。战败后他曾经向国人说:“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战后的勾践深刻地作了反省,认识到国力不足而与吴国开战的错误,这种认识既为他制定新的治国方略打下基础,也为他赢得了民心。其四,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在恢复国力的过程,勾践劳动亲身耕作。“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这种作风显然能起到表率性的作用。这几点都是勾践的优秀品质,对他治理越国并最终战胜吴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勾践走向成功之路的先决条件。

    第二,正确的治国方略。

    行事能否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是事物成败的关键。勾践深刻认识到自己和国家的不足之后,采取的是休养生息、富国强兵的策略,而不是急于报仇。具体说来:

    其一,抚慰百姓,医治创伤。“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安抚政策迅速地医治好了战争的创伤,使越国从战争阴影中走出来。其二,鼓励生育,发展人口。战后的越国人口稀少,积极的鼓励措施使越国人口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其三,重视人才,礼遇贤士。“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自然贤士会为他出谋划策。其四,减轻赋税。采取了“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等减轻赋税的政策。以上政策的实施,使越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力得到了又好又快的恢复与发展。国家强大了老百姓便主动请战,要求报仇,于是越国顺利灭掉了吴国。这既是越国的成功也是勾践的成功。

    通过对勾践成功之道的分析,不仅能够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挥了语文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认识到成功来之不易和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成功是由种种因素促成的,特别是优良的精神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点滴小事中时刻注重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