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郝慧珍
【摘要】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与空间,诱发学生主动探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方式;探究发现;不良倾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中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主。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可见,新课程改革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作为改革重点之一。那么如何使探索性学习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合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索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如果设计好教学中的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能把学生引入探索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要努力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如语言描述情境、生活展示情境、活动创设情境、多媒体演示情境等,在情境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和动力。
二、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与空间,诱发学生主动探究
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索性学习更应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因此,教师作为这个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更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动手参与、研究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注重以“学生为主”,不要让探索学习过程匆匆而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引导学生在操作实验中探究、在独立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交流中探究,才能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
三、注重评价,形成探究动力
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服务。合理、科学的评价是学生继续探究的动力。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功能发生根本性转变: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目前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较多是由教师对学生知识理解、解题是否正确以及课堂上参与学习活动的各种表现作出评价。数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体验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更要关注他们的数学学习过程、学习水平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使学生逐渐把探究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第一乐趣。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