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伍炜 王丁磊
摘 要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本文以该门课程的课程教学改革为主要研究内容,阐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结合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课程教学方案和课程考试制度两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 《道路交通安全法》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伍炜,四川警察学院道路交通管理系讲师;王丁磊,四川警察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329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一門专业课程,该课程以我国当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为依托,在介绍道路交通安全法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际,以交通违法行为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以及车辆驾驶人管理相关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公安交通管理涉及的基本业务有所认知,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实际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切合“回归公安本位”的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思路,突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实现实战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公安机关输送更多具有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坚持以“培养学生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科学化、法制化条件下开展交通管理业务”为课程建设总目标,并在此目标下对课程进行进一步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该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显著特点,因此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使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执法的素质和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适应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发展形势,满足公安工作规范化执法的要求,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学》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动车及驾驶人数量持续增长,给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据统计,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驾驶人数量已达3.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3.1亿人。当前,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快速增长与道路建设水平、交通参与者文明意识、道路交通管理者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矛盾十分突出,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这一切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更切合公安基层所需的高素质的交通警察,是摆在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二)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实践能力就是在实际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当前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以及规范化执法的要求均需要交通管理者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先进的执法理念、规范化的执法水平和较高的执法能力。因此,在学生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规范地、准确地开展公安交通管理活动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道路交通安全法》作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一门重要课程,是一门以应用性为主的学科,针对新形势下基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断提高的对民警规范化执法的要求,结合培养符合公安实战需要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交通安全与管理技术复合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上应重点突出“厚基础、重能力”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增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突出实践性的特点以顺应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基层公安机关输送更为优秀的交通管理人才。
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一)整合和完善课程体系
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课程建设中对现有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和完善,对交通安全法学基础理论、交通违法行为处理,车辆与驾驶人管理、交通事故处理等部分内容进行进一步整合,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备。强化知识体系的完备性。结合当前公安工作的新要求对课程知识体系作较系统的整合,在传统的交通安全法学课程仅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和公安交通管理基本业务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纳入违法行为查出实践教学、车辆驾驶人管理实践教学以及交通事故现场处置实践教学等内容。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学内容以及传统的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基层调研,更为准确地掌握基层工作实际需要,调整课程授课重点,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更好地体现贴近实际的学科特点,采用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原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量,通过实践训练,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
1.理论教学环节
在理论教学环节,改变以往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施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建立科学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在授课过程中,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将基本知识点以及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和讲解,注意在讲解时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涉及到业务工作内容的部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具备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实践性思路。教师在每次上课过程中可结合上次课曾经讲过的知识点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在每一部分基础知识讲解完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案例或视频资料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除了课堂学习外,应鼓励和安排学生进行自学,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自学内容,采取书面总结和邀请学生上台讲解自学收获和体会的方式检验学生的自学成果。
2.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既是对课程理论教学成果的检验,同时又是增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实战性演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联系与整合,注重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形成系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在校实践教学和基层交通管理部门实践阶段。
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建立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深入进行系统性理论教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以实际案例为驱动”的实践课教学来消化理论教学内容。通过到全国基层交通管理部门深入调研,更为广泛地收集近年来各种典型和具有代表性的交通管理相关案例,通过案例讨论、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对相关难点、疑点及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借用更新、更有代表性的案例开展实验和综合训练教学环节,采用多媒体演示与模拟典型违法行为、事故现场、真实案例解析等方式相结合的多样化课堂教学形式,利用专业现有的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结合课程培养目标预先设计好实验方案,在校内模拟道路交通环境,如模拟典型交通违法行为的现场,由学生分组后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置过程,教师在旁进行指导,并在模拟结束后由学生各小组互相点评,指出处置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模拟授课的同时将模拟现场进行摄像,记录的影像资料可以作为理论授课的讨论内容。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结合典型案例和当前事故处理及预防的前沿理论建设《交通安全法典型案例》习题库,便于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基层交通管理部门实践是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基层交通管理部门民警担任实践教官,由实践教官带领学生到基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1-2次实践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将自身执法经验对学生言传身教,与学生深入交流,达到实践教学的良好效果。
(三)课程考试制度改革
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对当前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完善,将该课程以往闭卷考试制度改为综合考核制度。单一的闭卷考试制度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利于增强学生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也起不到很好的检验作用,因此课程教学改革应体现出学生模拟现场执法和真实案例分析处理的实践能力,并在学生考试成绩中予以体现。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的比重, 并细化实践操作部分的评分标准。因此本课程考核将分为3个部分,平时课堂讨论及自学成绩占20%,实践课成绩占40%,期末书面成绩占40%。
1.课堂讨论及自学考核:在理论教学环节开展的课堂讨论及自学均要求学生提交相关记录和总结,并以记录和总结的内容作为评定该部分成绩的依据。
2.实践课考核:实践课考核分为两部分,即在校实践考核与基层实践课考核,在校实践考核成绩主要根据学生根据理论知识分析和处理模拟案例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判定,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 细化实践考试部分的评分标准。基层实践课考核成绩由实践教官根据学生实践教学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其中在校实践成绩占实践课总成绩的70%,基层实践课程绩占实践课总成绩的30%。
3.期末书面考核:期末书面考核主要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命题过程中应注意知识面的全面覆盖,考试的内容主要为基础知识和应重点掌握的知识以及法律文书的制作。题目的选择应注重多种题型的综合运用,题目应当体现难易结合的特点以及灵活性。
三、结语
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然要求。教学改革是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需要针对专业培養目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能力较高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教学改革探索,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达到三个主要目的,一是进一步强化知识体系的完备性。结合当前公安工作的新要求对课程知识体系作较系统的整合,在传统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课程仅包括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入交通违法行为查处以及事故现场处置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内容。二是通过教学过程的多样化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将理论教学、典型案例分析、模拟处置现场执法统一于整个教学过程,强化案例、模拟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着力提升学生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三是切实发挥考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用,真正做到“以考促教”。
参考文献:
[1]王洪明.道路交通安全法概论.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邵祖峰、王秀华.公安交通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的比较与创新.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