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程的内在逻辑及策略
张文风
[摘要]虽然设置有别、价值导向相异,但教学对象的共同性和课程内容的相通性使得基于思政课来开发人文通识课程成为可能。高职院校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程还存在如厘清高职院校人文通识课程建设理念、构建高职特色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等深层原因。本文在阐明课程开发理念、原则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设计和教育目标确立等人文通识课程开发核心问题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思政课;人文通识课程;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12-0058-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12.0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如何牢牢抓住青年一代,始终是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要求。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普遍存在课程定位边缘化、学生基础薄弱化、教学效果空洞化等顽疾,思政课在国家重视与学生轻视中负重前行。目前,有效改善这种状况的几个有利因素:其一,从国家层面而言,政治“新常态”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有效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而且以问题意识、敢于担当、刚性执行的治国理政的品格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提升[2]。对于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其二,从学校层面而言,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催生了对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和增进学校文化底蕴的需求。总体而言,目前高职教育正处于由量向质的提升转变过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致力于弘扬文化核心理念、创新办学观念、提炼办学特色、推动特色发展。在机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计和经费配置等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文化育人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其三,从课程建设层面而言,教学对象的共同性和课程内容的相通性使得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程成为可能。思政课和人文通识课程都是对大学生实施共同教育的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或必修或选修。此外,思政课和人文通识课程虽然设置有别、价值导向相异,但同时涉及到大量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哲学等人文社科知识,在课程内容上可以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3]。因此,可以在高职院校有目的地建立思政课与人文通识课程的内在关联,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程以形成二者双赢的局面,在学校层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和形成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深层原因
思政课与人文通识课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高职院校强化二者之间的关联,还有以下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重新审视高职院校对人文通识课程建设的需求。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进行理智方面的训练,排斥任何职业的或功利的目的,在教育内容上关注知识的全面性和普遍性。”就通识课程的概念界定而言,目前学界莫衷一是,但主流观点倾向于:一是学习内容上强调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二是学习目标上强调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其核心命题是“为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一部分什么样的人”;三是学习效果上强调学习对象既要广泛涉猎多门学科知识,又要致力于特定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达到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简而言之,通识教育的本质是引领学生领悟大学之精神[4]。与综合性大学的人文通识课程相比较,高职院校的人文通识课程建设应该在课程精神上遥相呼应,而在具体路径上另辟蹊径,其原因在于:一方面,高职院校人文通识课程建设的文化底蕴与综合性大学相距甚远。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建设时间不长,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综合性大学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学制、师资力量、学生对象、学术氛围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高职院校侧重于技能而非学识,更强调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因此,与综合性大学人文通识课程的博、雅、深、全的路线相比,高职院校人文通识课程建设在学识追求上具有局限性。高职院校建设人文通识课程不应该追究学识的广博,而要突出价值导向,通过人文通识课程完善学生的文化素养、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成为人格完善的工匠。
第二,改变高职院校人文通识课程蛮荒生长的现状,在课程建设方面有的放矢。截止2017年5月,全国共有2 900余所高等学校,其中高职院校占据半壁江山,呈现出明显的理工科办学特色和理工科高职话语权特征,人文通识课程在量和质上均难如人意。对于人文通识课程设置的意义认识不够,课程设置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课程资源匮乏。部分高职院校人文通识课程的开设缺乏前瞻性、系统性和规划性,教学效果较差,未能有效体现人文通识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和融合性,也未能将课程内容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效的融通[5]。如何在短时间内建设有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文通识课程,首要问题是破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利用好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有选择性和针对性进行突破。高职院校日渐健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部分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已经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机构设置、师资力量、学术素养方面已经成为一股可以信赖的人文素质教育力量,基于思政课来开发人文通识课程既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融会贯通,又能够突出人文通识课程的价值导向,为人文通识课程的开发奠定风向标。
第三,通过加强人文通识课程建设增进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知识厚度。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而言,思政课普遍存在教材内容庞大、教学理论抽象和教学语言晦涩的困境,缺乏基本的学习思政课教学专题的背景知识。此外,高职院校还往往存在思政课学时紧张、第二课堂人文类课程数量不足、学生参与网络人文选修课程的主动性不足的状况,依靠有限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来解决高职思政课的困境显然不够现实。鉴于思政课和人文通识课程教学对象的共同性、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和课程内容的相通性,人文通识课程可以为思政课构建大量的专题教学背景知识,二者在课程内容上可以做到互通有无。因此,在目前高职院校重视人文通识课程开发的时间节点,有方向性的基于思政课来开发人文通识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可以在师资力量、课程内容、授课方法等教育教学资源方面实现共享、最優和系统性规划;其二,课程开设和课程内容方面倾向于思政课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既可以解决学校开设人文通识课程的价值导向问题,也可以适度解决学生在思政课内容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困惑。
三、主要思路
(一)人文通识课程开发的理念
1.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确立共同的精神家园。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政课责无旁贷的重任。对于人文通识课程而言,好的通识教育是在社会制度、政治理念、价值观念等方面凝聚共识的教育,为社会和谐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应当成为当代大学人文通识课程的价值导向[6]。
2. 以丰富人文通识课程体系为载体,构建相通的课程平台。思政课教材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众多重点知识在思政课教材中浓缩为独立章节,延伸拓展则可以开发成为一门单独的人文通识课程。基于此种思路开发出来的人文通识课程,要向思政课看齐,与其同向同行,互相之间形成协同效应,逐渐形成丰富的课程体系。
3.以增加人文社科知识深度为直接目的,树立叠加的学习目标。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程,其直接目的就是增加高职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的深度。在人文通识课程目标上,缓解高职学生人文知识薄弱、人文社科能力不足的困境。通过课程的学习增加学生文史哲等基础知识,提升写作、语言表达等能力,重点是学会独立思维;在思政课目标上,通过人文通识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熟悉思政课政策剖析所需要的背景知识,以增加人文社科知识的深度,打好学习思政课的知识基础。
(二)人文通识课程开发的原则
1.小而精,模块化专题式教学。“小”是指人文通识课程的开发不能贪多求广,漫天撒网,在学时上可以偏少一些,在班级容量上可以偏小一些;“精”是指人文通识课程的内容边界清晰,课程重难点层次分明,教学专题紧凑高效。小而精的人文通识课程,更适合于开展模块化专题式教学,更容易将庞大的教材体系转化为精致的教学体系。
2.问题导向,回应学生的现实关切。一方面,课程开发指向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人文通识和思政课某一方面知识的深入了解,课程目标定位明确;另一方面,课程开发采用层次分明的模块化专题式教学模式,教学专题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清晰,围绕问题组织教学活动。此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应当重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明辨是非、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综合性,体现趣味性、知识性与实用性。一是根据高职学生实际,在人文通识课程总量上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开发,课程实施过程中能够组织较多互动式、参与式教学要素;二是在追求培养人文精神基础上,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信息,能够满足学生求知;三是课程具有工具性价值,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在阅读、沟通、书写、思辨等方面有获得感。
4.与思政课相融通。课程兼具知识性、价值性两种基本元素,既承载着科学理性与人文知识,也蕴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政治意识。从课程开发目标层面而言,部分兼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人文通识课程实施过程中融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内容。
(三)人文通识课程开发的几个特征
1.拓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为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注入新的人文气息、文化特质和文化内涵。从片面化、浅层化的目标追求深入到构建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变“重制器、轻育人”为“制器与育人并重”。将人文通识课程规划并纳入到凸显一定意识形态的知识体系和校园文化体系,突出鲜明的“高教性与职教性相统一”的高职校园文化特色,改良高职教育唯工具理性的功利化趋向[7]。
2.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人文通识课程,引导学生坚定信念、追求理想,培养人文精神。在专注于专业知识、技能等硬件之外,力求提升品质、修养、心理等软件,做到既谋食也谋道。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助推“大国工匠”,对高职学生而言,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固然重要,“独具匠心”“工匠精神”更不可缺少。
3.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如前所述,人文通识课程和思政课具有叠加的基础人文知识和部分相通的精神价值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人文通识课程的开发可以做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在课程开设的时间点上前置或与思政课同步。
四、三个核心问题
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程,不仅仅局限于“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满足于与思政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而应当遵循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核心素养要求进行系统设计,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深度拓展教学内容,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价值导向,指社会或群体、个人将某种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基本价值倾向确定为主导的追求方向[8]。如何规划人文通识课程体系,主要涉及到课程的价值追寻问题,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文通识课程开发的目的、性质、发展方向等。其一,社会主义核心價值体系成为二者价值导向的共同基础。社会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八大强调用“三个倡导”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由此,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职人文通识课程开发的基本价值导向,这也是能够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程的内在价值逻辑。其二,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程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强调“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从而成为“具有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的人”[9]。人文通识课程开发在强调构建完备知识体系、激发人的主体性、倡导个性全面发展等价值导向之外,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作为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不仅打通了由人文通识课程到思政课价值追寻的拾阶而行,而且契合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程,更多体现了基础知识的相通性,价值导向的同向同行。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为例,可以在划分课程教学模块的基础上,按照主要教学专题开发人文通识课程(表1)。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开发常常呈现为“课程观—课程内容—课程表现”的体系特征,不同的价值导向下同名称的课程往往在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别,人文通识课程亦然。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程,其起点逻辑在于高职学生普遍接受人文素质教育不够,不具备学习思政课必须要求的基础性知识。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对于基本常识的缺乏比较严重;二是缺少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优秀文化传统知之甚少;三是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人生缺乏规划[10]。在课程内容设计的宏观目标上,要逐步改变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人文”功利性观念,建立适用于高职院校的人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设计的微观目标上,能够实现两方面的改变:一是改变学生人文知识不足的窘况,满足学生对某方面人文知识的兴趣,培养一定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二是改变学生文史哲等基础知识匮乏的困境,在增强人文知识教育的基础上,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积累知识基础。
对于高职院校人文通识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实施,还应该在“小而精”的原则下组织模块化专题式教学,在专题教学设计上体现紧凑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毋庸赘述,模块化专题式教学具有针对性、研究性、灵活性等优点,有助于克服时效性与课程内容相对滞后、知识广泛性与课时紧张等矛盾。此外,人文通识课程和思政课在教学具体要素设计上有所不同。思政课应该突出“时事热点+背景知识+政策剖析+习惯养成”;人文通识课程应该体现“现实生活+背景知识+理论延伸+心灵成长”,但二者具有价值和知识的相通之处。模块化专题式教学可以有效对接思政课专题教学中的价值引导尤其是人文基础知识的相互融通,具体(图1)。图1人文通识课程在内容设计上与思政课融会贯通
(三)教育目标的确立
信仰是以相信为核心的知、情、意、信的有机体,是认知的深化和提升。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程的终极目标是由教材体系重塑教学体系,由认知体系深入到信仰体系,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思政课真信。一方面,始终要牢牢把握人文通识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关系,把握人文通识课程作为思政课在知识拓展和价值引导方面基础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教育目标上追求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变,不仅局限于人文通识课程的知识目标,而要对应思政课信仰教育目标的实现。人文通识课程开发的教育目标还要回到课程开发的“起点”。以“概论”课为例,人文通识课程的开发在教育目标上理应回溯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体如表2所示。
总之,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既是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做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又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从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逐步深入到信仰体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代玉启.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特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10):12.
[3]王春兰.高校思政理论课与通识教育课程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基于系统论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3(02):157-158.
[4]杜志强,陈时见.大學通识教育:回顾、反思与追求[J].教育科学,2009(06):51-53.
[5]鲍贤杰.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14):18.
[6]张亚群.什么是好的通识教育[N].光明日报,2016-05-10(14).
[7]徐令.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20):28-29.
[8]徐骞.现阶段我国通识教育价值导向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7.
[10]董汉松,黄皎.当代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7(22):116.
(责任编辑:王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