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个“意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杨正明
【摘要】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是通过一节课、两节课就可以培养的,对于低段的学生,教师应更加耐心、细致进行引导,为后面更加深奥、更高层次的数学素养的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
新課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生活中必备的数学知识,培养一定的教学技能,并能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通过学习、探究、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而低年级是学生正式跨入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低年级阶段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学这门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呢?
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教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适当改变例题的呈现形式,选择学生身边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例如,二年级在学完加减、乘除法后,经常在作业中会出现买东西的情景。比如,二下第43页第4题,题目先提出两个数学问题让学生解决,然后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时学生积极思考,有的还议论起来,经过几分钟的思索,他们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问题有“8双手套多少钱?”“54元钱可以买多少个茶杯?”“一个茶杯比一顶帽子多多少钱?”“小明想买3双手套和1顶帽子一共多少钱?”等。对于本题的重点,需要学生先学会提问,再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习题的训练,学生感受到“问题”就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而解决问题又是必须的,拉进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课堂上,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还自主探索出“用加减、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中,学生亲自参与了收集信息,观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投入到活动的全过程。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而且也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而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学生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我们要充分认识数学思想对学生持续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重视数学的同时,深刻钻研并挖掘教材,在隐含的教材内容中发现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注重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探究性学习,从事“再创造”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
由于一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还处于低水平阶段,所以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实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因此,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来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计算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理解算理,并能正确地计算,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感性认识———理解规律”的认识过程。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后和同桌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氛围,让他们讲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来。
(1)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方法。
33-8等于多少?湘乡看,怎么算?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探讨算法。
(2)学生交流不同算法,出现了以下方法:
①摆小棒(边说边演示):
a.先摆3捆和3根,再拿出1捆拆开,从13根中去掉8根,所剩下的5根和2捆合起来就是25根。
b.先摆3捆和3根,再拿出1捆拆开,从10根中去掉8根,所剩下的2根和3根就是5根,还有2捆合起来就是25根。
②联系上一个例题来算:30-8=22,所以33-8=25。
③将8分成了3和5:33-3-5=25,所以33-8=25.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口算减法中的重点和难点,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中自主探究33-8的计算方法,理解体验算理。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是通过一节课、两节课就可以培养的,对于低段的学生,教师应更加耐心、细致地进行引导,为后面更加深奥、更高层次的数学素养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9).
[2]吴潮升.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