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四川省信息技术教师知识掌握现状研究
李金洲 张馨月
摘要:本文以四川省部分市(州)为例,梳理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所有模块所包含的核心知识点,并对教师掌握情况进行了调研,以期把握四川省教师对新课标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后期开展相关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知识水平,从而顺利推动课程实施。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数据分析观念;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9)20-0077-03
调查背景
2012年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对所有教师提出了一个发展的范本和要求。2018年初《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课程从原来的1本必修与5本选修变成了2本必修(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6本选择性必修(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人工智能初步、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2本选修(算法初步、移动应用设计),教材内容安排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信息技术教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此外,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鼓励教师使用项目制和信息化教学等方法;在教学目标上,从三维目标变成培育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这也是我省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教学挑战。在这个巨变的背景下,四川省信息技术教师长期师资配备不均衡的问题更加明显,教师缺乏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构建。
作为非高考科目,信息技术课程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普遍不高。当下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否满足新课程的发展需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法。问卷共36题,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1~7题),主要包括教师性别、年龄、教龄、学历水平、专业背景情况、职称、所在市(州)。第二部分是专业知识部分(8~36题),主要包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等。
对于学科知识部分的设计,笔者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取了每个模块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及课标对教学上的部分新要求,部分对应关系如下页表1所示。
问卷初步设计好后,笔者委托了部分市(州)信息技术教研员对问卷进行修改,随后对问卷的专业知识部分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笔者使用SPSS分析α系数为0.971,信度较高;KMO值为0.909,适合做因子分析。最后笔者依据四川省经济发展三个圈层的划分,抽取了绵阳市、南充市、凉山州三个市(州)作为调查对象,发放了问卷。
结果分析
问卷分析主要从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三个部分展开。
1.教育知识(33题)
76%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水平中等偏上,处于一个较好的水平。5%的教师认为自己在这一块的水平较差。
2.学科知识(8~32题)
如图1所示,三个市(州)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科知识掌握情况的自评,总体平均分为3.43,其中低于平均分的项目有:数据分析方法、简单人工智能应用模块、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三维作品设计基本方法与发布,以及实现表达意图的能力、开源硬件特征与发展的认识、开源硬件项目流程、基于开源硬件的作品设计与制作的能力、算法应用、移动应用功能设计与开发、移动应用的信息安全(20~27题,30~32题,共计11题)。从各市(州)整体情况来看,凉山州(3.66分)>绵阳市(3.46分)>平均(3.43分)>南充市(3.38分),凉山州分值最高,绵阳其次,南充市最低,各市(州)對各个模块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基本相似。
如图2所示的雷达图中,从选择性必修三“数据管理与分析”这个模块开始,教师的掌握水平逐渐下降,尤其是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移动应用设计这几个模块,教师的掌握情况不好。选修一“算法初步”这个模块各市(州)掌握情况差别较大。人工智能初步、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算法初步、移动应用设计这几个模块的掌握水平普遍偏低,开设起来对教师或有一定难度。为培养具有多元化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后续的教师专业发展与相关培训中要着重对教师这几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培训。
此外,教师对必修一“数据与计算”、必修二“信息系统与社会”、选择性必修一“数据与数据结构”、选择性必修二“网络基础”、选择性必修三“数据管理与分析”这五个模块掌握得相对较好,课程开设具备一定的基础。
3.学科教学知识(34~36题)
教师对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育信息化相关知识、项目制学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逐渐下降的,如表2所示,将近30%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还未完全掌握,30%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相关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而有45%左右的教师对项目制学习只有一般理解水平。
建议对策
从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四川省教师的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笔者从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三个方面的提升提出建议。
第一,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抽象,需要一定的实践基础才能更好理解,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于工作本就繁杂的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或许很难,这部分知识建议教师在实践中领悟。例如,优质课展评活动中的说课部分,评审明确要求需说出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第二,学科知识方面,此次课标修订内容变化较大,明确学科课程追求的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强调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数据结构及算法求解的基本原理和编程实现。结合调研情况来看,四川省教师需要提升的内容较多,但全部知识进行线下培训具有一定难度。新课标将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大板块,其中选择性必修课程是为学生升学、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计的,选择性必修一、二、三是为升学需要而设计的,选择性必修四、五、六是为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而进行选学的课程。选修一、二是为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选择而设计的自主选修课程。根据调研结果,笔者建议重点对选择性必修三、四、五、六进行培训。首先满足大部分学校的需要,以升学需求为出发点,以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培育方法为目标,重点先对选择性必修模块三进行系统培训,后期根据实际情况对选择性必修四、五、六模块进行培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行开展选修一、二模块的培训。
第三,提升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着重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信息化教学、项目制教学方面的知识素养,可以选用专家讲座和观摩课的方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学习。
总的来说,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于笔者所在省市的教师来说充满着挑战与机遇,目前教师的知识储备勉强能够应对,但对于新课程标准的落地来说,教师对知识部分的掌握还是一个较为基础的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下一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