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环境质量的研究

黄英辉+尹健+陆飞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国民生产总值有很大的提升,但是不科学的经济发展必然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由于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有限,企业工厂在进行生产的同时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很大,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了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现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比如九五计划和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施行节能减排策略,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新常态的时代,本文主要针对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提高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主要污染物;环境;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X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4-0086-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4.039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total economic output and GDP has greatly improved, but not scientific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bound to the cos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management level of enterprises, factories caused a large amou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waste of resources in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total amount of pollutant emissions, serious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phenomen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the country has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plans, such as the 95 plan and the national pollutant emissions control plan, and implement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strategy,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conomy.At present,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ra of economic normal. This article aims at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the total amount control of major pollutants, and probes into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Key words:major pollutants;environment;problems;measures
當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压力,能源的消耗迅速增加,污染问题不断加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相比较其他国家,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一直位于前列,因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是国家的重中之重。为了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我国必将持续推行节能减排的战略措施,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着力点,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真正落实节能减排战略,才能达到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
1 概述
总量控制是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简称,是为了保障国家的环境安全,保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管理控制的一种方法体系。总量控制通常情况下包括污染物排放的总质量、污染物排放的空间范围、污染物排放的时间间隔等方面的内容。总的来说,总量控制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以所有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核心的管理控制体系[1]。
目前国家列定的主要污染物有:排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污水中的氯化物、汞、铬、油、酚等;工业废渣中的冶炼、化工废渣等。各个地区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几种排放量多且污染比较严重的污染物参与主要污染物的考核,主要污染物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大气污染和水源污染。
总量控制可以分为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等三个层次,宏观主要是对国家、地方和城市进行污染控制,采用规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要求的一种控制方式;中观主要是对重点区域进行污染治理,对污染总量进行确定并分解污染负荷的一种控制方式;微观主要是对具体的污染源,要求在污染物的产生、治理和排放过程都要达到排放指标的一种控制方式。
2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现状分析
2.1 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统计不完全
总量控制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总量基数,一般情况下,统计数据主要是包括县级以上地区的企业,忽视了对于乡镇企业或者民营企业的污染物总量统计,而往往这些企业都有一定的规模,因此会导致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统计数据不准确,存在严重的误差,进而影响后来的总量控制规划和执行[2]。
2.2 环境监测条件有限
对于统计数据的收集一般先由环境监测部门采集监测数据,然后交给各级管理部门,如果因为环境检测部门的监测数据出现问题,那么会影响整个后续的工作的开展。影响环境监测部门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监测设备不够精细、监测人员操作不准确、采样方法不规范以及样品存储方法不合理。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监测数据存在误差。
2.3 缺少相关政策的支持
目前,虽然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多,但真正落实的很少,而且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面涉及的政策比较少,法律仍然不健全,进而影响总量控制的执行力度。在调节市场的过程中,专门的排污机构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因社会中缺乏对这种机构的认识,导致排污机构的影响力大大减弱,从而不利于排污治理工作的开展[3]。
2.4 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
由于污染物种类有很多,污染源分布范围比较广,对环境的监测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想要及时掌握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就必须对主要污染源进行持续监测,由于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有限,很多污染物总量的监测依然采用人工的方式,相比较精细的仪器设备,人工检测不仅需要大量时间,而且监测数据容易出现差错。而有些污染物则不适合采用设备进行监测,需要人工的辅助,无论何种方式,对于排污总量监测手段的选择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
2.5 环境承载能力的改变
环境的承载能力一直处于变化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因素的影响,环境中的温度、土壤、湿度、以及生物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因而环境对污染物的承载能力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只是针对某一时间的环境有效,要做好对环境的监测和控制,需要定时对控制方案进行变更和调整,否则就无法有效对环境进行管理,也降低了总量控制的作用。
3 总量控制的发展过程
1986年,国家环境保护会议就提出了浓度控制以及总量控制的决定,1996年,根据相关的法律条文提出建立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以及定期公布制度,对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开始向总量控制方向转变。在九五时期,我国通过了《“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计划中要求对废气废水中的主要的12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15%,到2000年,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总量控制的目标,在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基本完成了减排的目标。但是随着经济的大幅度增长,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在“十五”期间,国内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总量迅速增长,总量控制指标没有达成。在“十二五”期间,总量控制进一步优化,增加了控制领域的范围,并提前完成了总量控制目标。
十二五期间,河池市在总量控制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减排方面,从2010年开始已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总量6590t、氨氮减排786t、SO2减排14562t、氮氧化物减排342t。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方面,化学需氧量35660t、氨氮3990t、二氧化硫57330t、氮氧化物11450t,分别比2010年下降-0.3%、8.6%、14.6%和-7.2,至今,河池市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36994t、4325t、49915t和11400t。
4 排放总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4.1 对相关政策进行补充完善必要时加大治理的资金投入
在出台的实施条例中应该包括污染物种类的筛选,在重点污染区域进行筛选时,应保证公开、全面,以环境为优先来进行筛选,公开不止要公开信息,在程序方面也要公开,同样,全面也包括在信息全面和参与程序的主体方面全面,环境优先的重要性在于优先考虑提高环境质量,对污染物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到这方面,然后在经济、技术以及各种条件的允许下来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4]。
十二五”期间,以我国河池市为例,共投减排资金11.76亿元,平均年投入2.35亿元。入大气环境治理减排资金3.21亿元,水环境治理投入资金5.5亿,占水环境治理投入的64.7%,并且在未来还会继续加大企业的治理资金投入。
4.2 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在“十二五”期间规定了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对主要污染物的增量、减量、核算方法以及现场核算等进行了规定。首先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对减排的季度调度制度进行调整,完善污染物污染物排放数据网上直报系统,对企业的年度、季度污染物排放信息进行重点监控[5]。规范减排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科技手段,創新管理核算方法,并对企业进行减排核算的相关培训,增加企业人员减排队伍,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4.3 企业综合性治理
可以采用排放浓度与排放总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污染物排放控制,这样能够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对环境恶化问题进行及时控制。与此同时,企业不仅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排放指标进行污染物排放,而且要对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消减,在增加产量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总量排放,改用先进技术,有效做到“增产不增污”,在生产项目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能耗小、污染排放总量少的生产项目,并提高企业的污染防治水平。对于“三废”的排放要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中进行控制,既要分散处理也要集中处理,二者有效结合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5 总结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要实现总量控制、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制定有效的总量控制计划,对总量控制体制进行及时创新改革,时刻关注环境变化,并根据实际环境情况进行主要污染物种类的筛选,制定科学的总量控制方案,从而实现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施问超等.中国总量控制实践与发展态势[J].盐城工学院,2010,(02):34-36.
[2]孔祥瑜.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省化工设计院,2005,(09):104-105.
[3]肖建华.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05):132-143.
[4]王春磊.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实施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政治与法律,2016,(12):62-64.
[5]许付仁.浅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J].台安县环境保护局,2014,(01):182-184.
作者简介:黄英辉(1977-),壮族,本科。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