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过去 谋划未来 努力推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

王建国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也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的历史时期。30年来,北京交通大学进入112年历史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就。认真回顾和总结学校30年来建设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分析和把握好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推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30年学校发展的主要历程
北京交通大学改革开放的30年,是在我国经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的环境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30年。
1977年底,国家恢复了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学校当年在12个专业招收了584名本科生,在5个专业招收了22名硕士生。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对新时期科技和教育工作大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此次全国科学大会上,北京交通大学共获5项奖励。1981年2月,学校首次召开科研工作会议,提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四化”建设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努力办成教学、科研两个中心,信息科学研究所、管理科学研究所等铁路系统的多个“第一”应运而生,科学研究全面展开。
1984年3月,学校第五次党代会召开,明确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力争把学校办成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理、工、管相结合的全国第一流大学”。学校历史上第一个5年规划随后出台。
1985年以来,国家开始改革高考招生“一切都由国家包下来,一切都由政府统起来”的现象。学校在经费筹措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扩大了办学自主权,增强了办学活力。
90年代初到党的十六大,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经济建设尽快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1991年6月,学校“八五”发展目标中提出:教育质量、学术水平等6个方面要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1992年,国家提出“面向21世纪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211工程”开始启动。学校于1997年5月成为我国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61所高校之一。经过“九五”和“十五”两期建设,学校在重点学科、人才队伍、管理水平和办学条件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和改善。
1996年,学校制定出台“九五”发展规划,抓住国家重视铁路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提出了“立足社会、服务铁路”的办学主要面向,努力为学校建成具有铁路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理工科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变挑战为机遇,于1999年作出高校扩招50万的决定。学校当年增加招生1,000余人,增幅为51%。
200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学校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划转教育部管理,更好地发挥了两校的学科优势,优化了办学资源。
结合两校合并后的发展实际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党委紧紧抓住第九次党代会等契机,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北京交大”和“怎样建设北京交大”展开大讨论,统一了思想,确立了学校办学定位和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明确了“十一五”要着力实现的建设任务。
世纪之交,国家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985工程”战略,从此加快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2006年,又启动了面向行业特色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工作。学校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成功申报“轨道交通安全科学与技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为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和办学实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重要成就
改革开放30年,学校牢牢把握发展这一主题,大力提高办学质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
1.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30年学校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8,000余名、博士生3,100余名。学校于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4年正式获准成立研究生院,成为全国具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学校两次获得本科教学评估优秀,获得多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大力实施研究生创新工程,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取得突破,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主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2.师资队伍建设长足发展。30年在校教师数量增加了近两倍,教授、副教授增加了24倍,博士、硕士学位教师比例分别达到50%和90%。学校通过培育和引进大力提升师资水平,拥有了一批杰出的专家、教授,现有院士10人(含兼职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两个,“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省部级优秀人才共100多人。
3.学科和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30年学校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从1个增加到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加到6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从9个增加到120个,新增3类专业学位授权点;国家重点学科从3个增加到8个,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3个,其中近5年新增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平台14个。这对保持和发挥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并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科技实力显著提升。年科研经费从30年前的22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5.8亿元,30年科研总经费超过26亿元。年发表论文数增加了13倍,其中SCI / SCIE、EI、ISTP三大论文增加了190倍,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增加了255倍。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0多项,两个“973计划”项目获准立项。获得国家级奖励30余项,省部级奖励近370项。光通讯、下一代互联网、光电材料等方面紧跟学科前沿,机车主体化信号设备、超速防护系统、多轴联动高档数控系统、GSM-R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基于通信的城轨控制系统(CBTC)等项目的研究及产业化取得了重大成果,在青藏铁路、大秦线、胶济线以及中国高速列车的研发与城市综合交通建设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5.管理水平不断提高。1996年,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改革,在原来系的基础上整合成立了5个学院。2000年两校合并后,积极探索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后勤实体与学校规范剥离,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增强。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不断完善新的岗位聘任机制和分配制度,特别是在2007年完成全校岗位聘用工作的基础上,2008年研究制定并实施了校内绩效工资分配机制,之后又顺利完成了按需设岗、公开评聘人事制度改革。
6.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学校先后与5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接待来访者6,000多人次,为近100个国家培养过留学生,目前在校留学生达到400人,先后聘请了300余名外籍教师和国外专家、学者长期任教。不断扩大与企业的合作,与国内外15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学校董事单位达到61家。
7.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近几年,学校荣获北京市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和单项奖、“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等10余项奖励和荣誉,2008年获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和创新成果奖各1项,获奖层次和数量名列北京高校前茅。
北京交通大学30年的光辉历程,最显著的成绩是快速发展。从办学规模小、面向单一到规模显著扩大、多学科多面向;从基础薄弱到实现众多突破,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内在凝聚力、外在影响力显著提升。最突出的特点是与时俱进。从“立足铁路、面向社会”到“立足社会、服务铁路”,从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到“一流研究型大学”,学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走向健康和繁荣的科学发展之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知难而进。生存需要资源,发展更需要相对优越的资源。在百年办学历程中,交大人为了学校的发展,铸就了知难而进和敢于争先的可贵品质,使得学校在过去异常艰难的条件下,办学资源不断扩大,办学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三、学校改革开放30年形成的宝贵经验
1.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只有始终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才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只有始终不渝地围绕学校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抓好党的建设,才能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凸显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政治优势,才能保证学校根本任务的顺利完成。要始终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源”的理念,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使学校改革发展保持旺盛活力。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才能提出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才能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新突破。要继续解放思想,开展新形势下的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学校面临的一切问题的根本大计。事业大发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小发展,则困难重重;不发展,则问题成堆。要毫不动摇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统筹协调,坚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统筹协调,顺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形势,善于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强谋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破解难题,不断创造新的发展业绩。
4.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为学校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要适应学校发展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学校各方面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学校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5.必须始终坚持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学校30年改革发展的历史,实际上也是几代交大人不断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并为之付出艰辛努力的奋斗史。要认清国家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阶段,把握规律,科学谋划;要坚持以优势和特色取胜,走出一条优势入主流、特色无以取代的内涵发展为主之路,坚持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不动摇。
6.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兴校。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崇尚学术、鼓励创新,推进学术民主,浓厚求知氛围,增强教师的科研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充分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各方面的活力和创造力。要通过改革发展更好地为全体师生员工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
7.必须始终弘扬奋发有为、迎难而上的精神,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全校上下同心同德、不懈追求、团结奋斗的精神状态是取得各项事业进步的关键。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营造和谐共进的良好环境,使全体教职员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断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8.必须始终坚持把维护稳定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确保学校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责任,坚持稳定压倒一切不动摇,为学校各项改革和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面把握学校稳定大局,及时妥善处理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有效应对影响学校稳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确保学校各项事业有序推进。■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桂兰]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