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层次性及语言策略

汪永安++贺善侃
摘要:为更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并能真正“入心”、“入脑”,应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从融入对象的需求和教育规律出发,讲求融入的层次性以提升可接受性。同时,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义和语境,做好理论上的逻辑阐释,提高教学语言的诠释力和说服力、渗透力和感召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层次性;语言策略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2.01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050-0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自觉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这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单纯的知识性课程,而是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性、鲜明的意识形态功能的课程。思政课最大特点就是知识传播和价值观弘扬的统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是思政课教学的题中之义。而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成效,注重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层次性及教学语言的策略,极其重要。
一、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层次性以提升可接受性
作为由多门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讲求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的循序渐进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同样也要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力求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为更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并能真正“入心”“入脑”,就应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从融入对象的需求和教育规律出发,讲求融入的层次性以提升可接受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求我们讲求层次性,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出发,结合思政课的课程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要在国家层面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层面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在公民层面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道德规范。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不仅相互区别,而且互为条件、互相融合,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整体。国家价值观作为最高层面,是实现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价值追求的根本。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重要内核,为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提供政治保障,为公民个人提供当家作主的权利。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是坚实基石,为社会层面提供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为国家层面提供力量支撑。
鉴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思政课的过程中,既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层次性,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有机融入教材、教学过程中;更要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譬如:我们可以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深化学生对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的认识。可以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强化学生对社会层面价值追求的认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制度和文化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及文化自信。还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例,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加强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强化学生对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价值追求的认识。
2.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象的差异性要求我们讲求层次性,将一元的价值观与多元主体相衔接,结合思政课对象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成效地融入思政课,必须认清思政课对象的现状,根据对象需求的层次性作分类引导。不同的对象,诠释的重点、深度也应各有所异。比如,研究生或政法类本科生,有一定人文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由于其专业特点,有较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的需求。对于这一部分教学对象,教学重点就应以理论传授为主,着重讲清有关概念,并可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各范畴的深刻内涵、内在联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底蕴、与世界文明成果的关联性,以及与西方价值观的本质区别等作深入讲解。對于非人文专业的本科生,则不必过多地进行理论内涵的阐发,而可以在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或从同学们关心的现实问题出发,或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将问题导向、讨论式教学有效运用到教学中,强化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认同。
例如,对于上述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同样讲“爱国”,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就应该有所不同。对于理论需求高的教学对象,可以对“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等问题作理论上的深刻阐发。对于理论需求不高而实践需求较高的教学对象,则可以从“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这一总要求出发,结合历史故事诠释什么是爱国、爱国对于民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以强化大学生对“爱国”的认同。
另一方面,共性的一元价值观源于个性的公民价值观的抽象和升华,个性的公民又是历史中的现实的个体,拥有着现实的梦想与追求,其思想、生活、实践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把握求同存异的原则,以一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针对不同的个体现实、思想需求给予不同程度和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升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力、文化软实力。
3.思政课程的教学过程及其目标要求我们讲求层次性,以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实践认同为脉络,依据思政课的教学规律,分阶段、有系统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思政课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涵盖着理论学习、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实践认同三个层面。其中,理论学习是基础,思想和政治认同是拓展和提升,实践认同是归宿。而无论哪一个层面,都体现了当今时代对思政课的要求。
就理论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课程全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应针对思政课体系中各门具体课程的内容有所侧重地结合核心价值观中的有关内容,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可着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出发,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点融入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诉求。
就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层面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通过第二课堂、课外社团活动等实践环节,直面大学生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困惑和疑难,注意把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其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遵循,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做到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最终达到“实践认同”。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的“知”上升为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的“信”,最终实现实践认同的“行”。
首先,理论学习是基础。知之才能信之,信之才能行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最终融入大学生的思想,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的“知”。列宁认为,工人运动不能自发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必须由无产阶级先锋队把这种科学理论体系“从外面灌输进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大学生思想,同样需要从“灌输”开始。当然,这种“灌输”不是“填鸭”。我们需要根据思政课的课程特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采用合适的方法作有成效地“灌输”。其次,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是拓展和升华。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是基础,如果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融入的效果将无从谈起,因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是前提。然而,仅仅是认知,对于融入而言还远远不够,由理论的“知”到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的“信”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三个自信”的确立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实现“中国梦”的目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学生为建成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学中,要充分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价值导向作用。以自信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在思政课的教学中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引领学生,针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将“大主题”轉化为“小故事”;将“大社会”转化为“小舞台”;把“大道理”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浸润人们的心田。要善于通过具体的故事和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全方位地真心体验、切实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从而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最后,实践认同是终点和归宿。倘若理论学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逻辑起点,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阶段,那么实践认同就好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逻辑终点和外化阶段。价值认同的落脚点在“行”。知行统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宗旨。要做到知行统一,我们应从信仰、责任和诚信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信仰,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当今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值得注意的不良倾向:
一是热衷于“实惠”,缺乏远大理想、抱负的倾向。据东华大学抽样调查,在理想信念的具体内容上,当今不少人的人生目标更多的是为家庭或个人带来幸福,可观的收入、成功的事业是理想信念的首选内容,而对社会、国家的担当想的不多。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在选择信仰上,首先是考虑信仰对于现实生活的利弊,其次是对个人利益的考量,最后才是对社会理想的兼顾。(在一项针对311人的调查中,对于信仰的价值取向上面,近乎半数同学选择了现实生活,其中56位同学选择了个人实惠,只有48位同学选择了社会理想)。这说明,许多人理想信念的层次还需要提升。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国家的理想目标挂钩,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达到核心价值观所提及的国家、社会、个人三层次价值目标的统一。二是对真理“羞羞答答”,对错误思想不敢“亮剑”的倾向。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出现了“真理不敌歪理”、“正义反遭嘲讽”的不正常现象。比如讲信仰、讲真理,本是正义所在,但在一些人嘴里却成了“笑料”;讲正气、护公义,本是社会公德,但在一些人那里却成了“禁区”。与此相反,一些违背核心价值观的灰色段子和歪理却灼热炽烈,俨然成了一种氛围、一种气场。这种情况直接威胁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履。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理想信念的实践途径。理想信念并不是空的、虚无缥缈的,而是渗透在每一件具体事情上,可以从日常言行上体现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于心、践于行,就是要通过具体的言行实现我们的理想信念。
其次是提升当代青年社会责任的价值引领。当代青年是21世纪的主人。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21世纪有两个“百年”、两个伟大的任务。第一个百年是在2020年亦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之际,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全部振兴。当代的大学生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参与者和直接书写者,直接承担着振兴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重大历史责任。然而,东华大学抽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尽管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心,但缺乏应有的社会担当意识。主要表现为:其一,缺乏缺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调查数据显示,对待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大学生群体中想要“努力去改变世界”的实属少数,“义愤填膺”者比之稍多,认为“自己的力量改变不了”的占最大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缺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从我做起”的紧迫感,而更多的只是无可奈地接受和抱怨的愤青。 其二,对社会问题的漠然态度。东华大学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当今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部分人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虽然表示谴责,但或漠然置之,或高高挂起,有的非但不抵制,反而千方百计去效法。如谈到对网络不道德行为(如乱发污秽视频、诽谤他人等)如何看待,尽管75%的人表示应该受到谴责,但竟然还有18%的人表示“不怎么关心”,7%的人表示“没有仔细想过”。在调查数据中,不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则高达121人(共311人)。难怪当问及“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严重程度”的看法时,311名被调查者中只有8人觉得不严重,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严重”或“一般”。这一状况无疑凸显了培育和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
再次是提升当代青年诚信的价值引领。诚信观是贯穿于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中的一根主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道德取向。对于个人而言,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每个人都应有的基本品质。因此,诚信当然是培育和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然而,据调查数据,大学生被调查对象中对自己的诚信度“很有自信”的仅占百分之三十,有近百分之二十的人处于诚信危机边缘,百分之五的人则是几乎不讲诚信。据调查,在大学生最常见的诚信问题中以考试作弊和论文抄袭最为突出,分别占约52%和27%,而小偷小窃和欺骗他人的行为较少。加强诚信观教育是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又一重要使命。据调查,大多数青年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履抱有极大的积极性。据东华大学抽样调查,70.09%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我们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提升自我。46.50%的同学认为可以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做到更好的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49.40%的学生认为其意义在于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而做到为伟大的理想奋斗终身。另有47.35%的同学认为可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格。总之,大多数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为自己带来正能量,引导前行的方向。这正是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育的坚实基础。只有解决了信仰、责任和诚信三方面的问题,知行统一才能落到实处。
二、借助语言的张力,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效果
鉴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层次性特点,我们可以从不同层次的语言要求出发,借助语言的内在逻辑,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效果。
1.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义和语境,做好理论上的逻辑阐释,提高教学语言的诠释力和说服力
词语有其相应的语义和存在的语境。生活用语如此,政治术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是如此。所谓语义,从语言学角度讲,主要指语词所表现出来的全部意义。英国语义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在他的《语义学》中,把詞义分为七类,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连带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从词语的语义出发,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及其内涵所蕴含的丰富意义对思政课教学来说十分必要。这不仅能让教师和学生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能帮助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讲准、讲清、讲全、讲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谓语境,即言语环境。这一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提出,他认为“语言本质上植根于文化现实、部落生活和民族习俗,不经常参照这些宽泛的话语语境,语言就无法解释”[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也离不开言语环境,它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前人的思想,立足于中国现实和中华民族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的价值观理念。它根植于中国传统和现代发展的文化现实,反映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境,能恰如其分地结合各门思政课,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
语义和语境还是相互结合、密不可分的一对范畴。当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义和语境的准确把握,不仅能帮助我们做好理论、逻辑阐释,还能解决当下思政课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和实践难题。譬如,围绕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境,更能讲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为何选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国家层面价值取向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我们可以从语义和语境两个层面层面分别为学生厘清中西方在价值观理念上的通约性与独特性,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文明、文化、和价值体系,并非必定是冲突的、对抗的。一切文明、文化价值体系,都凝结着人类的探索和智慧,应当平等相待,互相尊重。”[2]我们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于让世界承认、理解和接受,使我们的价值观得到应有的尊重、确立应有的地位。”[3]同时,我们更应向学生说明,西方所谓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理念与我国的价值语境不相符合,我们不应该盲目地推崇。
2.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语用策略,选好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语言的渗透力
对语义和语境的把握还不足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语义研究的是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的关系;语境研究的是语言环境,或者说语言表达时所处的环境。然而“一句话往往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言语行为(如命令、请求、询问、邀请、感谢等), 而同一言语行为可以用不同的言语形式表达,这些都需要依靠语境做出选择。”[4]这就涉及到语言的实际用法研究,即语用研究。我们要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交际,达到融入效果,就必须重视语用策略,在言语交际中,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语用策略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帮助学生根据教师的明示行为进行思考和推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情境中获得自身特殊意义。
当前,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教学效果不佳、模式单一等问题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最终导致“学生不来学,来了不愿听,听的不完整”等教学现象出现。美国学者特里·K.甘布尔 (Teri Kwal Gamble)在其《Communication works》(交流工作)中提出,人们在交流中“有效倾听的比例只有25%”[5]这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有75%的语言传播信息可能被学生忽略。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让学生真正认识、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融入效果的关键。
马克思指出:“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意中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6]因而,思政课教师应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觉,努力实现教材语言向教师语言的转化、教师语言向学生语言的转化。
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个体心理发展、审美体验、情绪情感的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在教学融入过程中重视非言语教学方式、超文本教学方式的应用,提高教学内容的“立体感”,多感官、多维度的对融入对象进行“软灌输”。“通过互动式 、启发式教学模式,激发和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7]
例如,围绕“文明”这个价值观,在本科生的教学中,《中国近现代史》可以截取历史电视剧或纪录片等经典片段,通过超文本教学方式烘托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历史文明的认同,让学生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认识到文明的存在和变迁。在研究生的教学中,则可以设计小组讨论式的桌椅摆放,通过改变教学环境和划分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围绕中西方文明发展史进行比较和交流,进而概括出中国的文明精髓,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去思辨,领略中外文明精华,增强他们的文明传承责任感。
3.增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语力,注重必要的情感投入,提高教学语言的感召力
语力,即“话语施事力量,是由话语施事行为所体现的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也即话语在具体交际场境中所发挥的特定功能。”[8]简言之,就是话语表达所产生的力量。同样的语词,即使是在同一语境下,用陈述式、感叹式、疑问式、反疑问式表达所产生的效力是不同的。这就是语力,语言张力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由多个核心语词构成的语言体系。在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发挥其丰富的语言体系的张力,把握话语的关键要素——情感注入以增添语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践行”层层升华、阶梯递进的累积过程,避免当前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停留在“刻板印象”、“碎片化”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教育、教学方式上的局限性、刻板性,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用典型性的中国故事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授业者注意情感的注入,以德服人,以理治人,以情动人。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门教学艺术。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ogers)认为:“情感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惟有认知学习是重要的。”[9]殊不知,教学除了认知学习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有个人意义的经验学习,对学习者而言,学习的本质是意义,当这样的学习发生时,对学习者有意义的元素都会融合到其全部经验之中。”[10]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们错误地认为教学的基本矛盾在于教学的任务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因而把解决学生认知的“盲区”、“浅区”和“重点区”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往往忽视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任务要求与学生的现实诉求之间的差距。其实,通过情感投入作为认知层面的补充,恰恰是解决学生“要不要学、愿不愿学、乐不乐意接受”的关键问题。
目前,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思政教师对情感教学的认识不够重视,对情感教学必要的原则与策略、课堂教学的互動效果、语音语调的应用、自我真实情感的流露等等缺乏研究。可见,为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力,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效果,注重必要的情感投入,提高教学语言的感召力。
要提高教学语言的感召力,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思政课,首先,要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即转变教学目的仅在于提高认知水平的狭隘观念,确立情感教学理念,将教学的重点转向如何应用丰富多样的情感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自主学习。其次,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成效出发,构建“诱发——互融——激励——陶冶”的情感教学构架,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动力功能、强化功能、协调功能和疏导功能。最后,加强情感教学策略研究,掌握必要的情感教学策略,积极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中的师生情感触发点,应用心理匹配策略、认知匹配策略和形式匹配策略等多种情感教学策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融入的效果,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更需要我们的策略和方法与实情相吻合,有情施教,用教师的真实情感去诱导学生,感化学生。为此,要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提高全体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神圣使命。全体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真信、真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思政课教师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使命与责任。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学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思政课教师更是担负着教给学生做人道理,做学生思想“引路人”的重任。
参考文献
[1]Ogden C.K.& Richards I.A.The Meaning of meaning [M].London,1923:32.
[2][3]蔡惠福,刘大勇.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力和说服力[J].理论参考,2014(11):23.
[4]何自然,吴亚欣.语用学概略[J].外语研究,2001(4):10.
[5][美]甘布尔等.有效传播[M].熊婷婷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4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124.
[7]王丽君, 侯丽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5):66
[8]刘龙根.语力概念与意义表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20.
[9][10][美]卡尔·罗杰斯.自由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0,42.
[责任编辑:庞达]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