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创新引领技术应用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等教育教与学的“教学法为先模式”。文章认为在决定把何种技术工具应用于教学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法问题(我们打算如何施教)。文章首先阐述当今高等教育常见的几种不同教学方法,并从教学法视角提出如何选择不同技术工具支持我们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文章重点阐述如何创设主动、协作和真实的学习体验,尤其是借助技术手段向远程学习者或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者提供(与面授教学)相当的学习机会,如果不能说是更好的学习机会的话。文章介绍了一些好的案例,展示这种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情况,希望其他教育工作者能从中得到鼓励和启发。

    【关键词】? 教学法;技术促进学习;高等教育;教学法为先模式;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真实学习

    一、引言

    假设我是一名从事视觉艺术教学的讲师。我曾就读于艺术院校,成绩优异,所以后来留校任教并成为一名讲师,我现在是高级讲师。通常,我沿用老师教我的方法去教我的学生,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我的大部分学生似乎也学习得不错。我在画室里上课,通常采用一种类似于“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教学模式(mastery model)(我站在学生面前滔滔不绝地授课)。但是,学校现在要求我把课程改成在线形式。我经常听到系里其他老师说我们需要考虑诸如“建构一致性”(constructive alignment)之类的教学法(我不大清楚这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今后某个时候想申请晋升职称,那么我必须非常清楚我自己使用的教学方法(我怎么解释都行),尤其我转而使用一种更加体现混合式特点的授课方式时,清楚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很重要。

    习惯于更为传统教学方法的大学教师置身于上述处境时都会感到迷惑——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此,如果我们打算要求教师以教学法为先,那么首先要帮助他们理解教学法的含义,尤其在不同学科背景下教学法的含义,在他们面对林林总总的不同教学方式、理论和方法时帮助他们明白其中哪些适合自己的情况。之所以有这个必要,主要是因为我们许多教师,至少在高等教育(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并没有接受任何正式的教师培训,他们只是因为对某个领域有深入研究而成为学科专家,因此被认为适合从事教学工作(Cervini, 2014)。

    因为我们这些高等教育教师是思想家,爱论理,喜欢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所以实际上有必要了解在教学法上我们所采取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立场。换言之,有必要了解我们如何理解(相对于世界而言)概念、范畴、学科以及我们所教授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即所谓“本体论”(Sugumaran, 2016)。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理解的角度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我们对有关知识的理论所采取的立场,尤其当他们与我们有意(或无意)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关时。因此,我们应该明白确证信念(justified belief)和观点(opinion)之间的不同,即所谓“认识论”(Steup, 2018)。简而言之,我们要从元认知的角度理解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们将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以及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用某一种方式实现这个目标。

    近年来,上述过程已经被笼统地称为“教学法”(pedagogy)。教学法通常是指学生、教师、学习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下与之相关的学习任务之间的交互活动(Beutel, 2010)。广义上讲,它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教学方法。

    二、什么是教学法

    如果我说“我们的课程应该使用某种教学法”,如今我们谈到的教学法是否主要是指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非常流行的“建构主义”呢(Amineh & Asl, 2015)?答案是肯定和否定兼而有之。我认为现在的教学法融合了许多不同的教与学的方法和理论,我们可以按需要选择使用它们。事实上,我们根据需要对教学法采取一种更为折中的态度(尽管一些人仍然坚持采用正统教学法),这与“后现代”不再是一个正式哲学构念的情况相似(同样,仍然有一些人坚持后现代这个构念的原来意义)。原先这些(更传统)理论现在已经由新技术和当代各种社会因素的压力使然的权威和知识新范式取而代之(Kirby, 2006)。

    这种折中教学法有点类似一整套高尔夫球杆的使用。我知道,如果球洞/旗杆在球道260米之外,要先使用2号球杆,然后根据击球的情况使用5号或者6号铁头球杆把球打到果岭草坪。如果幸运的话(运气胜过精湛球技),我将使用推杆并以标准杆数4杆成绩完成。下一个球洞仅仅180米远,因此我会使用不同的球杆组合,但总会用到推杆。到结束时,我已经灵活使用了整套高尔夫球杆应对各种不同情况。因此,如何打高尔夫球犹如在某种教学法中如何使用不同技巧,但是如果停留在打高尔夫球的层次,我的创造性会受到很大束缚。因此,我们可能有必要考虑其他方面的问题。

    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者热衷谈论的那些策略)建立在一般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包括行为主义(Behaviorism)、教学主义(Instructivism)、认知主义(Cognitivism)、结构主义(Constructionism)、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社会建构主义(Socio-Constructivism)、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和联通主义(Connectivism)等。它们有共同之处,即解释人们如何学习以及如何让(帮助)他人学习。但是多年来我发现,我们常常用一个包罗万象的名称(建构主义)把这些理论囊括其中,但是这些理论的内涵远远比建构主义丰富,正如“教学法”其实不仅仅涉及教学问题一样。

    此外,我们还有如何教授不同背景学生的理论。一般而言,我们用“教学法”(Pedagogy)指学校的课堂教学,而如果是面向成人的课堂教学,则称为“成人教育学”(Andragogy)。但是,近来教学越来越多地呈现混合式特点并在线进行,必须用新术语来描述我们需要在这些新学习环境中使用的教学策略,因此开始出现诸如“自我决定学习教育學”(Heutagogy)和“同伴学习教育学”(Paragogy)这些新术语(概念)。

    表1和表2简要概括有关现代教育的各种“……主义”(…ism)和“……学”(…ogy),我们现在漫不经心地使用的这些理论在20世纪广泛用于描述学习行为和流行的学习策略。

    教与学策略的设计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运用到这些一般学习理论,而且还要运用到专门的理论,比如自我决定学习教育学、同伴学习教育学和成人教育学等(见表2)。这些专门针对不同学习对象的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如何借助不同技术达成不同教学目标。

    三、教学法为先模式

    得益于上述学习理论的指导,教育技术已经成为设计新教学策略的推动力,其基本假设是教育技术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是,我们通常却是先选择一种技术工具(因为我们喜欢这种工具),然后才想方设法使我们的教学意图适应这种工具的用途,而不是根据拟采用的教学法选择某一种技术工具(因为这种工具有助于这种教学法的实施)——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之举(见图1)。

    比如,如果我们在讨论如何在网络空间创建主动学习的机会时,首先我们要弄懂主动学习的含义以及弄清实施主动学习策略的目的,然后再决定我们要怎么做和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工具。我们不能先选择好技术工具,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选择的工具也可能适合采用主动学习策略。因此,如果我们采用主动学习策略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并开展反思,那么我们会想到一些教学活动,比如主动讨论、实时辩论、解决问题、案例学习、模仿、角色扮演、同伴教学和小组项目等,这些可能是可供选用的教学方法。如果以此为出发点,那么接下来我们便可以去寻找有助于开展这些活动的技术工具。表3对此进行了简单概括。

    在在线空间的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想采用更加主动、真实和协作性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有效地为将来从事的工作做好准备,则必须首先清楚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然后寻找合适的工具帮助我们实现目的。

    本节拟对此做较为详细的阐释,以便呈现实际应用情况。下面将以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开展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真实学习为案例,说明如何以教学策略为先,以此为出发点考虑与教学策略相适应的技术工具。这三个案例均来自“探究教与学”(Learning and Teaching,简称“ExLNT”)数据库(详见https://app.secure.griffith.edu.au/exlnt/)。ExLNT 收录了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学习未来系负责维护的300多项在线数据目录,这些材料是为大学教师量身打造的,旨在帮助他们提升教与学实践水平,并向公众免费公开。

    (一)主动学习

    在主动学习中,教师要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主动学习旨在帮助学生主动吸收教学材料以及其他方面的相关知识,而不是通过传统授课形式被动吸收知识。虽然目前存在多种主动学习的定义,但是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6)的定义非常具有启发性——主动学习是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的学习过程,比如阅读、写作、讨论或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目的是培养他们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能力。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会使用更高阶的思维技巧。通过设计这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任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产生积极学习效果。

    有许多方法能够促进主动学习,比如学生可以:

    创建、分享和评价图像、Powerpoint演示文稿、视频文件、音频文件、文档和PDF文档等。

    共同促进有意义的讨论,以此共同建构知识。

    有机会自我反思和反思他人作品。

    自己组织小组讨论或通过与同学(而不是教师)的互动一起学习,掌握一些关键知识点,达成课程学习目标。

    通常我们可以借助技术手段提升这些活动的效果,比如:

    使用诸如VoiceThread之类的工具开展虚拟空间的问答活动.

    使用PebblePad(或者ePortfolio)支持主动学习的反思活动,有助于使学习更有个人意义,学生也在学习中更有主人翁意识。

    使用诸如Echo360 (ALP)之类的投票工具,帮助发现疑难知识点或者进行反思活动,使教师能够满足学生的即时需求,创设深度学习的机会。

    使用H5P创设交互活动,学生既要学习相关内容也要参加形成性学习任务。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批判性思维。H5P交互活动与动态网页上看到的无甚差别,但是它们是在学习管理系统上进行的。

    例如,假设我是视觉艺术教师,我想让学生使用异步交流方式对其他学生的作品做出经过深思熟虑、有帮助作用的评价,这样可以避免对方难堪。因此,我需要寻找一种工具,既能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也能(以语音和/或文字)附言介绍自己的作品。这种工具还必须能允许同组其他学生(以语音和/或文字)点评该作品,并且积极回应其他学生的点评。一旦学生有机会相互评价作品,作品的作者也可能已經据此修改了自己的作品,此时我便要求他们用日志的形式反思这种学习体验。学生能够看到彼此的这种反思,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提交反思给教师评分。要实现这些教学目的,我可能会选择两种工具,即VoiceThread 和 PebblePad 的日记工具,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在查阅学生的反思时还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对作品的点评,反之亦然。这种工具的组合可以让学生在多个层面上积极参与共建新知识。

    (二)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支持学生共同学习的同时也让个人学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协作学习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使学生能互相利用彼此的资源和技能(Chiu, 2000)。我们可以将下列策略整合到教学计划中,鼓励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做反过来又可以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动力之源,例如(但不局限于这些):

    同伴示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开展线上或线下Scavenger Hunt(寻宝游戏)活动,寻找与本周学习主题相关的内容。

    就所给话题进行正式或者非正式的辩论。

    开展Pass the Problem(问题接龙)活动:第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的一部分,然后传给下一个学生补充回答。以此类推,直到获得完整答案。

    开展创意小组活动,学生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诸如此类的活动,很多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线同步或异步开展,比如:

    使用Collaborate Ultra(或者其他在线虚拟教室工具)组建小组,允许教师和学生分享文档,组员添加注释,举手提问,向全体发送通知或者彼此留言,使用视频进行聊天和组织投票活动。学生可以使用这种工具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则可以用它做示范练习(详情可访问https: //app.secure.griffith.edu.au/exlnt/entry/847/view)。

    教师要求学生寻找内容与本周话题相关的5~10个网站,学生必须分享这些链接,并从与课程学习是否相关的角度进行点评。这个活动可以在学习管理系统上的维基页面或者诸如Office 365 Teams和OneNote这样的工具上进行(详情可访问https: //education.microsoft.com/Story/Lesson?token=ZXwlI)。

    正式或非正式辩论可以通过各种系统开展,比如使用Zoom或者Collaborate可以开展同步辩论,使用VoiceThread则可以开展异步辩论。辩论最重要的是鼓励学生探究自己对现有知识的假设和信念(认识论),并且能够清楚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够考虑别人的观点,此时学习才有可能发生(详情可访问https: //app.secure.griffith.edu.au/exlnt/entry/8548/view)。

    在Pass the Problem活动中,首先要组建在线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案例或问题,要求他们确定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需要做什么,然后把它传给下一个小组,要求他们确定下一步要做什么。以此类推,一直传递下去,直到完全解决问题。这种活动可以在学习管理系统的论坛或者其他可以组建小组的工具上进行(详情可访问https: //app.secure.griffith.edu.au/exlnt/entry/4565/view)。

    Padlet是一种可以开展创意小组活动的工具,即组织学生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款Web应用程序,有一堵虚拟墙,学生可以在墙上开展协作和发布内容,因此有助于在教学中鼓励协作和分享(详情可访问https: //app.secure.griffith.edu.au/exlnt/entry/5306/view)。

    例如,假设我是视觉艺术讲师,我想让我的学生围绕一名“早期大师”作品的特点进行辩论。在这个案例中,我让两个校区的学生组成两队进行协作,就像教室里的辩论一样。因此,我需要一种工具帮助学生可以分别在自己的团队里进行协作,首先是计划采用什么策略,然后按安排时间在线进行实时辩论。我还希望能够录下辩论实况,以便学生可以再次观看并反思正反的观点。这意味着我选择的工具必须具备分组讨论功能以方便学生开展第一步活动——计划采用什么策略,配有计时器并允许我录下辩论实况。市场上许多工具可以满足这些要求,可以使用Blackboard Collaborate,也可以使用Microsoft Teams的文本和实时视频。两种工具都好用,但是Microsoft Teams还允许开展后续的反思活动。小组活动显然具有协作性特点,而通过重新观看辩论实况,事后对辩论进行批判性分析,既可以提高协作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辩论双方的主要观点。

    (三)真实学习

    真实学习是通过体验进行学习,即“做中学”,而不是“听讲中学”或“观察中学”(Pearce, 2016)。 真实学习使学生能够讨论和探究概念、建构概念,发现与学生相关的真实世界的各种关系。因此,一般来说,真实学习的活动是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够并且被鼓励对信息和数据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价的学习活动。真实学习使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培养职业认同感、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因此能提升学习效果。面对多样化的情景、活动和观点,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给学生提供协作机会和在各种环境中操练技能的机会,这些也能够提高学习效果,提升他们的能力。真实学习活动有以下特点:

    与真实生活相关。

    需要解决没有明确界定且不太容易解决的问题。

    包含需要开展持续调查的任务。

    允许多种来源的信息和多种观点并存。

    开展协作(如上所述)。

    组织反思活动。

    需要多学科视角。

    考核與学习融合在一起。

    创建作品。

    包含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和结果的问题。

    以下是教学中可以采用的一些基于技术的真实学习活动的例子:

    解释学习活动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让学生有机会使用常常有一定挑战性并且需要丰富经验才能保证成功的技能——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室的任务,可以先通过一系列视频提高学生的意识,然后才让他们动手操作。学生可以随时观看这些内容的视频(详情可访问https: //app.secure.griffith.edu.au/exlnt/entry/7528/view)。

    ePortfolio包括学习日志或者实验日志,有助于学生分享真实的反思。学生每周记录对从讲座和实验中学到的概念的反思,以巩固所学。ePortfolio的这些反思日志可由教师评分并提供反馈评语(详情可访问https: // app.secure.griffith.edu.au/exlnt/entry/7148/view)。

    Wikipedia(维基百科)的内容通常是多人完成的。学生使用诸如O365、OneNote或学习管理系统的维基之类的工具,可以学习科研、书面交流以及文献引用的技能。重要的是,这些内容必须是有据可查、有理可辩。这个活动适合用于给一些耗时较长且更重要的学术性任务提供支持和指导,也可以被用作考核作业(详情可访问https: //app.secure.griffith.edu.au/exlnt/entry/8268/view)。

    使用组合多种技术的工具,比如Collaborate Ultra(视频会议系统),使身处异地的学生能够与同组同学一起实时参加活动,如果与社交媒体工具(比如O365 Yammer)结合使用的话,还可以异步参加活动,培养一种社区归属感。给每周的话题标注主题标签(#),方便学生查找课程出现的某个话题(详情可访问https: //app.secure.griffith.edu.au/exlnt/entry/6345/view和https: //app.secure.griffith.edu.au/exlnt/entry/7169/view)。

    航空專业的学生在使用微软飞行模拟器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 X steam Edition的过程中,使用PebblePad(ePortfolio)对支架式学习体验进行反思(详情可访问https: //app.secure.griffith.edu.au/exlnt/entry/7128/view)。

    例如,我最后一次假设自己是视觉艺术教师,我想让学生知道他们该如何接触有可能帮助他们而且将来也可能销售他们作品的画廊老板。为此,我要求每个学生用师生共同协商的一整套问题去采访一位画廊老板,然后与其他同学分享这个采访视频,同时总结他们对画廊和工作流程的了解,给将来可能也要完成类似任务的学生提醒一些注意事项。他们还需要准备一份作品集给画廊老板(电子形式更为可取)。诸如PebblePad这样的ePortfolio工具能够适合此目的,当然还有其他工具同样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学生可以把视频上传到自己的主页,这样其他学生也可以看到。这个工具也允许他们对采访活动进行评论。当然,电子档案袋是他们创建在线作品集的最好工具,这可以让画廊老板通过一个安全的链接(以便对外保密)随时浏览他们的在线作品集。学生随后反思这种现实生活体验,其成果作品则可供将来参考。

    上文所述仅是借助技术手段解决教学问题,使学生能通过远程方式或混合式教学方式参加学习的一些例子。

    四、结束语

    采用教学法为先模式支持高等教育教与学活动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本文探讨了各种应用情况,说明必须先考虑拟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即我们打算如何教学,再选择教学中打算使用何种技术。文章首先简要回顾支撑各种教学方法的理论模型,其中一些理论应用于不同教学范式中能给我们提供一种视角,帮助我们选择不同技术支持我们所选择的教学模式。本文重点强调提供主动、协作和真实学习体验的重要性,尤其是借助技术方案向远程学习的学生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提供与面授教学相当的学习机会。教学与技术往往被本末倒置,即以技术为先,而非以教学创新引领技术应用。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些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和教师在教与学和协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正因为如此,有时我们甚至忽视或不考虑为什么要使用某种技术。本文从实践出发,列举了教学法为先模式的许多实际案例,也提供相关网络资源的链接,希望其他教师能从中获得鼓励和启发。

    从视觉艺术教师这个假设身份出发,我发现也许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实现教学目标,这些方法对在线学生或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可能更有帮助。于是,我进一步思考在原来词汇库中的“教学法”也许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理解,我想现在真的需要考虑其他可能更适合当前学生的方法。这种新的意识让我更加清楚地了解我的教学方法(因为现在我了解它的含义),尤其在开始在在线和混合式教学模式中使用更多技术手段时,我更加了解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Alesandrini, K., & Larson, L. (2002). Teachers bridge to constructivism. The Clearing House, 119-121.

    Amineh, R. J., & Asl, H. D. (2015). Review of Constructivism and Social Constructivism.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Literature and Languages, 1(1), 9-16. Retrieved from: 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3890/3f4a7255496f75124d639e14e9b810c17370.pdf

    Beutel, D. (2010). The nature of pedagogic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 A phenomenographic study. 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7(2), 77–91.

    Blaschke, L. M. (2012). Heutagogy and Lifelong Learning: A Review of Heutagogical Practice and Self-Determined Learning.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13(1), 56-71.

    Blondy, L. C. (2007).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ndragogical Assumptions to the Adult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Interactive Online Learning, 6(2), 116-130.

    Cervini, E. (July 31, 2014). Research needed on whether university lecturers could do with teaching lessons. The Age Newspap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age.com.au/education/research-needed-on-whether- university-lecturers-could-do-with-teaching-lessons-20140731- zytv9.html

    Chiu, M. M. (2000). Group problem solving processes: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individual actions.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30(1), 21-49.

    Crosslin, M. (2016). From Instructivism to Connectivism: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MOOCs. Current Issues in Emerging eLearning, 3(1) , Article 6. Retrieved from: https://scholarworks.umb.edu/ciee/vol3/iss1/6

    Ertmer, P. A., & Newby, T. J. (2013). Behaviourism, cognitivism, constructivism: Comparing critical features from an instructional design perspectiv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Quarterly, 26(2), 43-71.

    Herlo, D. (2014). Paragogy. A New Theory in Educational Science. Journal Plus Education, 10 (1). 35-41.

    Kirby, A. (November/December, 2006). The Death of Postmodernism and Beyond. Philosophy Now (58). Retrieved from: https://philosophynow.org/issues/58/The_Death_of_Postmodernism_And_Beyond

    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Pearce, S. (2016). Authentic learning: what, why and how? e-Teaching,10. Retrieved from: http://www.acel.org.au/acel/ACEL_docs/Publications/e-Teaching/2016/e-Teaching_2016_10.pdf

    Reimann, A. (2018). Behaviorist Learning Theory. The TESOL Encyclopedia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Wiley Online Library. https://doi.org/10.1002/9781118784235.eelt0155

    Steup, M. (2018). ‘Epistemology. In Edward N. Zalta (e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8 Edi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8/entries/epistemology/

    作者簡介:迈克尔·桑基(Michael Sankey)博士,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教授,学习未来中心学习转型档案袋项目主管;澳大拉西亚远程开放e-Learning理事会(Australasian Council on Open, Distance and e-Learning)副会长,该理事会学习技术领导才能研究院(Learning Technologies Leadership Institute)总监,负责筹办该理事会两年一次的技术促进学习跨机构质量标准峰会(Inter-Institutional Benchmarking Summit)。主要研究领域:新兴技术、技术促进学习、课程改革、e-Learning质量、多模态设计、数字素养、视觉素养和多元素养。

    译者简介:张永胜,汕头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515041)。

    审校者简介:肖俊洪,汕头广播电视大学教授,Distance Education (Taylor & Francis) 期刊副主编。 https://orcid.org/0000-0002-5316-2957

    责任编辑 韩世梅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