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中的“有”与“无”

    聂闻

    在以前的文章里,关于“写”的特性,我表达过如下观点:写是一个由“无”到“有”的创生过程。

    这里的“无”,指的是作者所写出的内容,都是作者本人由思想与情感组合转化为文字符号的成果,而非将他人已有的文字成果照搬过来、挪借过来。这里的“有”,指的是作者表达出来的内容,是现实世界的真“有”与想象世界中的可“有”,这样两部分内容的组合,而非对其中特有内容的专指。

    既然写是一个由“无”到“有”的过程,那么在习作指导这个环节上,“无”与“有”又该怎样体现呢?

    习作指导教学中,因为教师的“有”——教,可能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腔”的现象。那是不是就需要“无”,是否就不需要老师的教呢?很显然,这是对习作教学中“有”“无”的一种误解。因为现实状况告诉我们,习作指导环节的缺失或将习作这件事完全放手交给学生,不仅是对教学规律的最大践踏,也是教师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最大质疑。无效的指导,对学生学习助力极为有限;有效的指导,对学生的学习,那是如虎添翼。因此,学生学习写作文,需要来自老师的教。这就需要老师的教,“有”在该“有”时,“无”在该“无”时;“有”非“全有”,“无”非“全无”。“全有”,是指老师在习作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就是学生在习作中要写的全部内容。“全无”,是指学生习作中写出的内容,跟老师课堂上讲的全然无关。习作教学的“全有”,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写出的作品大同小异;习作教学的“全无”,完全有可能导致课堂教学结果是真无。

    因此,我所提倡的“有”,是指教者要有激发孩子思维和情感的问题与引导的手段,要“有”该有的内容与能力。“无”,是指教者不必将问题的内容按自己的理解、经验、思考,向学生给出属于教者的答案,而让孩子没有了自己的思考与理解。

    回过头来看我们的习作指导教学。学生动笔写作文之前,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写什么,属于内容;怎么写,属于方法。

    写的内容,由思想与情感来组成,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情感是文章的血肉。思想与情感的互融交合,最终形成文章的内容。而现实状况是,思想是不可以教的,情感也是不可以教的。但同时我们也需明白,思与想是可以在提问中引导并提升的,情与感是可以在情境中酝酿并唤醒的,二者存在着共通之处——都是可以通过外界的刺激来激活的。作文課上,作文教学,就是通过师生对某一主题的交流探讨,让学生有思考,有认识,在此基础上,滋生出与之相应的情感与态度。

    所有文章的方法,都不是客观存在的,都是作者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容而创造的。所以,我说,写作是一种智慧的表达,它表达的是写作者的智慧。写作的内容不可穷尽,写作的方法就不会穷尽。但因方法是对表现内容规律性的总结与提炼,方法是可教的,它也是构成写作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如此,写作方法只是方法,它不是原理。原理能够滋生内容与运用,方法却是不能,至少在人文学科是如此。

    综上所述,我们再来看待习作指导教学过程中的“有”与“无”。

    从教师层面来讲,“有”,是指教者教给学生的内容,是可有,是可教的,是必要的,这些东西又出现在学生写作文必要时,而这些东西,是学生本身在这节课之前没有,是属于“无”的内容。

    从学生层面来讲,“有”,是指学生课前已具备的知识、已有的积淀,教者没有必要在这部分的内容上做过多地重复强调与讲解。“情动而辞发”,学生有了表达欲望的时候,自然会整合知识,运用所有,除非他们没有。学生“有”的,教者就没必要再来“炫耀”自己的“有”,而让自己的“有”淡化或转化成“无”,完全没有必要用教者的“有”与学生的“有”进行激烈地“撞衫”,将“撞衫”变成“撞山”,彼此“撞”得鼻青脸肿。

    在学生“无”处教“有”,“有”处授“无”。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条件是教者要“有”,有要给学生的东西,“有”学生什么有、什么无的学情精准知晓,“有”什么该给什么不需给的及时调控措施。

    我们之前的作文教学,在学生“无”处教“无”,“有”处教“有”,让孩子思维上惰怠迟钝,情绪上消极无感,最终导致了他们对作文没有兴趣,能力得不到提升。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