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匠人的成长之路

    秋山利辉

    

    

    守破离:通往一流的道路

    大家听说过“守破离”这个词吗?它的原型来自于确立了日本传统戏剧“能乐”的世阿弥之教导,泛见于艺术、茶道、武道、体育等领域。

    一开始忠实于“守护”师傅传授的形式,然后“打破”这个形式、自己加以应用,最后“离开”形式开创自己的新境界。所谓“守破离”,正是奠基于师徒关系、通往一流的道路。

    我们家具工匠的成长阶段,也正好符合这个“守破离”。

    首先是“守”。

    从跟着师傅修业,“守”就开始了。要模仿作为工匠的心理建设,以及学习生活态度、基本训练、程序、心得、技术等作为工匠必须具备的所有一切。在这个阶段,对于师傅所说的事情,要全部回答:“是,我明白了。”忠实、全力地吸收师傅所传授的知识。

    其次是“破”。

    所谓“破”,指的是将师傅传授的基本形式,努力下功夫变成自身本领的阶段。通过一边摸索、一边犯错,在师傅的形式中加入自己的想法。此时,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自己擅加修改也是行不通的。

    最后是“离”。

    所谓“离”,指的是开创自己新境界的阶段,也就是从师傅那里独立出来。在“秋山木工”,工匠从第九年开始独立,迈向崭新的道路。

    每个人都拥有成功的潜质

    所谓工匠的心理建设,就是前面介绍的“匠人须知30条”,包含了工作的基本要求、态度、心理准备、意识、技术等,这部分包含了“守”的基本内容。

    虽说是培育一流的基本法则,但只要各位读过,就知道没有一条是特别的,全都是日本人自古实践的教导原则,全都是父母、祖父母、寺里的和尚、邻居的叔叔和阿姨教给小朋友的内容,江户时代的孩子们也应该都是这样被教导的。

    在我小的时候,父母和祖父母经常对我说:“老天爷在看着哟!”就算没有人看见,但是老天爷在看着,绝不能做出有违天理的事情,我便是获得这样的教导。

    然而,现代的年轻人在高中或大学毕业之前,并没有被教导这么重要的事情。虽然大人们应该不辞劳苦、好好地教导孩子们礼仪、感谢、尊敬之心这些基本操守,但是却没有这样做,所以有些人才会连最基本的寒暄都做不好,更遑论一流人才,在社会上也不会有什么贡献。

    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动按照这30条守则行动,才可以说“我已经学会了!”如果还一边思考一边说“那个……”的话,就算不上已经学会了。

    只说一次、只教一次,不大可能马上就学会,所以我总是认真地传授学徒。“纠缠不休”、“爱管闲事”、“厚脸皮”,说的通通就是我。

    所谓“纠缠不休”,指的是坚持不放弃;“爱管闲事”则是对别人的事情感到兴趣、想让别人高兴;“厚脸皮”指的是正面的“贪心”之意。如果我“纠缠不休”、“爱管闲事”、“厚脸皮”地指导学生,一定会有成果。因为大家都拥有很好的潜质,但这不是用脑子去记,而必须用全身心记住。

    在每一个修业的日子,对学徒和我来说,都是一场战斗。将来能否作为工匠生存就是由这个修业的时期来决定的,所以一秒钟都不能松懈。

    无论在工房或在作业场所的时候,每天二十四小时对我来说,都是一场正式的比赛,都要全力以赴。当然,学徒们也很拼命,所以想逃跑的想法,应该不是一两次。

    老实说,禁止精力充沛、玩心重的二十几岁年轻人谈恋爱、发手机短信,要他们专心一志成为一流匠人,这是非同一般的事情。我们大部分的学徒都在二十岁上下,尽管如此,即使在这段时期全部牺牲个人喜好,日后还是可以重新取回以前放弃的东西。

    如果抱持着“我只做我薪水分内的事”、“尽量轻松获得成果”这种省事想法的话,就不会拥有真正的实力。即使看似绕了远路,但如果能够忍耐、专心修业,并因此培养出一流的心性和专业技术,在往后的四十年,即使到了六七十岁,也仍然可以作为一流匠人生活。

    在每天的修业中,我们要拿出自己101%的气力,持续做有益的事情。要不断地累积经验,保持开朗的心境,关心周围的人。

    人的精神是不断地松懈的,每个人都希望过得轻松、愉快,所以每天的修业是必需的。

    只要战胜自我,每天付出努力,就可以提升自己的心性;无论到哪里,都可以实现真正的自我。

    对高学历者说“当一次傻瓜”

    要想真正掌握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必须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忠实呈现其核心及本质。

    为了将自己认为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所拥有的东西吸收为己有,而能够认真听取教导的人都是纯朴率真的。纯朴率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精明的人不是这样,即使觉得厉害,只听一次就以为自己全都明白了,心里想着“原来如此”,之后就不再认真听从了。

    匠人的道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如果不能扎实学会“形式”的话,就无法进入后面的学习阶段。有很多年轻人来“秋山木工”当见习生,有的才刚高中毕业18岁,也有大学毕业、稍具社会经验30岁左右的人。那么,30岁的人,是不是比18岁的人成长得更快呢?实际上,有很多情况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大学毕业的人,都认为“自己已经会了”,所以不能坦诚学习。当我说:“照我说的去做。”他们嘴上说:“是,知道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照我说的做,心里想的是:“虽然社长刚刚那么说,但应该还有其他的方法吧?”或是“和我知道的方法不一样”、“比起打招呼,我想赶快学会技术”等。就像这样,他们无法马上接受我这位师傅的话,而是加上自己的判断,有时候甚至断然拒绝我的要求。

    而我所能够做的,就是让他们明白,原来自己是多么无知,什么都不懂。

    有一次,我在学徒们盂兰盆节休假回家的那段时间,做了一张大桌子。我的设计之精妙,让他们无法猜出是怎么做出来的。

    当学徒们回来时,我问他们:“知道这是谁做的吗?”他们互相看着对方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是哪个工匠做的啊?”当他们知道是我做的之后,都感到很惊讶。

    总之,就是要让他们大吃一惊,他们才会知道自己是多么地浅薄。有时,甚至需要花上一年的时间,才能让他们坦诚地说“是”。而且,愈是出自名校、拥有高学历的人,需要花的时间就愈长。如果不看学历的话,在十个新人中,大概会有一个出类拔萃、手艺灵巧的年轻人,这种人常常会认为只有自己能干,很容易瞧不起别人。进入“秋山木工”的,都是想成为我的学徒、成为一流匠人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与其想这想那,倒不如试着去做那些师傅说“你试试看”的事。在“守”这个阶段,“‘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正是成长的捷径。

    只有丢掉自己的小小自尊,坦诚、谦虚地当一次“傻瓜”,这样的人才可能成为一流匠人。

    诚挚地打招呼,是成为一流人才的首要条件

    在“匠人须知30条”中,打招呼特别重要,所以我将它放在匠人须知的第一条。

    在打招呼的时候,我们要真心诚意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大声、清楚地表示问候,这对工匠来说非常重要。请各位想想,你们愿意将工作托付给连招呼都不会打的工匠吗?

    我总是说:“我会让声音大的、能够好好打招呼的人,先开始工作。”如果不能好好地打招呼,我也不会带他去作业场所。

    “早安”、“谢谢”、“失礼了”、“对不起”一我们必须学会这些,让别人听了心情舒畅,并且不由自主地回应自己。如果你和别人打招呼了,但是对方却没有回应,这不是对方的问题,而是因为你打招呼的方式有问题。

    在打招呼的时候,如果你自己的脸部僵硬,那么对方的脸部也会跟着僵硬。如果是阴郁、沉重的问候,那么对方也会跟着变得沉重,所以只有先改变自己。如果想得到对方很好的回应,就必须先开朗地问候,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要是问诀窍,那就是试着喜欢对方。如果你想取悦对方,就会很自然地露出笑脸,神情愉快地和对方打招呼。

    但如果因为自己累了,所以问候声就变小,那就是不体贴了。即使疲倦或情绪不佳,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够保持开朗、有元气的问候,那便是真正学会打招呼的诀窍。与他人邂逅,也许一生只有这么一次机会,和客户的相遇当然也是如此。

    在与人相遇的瞬间,如果能够通过打招呼,让对方的内心泛起一丝笑容,那就是达到最高的境界了。

    要无愧于“木之道”

    “秋山木工”的制服背后,印有很大的“木之道”字样。所谓“木之道”,指的是为了成为一流匠人的“为人之道”。

    我们的制服胸前不但绣有“秋山木工”,还有每个人的全名。无论是学徒还是工匠,不仅穿着制服工作,也穿着制服坐公交车。

    因为制服上有工房名称和自己的名字,所以会非常注意自己的仪容和举止。为了不让别人看到懒散的态度,自然而然会紧张起来,自己也会挺直腰板,保持正确的姿势。

    即使在公交车中也丝毫不能马虎。一大早上班,即使感到很困,也要好好站立。如果在公交车中坐下,就会变得昏昏沉沉,结果也许会靠在邻座的人身上,给别人添麻烦。背后的“木之道”和绣在胸前的公司名称和姓名,可以随时提醒我们约束自己。

    像这些一个一个小小的行动,都能提高自己的技术和人品。

    不孝顺的人无法成为一流

    来到“秋山木工”的学徒们对父母的感谢,和在家时相比,会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们会发现自己以前认为父母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以前放学后,父母提供温暖的家、饭菜、松软的床被是理所当然的,不用洗衣服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来到“秋山木工”后,做饭、洗碗、扫地、洗衣服全都要自己来,就会明白自己以前是多么被父母宠爱。如此一来,大家都会非常感谢父母、很想孝顺父母,就会深切地理解父母的苦心,深刻体会“原来父母是这么为我着想啊!”

    学会了感谢父母,就会珍惜自己,也会珍惜别人。现在这里的经历,即便是逆境,也会觉得可贵。生命会开始闪闪发光,内心便会涌现出巨大的能量。

    不懂得珍惜父母的人,也不会去珍惜没有血缘关系的客户。如果对父母没有感恩之心,便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匠人。要孝敬父母、要改变自己让父母吃惊一我认为正是这种信念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为一流的匠人。

    和家长一起,齐心协力培养孩子

    之前一直在家庭的庇护下成长、随心所欲的年轻人,一旦被不习惯的集体生活逼入困境,大概不到十天几乎每一个都会想要辞职。因为见习生每天都要挨师傅我和师兄们的骂,没有一件事情是符合自己意愿的,这种时候他们会先向家人或学校老师说出心里话,所以父母和老师的合作绝对不可缺少。就算他们和家人商量辞职的事,家人必须不能轻易接受,要为他们加油打气。在本人说丧气话的时候,父母是否能听出孩子内心全部的想法?还是给孩子烙上“你果然还是不行”的印记?又或者能督促孩子,对他说:“自己决定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父母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秋山木工”,进入工房的时候,不仅仅是对本人面试,也是对父母决心的严格面试。无论是在北海道还是在冲绳,我都会亲自到家中和父母沟通。在和父母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父母都认为“我家孩子不行”,这真是令人感到遗憾的事情。

    我们和父母的面谈,最少要三个小时,在听到父母说“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直到这孩子成为‘超级明星,我们不会放弃”之前,我们是绝对不会录用的。这是因为一旦开始修业,没有比父母更强大的啦啦队。

    在“秋山木工”的工匠培养上,用素描本写报告占了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徒和见习学徒,每天必须在大开本素描簿上写报告。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总结当天的工作内容和需要反省的地方。可以画插图、贴照片等,各人自由发挥。师兄们要在笔记本上写建议,我做最后的检查。

    经过十五天左右,一本素描簿就会写完,公司会将写完的素描簿,分别寄给每个人的父母或老师,报告孩子们每天的工作和成长情况。我会请读过报告的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或老师,写上饱含热情鼓励的话语,再寄回来还给本人。

    等所有人的笔记本都寄回来后,我会召集大家开一个报告朗读会,念出家人写的激励话语。朗读会开始后,朗读素描簿的学徒声音发抖,眼泪夺眶而出。这是之前不懂父母之恩的年轻人,第一次对父母产生感激的瞬间。

    父母也会一边哭一边读,不放过任何细节。为了替自己的孩子加油打气,会努力地写上自己的鼓励。当一个人被周围的人如此期待时,当然不能轻言放弃;一旦放弃,就意味着背叛了父母和恩师的期待。父母也会通过笔记,来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大部分都会劝孩子不要放弃。

    有时候我也会说:“你先回家,如果父母同意,我就让你辞职。”但是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在一周左右,就回来对我说:“请让我再试一次。”

    让父母、兄弟、祖父母、老师都参与进来,帮助他迈向成功。

    不仅是本人,有了父母和身旁大家的支持,才能培养出独当一面的匠人。

    人生全部都是自己的时间

    我们自己可以订定一个主题,例如“还很不成熟”,“这里我想再请教一下”、“那里我想更了解一点”,“更如何如何”等,如此就会产生进步的动力。因为人生全部都是自己的时间,所以应该毫无保留、热衷地投入。竭尽全力的时候,就会有所感动。

    一开始就稍微有点成就的人,可能就此满足。但只要热衷去做,就连手不灵巧的人,都会持续不断地进步。我认为为了成长,最好能够尽早被“批评指教”。

    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人会成长,我通常会回答:“即使手不灵巧也不放弃的人”、“有感恩之心的人”,或是“善于接受批评的人”。即使同样挨骂,成为一流的人,是这样“挨骂”的:

    最好是在年轻时挨骂一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在二十岁之前。

    趁批评的人还有能量时被骂一因为骂人需要比被骂的人拥有十倍的勇气。

    最好比其他人早被批评一工作进度超前,可比其他人先遇到问题。

    不要老是因为同一件事被骂一别人没那么多时间理你。

    被人格魅力高的人批评一被尊敬的人批评会更有效果。

    趁能指导我们的人还没有死一他们不会永远地等在那里。

    愈早被批评愈好——早一分钟都是好的。

    要因品质高的问题被批评。

    要知道被骂也要付出代价。

    与其看着别人被骂,不如自己被批评一自己什么都不做的话,是不会被批评的。

    不过,即使过了二十岁也不嫌晚;现在的你是三十岁、四十岁,也都还不晚。

    为了将别人批评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要检讨自己被批评的水准是不是提高了?昨天和今天是不是因为同一件事情被批评?有这些意识非常重要。

    三个月前被批评的事情、一周前被批评的事情、昨天被批评的事情、一个小时前被批评的事情、刚才被批评的事情——为了不忘记被批评的事情,并且确认是不是每天都在进步,素描簿的报告可以帮很大的忙。只要不放弃、专心致志地做事、即使被批评也能感谢的话,实力肯定会增强。人生全部都是自己的时间,而工作就意味着生活。

    不是培养“会做事”的工匠,而是要培养“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匠人

    如果日本的制造业没有恢复的话,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不会恢复。我想让日本的制造业重新站起来、让日本重生。日本人以前拥有的思想和观点,在最近五十年已经渐渐失传了。

    最近的日本企业都在降低成本,只重视CP值(性能价格比),所以制造业都转移到材料费、人工费较便宜的中国和越南。这样也许能暂时赚钱,但金钱换来的,会不会是日本的人才培养没落,亦未可知。

    不是只坚持自己的权利,同时也为世界上其他人着想,这才是日本人。

    磨炼这样的日本之魂,才是通往一流匠人,成为“独一无二”的人才道路。

    日本虽然是岛国、资源也很少,之所以能繁荣到现在,是因为重视在世界引以为傲的日本人精神和技术,并一直钻研至今的缘故。现在还来得及,但如果不找回这个“日本之魂”的话,就会完蛋。我们要继承日本人一脉相传的制造业遗传基因,不能让它止于我们这一代。无论技术多么优秀,但仅仅只有技术,将很容易被超越,而精神无法很快被模仿。如果精神一流,技术肯定是一流。

    一流匠人能让客户感动,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可以做出让人感动的东西,要有一流的精神才做得到。我并不希望只是培养“技术”优秀、“会做事”的工匠,而是要培养拥有“一流技术”、“会好好做事”的匠人。

    为社会、为他人工作,生命将会熠熠生辉

    每天都有苦恼的经营者,认真地来找我商量:“人才真的很难培养”、“没有认真工作的年轻人”等,这时我都会告诉他们:“只考虑公司利益,是无法培养出人才的。”

    为社会和人类培养有用的年轻人,是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我的想法。但现在认为培养有用的年轻人,是企业责任的经营者太少了;我看到的,都只是在培养忠于自己、有益于自己、可以帮自己赚钱的人才。此外,不训斥部属的主管也增多了,也许训斥了以后部属会马上辞职,也许一出手就会遭到抗议,但如果因为部属辞职会给公司带来损失,不想承担训斥所带来的责任,结果便什么都不做,前辈如果不教育下一代,年轻人就无法成长。

    在“秋山木工”,不训斥后辈的人,不能从学徒晋升为工匠。后辈在工作上出现失误却不告诉他,失败了也不批评,这并不是亲切,而是缺乏爱心。

    我在训斥弟子的时候,都是拼了命的。因为我认为这不只是出于培养工匠的责任,还因为这个人的一生都掌握在我手中。

    我认为结婚和找工作是很类似的,都意味着要对对方的人生负责,雇人也意味着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我的任务是将日本人所有的技术和精神,传授给下一代的年轻人。我希望可以培养出十个水准超越我之上的工匠。

    这十位再培养出超过他们的十位工匠,如此一来,就能培养出一百个“超级明星”的一流匠人。这样连锁发展下去,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培养出世代永续的一流匠人。

    “秋山木工”的人才教育是一种“体制”,希望能在各种作业场所和工种中,使用这套“体制”培养出独当一面的一流匠人。

    平成二十五年,即2013年,三重县的伊势神宫,举行了“式年遥宫”。伊势神宫每20年重新建造一次,将神像移到新的神宫中,祈祷神力重新复苏。包括神殿和御门在内,以及各种用具、摆设都是新做的。这些准备工作,都是从8年前就开始,工程规模非常浩大。

    “式年?宫”是从持统天皇时代,即公元690年便开始的传统仪式,已有1300年以上的历史。同时,它也是技术传承的重要“体制”,困难的技术可借由20年一次的仪式传承给下一代。

    我们每个人都从上一代继承技术,然后再传给下一代。希望大家明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大家都是被遴选出来的,各自有自己的职责。

    如果每个人都踏实、勤奋地完成这项使命的话,我们的人生肯定会无限精彩。我们日本也会变得美丽且充满欢乐,成为让世界憧憬的国家,并很快成为世界的领跑者。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