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党员联系农户制度的实践与发展

    汪义兴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需要开辟和拓宽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密切和群众的经常性联系,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30年来的各个历史阶段,江门市不断探索和实践密切党同群众联系的渠道和途径,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江门市党员联系农户制度从探索建立、不断拓展到进一步丰富深化,构成了坚持和巩固党的群众路线鲜活的历史轨迹,生动显现出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血肉联系。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尤其是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方面,众多党员不再有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体组织中的具体岗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传统功能面临挑战,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的方式面临新的选择;另一方面,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尚不完善,“土地包到户,社员自顾自,各耕各的田,各赚各的钱”,影响农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严峻的形势迫使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按照邓小平提出的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号召,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探索新的工作方法,贯彻落实新时期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带领群众共同勤劳致富,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江门在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了党员联系户活动,明确要求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每个党员选择3至5户群众作为经常联系的对象,党员负责向联系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农户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带领他们勤劳致富,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并督促落实计划生育措施,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新的平台,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密切党群关系找到了新的方式和途径。在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中,新会县(现新会区)荷塘镇(现属蓬江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首创了党员联户文明组的组织形式。1984年初,新会县委及时发现和总结了农村党员把联系户组织起来建立党员联户文明组的经验,并通过召开现场会向全县推广,要求农村党组织将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发展成为党员联户文明组活动。为了使党员联户文明组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1988年1月,新会县制定了《党员联户文明组活动条例》,对党员联户文明组的性质、任务、活动方式和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由此,这项党员联系群众的新形式在新会县乃至江门大地广泛开展起来。在党员联户文明组的带动下,共青团、妇联也在农村中开展团员联户文明组、妇女协心文明组活动。这三个文明组逐渐成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和重要力量。

    党员联户文明组是以党员为骨干,联合若干户群众组成,在思想、劳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相互支持、互相帮助的新型组织。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做好事为主,由一些老党员联合一些群众组成;二是以互帮互助、搞生产项目为主,由1名党员联合3至5户群众组成;三是由有较强经济活动能力的党员联合一些专业户,组成经济联合体,共同承包生产项目,兴办企业。据有关资料记载,这项活动开展的高峰时期,新会全县农村建立文明组6900个,参加的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80%以上;参加的农户2.7万多户,占总农户数近17%。文明组不但遍布农村商品生产的各个领域,而且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领域也建立了众多的文明组。此外,共青团、妇联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活动,建立团员联户文明组和妇女协心文明组达1.1万多个,三个文明组加在一起,联系农村60%以上的农户,最广泛地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建立党员联系农户制度,广泛开展党员联户文明组活动,是江门市农村党员在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中,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密切党和群众联系的一项创举,有效巩固和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推动江门市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开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作用的新路子。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主线的党员联户文明组活动,联系到农村千家万户,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党员在活动中明确了自身职责任务,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把新时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体化,而且为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使每个党员都有“用武之地”,变无岗为有岗,无职为在职。二是激发了农村潜在的生产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密切党同群众联系的现实要求。党员联户文明组遍及农村各个角落,坚持以带领群众劳动致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要内容,以开展各种经济活动为中心,既注意扶持专业户,又特别重视联系贫困户,因地、因人制宜,组成经济联合体,向着现代农业生产、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进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加强了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许多党员在文明组活动中,努力加强自身教育和管理,积极发挥基层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谈生产、拉家常,主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使广大群众感到党的关怀和温暖,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崇高形象得到提高,党群关系更加密切。

    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当中,市场机制全方位进入经济生活,包括农村在内的整个经济领域、社会领域以及思想领域都发生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得到更新。同时,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更加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重视和抓好群众工作,切实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在这种形势和任务要求之下,党员联户文明组活动,必须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强化群众工作的双重要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为核心,以增强社会服务功能为重点,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引导文明组活动向纵深发展,才能保持文明组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吸引力。经过认真探索和实践,在上级党组织的引导下,江门市党员联户文明组活动朝着“组合行业化、活动社会化、管理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按照自愿组合、就近方便、适度规模和适当引导的原则,按行业化要求建立文明组,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以及农村社会扶贫助困、义务帮工、青少年帮教、社会治安、社会福利等方面提供社会化服务,推动党员联户文明组深入发展,使文明组在农业生产领域、农村社会生活和管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从1994年前后开始,江门市广大农村中相继出现生产服务文明组、技术示范文明组、销售服务文明组、治安承包文明组、扶贫调解文明组、青少年帮教文明组、理财监督文明组、党支部工作参谋组等专业性、行业性的文明组,使文明组活动渗透到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发挥行业优势,取长补短,提高文明组活动水平。同时,通过建立目标管理、分类指导、检查评比和激励机制等制度,健全和完善党员联户文明组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文明组活动的实效,使江门市党员联系农户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党员和农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迅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江门市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和城市社区等领域的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提高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的工作水平。在认真总结党员联户文明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党员联系对象和联系范围,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切实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自1995年开始,江门市在蓬江区等地探索开展了“党员责任区”活动,把联系群众作为一种责任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身上,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做法是:按照农村和城市社区户数的多少为单位划分一个个责任区或责任片,分配给承担联系任务的党员,加强同责任区群众的日常联系,强化党员的工作责任感。承担责任区的党员既共同负责本区的各项工作,又独立承担一定的任务。联系责任区党员的主要职责:一是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组织群众学习科学、文化和法律知识;二是及时向管理区党组织反映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和心声;三是动员群众配合上级做好农村和城市社区各项中心工作,保证本区各项任务的完成;四是做好本区内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治安和调解民事纠纷,促进社会风气好转,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五是力所能及地帮助责任区群众解决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为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贯彻落实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江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持与时俱进,在认真总结“党员联系农户”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和借鉴惠州小金口镇实行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实践经验,2002年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实行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大力推行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活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党员与村务工作挂钩起来,实行联系责任制,明确党员的责任,把“三个代表”的要求具体细化到党员联系村务工作中,任务分配给党员,党员联系农户,落实责任,严格考核,从而带动农户认真落实和完成好各项村务工作。据统计,该项活动开展的最高峰,全市共有1423个村实行了联系责任制,参加联系工作的农村党员4.6万名,约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8.4%,联系农户9万多户。其中,蓬江区白石村(现白石社区)以村小组为单位,每名党员联系两户群众,采取入户访问与平时关心等形式全面了解联系户的生活、经济收入情况、计生情况、遵纪守法情况、卫生习惯情况,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成效十分显著。实践证明,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是实践“三个代表”,巩固和扩大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成果的有效形式;是农村党员联系户活动的深化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方法;是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基层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的内动力、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党群干群之间的亲和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创造力,较好地解决了一批群众最急、最盼、最怨的问题,有力推动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提出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这个进程当中,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更加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加关注民生,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提高党的公信力,着力增强和巩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根据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了重大战略部署。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2007年底,江门市委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农村开展“万名党员联万户”活动的意见》,提出结合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和“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等工作,在全市农村党员中推行“万名党员联万户”活动。要求镇机关、镇站所的党员、驻村干部中的党员、村党组织60岁以下的党员,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搭建党员联系群众的平台,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丰富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内容,促使农村党员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农村广大群众,推进农村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安排党员联系农户对象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党员和群众的意愿,实行“双向选择”,以强带弱,实现组织意图与党员、群众意愿的有机统一。“万名党员联万户”的任务内容更加丰富具体:一是沟通思想。向所联系的农户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农户树新风、守法纪、讲文明,争做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注意发现和培养农村优秀青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壮大农村党员队伍,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二是增进感情。与农户交朋友,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诉求;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形成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良好关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促进发展。鼓励农户树立创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相互支持,共同奔康致富。四是做好村务。带领农户积极完成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教育和引导农户自觉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积极参与文明村、文明户等创建活动,以理性、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和维护自身权益,为维护农村稳定、构建和谐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开展“万名党员联万户”活动,促使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群众疾苦,了解群众需求,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决问题、排除困难,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与亲和力,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据统计,“万名党员联万户”活动自2007年底开展以来,全市已有1045个村开展活动,参与的党员达4.59万名,联系农户4.98万户。党员深入农户15多万人次,为农户办好事、办实事3.13万件,帮助农户解决各类困难1.58万件。

    在大力开展“万名党员联万户”活动的同时,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帮助基层抓党建促发展、解难题促和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切实转变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进行创业和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江门市建立并实行了领导干部“三联系”制度,按计划、分步骤每名领导干部分别联系本市一个镇、一个村和一家农户,在双向联系工作当中,着重帮助广大农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自2008年1月“三联系”活动开展以来,江门市、县(区)领导和市直单位一把手深入结对村(镇)1145人次,慰问党员群众556人,资助贫困学生97名,帮助挂钩点群众解决突出问题413宗,投入相关资金95.42万元。通过推行此项制度,江门市将党员联系群众的主体从农村党员逐步扩大到全市党政领导干部和部门主要领导,联系對象从普通农户扩大到整个村、镇,进一步拓宽党员服务群众的渠道,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共同构建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提高了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层次和水平,将江门市党员联系农户制度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