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现象研究

魏永强++魏思琪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主要表现在研究主体、研究领域、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泛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迷失和学科哲学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和学科归属摇摆不定;学科知识生产和学科发展的动力主要依靠外部行政权力驅动以及学科发展内部的学术动力不足。确证思想政治教育本体,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意识,生成学科知识创新和发展的内部机制是规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的取向之思。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边界意识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2.015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070-05
学科边界的明晰化是学科成熟的表现,更是学科中学术思想发展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上世纪80年代建制以来,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学科泛化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超出独立学科应有的边界而介入其他学科领域,从而失去本学科独立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学科特性。学科泛化不仅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独立性和学术品性,还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有着不利影响。本文拟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现象入手,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的问题及原因,并尝试提出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的基本思路,以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现象
学科借鉴是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新兴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借鉴其它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为本学科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但学科借鉴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和限度,一旦跨越这个标准和限度,翻越自己的“学科篱笆”,就会“插足”别的学科研究领域,从而失去本学科的独立性和学科特色,呈现学科泛化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研究主体泛化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人员庞杂、没有相应的“学科篱笆”,缺少严格的学术规范,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共同体。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的表征,也是导致其泛化的一个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主体泛化首先表现为研究队伍庞杂、学科知识背景复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员既有理论工作者,也有实践工作者,来自企业、社区、军队、高校以及党政机关等不同部门。不同学科出身和知识背景既形成他们各自特有的学科思维方式,也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知识来源。例如,有中共党史学科背景的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习惯运用党史研究方法,心理学知识背景的学者偏好心理学研究方法,政治学知识背景出身的学者习惯运用政治学研究范式。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门槛设置较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槽”浅露宽泛[1],只要愿意,“谁都可以伸进头来吃上一嘴”,以致研究人员庞杂,学科专业素养高下不齐。研究主体泛化还表现在研究人员缺少基本的学术规范,没有形成自觉的学科共同体意识。沈壮海指出,学术规范是学术活动的依据、要件和基础,是学术训练的要务和塑造学科共同体的必要步骤。[2]不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员缺乏必要的学术训练和基本的学术规范,尚未自觉形成学科共同体意识。
2.研究领域宽泛
研究领域宽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的重要表现。这是学界共识,是制约学科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为外界认同的重要因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社会和谐建设、社会治理创新、行政管理改革等等,甚至婚恋观、就业观、成才观和生命观等私人生活领域的问题也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领域成为学科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名副其实成了一门“口袋科学”。有学者在对2000—2009 年全国 306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调查后指出,有31.4% 的学位论文存在学科归属问题,如果不注明专业名称和研究方向,甚至分不清是哪门学科的博士论文。[3]
3.研究理论泛化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理论泛化首先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移植”。“理论移植”就是将其他学科或流行的理论大量“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中,长期以来比较明显地存在着理论的简单移植、套用和嫁接等现象。近年来直接以“思想政治教育某某学”命名的研究论著已达十数种之多。[4]这在制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表面繁荣的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失去了独立品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移植根源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解决本体论上 “是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其历史源头问题。其次是“实践替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边界不清,学科理论研究没有与实践保持应有的距离和张力,用实践话语代替学术话语,用经验研究替代理论研究,以至于宣传话语、政治话语成了学科主要的理论范畴和理论观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被政治实践“绑架”[5],由此造成学界产生大量的政策咨询性文章。
4.研究方法泛化
研究方法是学科研究的基础,也是学科区分的重要标志,意味着学科特有的思维习性。是否拥有独立的研究方法是衡量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依据。有学者根据全国66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关于科研方法的规定和要求状况调查分析后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缺乏自身独特而稳定的研究方法及体系。[6]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法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作为自己的学科方法,这在一些博士论文和相关论著中经常见到。例如,有学者在对2000—2009近十年思政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统计分析后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仍然是博士学位论文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 ,其平均使用比例为 95 %”[7]任何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在理论观念和思维方式上都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这样,无疑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特质。二是简单移植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中移植最多的是教育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法泛化实质是学科独特研究方法缺失的表现。换言之,正是由于缺乏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才移植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
5.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泛化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泛化突出地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万能论”。就目前来说,学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保证功能、管理功能、社会稳定功能、反腐倡廉功能、就业指导功能、人力资源开发功能、非意识形态功能等等,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包治百病的社会良药”。社会需要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什么功能。发展市场经济,就提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出现生态危机,就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当发生群体性事件时,又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维稳功能。[8]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无限泛化。思想政治教育究竟能否承载社会赋予的这么多功能,有些功能是真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是为了需要人为炮制出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值得学界深思明辨。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的原因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迷失和学科哲学缺失
思想教育学科泛化的哲学根源在于,目前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本源性问题尚未形成的理论共识。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本体性的问题,是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起源、发展和结构等学科理论的逻辑前提。学界研究存在一定的误判和误识,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事实上,二者属于不同的概念范畴。从哲学上说,本体或本体论指称一切探究实在最终本性的活动,包含对实在的起源、结构的探究与实在本性的探究;本質论是确信实在事物存在着唯一的本质,人类通过认识活动能够通过实在事物的现象揭示其本质。二者共同之处在于都确信事物存在“是其所是”的本性。前者着力于描述、探究事物由以生成的历史、形态结构等层面揭示事物本相,后者侧重从认识论层面构建事物的逻辑特质。[9]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体,当前学界主要有“意识形态的政治”和“人的存在与发展”[10]的本体假设。两种不同的本体假设,分别衍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的研究取向。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而言,学界见仁见智,主要有“意识形态灌输理论”(侯爽)、“价值观教育论”(侯丹娟)、“个体与社会关系协调论”(褚凤英)、“社会意识形态管理论”(李辽宁)、“人的存在发展论”(张耀灿)、“政治社会化论”(金林南)等不同观点。由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本源性问题没有形成共识性观点,由思想政治教育本体所衍生的本质、结构、价值、功能、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派生性问题自然也就呈现出不同的面相。
思想政治教育本体问题的聚讼不一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哲学的缺失。依照金林南学者的观点,学科哲学是学科发展的母体,其主要功能在于书写学科自身的历史和学科依据。不论应用性学科还是基础学科,每一门学科都要有自己独立的学科哲学。例如,法学有法哲学,历史学有历史哲学,教育学有教育哲学,而至今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形成自己的学科哲学。学界通常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教育学基本原理作为学科哲学的基础理论来源,但这缺乏有力的逻辑说服力。因为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外,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其他社会科学都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自己的学科哲学和理论基础,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哲学的独特性面临消解的危险。由于学科哲学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显得很不稳定,或依附于教育的历史,或依附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起源要么与国家起源同步,等同于国家或阶级社会教育的历史[11],要么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同步,等同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学科归属摇摆不定
与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历史发展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是一门新生的学科,还没有形成公认的学科经典和学科传统。这对于学科发展至关重要。学科发展历史的短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必然要借鉴哲学、政治学等其它学科知识作为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因此,在学科理论和方法借鉴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盲目性、粗糙化。加之学科理论积淀和理论准备还都不够充分,学科的基本范畴、研究对象、体系建构、研究范式等学科的基本问题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学科研究泛化现象在所难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归属摇摆不定。思想政治教育自学科建制以来,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没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学科家园。从最初的教育学归属到政治学归属,直至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归属,其间经过数次“搬家”。不论这种学科归属变动的原因是来自政治实践还是学科的自我确证,但学科研究边界模糊和研究领域泛化却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理论边界和学科历史模糊,理论研究中经常出现名为学科间相互借鉴实为丧失学科立场的现象”。[12]学科归属摇摆不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宽泛、研究边界模糊,学科边界模糊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研究领域泛化,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如何厘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关系,清理学科建设和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3.学科知识生产过程和学科发展动力主要依靠外部行政权力驱动,学科发展的内部学术动力不足
知识生产是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因素。按照学科知识生产的内在逻辑,学科知识生产应是在本学科范围内的知识创新,学科知识生产的动力来自学科研究人员的学术自觉和对学科理论问题的批判和反思。学科知识的生产过程是以“学科理论问题为导向,依照学科基本规范和逻辑规则,严格筛选研究对象,通过哲学反思性思维,对既有理论分析批判,提出新的理论假设和确证新的命题”[13]的过程。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生产很多情况下并未遵循知识生产的一般规律,学科知识生产过程受外部行政权力的制约较大。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的生产过程过多依附于没有范式规范、伴随政治情势需要的应景式研究。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成果也多是对政府红头文件的政策解读。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固然不错,但还要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是意识形态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仅满足于对政府文件的解读和现实热点问题的跟踪,把政府文件作为学科研究的逻辑依据,这样很难实现学科研究的知识增量。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没有错,但应该与现实保持必要的张力和距离,这样才能洞察问题的本质。如果盲目地跟风对现实热点问题,理论研究就容易被现实热点问题牵着鼻子走,理论研究成为经验研究或工作总结,进而迷失理论研究的科学方向。再者,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知识创新的前提,但一个问题是否是真问题以及能否构成理论问题,并不单纯由实践决定,还需要理论,这种以理论为导向的学科问题意识才是学科塑造问题的主要方面。[14]如果将经验世界中大量偶然的个别性的问题都当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必然无限泛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上,思想政治教育过度依赖行政权力的“杠杆效应”,依靠国家政治制度体系的政治权力的外部推动。这种“外源型”的学科发展动力机制通过借助国家单向度的行政权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制在资源配置、专业设置、学科分类、学科点布局等方面带有行政管理模式的印记。固然,一方面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和政治话语的保障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在短期内会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学科发展与变迁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学科以外的政治力量,而不是学科发展的内部学术力量,学科知识生产过程取决于政府红头文件的变化,而不是学科人员自身研究的积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领域显得极不稳定。
三、规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泛化取向之思
那么,如何有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关键在于,确证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追踪学科泛化的源头和基点;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边界意识,圈定学科研究领地和范围;生成学科知识创新和发展的内部机制,增进学科建设的学术内生力量。
1.确证思想政治教育本体
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的本体追问不足,对思想政治教育为何存在、何以存在、以何存在的前提缺乏有力的逻辑证明,因此,确证思想政治教育本体,勘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的源头尤为必要。有论者指出,当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法性证明,学界多是价值性或功能性论证,即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或功能角度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如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理论。尽管这在确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当性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从逻辑上是不充足的。因为价值论是从事物的功能来论证,不是從事物“是其所是”的本体层面确证事物正当性。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是“为我”存在,而是“他者”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自足性不足。而本体是事物自足性存在,不是依附性或工具性存在。那么,如何确证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由于本体的形而上性,应该运用哲学反思的方式来确证。如何反思,反思什么?从内容上来说,至少要反思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追问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不仅从历史源头上确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还要运用历史社会学的知识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进丰富地呈现出来,这是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历史根基。二是反思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矛盾,进而捕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依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个事物“是其所是”的本质内容主要是揭示事物的根本矛盾,这是事物之所以是“这个事物”而不是“那个事物”的根本规定。这就需要用哲学反思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根本矛盾,并通过理论假设和逻辑思辨来证明。
2.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边界意识
学科的生存与发展要有自己相对稳定的学科边界,即学科研究的特定领域,否则就失去学科的内在规定性。只有明确学科边界,才能赢得学科发展的空间。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但综合性并不意味着没有边界,即便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都有自己的研究边界。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关键在于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边界意识。边界意识是以分化为基础的差别意识和有限意识,具有研究“领域的分化性”、“领域相对自主性”、“内在有限性”和“各领域游戏规则自律性”的基本特征。[15]学科边界意识主要处理“这门学科是什么,不是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发展向哪里发展,不应该向哪里发展”等问题。[16]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应当持有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行动边界与知识边界存在的自觉、明确的判定意识,”[17]同时也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体地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功能界限和学科发展指向的自觉意识。在边界意识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自成目的,有着自己的学科领地和游戏规则,同时不僭越其他学科的领地。如果缺乏学科边界意识,则不清楚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能做什么,学科的价值和专业性何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在哪里,在研究中容易发生越界和泛化现象。当然,学科边界意识并不意味着各学科领域之间的断裂,他们之间必须进行交往与合作,但交往和合作的前提是各个学科领域保持自身规则的限度,自觉防止越界和僭越。塑造学科边界意识,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员在学科理论研究过程中,找准学科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性和矛盾性,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自觉勘定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边界。
3.生成学科知识创新和发展的内部机制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泛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科知识生产过程和学科发展过度依赖外部的行政权力,学科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学科发展的自足性不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注脚”和执政党的政策“传声筒”,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没有“科学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和“学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认同度不高。甚至在一些比较高端的学术期刊上,根本没有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栏目,有的学术期刊直接声明谢绝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来稿。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和学术性,提高学科地位获得其它学科的专业认同,关键在于创新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生成学科知识创新和发展的内部机制。这可从三个向度入手:首先,改变学科知识生产和学科发展对行政权力的路径依赖,改变理论研究焦点和兴趣紧随红头文件的跟风现象,确立主动从学科内部寻找学术研究焦点的学科问题意识。其次,妥善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对分离。既要保证理论关照现实,也要防止理论研究对实践亦步亦趋,规避教育实践替代学科理论研究现象。再次,建构学科理论研究筛选机制,通过严格学术筛选把现实中的一些“假问题”或经验性问题自觉排除在学科理论研究之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围宽泛就在于学科尚未形成一整套筛选机制,把日常生活的经验问题纳入学科研究视野,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无序和泛化,降低学科理论研究的信度与合法性。
参考文献
[1]张澍军.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问题的若干重大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132.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2(10):72-73.
[3][7]韩华.近1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论文:回顾与反思[J].教学与研究,2010(12):81,83.
[4]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独立品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31.
[5]吴朝国,孙群.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泛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3(9):15.
[6]高立伟,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生科研规训的实证分析——基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2(6):50.
[8]魏永强,郑大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求实,2014(9):81.
[9][14]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86,67.
[10]段建斌,祝黄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维度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10(2):111.
[11]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7.
[12]金林南.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2(8):41.
[13]蔡如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反思与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4):54.
[15]贺来.“边界意识”:当代哲学“和而不同”的哲学智慧[J].天津社会科学,2006(4):18.
[16]杨经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边界意识[J].中国高教研究,2010(3):36.
[17]叶方兴.思想政治教育“边界意识”的书写[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3(5):89.
[责任编辑:庞达]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