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实施品质提升策略

    袁静 蒋国生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近年来在“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理念下迅速发展,各地因地制宜,广泛开展,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在扎扎实实组织开展活动的同时以“创”兰州课程为体系,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的,从课堂目标、情境创设、活动设计、评价分享、提问设计、课堂反思等各环节不断完善课堂,在反思中获取经验与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品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1-0044-02

    一、关注综合实践活动根本目标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可以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以及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的集中攻关,于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方面”“六素养”应运而生。同样,综合实践课程的诞生也肩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教育的活动中,我们的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如何提升呢?首先,我们要转变教学模式,要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其次,打破传统的、固定的课堂模式,尊重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最后,在基地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落到小处——每一节课的课堂纪律、小组的合作、学生活动的体验、学习材料的收放等。

    二、有效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

    1.情境导入

    关于情境,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沈旎老师提出“桥梁理论”,即情境是联系儿童与学习的桥梁,情境是联系当下与未来的桥梁。情境的预设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思考,从而更加合理地应用而不是机械刻板地学习。我们要警惕情境冗余转换带来的理解困难。但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情境导入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这座“桥梁”架得很高,以致学生“上不去”,即使“上去了”,也很难“下得来”。针对这一问题,沈老师建议参照“RET”原则,即情境导入要与课程目标和学生现实生活相关,并且它能够调动学生原有知识,能够测试学生目前处于什么程度(知识经验)。

    2.课程目标

    所谓目标,是预期学生将要达到的学习效果,是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内容的结合,并以此作为基点与出发点来构建课堂。单独的学习内容、活动、知识点都不能被称之为目标,单独的行为也不是目标。那么怎么叙写课程目标呢?一个合理、明确的课程目标应该包括行为对象,即目标指向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条件,即学生发生学习行为所需要的学习情境、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行为动词,即行为动词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词;表现程度,即所设定的课程目标要兼顾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而且,课程目标在涵盖这些因素的基础上,还应考虑目标数量是否合适,是否存在非目标,是否存在冗余问题,是否存在叙写问题等问题。此外,课程目标的设置要有层次,并且要与教学环节保持一致。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决定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每一个活动都应该为教学目标而服务。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时间与效度。即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难以把控时间的现象,以致即使是3个小时的课时安排,也很难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要通过优化课堂内容与层次,来充分、合理利用3个小时的课堂时间,保证每个阶段的完整性与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

    (2)教与学的关系。一直以来,教师在课堂上剥夺了学生完整表达、自主观察、倾听以及提问的机会,以致教师一节课下来,会感觉“讲到累”。其实,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还给学生,激发学、维持学、促进学、评估学。

    (3)增强教学组织能力。在课堂上存在学生上课没规矩,存在安全隐患,体验环节太混乱以及上完课教学设备损耗等问题。教师要由只关注结果向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习惯转变。增强教学组织能力,设置课堂规则,注重学生学习品质。

    (4)教学环境的优化:在教学过程中,场馆的一切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教师应在充分利用场馆资源的基础上,优化场馆,如设置作品展示区、小组作品收纳箱、自制设备说明书等。

    4.评价分享

    作为整个教学的结尾部分,很多教师因为时间、精力等问题,草草结束评价分享这一环节。其实,对于教学,评价分享意义非凡。它可以检测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否、学生的参与度,也是教师后续的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一个理想中的评估,应该是多形式、多维度的,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作品(表现)的评价,不应仅局限于优秀的、好的。而且,理想中的评估应该是指向课堂目标的。此外,评估其实是贯穿整个课堂全程的,不要觉得它只可以放在教学的最后。

    5.提问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力量,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指向教学目标,指向性明确。在选择提问对象时,要更加注重那些“失败”的学生,有“问题”的学生,珍视不懂的价值。可以借鉴台湾施红朱老师的3W理论和4F方法 ,即Fact——发生了什么状况?Feeling——你的感觉(五官,心脑),Find——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Future——未来怎么做?在设置合理问题的同时,加强自身的语言层次性和逻辑性训练,促进与他人的沟通。根据课堂发生的现象、学生的感知、学习的发现、未来的预想提问: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呢?现在呢?并学会帮学生作答,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通过彼此推动,更快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三、注重课堂反思的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经验固然重要,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师经验却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反思和內化,那么他的经验的应用将大受限制。可见,注重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就是追寻经验价值的过程。就像布鲁克菲尔德所说的:反思过程的核心是试图从多种视角来看待问题,而反思型教师所追寻的是探索被常识掩盖之下的对于实践经历的真正理解。可是一直以来,教师习惯于按照固定的教学流程去完成教学,很少“回过头”去看看一些教学事件。“追寻经验的价值”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细留意,基于“提高教师素养”的角度,及时发现需反思的教学事件。总之,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然之路,对于综合实践教师而言,没有先进的理念,就想不远;没有深刻的反思,就走不快。

    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唤醒学生的原有知识并成功为学生赋能。学生在获得经验或方法后再不断进行问题解决、实践探索,从而实现价值的体认、责任的担当、情感的升华等隐性的素养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活动承载理论知识,用实践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综合实践课堂的预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潘洪建.活动的回归与综合实践课程的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17(5).

    [2]朱德全,李鹏.课堂教学有效性论纲[J].教育研究,2015(10).

    作者简介:袁静(1988—),女,甘肃兰州人,初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蒋国生(1968—),男,甘肃兰州人,中学高级教师,本科。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