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幸福感培养的行动研究
〔摘要〕在近十几年,国内外开始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内专门研究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成果较少,且多采用逻辑思辨的方式,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精神面貌;侧重于现状的描述,大都归结于外在的因素,较少考虑教师个人心理因素以及深层次的制度与文化因素;有关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干预研究基本上没有开展等。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师幸福感的培养进行实践探索,以促进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高。
〔关键词〕教师;职业幸福感;小组辅导;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9-0011-03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是使人幸福的事业,应该让人充满幸福感。教师是幸福的职业,但在教育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教育幸福的教师还为数不多,主动去追求教育幸福、创造教育幸福的教师则更少。
在近十几年,国内外开始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但还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国内专门研究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成果较少,且多采用逻辑思辨的方式,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精神面貌;一些相关的国内研究侧重于现状的描述,大都归结于外在的因素,较少考虑教师个人心理因素以及深层次的制度与文化因素;目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虽已起步,但有关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干预研究基本上还没有开展。
就以上研究涉及的空白以及教师职业幸福感对于教育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可以看出教师幸福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师幸福感的培养进行实践探索,以促进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高。
二、研究历程
(一)调查研究阶段
2005年6~9月,我们对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所高中、2所初中、4所小学的285位教师进行了职业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程度的调查与分析。职业幸福感的测评采用问卷调查,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采用国外的人脸量表,了解教师在工作中的总体感受;后一部分采用开放式问卷,了解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对社会支持的测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用以评价个人的社会支持程度,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通过调查,对我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影响因素有了一定了解。结果如下:
1.我区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现状良好,超过一半的教师能体验到幸福感,超过四分之一的教师处于混合的情感中,近四分之一的教师“体验不到幸福感”。不同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的教师幸福感无显著差异。
2.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工作和工资的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自己的能力得到体现,学生得到成长和发展;自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使教师职业幸福感失落的主要原因为:工作的繁琐机械;薪酬和自己的付出不相配;学校不能正确评价自身所付出的努力;自己很少获得成就感,教育学生的难度越来越大。
3.职业幸福感与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显著正相关,主观支持能够显著预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特别是在主观上能否体验感受到这些支持,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获得起着重要影响。
(二)课题组成员自身幸福成长阶段
在调查结果出来后,我们一开始并不清楚应该怎样着手去开展研究。申报课题时有三所实验学校,但我们发现,我们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层面去做。作为一个区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除了与试点学校合作,在学校的管理层面上作一些改变外,有更多可为空间的是教师主观心态的改变。因此,“良好的社会支持特别是在主观上能否体验感受到这些支持,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获得起着重要影响”这一调查结果,对我们后期的行动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要更多地考虑在区级层面上怎样来构建教师的心理保健支持系统,从而促进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那么,这样一个支持系统,又应该有怎样的团队来支撑它呢?在不断的讨论和反思中,我们慢慢明晰了思路,开始着手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在教师心理保健支持系统中建设支持团队。
在这一阶段,我们行动的主要目的有三个:其一,使课题组成员自身获得幸福成长。如果说我们研究者自己都没有使自己幸福起来的能力,自己都体验不到幸福的感觉,我们就无法帮助他人获得幸福。其二,提高课题组成员设计和主持活动的能力,促进其专业成长。我们开展了5次活动,分别由不同的人主持和设计。除了一名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和一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硕士外,其他三位都是2005年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我们希望能使一个团队获得发展,而不仅仅是少数人。其三,初步形成教师幸福成长辅导活动方案,为后一阶段研究提供思路和活动资料。
2006年9月~2007年9月,10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作为首批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和探讨成员,开始了寻找教师职业幸福感之路。一年中,我们开展了五次以工作坊形式的小组活动,有很多次的小聚会,还有最后一次对自己一年来的心理历程的成长性反思的分享活动。《寻找幸福,我们开始行动》《生命,幸福的起点》《工作,幸福的源泉》《幸福,来自于人际支持》《幸福,在于放下》《幸福,在于传递》《幸福,在于分享》七篇行动实录,以不同的视角呈现了我们这个阶段走过的探索之路。在活动中,我们有很多开心活动、开心的笑容,也有面对伤痛时的相互陪伴,还有静静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刻。
整整一年的时间,我们一起探寻幸福之路。就在这样一次次的活动中,我们的团队开始向幸福迈进。然后,我们开始思考,如何让更多的教师体验和感受到幸福,如何向全区的教师传递幸福的力量。经过课题组反复思考和讨论,2007年9月,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开始筹建区教师幸福成长工作室。
(三)教师幸福成长工作室创建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通过教师幸福成长工作室的创建,为有幸福成长需求的教师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教师的主观支持来提升职业幸福感。在实践中主要从三方面创建平台,提供支持。其一,在全区范围内组建“教师职业幸福成长小组”,帮助组内教师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让更多教师提升职业幸福感;同时,课题组除面向全区教师提供活动外,也会有计划地向有需要的学校提供活动。其二,由教师幸福成长工作室对有需要的教师提供个别辅导,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助。其三,建立教师幸福成长信箱,服务全区教师。
工作室主要采用小组辅导的方式。每学期1期,每期20人左右,共六次。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活动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区教师职业幸福成长工作室)和固定的主持人。活动主要由两名有经验的课题组成员主持,每期由课题组的一名青年教师做助手。活动以课题组成员在自身幸福成长阶段所设计的活动方案为蓝本,重新整合,更系统、更连贯。
小组辅导活动主要帮助教师通过调整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与自己、与家人、与工作的关系来统整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帮助自己幸福成长,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至今,我们已经进行了三期教师幸福成长工作室的活动,其中首期和第三期是面向全区教师的,由教师自愿报名参加。第二期是应某学校需求在学校内部开展的。每期的活动设计大致相同,根据成员的变化有一定的调整。通过实践的探索,我们最终形成了爱生活、爱自己、爱家庭、爱工作和人际支持系统五大主题活动。见下表:
在五次主题活动结束后一个月,我们安排了一个温馨的告别活动。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是分享参加幸福成长小组的成长和体验;二是在结束前重新感受团队的力量,获得支持与信心;三是在温馨场景中告别团队,走向幸福生活。
三、行动研究的成效
(一)打造了一支正在迈向幸福的团队,成为在区级层面帮助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支持力量
在课题组成员自身幸福成长阶段,组员们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在幸福成长路上迈开了可贵的第一步,在追寻幸福的路上,我们相互陪伴、相互扶持,一起前行。在教师幸福成长工作室的创建阶段,团队通过不断实践,传递幸福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强。从课题组成员的一些感悟中,我们能感受到幸福团队的成长:
在团队中,我们努力地以他人为镜,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并学习好好地爱自己;在团队中,我们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家人、与朋友、与同事进行沟通,如何更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团队中,我们彼此依靠,探讨专业的发展、在学校中的作为以及寻找工作的价值和成就;在团队中,我们学习如何更积极地面对工作和生活;在团队中,我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鼓励,感受到支持,感受到幸福。(小京)
(二)参加教师职业幸福成长小组的教师们,正在经历着改变和成长
通过一个学期的系列辅导活动,通过团队的建设和支持,教师们对生活的态度,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与家人的关系、与工作的关系都在发生着改变,能更好地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更强地感受工作中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并通过人际支持系统的整合,来帮助自己幸福成长,提高了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 从教师们的只言片语中,我们能感受到这种改变和成长:
在忙碌中我们没有时间去审视自己的内心,爱自己吗?也许我们都太亏待自己,总在忙碌着照顾身边的人,而独独忘了自己。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没有好好爱过,又如何能很好地爱别人呢?(小桃)
观看“老师的启示”的时候,我一开始就情不自禁留下了眼泪,而且欲罢不能。老实说直到现在我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落泪。我知道那时我内心深藏的某部分被触及了,或许我永远找不到答案,但就让它在内心的一角待着吧,我相信它会在某些时刻“挺身而出”的。(小米)
随着活动的继续,教师职业幸福成长工作室开始成为支撑全区教师幸福成长的重要平台。也许,对于全区的教师来说,我们的力量很小,但是,改变就是从一点点开始的。在追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路上,我们还只是迈开了一小步,我们将继续前行。(稿件编号:090819003)
(本文为浙江省2006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负责人蔡迎春,主要成员有何咏梅、陈瑛、周昀、王占等。该课题成果已经于2008年12月获浙江省第六届(2006~2007年)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育科学研究所,310000,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