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自主游戏提升教师游戏课程创生能力

    郑洁燕 郭娟娟

    

    

    

    教研背景:

    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表明,课程不再是一个固定统一的文本,教师和幼儿应积极地解读和建构课程意义。课程实践也由“忠实取向”转向“课程创生”,它要求幼儿教师转变已有课程观,尊重幼儿主体性,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培养幼儿主动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在倡导自主游戏的今天,大批幼儿教师主动成为游戏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从而提升自身课程创生素养和专业化发展。高水平的课程创生素养是高素质幼儿教师重要的专业素养,在课程创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创生的质量。

    “从游戏中学习”是幼儿教育最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我园基于幼儿的自主游戏,捕捉幼儿的生长点,生成了一个个由幼儿主导的项目游戏,游戏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我们要求教师每天上午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观察记录,开展“游戏计划、游戏研究、游戏回想”三部曲,捕捉孩子的生长点,并生发相应的活动以再次推进幼儿游戏。但是,我们在对班级游戏课程的监管中发现:部分教师创生思维比较局限,生发的活动多为科学领域或社会领域活动,存在偏科现象。那么,游戏课程的创生是怎么回事?教师是怎样创生活动的?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些什么?我们认为这些问题非常有必要通过教研来解决。因此,我们立足于教师教学中的真问题,本着“课程与教师发展一体化”的培训理念,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教研形式,开展了本次教研。

    教研目的:

    1.树立“以幼儿经验为重”的课程理念,进一步明确游戏课程创生的意义和重要性;

    2.通过学习游戏故事案例“小地洞打开大脑洞”,深入了解游戏课程的呈现结构,提升教师创生游戏课程的意识和能力;

    3.搭建互动学习平台,拓展思维,营造积极上进的教研团队氛围。

    教研准备:

    1.每位教师事先观看游戏故事视频;

    2.每位教师在开展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已初步尝试建构游戏课程,并梳理成课程网络图用于分享;

    3.教研主题PPT,马克笔2套,大卡纸2张,每位教师人手一张记录表。

    教研过程:

    一、通过对话了解教师对游残课程创生的看法,明确课程创生的意义

    主持人:近期,我們尝试基于幼儿的游戏创生课程.你们在实践中有哪些感受?

    教师1:幼儿在游戏中会碰到各种问题.我们在活动中都高度集中精力观察幼儿行为,以捕捉有价值的创生点。

    教师2:幼儿对创生的课程更感兴趣,能进一步提升游戏经验。

    教师3:很多时候,基于幼儿兴趣点考虑的创生内容都需要我们原创设计.比较考验我们的专业素养。

    主持人:可以看出,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课程创生意识,人往往是有了意识然后才会主动,产生自觉性和积极性。只有在意识上先有突破,才能产生行为上的改变。因此,对幼儿教师来说,有了对课程创生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创生的激情、敏感性、主动性等基础,才会主动进行课程创生。在课程创生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关注到幼儿的情感表现及师幼互动。

    大多数教师:有时候,游戏中的问题点比较多,不知道从何入手。另外,创生活动需要花费我们很多时间,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就只能随意设计一个活动,应付一下。

    主持人:特别感谢教师们真实的表达。我还想问大家:即使有时间,你们是不是也会存在应付的心态呢?

    有教师点头,诚恳地说“是”。

    主持人:大家对游戏课程的创生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等问题.所以还不够重视,或者欠缺创生的策略和方法。如果你们能把创生课程和个人专业成长联系到一起去考虑,让自己成为行动研究者,相信你们会更加用心。

    二、畅谈游戏故事视频观后感,探讨课程创生的构建思路

    ★思考:教师不仅对游戏课程创生的意识不够,在创生的思路上也比较局限,存在盲目、随意性等问题。如何让教师自己去发现课程创生中的不足,而不是简单地告知他们呢?

    ★策略:俗话说,当局者迷。在创生游戏课程时,教师们往往会出现“近视”的状态,即看不清自己的问题。我要求教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自己实施过的创生游戏课程呈现出来,在整理中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去思考领域的均衡性。之后,借助优秀的游戏故事视频案例,拓宽教师的课程创生的生动力和创造力。

    主持人:大家看了这个游戏故事视频案例后有什么感悟或想法?f请扫描二维码,观看游戏故事视频。)

    教师1:游戏激发了孩子的爱心、探索心等。老师捕捉的生长点不仅是孩子遇到的困难,还可以是幼儿感兴趣的点。

    教师2:视频中的老师放手让孩子去玩游戏,然后静静地观察,发现他们的问题,再进一步支持孩子。我觉得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值得我去学习。

    教师3:老师提问的方式很有针对性,并且会和孩子一起研究这个洞,把问题“怎么会有这个洞呢”抛给孩子.然后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去。

    教师4:这位老师做到了相信孩子,支持孩子.用科学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之后延伸的课程都是从孩子的游戏中挖掘出来的。

    主持人:很棒,大家在认可别人的同时也对自己提出了努力的方向。我们重点看一下视频中的课程网络图,大家再比对一下自己的网络图.从中发现了什么?

    教师1:我们班活动涉及的领域比较少。这位教师的课程涉及到较多领域,如健康领域。她的课程网络图思维更广阔、更丰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教师2:我们班的课程虽然比较丰富,但并不直观。看了“洞”主题课程网络图,发现该图更有针对性,更加明了。

    主持人:很好,大家都看到了问题所在。在游戏课程创生时,我们要结合《指南》及幼儿需要,不要一意孤行。要知道,游戏的主体是幼儿,不是教师单方面说了算的,游戏网络图可以由幼幼或师幼一起建构。

    三、现场操练,思维碰撞,在相互学习中促教师共享经验

    主持人:在一次自主游戏活动中,佳宁带着他的蜗牛好朋友正在地板上玩游戏.但是蜗牛被路过的小朋友不小心踩到了,伤心的佳宁号啕大哭。作为老师的你看到这一幕会如何支持?我们按单、双数班级分成两组,互相讨论15分钟,各小组将想法用多种方法呈现出来。

    四、分享展示,在进一步研讨中梳理共识

    ★A队代表:我们这组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要安慰蜗牛的主人和踩到蜗牛的小朋友。其次,生成社会活动“我会关心”:现在的孩子都比较关注自己,很少考虑到别人,孩子在这节活动中可以讨论如何调整自身行为,关注周边的事物。再次,可以考虑开展家园合作,鼓励家长和孩子在了解小动物基础上在家里饲养小动物,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此外,还可以开展语言活动,学习绘本《会移动的房子》,探究蜗牛壳对蜗牛的重要性;艺术活动“蜗牛美丽的课”,以提升幼儿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学习歌曲《蜗牛和黄鹂鸟》;等等。

    ★B队代表:我们组的小伙伴认为应先从幼儿感兴趣的点着手,围绕蜗牛的死因开展谈话活动,探索蜗牛的壳是什么样的(软软的、易碎的)。再了解蜗牛的习性及蜗牛的朋友,熟悉蜗牛的生长环境。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脑海里的第一意识就是要从五大领域综合进行考虑,所以我们预设了这样一张以“蜗牛”为主角的五大领域课程网络图。例如:科学活动“软和硬“‘蜗牛的家”;社会活动“爱心屋”;等等。

    主持人:但是,你们确定蜗牛死了吗?

    大多数老师(一脸疑惑):啊?蜗牛难道没有死吗?

    主持人:蜗牛到底死没死?这个问题需要向现场的小朋友求证.不是我们凭空想象的。

    现场笑声一片。

    主持人:首先,感谢大家这么积极地进行研讨.我在短时间内看到了你们有条不紊地分工合作,有人查百度,有人负责记录,还有人负责话题抛接,群策群力让自己组的观点能更好地呈现。其实,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是这样的,我们今天只是单方面地预设课程网络,等回到班级后,我们可以和幼儿一起探讨。这样,课程网络图就会更具生命力。

    主持人:接下来,请大家看一张课程网络图,它带给你们哪些启示?

    教师1:我们的思维太过局限,原来我们建构的蜗牛网络图还只是一个小分支,还可以从类别属性等方面进行拓展。

    教师2:我们自身得加强学习,生成的活动可以更多元。

    教师3:一定要以幼儿的问题为出发点,以后我会更注重这一点。

    主持人小结:只要用心观察与思考,以爱去读懂孩子,发现孩子的发现,那么你将会在游戏中发现N个生长点。课程网络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家可以尝试这样做:教师与幼儿共同预设,结合幼儿的技能及概念做出调整.在最后的环节进行监视或重新绘制。在今天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达成了如下共识:

    1.以游戏生发课程发展的情况决定学习时间的长短,通常延续数周,有时会更长;

    2.通过与幼儿讨论,以幼儿的兴趣决定游戏课程的下个步骤,即孩子的问题就是课程生成点;

    3.教师建立一个网络图,应评估幼儿先前的经验,接着组织游戏项目课程,让幼儿学习新经验,在项目课程进行时纳入课程目标;

    4.活动的焦点是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及运用资源。

    尽管幼儿对课程主题的兴趣是重点,但教师也要注意:并非幼儿所有的兴趣都值得花费心力和时间去参与。凯兹和查德(Katz&Chard)提供了以下几个选择游戏项目课程的一般原则:

    1.探究的过程应帮助幼儿更精确、更充分地了解自身经验及所处环境。然而,并非幼儿经验中的所有现象和环境都值得他们投入精神与注意力。

    2.主题中,应该增强幼儿仔细观察周遭环境现象的能力与特质。

    3.生发的主题应能给幼儿提供大量应用多元互动技巧的机会。

    4.此主题应提供机会让幼儿了解各种不同媒介、素材的功用及限制,而且能发展其运用各种媒介的技巧。

    教研反思:

    幼儿园需要建立理解并适应课程的教师队伍,来保证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因此,对教师进行园本培训十分有必要。本次教研活动前期,大家做了很多思考,对如何选取适合骨干及青年教师共同发展的學习内容感到困惑,如何在1小时内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也是一大难点。通过近期对本园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的现状了解和困惑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对基于游戏生成的课程存在一定的疑惑。于是,我结合浙江省温州市第十六幼儿园的“洞”主题生成活动开展了实效性教研。以观摩视频为先导进行讨论,然后分组互动诊断教师的思考,充分拓展了教师的思维,使其明白:课程网络图不是由教师一人制订的,而是围绕以幼儿为中心的问题和兴趣生成的,预设的网络图是课程发展的方向,不是标尺,教师应追随幼儿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活动后,教师都表示此次教研形式丰富,从中受益匪浅;骨干教师纷纷表示本次教研犹如一场及时雨,感叹在教研中发散思维带来的惊喜;新手教师在成熟型教师的熏陶及具体指导下,逐渐收获专业上的隐形经验与缄默知识,不断掌握专业技能和智慧。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